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淑妃曾與皇後商議,固然權德妃身染嫌疑,到底尚未定罪,不若請聞妥親自入宮一見權德妃,亦好抉擇該如何取舍。皇後上報皇帝之後,皇帝欣然同意,不日便命聞妥入禦殿,謁見權德妃。 拜見權德妃之前,聞妥先至徽音殿。彼時我亦在場,隨著聞妥踏步而來,隻見他膚色白皙,麵容俊美勝鳳皇,身材頎長可與煍王相提並論。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身上彌漫出一股平心靜氣的氣氛來,令人不過望著便心定神寧。 “草民聞妥,參見皇後娘娘與眾位娘娘。”說著,聞妥撩袍行跪拜大禮。 固然身為太子太師之嫡長子,為著聞妥並未擔任朝中任意官職,故而他此番自稱草民。 “聞公子請起,快請入座。”皇後含著如和煦春風一般的笑容,吩咐聞妥起身。 聞妥這才坦然起身,在一旁就座。 “素聞公子頗好詩詞繪畫,不知可有此事?”我在旁問道,仔細端詳著他平和的麵龐,有幾分類似娘親當日的平和之氣,從容隨和,叫我不禁回憶起當日的情狀,略有幾分失神。 聞妥不卑不亢,頷首回應道:“鄰倩夫人所言正是。” “既如此,不知聞公子此番入宮,可有攜帶畫卷之類的物件?”折淑妃在旁細細問道,十分上心。 “草民此番入宮,恰好帶了一些畫卷。”聞妥拍了兩下手,外頭走入一名捧著畫卷的小廝。 朱襄接了過去,秋紫逐一打開四幅畫:春日牡丹、盛夏青蓮、悲秋海棠、冰雪冬梅,甚是精巧唯美。 “聞公子的畫藝堪稱咱們楚朝一絕。”折淑妃一見之下,贊不絕口道,凝視著盛夏青蓮圖,嘖嘖誇贊。 “淑妃娘娘過獎了。”聞妥不卑不亢,甚是謙和。 今日,禦殿聞妥一行,既教吾等安了心,亦叫權德妃、嘉慎公主放心。 麟德十三年十一月初六,為著穆文淑公主離世,唯今便係嘉慎公主年歲居長,且此乃皇帝登基以來第一位公主冊禮,故而分外隆重。滿朝文武命婦亦隨同自己的丈夫一同入禦殿,滿目皆為人聲,熙熙攘攘。 按大楚禮儀:嫡出公主之朝冠,晨元元年定,冠頂大簪舍林領約各用東珠八,弘治元年改為十;庶出公主之朝冠,晨元元年定,冠頂大簪舍林領約各用東珠七,弘治元年改為各飾東珠九。 冊禮上,礙於嘉慎公主係庶出,故而所用朝冠冠頂大簪舍林領約各用東珠九。 按《楚會典》記:公主之朝冠,皆冬用薰貂,夏用青絨。頂皆上銜紅寶石,朱緯上皆周綴金孔雀五,後金孔雀一,垂珠三行二就,中間全銜青金石結一,末綴珊瑚。垂絳末亦綴珊瑚。青緞帶。 嫡出公主之朝冠,頂鏤金三層,飾東珠十,每孔雀飾東珠七、珍珠三十九,石結飾東珠三,垂絳金黃色。 庶出公主之朝冠,頂鏤金二層,飾東珠九,每孔雀飾東珠六。 嫡出公主之吉服冠,薰貂,頂皆上銜紅寶石。庶出公主之製同。 嫡出公主與庶出公主的朝服為朝袍、朝褂和朝裙,為朝祭時的禮服。嫡出公主與庶出公主的朝服服製相同。 朝袍分為冬夏二季,其色均為香色: 冬朝袍披領及袖為石青色,片金加海龍緣。其文為龍紋五爪。前後及兩袖端正龍各一。兩肩行龍各一,襟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相接處行龍各二。裾後開。領後垂金黃色絳,雜飾惟宜。 夏朝袍,袍身、披領及袖端皆為片金緣,餘皆如冬朝袍。 朝褂為石青色,片金緣。其繡文前行龍四,後行龍三,領後垂金黃色絳,雜飾惟宜。 朝裙分為冬夏兩種: 冬朝裙,上用紅緞,下用石青行龍妝緞,皆正幅有襞積,裙邊為片金加海龍緣。 夏朝裙為片金緣,緞紗因時而異,餘如冬朝裙。 龍褂乃吉服褂,一般在吉慶活動時套在龍袍或蟒袍外穿的圓領、平袖的對襟褂。嫡出公主、庶出公主,皆為五爪金龍四團,前後為正龍各一團,兩肩為行龍各一團。色用石青。 嫡出公主金約,鏤金雲九,飾東珠各一,間以青金石。紅片金裡,後係金銜青金石結,垂珠三行三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結飾東珠、珍珠各四,末綴珊瑚。 庶出公主金約,鏤金雲八,飾東珠各一。餘製如嫡出公主。 嫡出公主、庶出公主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雲銜珠各二。 嫡出公主、庶出公主采帨製相同。月白色,不繡花紋。結佩惟宜。 嫡出公主、庶出公主領約俱鏤金,飾東珠七,間以珊瑚,兩端垂金黃色絳二,中各貫珊瑚,末綴珊瑚各二。 