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行人秋和蕓沼昔點頭之後。 林區據點的水源來自密雲潮白水係,正好整體都在山火區域覆蓋,這一次暴雨沖刷,山火燒死的野獸屍體和草木灰一起下來,沒人敢肯定這水能喝。 辛屈要遷,他們也沒意見。 而沙澤的水來源兩個地方,有辛氏東北的山區河溝,跟舊部駐地分流過去的小河。 基本上就是有辛氏的下遊位置。 辛屈繼續敲了敲無定河的北部水道說:“這裡,根據斥候的探報,這一次無定河分流泄洪,從這裡殺出了一條水路,然後沿著這座山,直接灌入小澱澤。 此外,就是辛水的尾部,也是灌入小澱澤,北麵的陵水,沖下山之後,也是奔著小澱澤去的。 因此,整個小澱澤,就是咱們有辛氏的泄水之地。 之前我打算讓陵水導到舊部,停駐一段時間,再經由主乾道灌入小澱澤。但現在不成了。 雖然如咱這次遇到的雨,不至於每年都會有。 但雨量一大,這這這……一共二十八條中大型山中河溝同時發難,整個昌平邑,也難逃淪為澤國的命運。 所以我們必須人為的將這些季節性河流梳理成三大河流。 第一條:白羊溝和白虎溝直接灌入無定河的北部水道,然後在這裡修一條分水渠,用來灌溉和必要的時候分流泄洪,讓水可以蔓延的地方更多,也讓泄水的速度更快,這裡都是舊河道,挖深就行。 當然,這樣也會加速肥力被沖刷,所以需要打造不少的水塘來認為淤積泥土。 既可以讓養魚有棲息之地,也可以在枯水期將淤泥清出來,方便腐熟回填。 第二條:陵水、大林山(有辛氏控製的未被燃燒的大楊山、大黑山南部)。 這兩個地方單獨列一條,末尾放在這裡,舊部東方六裡地的小湯山烽火臺,這裡的山腳有一座大林山南部最大的湖,也是附近八條小河溝交匯的所在,同時也是地勢最為低窪的地方。 把這些挖下去之後,擴張成一座相對大的蓄水地,動手的時候把東南挖深,土就堆在西南,讓它形成一座分水堰。 當雨水或者水積蓄過多的時候,陵縣的水可以從小湯山湖西南方向漫出來,但大部分直接引導進入東南方向的西池泄水。 而我們在西南這裡挖一條人工河,讓富餘的水引入舊部東南九公裡的沙澤之中。 這個任務交給蕓沼部落。 擴容沙澤,成為有辛氏往小澱澤的緩沖,同時沙澤附近可以開辟灌溉溝渠和分水河道。 主河道還是直接灌入小澱澤,但我們對沙澤進行挖深,但這次是四周都高,湖也做的深,緩而平,專門用來淤泥。 此前我督促大家摸魚清淤的時候,下了命令,讓整個河道清成西北高東南低的格局。 所以水能快速泄走。 但還要重視一點,那就是一口氣來太大的雨,考驗的不僅僅是泄水的速度,更是排海的速度。 我們並沒有徹底控製整個海河上下遊,因此雨水排泄多快並不取決我們,而是下遊的其他部落。 我們力有未逮,所以隻能先想辦法打造河塘,來淤積肥水。 沙澤的打造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有相對遼闊的水域,讓鳥獸魚在這裡棲息未來作為獵場,還要作為蓄洪區,所以歸化麵積會放大,要盡可能的多蓄水,讓下遊小澱澤能有分別泄洪時間。 第三條:有辛氏的主乾河流——辛水。 鑒於我們有辛氏處在山邊,絕大部分水流都沒有足夠的水源,而是從山泉和山間降雨形成的。 很容易受到季節影響。 夏秋多水,春冬少水。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地表水和地下水兩個取水之地。 尤其是地下水的用法,咱們主要是使用開井的方式。 井的水也是會受到天氣的影響,比如今年的旱情,所有的井水幾乎乾涸。 因此接下來有空閑的人力,需要專門騰出一部分,用來挖深井,然後還要對井上進行維護修繕。 咱們雖然沒有內澇,但因為時間和空間的原因,導致了我們的水井太靠近排水渠了,這就讓大量雨水侵入水井,導致水徹底變得渾濁而不能喝。 原本我想把主乾河道的建設,挪得稍微遠一點,同時有辛氏現在的城邑內部預留的河道空間要修改了。 但後來轉念一想,我決定不直接拆了城邑來修改,而是未來增加人口的時候,沿著我們所在的城邑外圍去建設。” 眾人呆呆的看著辛屈拿著木炭,在地圖上將辛水覆蓋在他畫的框內,然後快速沿著等高線畫了西北到東南三個湖,麵積都不小:“差不多就是這樣。有辛氏現在的護城河,之後對外擴大,增加到……五米就行,如此加上附近預留的麵積和大小,差不多能有二十米。 然後後續的屋子,就在這片區域上建設,尤其是南邊那三千畝……” 辛屈語氣沉重的敲了敲之前泄泥石流的三千畝田,既然已經復耕復墾需要時間,那不如乾脆一點,直接把這裡造出一座小湖和新的居住地。 畢竟從地勢上來看,這邊確實比較低窪。 而且昌平邑的人口擴張速度,讓辛屈震驚。 之前風姓沒來,他還覺得昌平蠻寬的,但自從風姓抵達之後,人滿為患。 本來辛屈是想著把蕓沼部也接進來,但現在看一下,還是乾脆擴城吧。 “因此我們之前修的主河道,現在就作為城內河來處理。我們在上遊三裡處,挖一座湖。 用來接白羊溝的分流河道,以及陵水的支流,用也作為整個北部土地的二級灌溉中樞。 之後白虎溝和白羊溝的主乾河,作為西南走向的護城河一部分。 陵水作為東北護城河的一部分。 而辛水在二級灌溉樞紐湖設三個,正好一條主脈絡分流出西護城河、城內河、東護城河。 然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城內河主乾通過舊部抵達小澱澤、東北護城河主乾經過沙澤再到小澱澤,西南護城河主乾經由無定河北道,抵達小澱澤。 這樣匯總之後,有辛氏的土地麵積,我預估了一下,水澆地至少能開辟個三十多萬畝(包括今昌平、海澱、門頭溝北、懷柔西南、順義西),能住個小兩萬人生活。 而且,我們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全部聚攏夯土作為城邑,那就直接用自然之力來彌補。 一旦水係形成,不僅能形成足夠的據點和鄉邑,也能將所有的物資,用竹筏集中到小澱澤。 或者集中到居庸關。 到時候不論北上還是南下,我們都能很輕鬆的做到。 這樣一來,東南我們是想打就打,敵人想要打我們,還得穿過我們設下的河道、鄉邑。 配合烽火臺,哪邊有危險,我們都能用最快速度反應。” 辛屈敲著地圖:“這是我們稱霸海河的根基。未來營繕完畢,繁衍生息之後,就要更多的居住空間。 子孫需要土地,開戶立氏也需要土地,隻要對海河上下遊進行這般梳理,不用五年,我們就能吞下整個海河所有勢力。 因為,隻要有辛氏這套水係不垮,我們能輸一百次,但沒有我們這麼做的敵人,要麼被我們打敗遷走,要麼淪為附庸,逐漸通過歸化,變成我們的一部分。” 辛屈語氣激動了一點,也察覺了失態,輕咳一聲:“那麼我說完了,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提問。”
第一百八十章 固國以山川之險(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