第31章 有功不賞(上)(1 / 1)

回到唐朝當軍閥 褚斐 3668 字 2024-03-17

前幾日,黃巢派遣使者前往鳳翔,對鄭畋加官進爵,以示安撫榮寵,哪成想,原本已經歸降大齊的鄭畋,突然翻臉不認人,斬殺使者,並張榜招兵,積極備戰。   消息傳回長安,黃巢憤怒至極,當即召集朝臣議論,以尚讓、林言為首的絕大多數將領,態度堅決,即刻出兵征討鳳翔,以壯大齊國威。   黃巢又征詢王璠、許建、裴渥等唐廷舊臣建議,這些人紛紛進言勸表,怒斥鄭畋背信棄義,當以大軍征討。   見大臣意見統一,加之黃巢也是憤恨鄭畋反復無常,於是下詔,以尚讓為統軍大都督,林言為行軍大司馬,領部將數十,馬步軍五萬,準備攻打鳳翔鄭畋。   得到消息的張進舉,連忙進宮麵見黃巢,對攻打鳳翔之事,表示堅決反對。   黃巢問其原因,張進舉言道。   如今大唐皇帝逃亡蜀地,各地擁兵軍將以及節度使,多有暗進歸順,其餘之人也是觀望不前,短時間之內,很難對大齊形成大的威脅。   鄭畋雖以名望與大義,得兵數萬,但內部並不穩定,很多人畏懼大齊,口號喊得響,但事實上並無任何實際行動。   鄭畋一意孤行,死忠大唐,其他人難道都是如此?   陛下不如對鄭畋部下官員將領,以高官厚爵加以籠絡,如此一來,其內部必然被分化,上下離心離德。   張進舉的意思很簡單,能用錢辦到的事,為什麼非得動用五萬大軍?   黃巢對此卻是不以為然,言道。   鄭畋已然上書歸順,此後卻又背信棄義,似這等反復無常之輩,若不加以剿滅,我大齊國威何在,我黃巢這個皇帝的臉麵又何在?   張進舉再行勸言。   兵事無常,不以兵多為勝利必然條件。   鄭畋部下眾人心存忌憚,原本就是一盤散沙,威脅其實並不大,可是一旦遭受外部進逼,他們為了自保,必然團結一心,共抗外敵。   皇上出兵鳳翔。   若勝,不過擴地數州而已,天下大局有何變化?   若敗,三軍士氣震蕩,各地藩鎮必然蠢蠢欲動,到那時,大齊危矣!   張進舉這是提醒黃巢,攻打鳳翔就是一個虧本的買賣,就算讓你打贏了,又能得到多少好處呢?   戰爭是有風險的,而且風險極大,雖然雙方實力對比懸殊,但鄭畋不是沒有反抗的能力。   任何事都有一個萬一,如果大齊戰敗了呢?   一旦戰敗,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你黃巢想過沒有?   張進舉的話雖然難聽,但不是沒有道理。   可惜啊,黃巢已經聽不進這些良言,他非常狂妄的說道。   朕建立大齊,坐擁數十萬大軍,區區一個鳳翔算的了什麼?   如果連一個鄭畋都剿滅不了,又何來一統天下之誌?   加之尚讓從旁進讒,言其張進舉私下與鄭畋多有書信往來,或為對方說情,其心不正。   張進舉聞言情緒失控,對尚讓破口大罵,言其心術不正,不為正臣之道,黃巢所立基業,早晚被其所敗。   最後的結果就是,不歡而散。   張進舉的話,黃巢不想聽,也聽不進去,而張進舉對黃巢,也是徹底死心。   回去之後,張進舉收拾東西,準備離開長安。   此事被人暗中稟報黃巢。   黃巢此生最為痛恨之事,便是被人背叛,因此聽聞張進舉不辭而別之事,當即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將其全家逮捕。   張進舉被捕入獄之後,受盡折磨,一些人想要趁機一舉整死他。   林言幾次勸言說情,但效果不大,說的多了,反而遭到黃巢的嗬斥怒罵。   沒有辦法,林言隻得派人前往洛陽,把此事告知黃皓。   得知張進舉生命不保,黃皓於是急忙趕往長安。   見黃巢久久不言,黃皓有些急了,大聲說道。   “張先生深陷牢獄,受盡折磨,這般下去,不出幾日,必然性命難保啊!”   黃巢扭頭冷冷看向黃皓,有些陰陽的說道:“張進舉無禮犯上在先,通敵叛逃在後,朕沒有殺他,正是念著曾經的舊情。”   “倒是你,大老遠的從洛陽趕赴而至,你的消息倒是很靈通嘛!”   黃皓倒是沒做任何解釋,實話實說:“臣向來敬重張先生,聞其有難,臣心急如焚。”   黃巢冷笑道:“你可知道,張進舉被抓至今,近十日之久,為其求情者寥寥無幾,多是閉嘴不言。”   “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其中的問題?”   說罷,黃巢搖了搖頭:“朕以前太過看重張進舉了,以至被其所蒙蔽,真是可笑至極啊!”   在黃巢看來,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一個人如果被絕大多數人所嫌棄厭惡,那麼這個人肯定不是一個好人,要不然大家為什麼都不喜歡他呢?   黃皓呆呆看著黃巢,他著實沒有想到,此時此刻的黃巢,對張進舉竟然有了如此深的誤解與厭惡,從大齊建立到現在也不過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曾經的君臣知心,怎麼就變成現在這個樣了呢?   黃巢淡聲道:“看來你已經無話可說。”   黃皓沉聲問道:“若張進舉順從叔父之意,他當如何?”   黃巢說道:“朕自當以國事付之。”   黃皓再問:“張進舉滿門被抄,家資幾何?”   聽到這句話,黃巢沉默了一下,然後說道:“不足百兩。”   黃皓此時跪了下來,大聲說道:“大家都同意的事情,張進舉非要反對,大家反對的事,他非要贊成。”   “不為權,不為財,那他到底是為了什麼?”   “天下難道還有如此蠢笨之人,侄兒心中疑惑至極,還請叔父教導。”   說完這番話,黃皓已然是淚流滿麵。   黃巢沉默,黃皓的這番話,從一定程度上點醒了他。   是啊,如果張進舉順從一些,低調一些,以他在自己心中地位,大齊立國之後,中書令之位豈能輪得到尚讓來做?   榮華富貴,高官厚爵,誰不想擁有?   張進舉為什麼非得處處和自己作對唱反調呢?   一個人,做任何事情,總得有一個動機,張進舉這麼做,顯然不是為了自己,既然不是為了自己,那又是為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