此刻,為著今時不同往日,嘉慎身為公主,頭戴九翟冠,冠身覆以皁縠,前後飾珠牡丹二、蕊頭八、翠葉三十六,左右飾珠翠穰花鬢二,承以小連雲六,冠上翠頂雲一,上飾珠九、珠翠雲十一,冠前部飾珠翠翟九,大珠翟二,末底小珠翟三、翠翟四,相間排列,皆口銜珠滴,冠底翠口圈,綴金珠寶鈿花,冠頂插金鳳二,口銜長珠結二,另金簪二。 大衫紅,直領,對襟,大袖,隨用紵絲、紗、羅。霞帔二,並列,深青,飾織金繡雲鳳紋,金墜鈒鳳紋。 鞠衣圓領,青色,前胸後背飾金繡雲鳳紋。 另大帶、玉革帶、玉花采結綬、玉佩、青襪舄等。 九翟冠上有銀絲翟鳥九,嘴銜珠滴,冠胎以銅絲編出圓錐形框,表敷一層黑羅紗,前後各一描金細竹絲編博山,冠下接金口圈,裡裱錦紵,冠左右金鳳簪各一對,嘴銜長珠結。 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女兒在冊禮上如此光彩奪目,隻怕權德妃欣喜而泣的心中,亦分外寥落——自己的女兒已然長大成人,嫁與他人為妻,自成一家了。 我眼瞅著權德妃在嘉慎公主的冊禮時不時地拭去麵頰上的淚珠,心下亦感慨萬分——來日,我亦會有此遭遇。 嘉慎冊封公主的儀式如此嚴謹而慎重,直忙到了月上柳梢頭。 晚宴之上,身為君父,皇帝位於琉璃宮上首龍椅,旁側便係鳳座,特攝之下奉召前來的權德妃位居第三。我屈居第四。折淑妃、斂敏分居五、六。嘉慎公主尚未出嫁為人婦,故而不曾現身。 禦殿之內,喜氣洋洋。朱漆描金的醉色芙蓉雀替上,宮燈的光芒溫暖而如和煦春風一般,隨著赤線流蘇隨風劃過一道完美的弧度,照得人心頭暖烘烘,甚是舒軟。紅綢彩緞,華燈初放,聲樂之音,觥籌交錯之下,生生不息。聲歌樂舞之間,絲帛彩緞,紛飛如雨,輕盈如霧,舞姬曼妙的舞姿令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微臣(妾妃、妾身)恭賀陛下、皇後娘娘、德妃娘娘喜得佳婿。”底下烏壓壓一片漆亮的黑發、珠釵簪環,語氣甚是恭敬。 “眾卿平身。”皇帝笑逐顏開,吩咐眾人平身。 “謝陛下。” 待到諸位入座,皇帝一襲明黃色明緙絲純金線繡祥雲紋吉祥如意九龍袍愈加顯得他興高采烈,歡笑道:“今日係嘉慎公主的冊禮,亦為夫婿擇定的日子,可謂雙喜臨門。”嘴角掩飾不住歡喜的笑意,目光看向眉間一朵桃紅色荷花鈿的權德妃。 隻見燭光照耀下,愈加顯得權德妃眉間花鈿柔和泛波若赤霞丹珠,流光華清,襯得她姿容清妙,禦殿之內無人能及,乃皇帝庫房積存多年,時至今日方下賜的珍寶,令她出盡風頭,卻不過微微一笑道:“此事還得多謝陛下如此看重嘉慎。” “如今嘉慎公主行冊禮,不日便下降聞府,隻怕於聞府亦算得上是好事一樁。”我在旁笑語盈盈,鬆一鬆臂間的一條蜜色鮫綃輕紗披帛。 “是啊,有陛下的賜婚,這場婚慶之禮可謂隆重許多。”權德妃笑著接了我的話頭。 “朕賜婚,還是你等四人一力推薦之故。”皇帝和藹笑道:“玉婓你說聞氏公子一表人才,謙和有禮,朕再一召見,果真如此。可見你等四人的眼光極佳。” 語畢,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眾人慶賀皇帝喜得貴婿。 皇後笑瞇瞇道:“德妃乃嘉慎公主生母,自然小心萬分這樁婚事,免得親生骨肉落得個夫妻不和的下場。自然,她花的心思較咱們多得多。”一襲正紅色明緙絲蘇繡百子千孫錦緞玄色滾邊八鳳袍愈加襯得她威儀慎重。 “德妃這幾日因著自身嫌隙,亦為著嘉慎公主的婚事,可是多日不曾好好歇息了。”折淑妃在旁關切道,細細瞅著權德妃的臉色。 她的高椎髻上垂下的赤金細粒米珠流蘇微微晃動在耳畔,傳來一陣陣微不可聞的碰撞聲,到底顯出幾許謙讓之意,由著權德妃出風頭。 我瞅了瞅權德妃:果然,在她漆黑如墨的眼眸之下,帶了一大片眼圈,若非敷粉過多,隻怕叫人難以察覺。身材更是消瘦不少。 皇帝看待權德妃的眼神夾帶了幾分憐惜。 鸞儀在旁聽著吾等的話題,疑惑不解地拉拉我的衣袖,對我問道:“母妃,何謂婚事?” 我和藹微笑,解釋道:“自古以來,男婚女嫁之禮,便係婚禮。婚事便係行婚禮之事。待你長大了,亦會被你父皇冊為公主,下降給駙馬。” “母妃,那何謂下降?”鸞儀愈加好奇。 我隱然失笑,“下降便係你嫁給駙馬。” “那我的駙馬呢?現在在何處?”一句純真的話語,令聞者聽來不由得失笑起來。 皇帝聽見了,笑著招呼鸞儀過去,將其抱在懷裡,憐愛地說道:“待到日後你長大了,父皇一定會為鸞儀選一位最好的駙馬,亦好配得上鸞儀公主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