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再往北的很大一部分地區已經連續降雪多日。
  道路積雪嚴重,除雪車24小時工作。
  高壓電塔變成了白色,電線也變成白色,北部世界都變成了白色。
  湘南沒采暖。
  茶爐滾滾,會客室裡的空調暖風開得很足,不冷。
  張雙貴給陳婉沏的是上好的雲霧茶,還十分貼心的讓秘書給陳婉帶來的人都倒了熱茶。
  15歲離開小山村,張雙貴在整個湘南闖蕩了快四十年,積攢下偌大家產。
  吃了多少苦不說,已近半百的他因為主接政府工程,練就了很深的城府。
  陳婉美,他不多看,說話時也隻是瞇著雙眼,一臉坦蕩。
  在這年輕的小妮子麵前,他知道自己的家業實在上不得臺麵。
  這次大費周章地要見陳婉,張雙貴有自己“不得不”的目的。
  從一個批發市場的賣菜攤主到合夥跟人做生意,再到演化成包工頭。
  張雙貴知道埋頭吃苦不是發家之路。
  做工程的時候,他萌生了親近政策的思路。
  沒有關係是拿不到官方工程的,沒有經濟基礎,也建立不了關係。
  他多方打聽,找到了一條終南捷徑,就是做慈善。
  本身就是做建築的,張雙貴知道蓋一所山區學校花不了幾個錢,捐點兒物資更花不了幾個錢。
  三十歲的張雙貴由此走上了揚名立萬之路。
  有了“善人”頭銜,他順利的從偏僻小路親近了想親近的人。
  一來二去,他讓致富大道變做一路綠燈。
  修路、修橋、修學校,他接的都是政府項目,結款穩健,利潤豐厚。
  蓋學校、捐物資,這都是他做工程剩下的邊角料,沒成本。
  十幾年,秉承著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哪裡窮,他去哪,名聲越來越響。
  但今年不同了,大環境變了,建築行業大熱,他想正式進入房地產市場。
  舊業不放、拓展新業,這是新時代的新思想,張雙貴也想與時俱進。
  房地產是新思路之一,另一方麵,他通過自己在眾農村地區的影響力,攬下了多地“一縣一品”的申報業務。
  一縣一品,經由FLY集團審核通過的項目會有全套一條龍孵化政策。
  包括投資建廠、品牌注冊、宣傳推廣、銷路鋪陳等等等等。
  張雙貴敏銳察覺到了這裡的商機,他去幫助村民申報孵化,占品牌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分成。
  他覺得自己比FLY集團要聰明,因為自己廣撒網,但一分錢成本都沒,空手套。
  而FLY費工費力,也隻占百分之二十。
  FLY是陳婉的,有飛鴻地產、有飛創、有飛越,更有未來基金…見她,一石好多鳥。
  而這個時候,“慈善事業”再度變成張雙貴向上攀爬的墊腳石。
  他心裡得意,覺得人生的確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昨天,在陳婉接過名片的那一剎那,張雙貴就知道這事兒八成成了。
  於是,昨晚連夜張羅了一點物資,其實大部分都是空箱子,故意裝在小貨車上裝裝樣子給陳婉看。
  “人生就像醃製老壇酸菜,頭上是壓力,腳下是水潭。不努力奮鬥,就要被你們這些年輕人徹底落下啦。”
  張雙貴有些胖,整日迎來送往、混跡酒局,所以肚腩很大。
  雖然在陳婉麵前,他實在是談不上什麼形象,但畢竟男女對坐,又是自己的主場,他實在不想讓自己的氣勢落入下乘,是以挺直了腰板,用力吸著肚子,佯做自如地給陳婉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