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復雜(1 / 1)

回到唐朝當軍閥 褚斐 3474 字 2024-03-17

聽到劉珍這般勸說,胡明不由哈哈大笑,他拍了拍對方的胸口,一臉不屑的說道:“一個毛都沒長齊的粗野匹夫,也配我給他麵子?”   胡明左手抬起,握成拳頭,嘿嘿冷笑道:“誰有這個,誰就有麵子,劉老弟,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難道還不明白?”   胡明的聲音很大,引得四周眾人紛紛側目觀望,一時間議論頗多。   李威被任命為丹州防禦使之後,黃巢開始從各營抽調軍隊,擴充李威的兵力,但各營主將紛紛以各種理由進行推辭,不願意將自己的部隊分割出去。   說到底他們就是不願意跟著李威混,原因很簡單,他太年輕,資歷也太淺,並且丹州也不是什麼好地方,去了那是要玩命的。   最後還是黃皓以大局為重,深知丹州現在的重要性,因此主動將自己的一部一千五百人交了出來,而且給的還是自己的主力精銳。   至於胡明,則是尚讓的部將,向來驕狂,且以殘暴著稱。   見胡明如此狂野不遜,劉珍不由微微皺眉。   劉珍和胡明不一樣,他是黃皓的心腹將領,黃皓治軍很嚴,對百姓向來秋毫無犯,在整個義軍當中,算得上是獨樹一幟。   有什麼樣的頭領,自然就會有什麼樣的部下。   離開長安之前,黃皓曾經在家宴請劉珍,給其送行,兩人也是有過一番長談。   龍尾坡慘敗之後,四方蠢蠢欲動,大唐的反攻馬上就會到來。   黃巢與眾人幾番商議之後,最終定下計議。   固守東部與南部,集中主力再攻鳳翔,擊敗鄭畋之後,大軍南下,就算打不進山南蜀地,也要盡可能的建立前線防禦,穩固關內安全。   為了實現這一軍事目標,黃巢開始加強關內以東軍事防禦力量,以柴存一萬軍為主力,駐守韓城,防禦河東之敵,而河東實力最強的藩鎮,無疑就是河中節度使王重榮。   韓城是防備河東唐軍的軍事核心,而韓城以南兩百餘裡的丹州,無疑就是韓城的重要外部防線,隻要丹州不失,柴存那邊才能無後顧之憂,得以集中力量對抗王重榮。   黃皓特意叮囑劉珍,不要輕視李威,如果是對的命令,一定要堅決從命,絕不可與其發生矛盾與內訌,當前局勢危急,一切都要以大局為重。   劉珍跟隨黃皓多年,對其忠心耿耿,主上的叮囑,他自然是堅決聽從。   李威人沒有來,但命令已經傳來。   不多,就兩個。   第一,嚴肅軍紀,不得發生屠城之事。   第二,不要急於攻城,最好讓丹州刺史主動出城投降,雙方達成和解,如此,對穩定局勢,將有極大的益處。   對於李威的這兩條命令,劉珍深以為然,覺得非常正確。   義川現在人心惶惶,守軍不過數百,就這點人還能守得住城池?   因此,就現實局麵而言,整個丹州其實已經完全落於到大齊手中,發兵攻城意義根本不大,最好是進行勸降,讓對方主動開城投降,你好我好大家好。   “城中守軍已經不多,且士氣低落,毫無戰意,隻要勸降,他們一定順從,如此,還有什麼必要發兵攻打?”   劉珍出聲勸說道:“我們兵力本來就不多,還是精打細算為妙。”   “我沒想到你竟是如此膽怯之人。”   “打仗哪裡又有不死人的道理?”   “你既不願,我也不勉強。”   胡明冷聲道:“不需要你幫忙,我部騎兵下馬步戰便是,也可破城。”   說完,胡明就要離開,這時,一名三十來歲的男子站了出來,連忙拉住他,出聲勸道:“將軍,李使君既然有令,我們稍事休整便是,他距離此地已經不遠,無非就是幾個時辰的功夫,何必搞得大家都不愉快呢?”   說話之人名叫孟康立,是胡明的副將。   胡明看著孟康立,眼中閃爍著劇烈的怒火,但讓人感到驚奇的是,他竟然沒有爆發,而是硬生生的給忍了下來。   胡明性格殘暴,如果換成其他部將,誰要是膽敢當眾頂撞,那不死也得脫層皮。   大家都不敢站出來說話,孟康立不僅敢,而且還敢把胡明給拉住,難道他不怕死?   “我就等兩個時辰,李威若是不來,我當立即攻城。”   胡明沉思再三,最終還是退讓了一步,他掃了一眼劉珍與孟康立,冷冷說道:“到時若是還敢阻攔,別怪我翻臉不認人。”   說完,胡明冷哼一聲,拂袖離開。   看著胡明離開的背影,劉珍搖了搖頭,嘆聲道:“上下不和,乃軍中大忌啊!”   孟康立冷笑道:“當初尚讓極力舉薦胡明擔任丹州防禦使之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幸好皇上沒有采納其言,若是讓此等粗野驕狂之人擔此重任,必有禍事。”   劉珍看了孟康立一眼,笑著說道:“有你在旁規勸,胡明倒也不敢亂來。”   孟康立搖了搖頭,嘆聲道:“有些事你不懂。”   大齊現在的政治局麵非常復雜。   孟康立與胡明兩人算是老相識,地位與官職一直相當,作為黃巢的近衛親兵軍官,手底下各有數百精銳騎兵,因此關係還算不錯。   不久前,胡明投靠了尚讓,其官職立即得到提升,兵力擴充到一千人,孟康立恰好被劃撥到胡明軍中,成了他的副將。   兩人以前關係一直不錯,如今又是合兵一處,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但任何事情一旦和政治掛了鉤,那麼他的立場一定會隨著政治的變化而改變。   胡明投靠了尚讓,那麼他背後的政治靠山自然就是尚讓,而孟康立則是孟楷的親侄兒。   如今的大齊朝堂,尚讓與孟楷之間的政治矛盾越來越大,已經形同水火,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胡明與孟康立又該如何相處,那就不言而喻了。   李威此次前往丹州任職,實際上所能控製的軍隊,就隻有他的本部一千士兵,胡明與劉珍根本不會聽從他的指揮,而且他們兩人也有相應的官職。   胡明與劉珍乃為丹州防禦副使。   孟康立因為有孟楷的幫助,因此相對獨立,他雖是胡明的副將,但同時又擔任丹州轉運使,掌管一州財政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