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婺藕家事(1 / 1)

照影曲 林遇澤 4337 字 2024-03-17

翌日,因湯泉行宮內,花匠培植出的晚春梨花分外妖嬈,裊舞又素來喜愛梨花,特辦宴會以示慶賀。宴席上,裊舞著一襲粉色團繡織金梨花滿枝綴碧葉輕紗宮裝,純金線的光澤在日頭底下愈加顯出金粉璀璨的光芒來,在幾近鏤空的輕紗籠罩下,伴隨著微風的吹拂,趁著嬌嫩的色澤顯出一抹朦朧似霧的意蘊來,幾欲叫人恍惚九天之上的神妃仙子下凡而來,身姿翩躚婀娜,如同一條霞彩顏色的披帛與風中飛舞,愈發襯得她姿容如粉色梨花般爛漫。   “你今日穿得倒甚是清妙。”皇帝瞧見裊舞如此裝扮,不由得多看了幾眼,甚是歡喜。   “陛下謬贊了。”裊舞含羞垂首,以帕掩麵。   眼見如此,“恭賀林良人,願林良人年年良辰美景,歲歲花好月圓。”我、婺藕與諸妃齊齊舉杯,祝賀道。   “妹妹在此謝過眾位姐妹。”裊舞痛飲一杯梨花白,喜笑顏開。   酒過三巡,秦斂回稟,前方傳來殷氏父子西北戰事得勝的消息。皇帝大喜之下,當即晉殷淑儀為貴嬪,改封號為嫿,以作嘉獎。   “既如此,陛下可得與嫿貴嬪多嘗嘗申妹妹親手製作的梨花糕與梨花羹。”我瞅準時機,上前舉薦道。   為慶賀裊舞的梨花宴,婺藕特地采摘新鮮的梨花瓣,清洗一番後,取梨花瓣拌入糯米粉,再拌入米粉。加適量清水揉成麵團,再揉成一個個小圓球,剪五刀,頂部捏尖做花瓣造型。用筷子在花心搓個小,放到蒸籠裡蒸上一刻鐘,出鍋後,淋上適量蜂蜜。   另有梨花羹:選經過第一場霜打熟透的五味子,摘下除疵點,洗到無塵土為止。再取溫水三杯,放入五味子浸泡一晝夜即可;將梨去皮、核,切成薄片,刻削成五瓣花狀,蘸上蜂蜜;將白糖涼開水、五味子水與蜂蜜調在一起;最後撒入梨片花與鬆仁即可飲用。   待皇帝嘗過一口之後,大贊婺藕廚藝高超,勝過當日陸氏幾分。是宴便喚作梨花宴,以此慶賀裊舞身懷有孕之喜事,二來亦作嫿貴嬪晉封之禮。   宴席上,裊舞身為東道主,特親自為皇帝上菜肴,挽起袖子,露出雪藕臂上有一朵梨花胎記。   “林良人手臂上的梨花胎記倒甚是別致。”煍王“咦——”一聲,手指著正端著梨花糕的裊舞,詫異出聲,分外好奇。   如此一來,倒把皇帝的眼光也吸引了來。皇帝將目光轉向裊舞的雪臂,那朵梨花恰在手腕之處,手背之上,“裊舞手腕上這朵胎記朕今日倒頭一回留神。”說著,放下裊舞手中的福壽康寧暗八仙石子青白地青花瓷,取過藕臂,仔細瞧了瞧。   “說來倒有幾分似八弟你自父皇那兒得來的紅珊瑚串赤暖玉珠流蘇梨花鈿。彼時,你還念了一首詩,令父皇大為誇贊。更下賜花鈿要你贈予來日的妻子呢。隻可惜,你一直將其好生保存,不曾拿出來過。”思來想去,不見頭緒,皇帝困惑地瞧著煍王。   煍王聞得此言,微微抿一唇,瞅我一眼,隻得目色微潤,隨即朗朗上口,出聲道:“皇兄好記性。彼時臣弟所作乃:   昔時訓子西可上,漢使經過問妾緣。   自到仙山不知老,凡間喚作幾千年。   當年,臣弟正係吟誦此詩之後,方得花鈿。可惜,彼時母妃已然——”念及往事,沉吟片刻,煍王向皇帝問道:“不知皇兄可還記得,彼時母妃離世,父皇終日沉默不語、怫鬱寡歡?”   “朕自然記得。論其來歷,此物正係懷帝特為齊娙娥姑母——懿安長貴妃所打造。當日,懿安長貴妃身染腎癉,濕熱蘊腎、肝經濕熱、下焦淤滯,若非日日取鮮車前草二兩,以水煎服,恐難痊愈。如今這梨花落在林良人手腕之處,隻怕亦屬天意。”皇帝低眉深沉一番,如此答道,瞧了瞧落座不遠處的齊娙娥。   炾王在一旁笑道:“既如此,反正放著也是放著,八哥何不做個順水人情,將此花鈿贈予林良人?如此,方不辜負天意緣分。”   “說來正好。”煍王聽聞,當即吩咐小廝取來紅珊瑚梨花鈿,當眾贈予裊舞。   觀其色澤,唯有一首《水龍吟·賦秋日紅梨花》可形容:   纖苞淡貯幽香,玲瓏軒鎖秋陽麗。仙根借暖,定應不待,荊王翠被。瀟灑輕盈,玉容渾是,金莖露氣。甚西風宛勝。   東蘭暮雨,空點綴,真妃淚。誰遣司故來相慰。燕幾螺屏,一枝披拂,繡簾風細。約洗妝快瀉,玉瓶芳酒,枕秋蟾醉。   