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和很熱情的接待了趙宇軒的到來,盡管對他所描述的實力還不是十分相信,但看趙宇軒信誓旦旦的氣勢倒也不是一般人能裝出來的,也就暫且相信。 其實注冊開曼群島這類離岸公司是有專門的代理做的,注冊一家公司也花不了多少錢,交給Peter來做趙宇軒是想看一看他的做事方法和態度。畢竟合作都是要從小事做起的。 盡管Peter沒想從趙宇軒這裡賺錢,但是如果趙宇軒真的能做到像他說的那麼大, 2%可是個非常可怕的數字,他也對能和趙宇軒合作充滿了期待。 第二天中午趙宇軒跟Peter約好去看的房子,他按照導航來到了家的地址,這個房子在庫比蒂諾的一個社區,這在矽穀算非常中心的位置,不遠處就是正在建設的蘋果總部圓環建築,老的蘋果總部就在對麵,隻隔了一條280號公路。這裡社區發展的都比較早,周邊商業發展也比較完善,也是個好學區,總體來說是蠻好的地段。 這篇地方七八十年代已經開發了,所以大部分房子都有幾十年了,因為是比較老的社區,每家院子比較大,因為加州處於地震帶,所以早期這裡的房子基本上沒有樓房,都是木質結構大平層為主。 的房子在2000年後做過翻新,院子裡原來是有遊泳池的,後來應該是給填起來了,有一個大門直通到院子裡,院子裡有一大塊水泥地平,直連著大門通道,其他地方種滿了花草。外麵還有一個露天的停車位,車庫裡可以停兩輛車,房子裡有三個房間,三個衛生間,一個餐廳,一個客廳,一個廚房。中規中矩,標準的七八十年代中產階級的美國夢。 周邊環境不錯,一般美國學區好的社區都比較貴,房子的房產稅就會比較高,房產稅會拿一部分出來養活警察,房產稅高警力就會充沛,這個地區的治安就會比較好。 趙宇軒就開口問租多少錢,給了個朋友價,3000美元每個月。當即雙方就敲定,趙宇軒就租了下來。 趙宇軒雖然用不了這麼大的房間,但是好在獨門獨院,進出更加安全和私密,便於今後做一些事情。況且如果今後父母過來或者其他朋友過來也會有地方住。 開始收拾她的私人物品,其他的都留給了趙宇軒。趙宇軒隻要去商店買些個人用品和床上用品,就可以在這裡開始過日子了。 他馬上把地址發給了供貨商,叮囑他們盡快把貨物發過來。 隻要不是住在城裡,在美國的生活首先你就需要一輛車,當然是汽車。雖然你也可以坐公交,但是在矽穀這種半鄉村的地方,公交車半小時來一趟,隻去幾個重要的地方,想回家那你就需要下車後走很遠很遠很遠,沒有共享單車。所以這種地方沒有車是寸步難行,除了汽車和摩托,你就不用去想其他的交通工具了。 “在哪裡買車會比較便宜?”趙宇軒問Peter。 “4S店、ebay,另外在阿拉梅達還有個拍賣會。”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對汽車非常熟悉,包括買賣二手車的信息,因為每過三兩年他們都需要再換一輛車。 “拍賣會什麼時候?”趙宇軒對現場拍賣這種形式挺有興趣。 “我幫你看一下。”Peter拿出手機查了一下,興奮的跟趙宇軒說,“明天就有一場。” Peter告訴趙宇軒,阿拉梅達也在灣區,開車過去個把小時,每個月都會舉辦一個規模很大的汽車拍賣活動,每次拍賣的車都有幾百輛,各種車、各種新舊應有盡有,想要拍賣的人可以提前一天去拍賣活動的停車場試車,車上都有鑰匙,但車輛不能開動,你可以看車況、看裡程、打著車聽發動機的聲音,如果你本事大或者運氣好,你就有可能買到性價比非常高的車輛。而且這裡的車都不會調裡程表,因為這是違法的,一般不會有美國人去乾這種事情,車沒多少錢,被起訴事情就大了。 Peter看了下表,說現在時間還早,可以一起先去看車,趙宇軒欣然同意,隻留下繼續收拾東西。Peter和趙宇軒開一輛車趕往阿拉梅達。 兩人一邊開車一邊聊天, Peter給趙宇軒介紹了一些關於買車的經驗。在美國所有孩子成年很重要的一個標誌,就是要有一輛汽車,也許是父母給的,也許是自己攢錢買的。