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貴嬪生性鐘情。她將自己一生的寄托皆投注在穆安定公主身上,如今失去十月懷胎生下的女兒,自然一時斷腸心碎。想來過些時日,待心頭的哀傷少去幾分,咱們再好生勸勸她,隻怕她便可振作。”權德妃見我如此傷感,一壁取帕為我拭淚,一壁溫然安慰道。 我慢慢地收了心頭的悲傷,點點頭,“姐姐說的是。然則裊舞姐姐一日沉溺其中,一日不肯振奮,隻怕我肩上的擔子依舊愈重。今日倒臺的不過係朱貴姬。來日難保會是我。此番我固然能護得住她,到底來日如何尚不可知。我隻怕一個不小心——”語氣愈加擔憂,麵容愈加不安。 “妹妹這可就杞人憂天了。你如今身處長貴妃之位並保留封號,此等恩寵當屬咱們大楚開國以來的頭一份尊貴。隻要你不出差錯,憑著這皇後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何人敢算計到你的頭上?何況還有我與賢妃、巽妃與你聯手,想來咱們一力合作,自然立於不敗之地。”說著,權德妃嘴角泛起一抹柔和的微笑,目光轉向了寢殿內,指了指裡頭,“再不濟,你還有嘉敏帝姬呢。有她在一日,便可保你一生的平安無憂。妹妹實在多慮了。” 聞言,我止住了內心的悲涼,點點頭,受教道:“姐姐說的是。” 我轉念一想,忽而起疑,抬頭對上了權德妃的雙眼,問道:“姐姐,你當真不知你生父的姓氏?” 低眉深思片刻,權德妃搖搖頭,懵然怐愗道:“年幼時,我曾在門外偷聽我外祖父母的話,隻聽到一句歡喜的話:薄情之人自然命薄,他如此拋妻棄子,理當早亡。”頓了頓,留出幾分沉默,繼續道:“想來彼時我外祖父母是收到了我父親的消息,這才如此歡喜。” “難道你母親當真從未提及有關你生父的事跡?”我愈加好奇,疑惑不解地問道:“若權伯母對伯父當真如此仇視,當日又為何選擇與他在一起?” “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那年,我母親撒手人寰之際,我伏在她床邊痛哭,她神智錯亂之際喊出一句‘易公子,你等等我’隨即咽氣。我彼時與我外祖父母正自傷心,一時聽不清,故而不曾放在心上。想來便係如此。”費力思索半刻,權德妃道出這麼一句。 “易公子?”我詫異問道:“哪個‘易’?” “正係容易的易。”權德妃回答道,隨即愣了愣,搖搖頭否定道:“或許並非如此······我亦記不清了。” “林源自子姓,係商朝末年名臣比乾後裔,屬王侯賜姓為氏。姐姐你亦曉得:商末之時,紂王無道,比乾犯顏直諫被殺。比乾正妻夫人陳氏帶著四名侍女逃到牧野避難。於長林山中生下一子取名堅,字長思。周滅商後,因長思生於長林山,其父比乾堅貞不屈,被周武王賜姓林。我自幼便聞得母親日日念叨著,叫我與裊舞姐姐不可忘卻祖先直言之為,定要堅守道義,不可鬆懈一二。”我細細解釋道,介紹祖先的過往,麵色微帶幾分自豪與驕傲。 “大楚之內,權亦出自子姓。可見咱們有緣。如此看來,隻怕你與妍貴嬪的真性情由此而來,係埋在骨髓子裡頭的血脈。”權德妃嘴角一抹柔和的笑意,甚是溫暖。 我頷首接受,隨即念及一事,不由道:“說來,若當時姐姐聽到的係伊人之伊,抑或依賴之依,隻怕此事會有不同的解釋了。”瞧著權德妃,深深思量一番後才道出。 “伊人之伊?依賴之依?”權德妃順著我的話重復了一句,不由得疑惑起來。 “妹妹早先遇見一名掌衣,姓伊人之伊,如今已為司衣。再者,依修媛便係依賴之依。”我不由得笑起來,頗有興致地打趣道:“說不定姐姐你與依姐姐還是同父異母的親姐妹呢。” 權德妃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你真是越來越會取笑人了。我哪裡及得上依修媛這般正義凜然。”頓了頓,似想起什麼似的,不由道:“當日,害得嫿貴妃入樂善堂,而後毅然決然不顧自身利益坦言事實——如此行徑我可做不到。倒難為了她如此品性,理當居貴嬪位。”言畢,吐出一口氣,麵容深深嘆服。 “依姐姐的品格我曾聽慧妃說起,仿佛——”我猶豫起來,不曾繼續往下講。 權德妃疑惑地看著我,問道:“慧妃說了何話,竟叫你如此猶豫?” “姐姐,你可知曉繆希雍?”我念及當日情狀,思及繆希雍,隨即問道。 