裊舞一見之下,甚是精美巧妙,急忙行禮謝恩,“妾妃在此謝過煍王殿下。”   眼見裊舞難得如此歡喜,皇帝看到了如此歡喜的麵容,直堪稱‘冰姿玉骨,東風著意換天真。香肌麝薰,直羞煞海棠春。’   是日便如此美景、美人、美態一番,令諸妃歡悅不方。炎炎暑日未幾,便係端午家宴,珩妃呈上自己每日必食的芍藥餅、芍藥花粥。   將芍藥花瓣、雞蛋、麵粉混和後以油炸成薄餅即成芍藥餅,可養顏益壽,宮中諸妃皆喜食此物。芍藥花粥以粳米加水煮熟,放入芍藥花瓣再煮一會兒,出鍋、入白糖即成。   “素來聽聞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今日一見,這花王、花相之稱亦不過如此。花王雍容華貴,花相嫵媚多姿,倒是咱們非要分個高低出來,這才有了花王、花相之稱。”炾王在旁笑道。   “九弟所言極是。隻要朕喜歡,芍藥亦可取代鼠姑,成為萬花之王。珩妃以為呢?”言畢,皇帝瞧著珩妃。   珩妃麵色不改,含笑頷首。   “此情此景,倒叫臣弟想起一首詩來。”炾王在旁微笑,朗朗上口:“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煍王含笑,緊隨其後道:“綠原青壟漸成塵,汲井開園日日新。四月帶花移芍藥,不知憂國是何人。”   “玉婓素來聰敏機智,不知可有佳作?”皇帝頗有趣味,點點頭,轉向我,笑意盈盈。   我謙遜之下,娓娓道:“既如此,妾妃便獻醜了。   震維芳月季,宸極眾星尊。   珮玉朝三陛,鳴珂度九門。   挈壺分早漏,伏檻耀初暾。   北倚蒼龍闕,西臨紫鳳垣。   詞庭草欲奏,溫室樹無言。   鱗翰空為忝,長懷聖主恩。”   我的嗓音柔軟而溫婉,似一團雲霧,上升下浮,起迭有致,雲霞升騰,曼妙如音,令人如癡如醉,吟誦畢,眾人含笑紛紛,齊齊舉杯歡宴。   齊娙娥在旁福身行禮道:“珩妃娘娘雖不及琽妃娘娘那般一早便協理禦殿事宜,到底素來為後宮諸妃之間的和睦費盡心思。妾妃身處禦殿之外,亦聞得珩妃娘娘行事良善,和睦宮闈,顯見乃繼後的不二人選。”   眾人不意齊娙娥會將繼後一事道出,一時怔怔不語,隻說不出話來。畢竟,誰也不希望看到別人與自己爭奪後位,然則也都明白僅憑自己的地位尊榮,無法與三妃相提並論,故而此刻無人出言乾涉此事。禦殿中,珩妃素得人心,琽妃協理禦殿事已久,姝妃誕下兩位帝姬,福澤深厚,功勞甚大,來日更有可能誕下除稚奴以外的皇子。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三人相提並論,我倒覺得姝妃的勝算更大一些。何況,姝妃往日便德惠禦殿,如此不叫人心服口服?然則,固然出生尊貴,憑齊娙娥現在的地位,提起此事倒有幾分不自量力。雖說此舉昭顯出珩妃著實得人心,到底齊娙娥一人,人微言輕,無足輕重,更有幾分不自量力。   皇帝聽罷,沉思片刻,掩飾著麵色,絲毫不改,對齊娙娥淡淡笑道:“此事事關國母,還是容後再議。”就此不了了之,再不瞧她。   誰也沒有料到,當夜,原本該是齊娙娥侍寢的夜晚,司藥房內禦吳苑因隨伴聖駕一同前來湯泉行宮而得沐聖恩,被冊禦女,翌日晉充衣。齊娙娥顯見失寵跡象。眾人紛紛傳言,此事皆乃齊娙娥咎由自取,暗中皆笑話她僅憑區區從六品娙娥之位,亦妄想參與中宮之爭。更甚者,有人傳出齊娙娥此舉乃得到珩妃暗中授命。若非如此,她絕無如此大膽,以卑微之身舉薦珩妃為後。無論如何,齊娙娥就此閉門不出,終日自困於暢遠臺內。   六月初六,吳充衣再晉侍櫛,風頭不減,一躍成為皇帝身邊的寵妃,雖不及裊舞、折中才人,倒也稱得上一枝獨秀。裊舞懷有身孕而陪伴皇帝左右,自然較真貴嬪更受皇帝重視。   近日,我日日吩咐小廚房做好百子千孫糕後,親自差遣竹春送去清風軒。   然則是日,去了一刻鐘的功夫,竹春便慌慌張張地回來了,來不及行禮,開口便回稟道:“啟稟娘娘,奴婢服侍林良人用過百子千孫糕後,林良人身子甚是不適。若非俞禦醫在場,當即把脈,搶救及時,隻怕會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