有點像國內八九十年代小孩子的第一輛自行車一樣,擁有一輛車就像一場成人禮,非常有儀式感,代表著擁有某種權利和自由。 年輕人的第一輛車基本上都是舊車,除了父母給他的那種之外,人生購買的第一個大件商品就是汽車,這就會接觸到美國人口中遭人恨的一群人,就是二手車銷售。 美國有種說法,最遭人恨的就是二手車銷售和律師,因為二手車銷售往往口才很好,麵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又不懂車,在銷售的口才、話術和各種誘導、施壓下,被騙上當的不在少數,又由於金額較大,會給人留下終生的印象,最後傳來傳去就變成這個說法。當然現在有了很多檢測和信息公開手段,導致這種銷售誤導的情況也少了很多。 在美國,律師有時會被看作是爭議和高成本的象征。一些人認為律師費用昂貴,而且他們在法律訴訟中的作用可能會引起公眾的不信任感。此外,律師在處理案件時可能會被視為過於聰明或狡猾,這可能會導致一些人對他們持有負麵看法。 盡管Peter自己就是律師,他還是很客觀的把這種現象告訴了趙宇軒。 兩人開了1小時到達拍賣會的大停車場,今天這裡停了得有400輛左右的車,真的是琳瑯滿目,每輛車都擦拭的很乾凈,新舊都有,趙宇軒對汽車不了解並不多,他的時間都花在學習和實驗上了,雖然知道一些汽車品牌,也對某些型號略知一二,但基本上還是白丁一枚,對汽車品牌的了解,可能還不如他對汽車原理的了解更豐富,幸虧Peter在一旁給他很多建議,本來他隻開過托尼的破車和上次租的卡羅拉,這次租車也是租了一輛卡羅拉,所以他本來想買一輛也是卡羅拉,這樣風險比較小,畢竟這個車他開過。當他告訴Peter預算是兩萬美金,Peter就建議他可以考慮小型SUV,比方豐田的RAV4,這車是SUV中的卡羅拉,這種車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坐姿也比較舒服,後備箱更大一點,便於放東西。於是他們就開始找各種。RAV4。他們花了三個小時試過了所有的現場的RAV4,對內飾、外觀和發動機聲音做了對比,並記錄下來。 第2天是周六,趙宇軒和Peter一早趕過來,花幾美金買個號碼,復印駕照,就拿了一些信封和投標的出價紙簽來到拍賣場。拍賣采用暗標形式,即每個人將自己想買的車寫上價錢,放進信封,等待主持人開標。 車輛的拍賣是一輛一輛的舉行的。每次開上來一輛車,想出價的人就上去把自己的出價信封交給主持人,然後主持人打開信封一一念出競拍人的出價,價高者得,每輛車每個人隻能出價一次。 這種暗標方式效率高,主持人也輕鬆,有些地方拍賣是主持人唱價,臺下人舉手,往往由於主持人口音重,唱價速度快,臺下經常有人聽錯,尤其是在移民比較多的地方,這種方式錯誤率會更高一些。 RAV4是暢銷車,價錢不貴、性能不錯、省油、不容易壞、品牌也不差,總之各方麵都很均衡,45歲以下的人基本都喜歡這款車。所以,RAV4的競爭非常激烈。趙宇軒直到第四輛RAV4才買到手,前麵三輛出價都沒有別人高。 第四輛車隻開了三年,裡程也不高,外觀內飾都很新,隻是發動機的聲音不好,發出嚇人的聲音,一般人聽到這種發動機的聲音都會掉頭就走,但趙宇軒藝高人膽大,專治各種疑難雜癥,以他對機械結構的了解,他決定挑戰一下自己的運氣。這輛車隻有兩個人出價,趙宇軒隻花了一萬三千美元就買到了,前三輛車都賣到了一萬六到一萬八。 又付了10%的手續費,一共一萬四千多,當天就把車給拖了回來,因為發動機有異響,所以趙宇軒在沒有徹底檢查之前,他也不想冒風險把車開回去。 趙宇軒做的每一件事都讓皮特很大跌眼鏡,這種車一般人是不敢買的,除非是修理廠的老師傅,一個來自中國的小男孩,哪裡來的這麼大魄力? 就像他看到趙宇軒駕駛直升機一樣,皮特認為他會再次看到奇跡,當再次見到趙宇軒時奇跡奇跡果然出現,他的車已經修好了,像新的一樣,發動機運行絲滑平穩,他本以為趙宇軒會把車拿出去修理,趙宇軒卻說是自己弄好的,Peter不太相信,如果他真有這手藝,在美國都可以開家修車店了,要知道在美國修車師傅可是個好工作。