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對於很多生物來說,是生命的必需品。 對於人類來說,不吃鹽,可能不會死,但一定會沒力氣。 但這個時代的鹽,十分的難吃。 沒有經過完整的純凈工序,導致了鹽裡頭摻雜了大量的雜質,進而影響口感。 還有一些礦鹽,會存在不少的亞硝酸鹽,吃多了就得死人。 所以,誰有辦法提純鹽,誰就能賺大錢。 而海鹽變成精鹽的需要三個工序:曬出粗鹽、洗滌鹽雜質和鹽鹵、蒸發成精鹽。 所以,辛屈的鹽布,浸泡完海水,需要提到礁石、岸邊進行風乾和晾曬,一直到初步出現白色結晶。 這就是在做第一道粗鹽工序。 之後,第二道工序,放在有辛氏的工坊。 辛屈將浸泡在水缸裡的鹽布取出來,交給手下拿到外邊曬。 然後將浸泡完鹽布的鹹水,舀出來。 水提到邊上的特製陶底過濾器,裡頭增加了很多的活性炭和沙子,用來初步過濾雜質。 鹽水滲透下來地下的水缸,第二道工序前半部分完成。 第二道工序後半部分被辛屈放在了工坊的另一邊,中間轉運是有辛氏的族人在負責,畢竟關鍵技術,辛屈不會隨便的泄漏。 而第二道工序的後半部分,是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反復洗滌鹽、過濾,將鹽水中的鹽鹵雜質清掉。 一開始是很麻煩,但現在不用麻煩了。 辛屈將泡發好的黃豆倒進磨盤裡,接著一方忙碌,豆漿開始湧出。 接著辛屈開始對照試驗,調整配比,大體弄了一天,才算是弄好點鹵的配比。 “嗯……豆腐,真好吃。” 辛屈瞇著眼睛,壓好的鮮豆腐,如果煨一鍋魚頭,再來一點薑、酸菜,那簡直是動天的絕配! “哧溜!族長,你管這個叫豆腐嗎?真滑!” 青巖大口大口的吃著,好多人爭搶,就這麼一會兒功夫,豆腐被消滅得一乾二凈。 辛屈打了個嗝,嘖嘖說:“以後煮鹽前,先走三道洗滌,將鹽水過濾之後留下的頭道原汁單獨二次蒸發,做成鹽鹵單獨過濾分離。 用來點豆腐。 黃豆什麼的,做豆飯大家都不愛吃,那就吃豆腐。 要說這豆腐,也是有講究,煮開之後,可以撈豆皮。 豆漿本身就能喝,實在不行點完鹵之後,可以做豆花。 再把將豆漿和豆花蓋著布壓實,排水根據時間。 半天左右的,就是咱們吃的嫩豆腐。 之後還有老豆腐、硬豆乾、還能曬腐竹、做豆片。 豆粕也是寶,能當牲畜的飼料,尤其是戰馬,除了草料,還得增加一些豆腐。 當然了,咱們老北平的爺們,得喝豆汁兒。 我記得豆汁兒是用綠豆汁,回頭誰不聽話,我賞他一碗!保管他乖乖聽話!” 辛屈說著笑容都猙獰了幾分,嚇得吃飯的眾人一個哆嗦。 “族長,這豆汁兒,難不成是刑具?” “嗯……差不多吧。不過要是喜歡吃臭魚的人,倒是能好這口。” “真的?!”有人驚喜的看向辛屈,“族長,要不咱們做一份?” “去去去,現在沒空。”辛屈翻了個白眼,“後續的鹽,就是通過柴火去煮開,不斷攪拌,將之變成精鹽。 工序就是這麼個工序,你們幾個之後每個人負責一道。” “族長放心吧!我們肯定是不會有問題的!” 這幾個缺胳膊少腿的族人笑嗬嗬的說。 “那行,回頭給你們發俸祿,保證你們每年不小於一千斤粟的營收。” “謝族長!!!” 這一聲,真切和酣暢,他們都很激動。 原本還擔心之後日子會難過,但辛屈卻把煮鹽的事情交給他們,還保證他們的最低收入,可以說他們的擔憂因此被瓦解,好日子就在眼前了。 辛屈則是平靜說:“都是應該,你們為了有辛氏付出,有辛氏自然會回饋你們的。至於其他桌的歸化人們,你們也一樣。好好乾,未來政策隨時可能改變,隻要你們掌握煮鹽的技能。等未來有辛氏擴張到了沿海,統統給伱們族人的身份,讓你們各自領一隊用來煮鹽,給有辛氏創收,也給你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是!” …… 辛屈走出了工坊,工坊區又多了幾戶新的人。 “有點擠啊,要不搬去陵區那邊好了?” 辛屈呢喃著,工坊區就要不夠用了。而且冶煉鐵器的產業也已經開始上馬,熔爐已經在陰乾,就等著過幾天徹底乾透,就能開始將集市采集來的那塊菱鐵礦石,徹底冶煉成鐵器。 “屈,你來的正好。”辛屈還在思考曲轅犁的構造,骨碌小癸出來看到了他,興奮的打招呼:“你要的織布機和紡線機,我弄出來了!” “哦,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就來了。”辛屈一愣,趕緊走了過去。 骨碌小癸帶著他,走進工坊說:“這幾天雨大,冶煉青銅也不合適,所以我就琢磨了一下織布機。確實用你的圖,十分好折騰。你瞧,我連滾輪都給弄出來了。” 辛屈看著眼前這臺織布機,莫名有種錯覺,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奶奶擺弄老物件的場景。 上機微微一試,瑕疵還有點,但基本上能做到織布機該有的功能。 “還不止這個,還有這個。”骨碌小癸蹲在地上,將紡線機勻速搖晃起來,三股細小的麻線,在紡線機的輪轉之下,三股合成一股,這樣的線又密,又緊實。 骨碌小癸拿來已經盤好的績棒在他麵前扯出線,然後狠狠一抻,笑容都燦爛了幾分:“就咱們手中這個線,不管打造什麼,都是一頂一的好!我覺得,咱們可以造精品的衣服了!這布要是拿出去,外人肯定得搶到封。 最關鍵的是,我還發現,紡線機能紡羊毛! 你看!” 骨碌小癸從角落裡,秘密的拿出一個小盒子,從裡頭拿出一團線。 辛屈看到這些線的時候,心頭都咯噔了一下。 他可還沒教過老頭兒去嘗試混紡。 這位老人家已經開始用自己多年的生活經驗,舉一反三了嗎? 該說不說,真不愧是造車的人。 果然,任何一個時代的最高度集成的機械工藝,都是車啊! 他懷著激動心情,顫抖著手緩緩拉開手中的線。
第一百九十七章 鹵水點豆腐(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