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姞姓燕氏(1 / 1)

第386章 姞姓燕氏 第二天,辛屈拿著豬鬃牙刷,弄了一點鹽,正在刷牙的時候。 正準備漱口,抬起頭看到了“燕”字旗。 “噗——咳咳——” 辛屈被嗆到,茫然了好一會兒,趕緊弄完後續的洗漱,然後來到了旗幟下邊。 等他看清了是姞絮他們。 “啊,辛屈族長,你也是來光顧生意的嗎?” 之前喊姞絮阿兄的女子,看到辛屈,眼前都亮了。 窩棚裡,也傳來了一些騷動,很快好幾個有辛氏的小子,亂糟糟的頭發,衣不蔽體的走出來,看到是辛屈,一個個臉色驟變,啪嗒跪在地上:“族長……族長我錯了……” 辛屈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一個兩個才出來多久?這麼會兒功夫都管不住自己下邊?拉走,按軍法處置!” “是!” 青巖愛莫能助的看著這人小子。 夜宿娼營,三十軍棍。 打下去,半條命都得沒。 “族長……” 嗷—— 慘叫很快在窩棚四周傳來,嚇得這群女人心慌慌。 “姞絮呢?”辛屈沒廢話。 “我……我這就去找阿兄。”女子趕緊去找尋自己的兄長。 很快,姞絮來到了“燕”字旗下,小心翼翼的看著辛屈。 “辛屈族長。” “嗯,這是你的氏?” “啊,對,是我的氏。” 姞絮點了點頭,這個“燕”確實是他這一脈傳承下來的氏,“自夏後昔年從冀州引決而出,我的祖先就受封了這個氏。後來因為一些原因,燕氏沒落,我們隻能跟薊氏合流,淪為薊氏的附庸。 大體三十年前,我的姑姑外嫁姬姓部落曰召,我也曾經去那邊學習,這才知悉我們這一脈的過往。 後來召得罪商族,遭到了商族打擊,一路西遷不知所蹤,我們這才徹底喪失聯係。” “召……這個字嗎?”辛屈蹲下來,寫出了“召方”的召。 “對!就是這個!”姞絮大喜,“難道辛屈族長知道他?” “嗯。我明白了。”辛屈點了點頭,“召氏是不是有分家習俗?” “誒對!就是有這個習俗!”姞絮連連點頭,“我聽聞我家姑姑說,他的夫君被分了個氏,叫做田。” “這個?”辛屈又寫了個田字,但在裡頭增加四個點。 方框內有點,表示有植物在生長,或者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座城邑,道路之中有建築。 具體緣由不明,但商代的周確實就是這個字。 最開始他跟老巫學習甲骨文的時候,對於周這個字,多有留意,在有辛氏內,周也表示時間。 因為有辛氏內部的“周”其實是四個字。 分別是“田中無物而白,為冬”、“田中落點為種,為春”、“田中抽條揚葉、為夏”、“田中滿穗倒伏,為秋”。 所以,四個字組成一塊,就是冬春夏秋。 也可以單獨使用,各表一時。 這是典型的農耕民族符號。 是用來占卜時候用的。 “對對!就是這個。” “這個叫做周。”辛屈起身,召氏分家,周氏已經誕生。 不過這會兒應該還是附庸在召氏麾下,畢竟都是姬姓,周氏還隻是小宗。 辛屈推演著歷史走向。 極大可能,就是接下來四代商王,屢次向西攻打盤踞洛陽的夏後餘孽杞龍戎、丹山戎跟召方。 然後召氏分家,周這一脈向西遷徙回豳地,成為然後逐漸取代妘周一脈,依靠臣服商族去幫忙打擊羌人,逐漸發展成關中周氏大宗。 眼前的姞絮,作用或許還不小。 姞姓燕氏,這個燕,應該就是後續被召公之子取代的古燕國之一。 後來被逼得南遷尋求薑姓齊國幫忙,在河南再建國,就是南燕國了。 妟與燕,應該是被召公這一脈姬姓燕國刻意混淆的。 目的是為了法理? 可能性極大可能! 那麼就能說明,周朝可以安排人過來這裡封建而穩定下來了的原因是遍地都是親戚,薊氏本就多姬姓、更不要說姞姓等很有可能就是聯姻多年的。 既然有血緣關係,這邊還未完全開發起來,那麼大家也樂得相互扶持。 西周的時候,經歷了百十年的晚商發展,農耕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了。 森林、沼澤邊緣缺的是人口,而不是生存空間。 最後南燕國的建立,也意味著召公一脈完成了對北平一帶的徹底整合。 炎黃諸般姓氏的分化,還真是奇妙。 周氏現在是召氏小宗,一百多年後,周氏反而是召氏大宗。 原來幽州之地,匽、郾、燕,極大概率,是不同時期的不同氏國,最後被統合進入宗周諸侯體係,完成了北地法統的合流,從此幽燕之地,也就成為了海河流域與燕山南北的代名詞。 “好我知道了。”辛屈很快做出決斷道,“我是很尊敬炎黃、夏後等為我人族黎民立於一地的人。既然你是高門大族之後,我不會虧待與伱。” “多謝……多謝……”姞絮摸不清辛屈的意思,但他也想起了他家妹子提醒的他,將錯就錯,反正沒死他們就是賺。 “那麼整軍一下,將那些人拉走,我已經命快馬去通知小澱澤,很快就會有動作。” “誒!” 姞絮大喜,送走了辛屈之後,趕緊安排起來。 辛屈之後整頓一二,書信快速送達各處,籌集了部分糧草,然後等時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因為,有可能倒春寒,他需要等一下。 出來巡視地方一個月了。 二月二本該是龍抬頭的時段,結果約莫開春,氣溫卻不對勁。 辛屈並沒有看到雨,結果地上卻凍了霜。 雪不見,凍了霜。 “這地,得旱死。” 喀拉來找辛屈,說了一下情況。 辛屈這個月也沒閑著,帶來的人幫著廣陽建設和開墾,之前抓捕來的那一百多薊氏人,現在都貶為奴隸,每天在地裡乾活,已經凍傷了十多個。 但偏生,二月二了,雪不見、雨不現,地上還有霜,這個天氣就很反常了。 感覺,不像是入冬,反而在仲秋一樣。 “正好,從附近山上梳理出河道,將溪水匯集下來,直接接入無定河。無定河附近整理一下,開春之後種芋頭。” 辛屈囑咐著。 “也隻能這樣了。” 喀拉有點無奈,他沒得選哩,這詭異反常的天氣,誰也不敢保證種下去秋後會有收成,還是芋頭更有性價比。 畢竟芋頭真的不怎麼挑地方,隻要氣溫足夠好,芋頭就能長出很多來。 河灘、沼澤邊都可以種植,在它們成長到開始充塊莖的時候需要大量的水,而沼澤泛水的時候,正好是它們膨大塊莖的時候。 嫩芋頭葉,可以用來吃也可以用來養豬。 就是有點小毒,但渾身都是寶。 “族長,族長!” 一騎快馬奔來,定睛一看,是鳥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