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閣極少在中國公開露麵,或者說是極少正式露麵。
  以他的身份地位到了燕京,即便是抗災關鍵時,官方依然特意安排了一場高規格的晚宴。
  政商兩界許多有份量的人物到場。
  甚至個別人為了近距離與宮閣接觸,匆忙從外地趕到燕京與會。
  因為宮閣的商業主版圖在傳媒領域,所以宣傳部動了些私心,臨時邀請了一些國內影視傳媒公司的老板和藝人大腕也到了現場。
  地點定在燕京飯店,時間晚七點。
  現場戒嚴。
  祖籍中國呼市,定居挪威,擁有三國國籍的宮閣先生在國WU院辦公廳一位領導的陪同下準時出席。
  應受邀請,宮閣在宴會開始前上臺發表了一番講話。
  僅僅兩分鐘,他用寥寥數語概述了自己對世界範圍內未來十年的傳媒領域的發展。
  句句高屋建瓴、發人深省。
  末了,他說了一句:“傳媒的未來是移動互聯網,世界的未來在中國。與世界接軌後,經過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祖國大陸人才輩出,其中不乏眼光和魄力非常非常超前的佼佼者,其實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端。”
  本是一句禮貌性的結語,但不少人發現了其中的重點。
  “非常非常”這種副詞本應很少出現在宮閣這種檔次人的口中,這說明這句話宮閣是認真的。
  就此,不少人想到了此前圈內的一些風言。
  懷著強烈的好奇,一人舉手發問:“宮先生,您說的是FLY集團的方圓麼?”
  聞言,宮閣沒有避諱,淺笑點頭,持著話筒說:“對他,我們都是很服氣的。”
  場麵出現幾秒鐘的沉靜。
  “我們”這個詞又代表著更深層次的含義。
  宮閣的“我們”是一群超然規則外的大人物,“青睞”已經足夠代表著重視了,“服氣”…這讓人感到震撼。
  方圓發跡的半年時間內,其個人在中國民間成了一種兩極化的符號。
  一半人認為他的成功不可復製,所以難以成為榜樣,更多是茶餘飯後談資中的一個形容詞。
  比如:該吃吃該喝喝,方圓也不見得不擼串。他還賣過烤串呢。
  比如:努力有個屁用,再努力也比不上方圓的運氣。
  比如:方圓在大學前就發家致富了,你們讓我讀書學習考研,不如多燒香拜佛。
  這部分人羨慕嫉妒皆有之。
  另一半則大多是年輕人,年輕人喜歡YY,他們會在閑暇時幻想自己成為方圓。
  如果我是方圓,我會如何度過這一生?
  如果我是方圓,她是不是就能愛上我,不會跟有房有車的跑掉?
  不少論壇和網文都有以“如果我是方圓”為內核的故事正在火爆連載。
  不得不說,楊一帆的那部重生霸總文之所以能夠大火,大多是乘了方圓的這陣風。
  他們會把QQ簽名改成:方圓加油,努力活下去,讓我們看看夢想中的生活。
  飛創微博裡,每分鐘都有人去方圓的個人頁麵下朝聖。
  盛況不遜於明朝時千裡徒步去隻為親眼一見海瑞的死忠粉。
  宮閣此時此刻的一句“我們服氣”,勢必會流傳出去,也會讓兩極分化的方圓粉出現傾斜。
  他在為方圓正名,告訴全世界的人,方圓的成功不是運氣,而是擁有超越時代的眼界和果敢無匹的行動力。
  試問,誰在少年時沒有過一兩個異想天開的創意點子,隻是有誰輔助過行動?
  宮閣的身份地位不會無的放矢,他在說:方圓的成功是必然的。
  沉寂之後,又一人說:“可是FLY官方前天下午已經聲明,方圓在災區失聯七十二小時了。”
  兩日來,一億兩千八百萬人把蠟燭點到了方圓的微博下麵。
  為災區祈福,也為方圓祈福。
  「世界那麼大,中國那麼大,為什麼你偏偏去那裡?」
  「你每天都在做慈善,救了那麼多人,我們都看到了,你呢?」
  「天妒英才、傷仲永。」
  宮閣回答那人:“方圓是領航員,FLY集團的每一位管理者都有能力將他的航線繼續下去。而且,好人不長命這種話,我是不相信的。”
  “宮先生,民間早有流傳,最早投資飛創科技的那位神秘投資人就是您,您從未就此發表過言論……”
  宮閣毫不掩飾地誇贊方圓和FLY集團,終於引出了這個話題。
  他打斷道:“這沒什麼言論可以發表,剛剛我已經說過了,對方圓我是服氣的,給與一定的支持也很正常。”
  現場沒有嘩然,這結果早就在這些高端人士的猜想之中。
  但宮閣多加了一句,“能投資飛創科技,是我的幸運,要知道,這個項目也是我廢了好大力氣才搶到的。”
  這下有些嘩然了,這代表著宮閣那圈人,都想把錢送給方圓。
  說完,宮閣看向現場的一側。
  那裡站著有些發怔的陳家小兒子。
  陳家在燕京舉足輕重,自然在邀請之列,陳華是被老父親從滬上叫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