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1代不如1代(1 / 1)

嬤嬤腳步微頓,“貴人請講。”   “太後娘娘是更在乎後位,還是貴妃呢?”   劉嬤嬤當即便明白了柳昭昭的意思,可還是遲疑片刻反問道,“娘娘此話何意?”   柳昭昭微笑道,“嬤嬤是個明白人,自然知道本宮的意思。”   太後是要李家的榮華富貴,還是成全貴妃的皇後之位,兩者看似殊途同歸,卻實實在在有著本質的區別。   劉嬤嬤也笑了笑,“太後自然看重的是後位。”   “本宮明白了。”   踏著夜色歸去,柳昭昭的思緒漂浮在濃重的霧氣裡搖擺不定。   挑起貴嬪和貴妃爭鬥這事兒倒是成了,可自己卻被這件事纏上無法全身而退了。   柳昭昭的父兄到底為何突然從滄臨調任進京,又為何被牽扯進立後一事,這種種跡象都不像是在釋放好的信號。   更何況,自己對這兩位親人的脾氣秉性、經歷舊事一無所知。   不過昭德帝定然是將乾坤殿的耳目拔除了不少,才逼得太後找上自己去打聽情況。   自從知道昭德帝將負責侍寢的李林給砍了,柳昭昭便有意無意留意起近些日子在禦前伺候的人來。   這不留意不知道,一留意竟然給嚇了一大跳。   除了昭德帝身邊最為親近的夏倚外,乾坤殿內外的人都被換了個遍。   起初她還以為是貴嬪的手筆,可上回黃公公說禦前的事不歸後宮管轄,她便知道是昭德帝自己的主意。   就在柳昭昭苦思冥想明日該如何和自己的哥哥說些什麼才能不被識破時,太後已經在劉嬤嬤的攙扶下泡進了熱氣騰騰的浴池。   “太後近日被諸事煩擾,就該好好泡個澡休息休息。”   太後一臉享受地舒展了眉頭,喟嘆一聲道,“若是舒兒能順利登上後位,哀家就更舒心了。”   劉嬤嬤突然想起柳昭昭臨走時問的那個問題,“太後覺得昭貴人能打聽到什麼有用的消息麼?”   太後冷笑一聲,“陛下如今防賊似的防著哀家,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可昭貴人畢竟與貴妃結了怨,您又那樣嚇唬她,她還能向著咱們行事麼?”   太後抓起劉嬤嬤的手放在自己的太陽穴上,“你替哀家按一按,哀家頭疼的緊。”   “哀家便是要敲打她,別以為皇帝寵著她就能將李家不放在眼裡。”   太後眼中一抹怨氣閃過,“當年就連皇帝也是哀家和李家力保才能穩居太子之位,不然以胡氏那個妖孽枕邊風的威力,哀家和他早不知死多少回了!”   “如今登基不過一年,羽翼豐滿了就想要將李家甩開,天下間哪有這樣的道理?”   劉嬤嬤雖然覺得太後這話有失偏頗,可她身為太後心腹,自然隻能一心向著太後。   一想起自家那攤爛事,太後的眉頭又緊緊皺了起來,“若不是那幾個小的不懂事,李家的聲勢也不至於如此。”   劉嬤嬤一路跟著太後從滄臨到京都,數十年來見過的人和事早已練就了她一雙火眼金睛。   若不是李家實在無人可用,太後也不會急著讓貴妃坐上皇後的位子。   當年死裡逃生的那位李家子弟揭竿造反,後來彭城一戰敗於高祖之手,此後便追隨高祖四處討伐建功立業。   算起來,按著輩分,太後還得喚他一聲堂叔。   可他終生未娶,又在晟國建立不久後舊傷復發猝然病逝。   當時還是太子妃母家的清河李氏派了子弟入嗣,承繼宗廟,供奉香火,這爵位便理所應當的落在了清河李氏的頭上。   自此,妖妃那一脈便徹底斷絕,再無後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理循環因果報應,撿了這麼大便宜的清河李氏卻始終培養不出像樣的人才來承接這潑天的富貴。   劉嬤嬤耐心勸道,“幾位郎君隻是年紀小,不懂事,年紀大些便好了。”   太後沒聽這話還好,一聽頓時炸毛起來,“年紀小?個個都過了而立之年,就知道整日裡招貓逗狗,不務正業沒個正形。”   “老鎮國公十六歲揭竿造反從軍入伍,二十歲時就已經是高祖麾下一員大將了!”   看太後氣急,劉嬤嬤趕忙勸著太後,“那老鎮國公也是被逼無奈,幾位郎君出生便是富貴無雙,哪能和老鎮國公比呢?”   劉嬤嬤暗暗思忖,自先帝駕崩以來,雖然太後和胡貴太妃的鬥法以胡氏出家、太後完勝告終,可這舒坦日子過多了,太後好像也沒從前那樣敏銳和警覺了。   太後也不想想如今的鎮國公,太後的親哥哥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事事謹小慎微的鎮國公嗣子,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而是一家獨大的國舅爺。   更何況,國舅爺此前種種不敬之舉已經將老鎮國公的麾下得罪了個遍,李家聲勢衰落,其實也是必然之理。   隻是這話她卻不能明言,她雖然是跟隨太後時間最久的心腹,可有些事情,隻能一輩子爛在肚子裡。   說出來,便是害了自己,也害了旁人。   太後嘆了口氣,“到底是一代不如一代,前朝時我清河李氏便被宗主一脈壓製的死死的,如今清河李氏還沒風光幾年,眼見著就要沒落,我怎能不急吶?”   “舒兒若能為後,李家身為外戚之故或許還能延續些許,怕隻怕....”   見太後又提起貴妃為後一事,劉嬤嬤再也憋不住自己的心裡話,直接道,“太後何苦如此執著?”   “貴妃自有貴妃的造化,您勞心費神替她謀劃,可她卻.....”   執迷不悟,情根深種。   太後又嘆了口氣,“當年為了和胡氏那個賤人爭權,哀家不得不出此下策,抱來宮人之子當作哀家之子,如今哀家既然已為太後,自然想讓舒兒的路好走些。”   “若是.....”,太後的眼睛忽然閃了閃,“若是日後落得姑母那個下場,咱們也能先發製人,也好圖個名正言順不是?”   劉嬤嬤心頭大駭,太後竟然有了這種打算?!   “隻是哀家的湯藥讓皇帝喝下去那麼多副,怎麼就是不見後宮有宮妃有孕呢?”   劉嬤嬤愣了愣,想起太後此前讓李家家中府醫配製的藥方,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