這是後話。 趙宇軒終於在加州安了家,還有了自己的車,下麵就得琢磨給生物電腦安個家了。 因為房子是租來的,還不知道住多久,房子裡麵的東西也不好改動太大,所以趙宇軒想另外找地方安置電腦。想來想去,他想到了一個可以當房子的東西,那就是房車。 房車是美國人發明的,充分體現了美國人對車和房子的熱愛,這種結合體滿足了趙宇軒兩個訴求,具備生活條件+可以移動,萬一要搬家連設備帶其他家當可以一車拉走。 趙宇軒不知道的是,在美國房車的消費人群,基本上是有家庭的人,尤其是退休的人,很多人是把原來的居所賣掉,買一輛房車,全美國周遊十來年,過起了職業房車客的生活,等自己開不動了也玩夠了,就把房車賣掉,換個小房子住,再後來就進養老院。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去買一輛房車,不是太有錢,就是太有時間,恰恰這個年齡這兩樣東西都缺,況且在這個年齡,他們應該更喜歡跑車或皮卡,誰會開著房車去泡妞呢?不過開房車也未見得泡不到妞,至少不用再去開房了。 之前趙宇軒沒研究過房車,隻是感覺在美國到處都能看見這種東西,到網上一看才知道,美國應該是房車擁有比例最高的國家,擁有房車的家庭比例達到了11%,其中每戶家庭平均每年使用房車的頻次達到50天,大約有1000萬人常年居住於房車內。 趙宇軒找到了一家房車銷售公司的網頁,查看了起來。在這裡房車通常分為自行式房車和拖掛式房車。 自行式房車分ABC類,A類是最奢華的房車類型,通常基於大型巴士或貨車底盤製造。它們提供寬敞的居住空間,有些甚至可以在停車時擴展空間,使用麵積能有四十多平米;B類是較小的房車,通常基於中小巴士、廂式貨車等車框架,適合短途旅行,使用麵積10來平米左右;C類基於中小型貨車或麵包車底盤,帶有駕駛室但沒有後車廂。適合長途旅行,大概二十來平米。 拖掛式房車也分成ABCD類,A類是傳統拖掛房車,可以掛在普通轎車尾部,重量集中在中置軸車輪上;B類稱為第五輪房車,由半掛車演變而來,需要大型皮卡或拖頭牽引;C類是折疊式帳篷房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輕巧,可折疊起來方便存放和運輸;D類卡車房車或背馱式房車,安裝在貨車、卡車、皮卡的貨倉上。 這就讓趙宇軒開了眼界,從圖片上他大概能夠理解這些房車的區別,看價格自行式房車會貴很多,大概都要在七八萬美元以上,好處就是自帶發動機,自己可以發電,隨時可以移動,但問題是成本比較高,而且普遍比較大,所以停靠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而拖掛式房車就便宜了許多,大概隻有自行式房車的三分之一的價錢,他的問題是需要有前車牽引,稍微大一點的拖掛式房車就需要用皮卡來做頭車,車輛停靠時就需要占用兩個車位,另外美國的拖掛式房車都是為營地準備的,車內缺乏必要水電基礎設施,也就是說,在營地時可以外接營地的自來水和交流電,如果你離開營地的基礎設施,這種房車是很難自給自足的。 趙宇軒的要求是,車廂內部要能夠放下他的生物電腦以及周邊設備,這個估計要兩個立方的空間,除此之外,他有可能會將其他的一些設備裝到車裡,這至少還需要兩個立方。車輛能直接利用外部的自來水交流電,車輛有加裝水箱和電池的空間,自帶的水電也能夠運轉一周,目前看來拖掛式房車很難滿足要求。 看來看去,趙宇軒決定找一輛自行的B型房車,尤其是那種高頂的麵包車,內部空間應該夠,水電應該可以加裝,頂部還可以加上太陽能板,通過簡單改裝應該就可以滿足他的要求。 主意已定,他準備把自己的RAV4鼓搗一下,當他打開車機器蓋一看,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