權德妃點點頭,講述起來,“我知曉。他十七歲時僅憑查閱藥書,便治愈了自己所患瘧疾,乃一代醫學大家。” “當日慧妃提及此人,我亦如此道。孰料慧妃姐姐告知我依家與繆家素來不睦。而她當日順產誕下穆文淑公主與繆禦醫有莫大的關係,便對他感激涕零。正為此故,慧妃姐姐不顧依、繆兩家的恩怨,為其諫言討封。” “此事我亦知曉。當日,皇長女穆文淑公主出生,到底係大事一樁,故而慧妃聲名鵲起,恩寵無限。自然,立下大功的繆禦醫自然成為眾矢之的。” “既如此,姐姐亦該知曉後來依姐姐諫言由繆禦醫照看穆溫懷後鳳體一事。”在白煙的彌漫之中,我深深看了權德妃一眼,隻覺她的神情意態多了一層朦朧之感。 “正是。彼時穆溫懷後身居太皇太後之位,身份使然,自然尊貴無極。”權德妃點點頭,應和著說道,口氣柔和動人。 “然則正為此事,叫陛下知曉了竇大人曾進獻各種奇珍藥材給慧妃姐姐。”我的語氣沉了下來,連帶著眼皮上亦多了幾分陰翳。 “如此有何不可?”權德妃不解起來,疑惑道:“據我所知,慧妃乃家中嫡長女,深受竇大人疼愛亦無不可。我當日亦是家中唯一的外孫女,可謂享盡恩寵。” “可偏偏慧妃一時口誤,中了依姐姐的計,叫陛下得知竇大人知曉的前朝事,她亦知曉十之六、七。”我壓低了聲音說道。 權德妃雙眼瞬間明亮起來,登時明了,眼底閃過一絲驚訝,隨即了然,若有所思起來,細細喃喃道:“陛下最忌諱前朝與禦殿相勾結。想來便係如此,慧妃就此失寵。我當日還疑惑,她才生下了皇長女,如何一夜之間受盡冷落。原來如此。”臉上流露出一絲憐憫與同情。 未幾,權德妃想起什麼似的,反問一句道:“你剛才說慧妃中了依修媛的計?” “正是。”我點點頭,“若非依姐姐一時算計,慧妃姐姐一時不設防,隨口道出,隻怕亦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依修媛——”權德妃若有所思道,不再多言,過了良久,唏噓一聲,“我在禦殿之中的年歲不比依修媛。她係內禦出身,固然身份使然不及咱們,到底資歷深一些。我素日看來,隻覺她性格寡淡,不善爭寵,一如昭貴姬。孰料她竟有如此心計。若慧妃所言屬實,隻怕依修媛亦有不可觸及的底線。隻不知她為何與繆希雍如此深仇大恨。” “想來自是為了家族情仇。”我接了下來。 “然則可惜了穆文淑公主。若非被生母連累,隻怕她亦不會如此早逝。”權德妃不由得惋惜起來。 “說來說去,各人還不都有各人的命。”我應和一句,轉而神色低落,掀開茶蓋,細細浮著寧紅茶的清亮透徹而呈現濃色的茶麵,一字一句仔細道:“譬如愨惠長貴妃,當日為著依修媛的九鸞釵一事,一朝小產。我原以為此生她再無誕育子嗣之時,孰料最後竟又有了恭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可見世上人說起命途,終究多舛。” “可不是麼。當日那枚九鸞釵象征著依貴姬在穆溫懷後麵前的恩寵終究是獨一份。如今穆溫懷後撒手人寰,依貴姬成了依修媛,可見世間事無絕對。”仿佛一時想起什麼似的,權德妃感慨道:“提及九鸞釵,當日於月室殿內掉落、破碎一角之後,穆溫懷後心痛之餘下令陸司珍親手修補。多虧了陸司珍手藝精湛,這才叫九鸞釵恢復如初,不見一絲破綻。” 我點點頭,“此事我亦有聽聞。據傳九鸞釵係穆溫懷後最為喜愛之物。若非為著看重依修媛,隻怕此物亦輪不到她獲贈。縱使破碎,依舊有修復的可能。想來穆溫懷後當真憐惜如此珍寶,正因如此方下令陸司珍親手修補。” “九鸞釵原出自南齊潘淑妃,後落入同昌公主之手。據傳正因同昌公主曾夢見潘淑妃前來索要,故而早早仙逝。”權德妃低下睫毛,微微顫動,似一隻振翅欲飛的蝴蝶。 “我當日亦曾念及此物固然屬稀世珍寶,到底致使潘淑妃夫亡子叛、同昌公主英年早亡,到底不祥。”思緒微微一轉,我隨即疑惑起來,“想來她們二人的下場,穆溫懷後自然知曉。既然她知曉此事,又為何如此看重此物?禦殿之內,古往今來,稀珍寶物數不勝數。穆溫懷後如何這般看重九鸞釵?” “當日,我曾與依修媛交好,有幸仔細查看過稀世珍寶如九鸞釵,察覺出一點奇異之處。”權德妃眼眸一轉,隨即點點頭,嘴角含著一縷笑意。 “哦?”我探近了頭,好奇問道:“何等奇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