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1 / 1)

日耀星途 賞世星辰SSXC 1986 字 2024-03-17

《UASN往事》(節選)   太陽是一顆壽命約為100億年的黃矮星(光譜為G2V),目前年齡約為45.7億歲。在未來50至60億年間,太陽的氫元素耗盡,核心坍縮導致溫度升高,進而啟動氦聚變生成碳元素。雖然氦聚變產生的能量較少,但溫度更高,使太陽外層膨脹,並釋放部分大氣到太空。此過程結束後,太陽質量略降,外層延伸至地球或火星軌道,使它們遠離太陽。太陽目前穿越銀河係獵戶臂的本地泡區中的星際雲。在17光年範圍內有50顆最近的恒星係,最近的是比鄰星,距離約4.2光年。這使人類能源源不斷地利用太陽能。直至2078年,意外發生了。   隨著太陽軌道的異常波動,其內部核心遭受影響,導致逃逸速度由617.7 km/s衰減至467.2 km/s。這一變化引發了對八大行星的向心力逐漸減弱的現象,地球因此呈現出公轉趨於停滯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以前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產生的離心力與引力相等從而使地球不會被太陽吸引或被拋離,但這種離心力正逐漸減小,對於質量較小且靠近太陽的行星影響更為顯著。當前情勢下,水星處於極其危險的狀態,而地球同樣受到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在火星及其外的六個行星上,這一影響較為微小。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向心力逐漸恢復正常,然而,預計在2087年3月將會提升至原先的兩倍。根據開普勒定律,這將導致地球的移速逐漸增加,並且自轉速度也將加快。   2080年,地球的全球平均氣溫已達到80°C。晝夜溫差也大的驚人,夜間溫度可達-13°C。當人類第一次發現太陽呈現淡紅色的時候,當人類第一次發現出門不久皮膚就會腐爛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剛開始的時候是2078.8月份,出現首例“光斑病”患者。常外出的人成為了首批患者,他們身上的皮膚滲爛出血色的紅斑。接著,2079.7月大規模麵積爆發“光斑癌”人類似乎意識到一個嚴峻的問題,或者說終於意識到一個嚴峻的問題:人類迎來了文明火種滅絕的危機時刻——地球會在2090年4月撞向太陽。   由於太陽的坍縮,據科學家分析,太陽正在減弱移動速度並吸引周圍的星體,但科學家無法解釋其究竟原因。   相比較地球大兩百萬倍的太陽,如同人類的巨大身形相比螞蟻般渺小。遠在億萬光裡之外的太陽不規則的極速行駛,期間人們仰望   太陽時,都能看到它那望而生畏的尾部殘影。據最新科學證明,地球將以橢圓形的軌跡撞上太陽。月球現在也以以往1.5倍的速度繞地球旋轉,如果不是地球對月球的離心力增大。那麼地球將會把月球撕成碎片,最終撞擊地球。   人們陷入恐慌, UNS(United Society)【國際宇宙防禦理事會社會發言部】定義這場災難為“太陽危機”。全球進入高強度警戒狀態,全球人口數量從120億銳減至70億。饑荒、光斑癌、劫掠燒殺。一個文明已站在毀滅的深淵懸崖之上,等待死亡的降臨。   2083.5月初旬,事件出現轉機。UASN(Universal Aerospace Security )【國際宇宙防禦理事會】表決製定了完善的計劃。   在期年內建造數萬艘宇宙級艦船飛離地球,前往遙遠的同胞星球——火星,建造千座行星發動機來“行星航行”,並在火星上建立家園,作為星艦們的港口。讓火星追逐太陽,與太陽保持相對距離從而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地球被太陽吞噬已是定局,人類不得不離開他們文明的搖籃,踏上新的遠征。這個提議曾因艦船飛行速度未超過2x10^2km/s被否絕,   2085.3.28日。UASN科研部研發出扭矩器(Space Warper),20世紀中旬科學偉人愛因斯坦提出的第二種相對性理論中。該理論認為引力是由空間——時間彎曲的幾何效應(也就是,不僅考慮空間中的點之間,而是考慮在空間和時間中的點之間距離的幾何)的畸變引起的,因而引力場影響時間和距離的測量。它實現了扭曲空間狀態而使直線變成曲線,飛行速度接近4.46x10^2km/s。從而有了“祥鶴——23”版艦隊的藍圖。從4月開始,全球便開始加速建造星艦,早日飛去新家園。至此,這個使人類未來充滿曙光的方案,   被稱為“熒惑計劃”(Mar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