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辛氏年人均口糧200斤粟(1 / 1)

族裡是有階級的。   回到家中,斧已經睡了,辛屈就來到窗邊坐下,用木桿撐起木窗,讓月光照進來,拿著窗臺上的木炭筆,和角落一塊磚裡的竹簡。   抖開,辛屈看著上邊寫的部落階級概覽。   貴族:巫與巫家族、倉家族、陶家族、石家族、耜家族、骨碌家族、簇家族……   平民四大族係:辛(歷代族長後裔)、高辛(姬、山西羌、傳為黃帝之後)、有莘(姒、安陽時與夏後氏同源)、薑(兩支、山西羌薑與山東夷薑)。   殘疾人:阿啟(辛,前前代族長)、簇甲(貴族,前代製箭師)、申辛(高辛,前代狩獵隊長)、骨(高辛,平民)、屍(山西羌薑、平民)、咀(山東夷薑、平民)、黑麵(高辛、平民)、耜大股(貴族,最為善戰。)   辛屈看了一眼奴隸方麵的記載,大部分都是留空,之後得想辦法摸清楚奴隸之中,什麼能歸化,什麼不能歸化的部分。   這樣才能保證有辛氏整體的部落人口結構,不至於被商人一而再再而三征走,戰死沙場後,導致部落脆弱不堪,最後被消亡。   “在其位,謀其政吧。”   辛屈卷了一半,看到了年輕人派係這一欄:   冰甲,年十六,未婚。   山東夷薑,平民,父母雙亡,有一個阿姊,今年十七,十五時外婚,嫁東南澤部落(澤部落,己姓,與有蘇氏同族)。   石戊,年十七,已婚。   妻為孤竹氏下屬部落貴族,子姓,育有一子,取名焦。   祖上曾經出過族長,所以和自己一樣,都是辛氏,但他們家族以製造石器最為厲害,所以後代遂以石為前綴,算是名義上的氏了。   要不是商人喜歡征召帶了姓氏的上戰場,有辛氏貴族,理論上應該會成為真正的權貴,而不是聽從族長的調遣。   總之,族內的情況大體就是這樣,年輕一代中,隻要拿下冰甲和石戊,自己想要推廣下去的想法,就可以有人來執行。   “唔?屈你回來了?怎麼還不睡?”   斧起夜去外邊解手,看到了辛屈還在窗邊曬著月亮,不由得打著嗬欠:“不管你了,早點睡,記得關窗,別跟上次一樣不關窗,結果濕了床又來蹭我床睡……”   少年的嘴巴利索,劈裡啪啦的,讓辛屈一頭黑線,他是這麼不靠譜的人嗎?   同一個坑,能同時跌倒兩次?   將竹簡和木炭筆都收入了袋子,掛在墻上木釘裡,然後伸了個懶腰,掛上窗戶睡覺去了。   一夜無話。   天蒙蒙亮,拍門聲就從外邊傳來。   “族長!屈!趕緊上地裡測算一下產量吧!”   倉庚來催辛屈起床了。   辛屈無奈,爬了起來,揉著眼睛摸到了墻邊,將自己昨天準備好的竹簡和袋子背上,接著走到少年斧身邊,“喂喂,起床,乾活了。”   “我……我知道了,你先走。”斧囁嚅的說,似乎有點難為情。   辛屈一看自家這個弟弟竟然賴床,大屁股蛋子就給拍下去:“那你快點。”   辛屈嘿嘿笑的跑了,往常這麼拍他屁股,這小子鐵跟自己急,現在竟然困到不想起來,這手感真不戳。   等辛屈走遠,少年才鬼鬼祟祟的爬起來,然後看了一眼獸皮裙上的白漬長舒一口氣:“還好沒被辛屈看到,不然肯定又會到處說我尿床了。”   少年換了一件新的皮裙,將舊的拿到外邊好好洗了洗才曬。   不過走在路上還是覺得奇怪,總覺得洗起來滑溜溜的,還會黏手。   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尿這種尿。   疑惑扛著耜,來到了粟田,遠遠的就看到了辛屈讓族人們在田裡頭,插上木桿,木桿上綁上了繩子,六根圍成長方形。   每根繩子二十步,有辛氏的一步是七十五厘米,二十步就是十五米,一畝就是二百二十五平方。   圍上來後,辛屈讓人斜、正五個方向各取一部分麵積,在每一方步的麵積內,核算株數,並折一根長勢適中的粟下來,將粟甩出來,然後匯總重量、株數。   然後有下令所有族田都這麼折騰核算,然後辛屈看著核算來的數據,稍稍改少一點。   想要自己的計劃推行下去,必須恐嚇住他們。   最後,辛屈皺眉頭,倉庚看得心頭一個咯噔,湊上來看:“怎麼樣?算出來嗎?”   “族裡的田畝這麼分下來,人均才六畝,畝產(225平方米)才零點四一五袋,六畝才二點五袋。”辛屈快算了一下。   “人均嗎?”倉庚算了一下,一袋一百斤,一個人能分兩袋半,不由得笑道:“夠了啊!今年冬天可以安然度過了,咱們現在還有時間,可以去狩獵、還有保存一些食物。”   “這是濕糧。”辛屈搖了搖頭,“還要曬乾,乾重能有兩袋,就差不多了。”   “這……”倉庚神情嚴肅,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族長!你跟斧耕的田長得真好!”   被辛屈這麼用繩子、木棍分割了田土之後,族人們才發現,辛屈兩兄弟單獨在坡地上燒出來的荒地,居然長得跟平原附近的水澆地一樣好。   倉庚聞言看去,同樣是坡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就辛屈他們這塊長勢喜人。   “種地還是要精細一點。”辛屈搖了搖頭,“都召集過來,我跟你們說一件事。”   辛屈還是決定將地分下去,家庭聯產承包到戶,順道把戶籍製度定下來。   族內的勞動,還是太依賴自覺性,大家都正大光明的摸魚,他辛屈也是一樣,要不是有斧勤勞肯乾,以及族內托底生產,估計穿越回戰國之後的任何一個朝代,都得餓死。   因為人家那是小農經濟,自給自足,自負盈虧,可沒有一整個氏族給你兜底。   再者,歷代統治者,對戶籍和本地田畝戶冊看得極其重要,為什麼?   因為需要盡快將占領區統合進入行政框架,挖掘戰爭潛力,哪怕不能幫你開拓,也不能拖後腿,自給自足是最低要求。   虧本統治,對於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是不可取,不長久的。   “石戊,族長要宣布事情,召集人手過去。”   “要宣布什麼事情啊?”石戊正在地邊坐著,聽到有人喊他,才挪開了田地之間的木桿。   “說是乾係糧產的事情,今年的糧食收成似乎會不好。”   “那確實是大事。”石戊沒有否定,隨便不敢肯定這種統計方式的準確性,但至少快速。   糧食少一點沒什麼,但如果少很多,那就會影響部落明年的生存,得去看看辛屈有沒有應對辦法。   雖然昨天一起和冰甲推了辛屈當族長。   但要是族長沒有本事,那族人就該將他祭祀給帝,換來明年的風調雨順。   然後再換一個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