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兵臨城下(1 / 1)

西遊女兒情 南國大萌 3882 字 2024-03-17

經過長達半年的急速行軍,尉遲敬德率領的唐軍騎兵終於到達了女兒國邊界的劫界山下。眼前的景象令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山峰聳立,直插雲霄,山間雲霧繚繞,仿佛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神秘之門。但最令人畏懼的,是那道幾乎看不見的透明墻界,它將女兒國與外界隔絕,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禁錮。   一隊勇敢的士兵試圖跨過這個界限,但他們剛一接觸到那透明的墻界,便瞬間化為灰燼,消失在風中。這一幕讓周圍的士兵們驚恐不已,他們的眼中充滿了恐懼和不解。   尉遲敬德站在那透明的墻界前,他的眼神復雜,心中既有震驚,也有一絲不甘。他深吸了一口氣,轉身對身後的士兵下達命令:“全軍就地紮營,我們需要重新評估形勢。”   隨著尉遲敬德的命令,士兵們開始忙碌起來,搭建起臨時的營帳。他們的動作迅速,但眼中的恐懼仍未消退。   夜幕降臨,尉遲敬德獨自一人坐在帳篷中,他的眉頭緊鎖。盡管此前他已風聞劫界墻的存在,但當它真的出現時,還是讓自己驚駭萬分。   一位副將走進帳篷,小心翼翼地請示接下來的行動。尉遲敬德以不容商量的語氣說道:“派出搜索分隊,看看是否有其他的路可以進入。”   副將頷首,立即組織士兵展開搜索。然而,無論他們如何細致地探查,劫界像一道無形的城墻,堅不可摧,沒有任何縫隙或入口。   兩天後,派出的搜索分隊陸續返回,眼神中充滿了失望。“報告將軍,我們沒有找到任何通道。”一名探子低聲匯報。   尉遲敬德的臉上露出了沉思的神色,他縱橫軍旅大半生,立功無數,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棘手的事情。   “看來,這劫界非同小可。”他輕聲說道,眼中閃過一絲挫敗感。   他下達命令:“全軍就地紮營,嚴陣以待。同時,立刻派快馬回長安,將我們的情況稟報給陛下。”   夜幕降臨,營地中篝火閃爍。士兵們圍坐著,但他們的談話中不再有先前的熱烈和豪情,取而代之的是對未知和神秘力量的畏懼。   尉遲敬德獨自站在篝火外,望著那透明的劫界,心神不寧。   長安的皇宮內,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他的手中握著剛剛送達的戰報。冷風從窗外吹進來,帶著秋夜的寒意,卻似乎冷卻不了他心頭的怒火。   “劫界,竟真有其事!”他低聲喃喃,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震驚。   內侍站在一旁,臉上的表情緊張而膽怯。他知道,這位雄主對唐軍前線的任何挫敗都不會輕易接受。   李世民的目光如利劍一般銳利,他站起身來,踱步於殿內。“大唐的威嚴不容質疑,更不容挑戰。無論是什麼劫界,都不能阻擋大唐的鐵蹄!”   他的聲音冷厲而堅定,如同一座巍峨不可撼動的山嶽。   轉而,李世民下達了新的命令:“立即傳令李績和秦瓊,讓他們的大軍加快行軍速度,盡快奔赴女兒國。”   “立刻下詔天下,搜尋能破解劫界之謎的奇人異士。不論代價如何,務必找到破解之法!”   內侍領了口諭退出,會同中書省草擬聖旨,下發天下。   在女兒國裡,劫界的另一側,盡管唐軍的先頭部隊被擋在劫界之外,但女兒國內部還是因為唐軍的到來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緊張。這個歷來以和平著稱的國度,突然被戰爭的陰影籠罩,國都的氣氛也因此發生了劇烈變化。   傍晚時分,女兒國的王宮內燈火通明,女王和陳禕正在與大臣們正在緊急商議對策。金碧輝煌的大殿內,女王顯得嚴肅而焦慮,陳禕也是焦躁不安。   “報告國王、女王陛下,我們已經加強了城墻的防禦,城外也派遣了更多的巡邏隊。”一位將軍低聲匯報著。   女王的眉頭緊鎖,她手中緊握著一封急報。“唐軍的威力我已有所耳聞,我們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陳禕嘴唇微動,卻沒有說話。殿內的氣氛凝重,每位臣子的臉上都寫滿了憂慮。這是他們第一次麵臨如此強大的外敵威脅,雖然有劫界保護,但內心的不安依舊難以平息。   城內的街道上,宵禁已經開始實施。平時熱鬧的市集早已關閉,街道上隻有冷清的巡邏隊伍。普通百姓被要求留在家中,不得隨意外出。戰爭的陰影讓這座原本平靜的城市顯得沉悶。   在一個偏僻的角落裡,幾位百姓低聲交談著。   “你們聽說了嗎?唐軍已經來到劫界外了。”一位中年婦人小心翼翼地說。   “真的嗎?那我們該怎麼辦?”另一位年輕女子顫聲回應,她的眼中滿是恐慌。   “我聽說,唐軍無堅不摧,我們的國家能守得住嗎?”又一人加入討論,聲音中帶著不確定。   “聽說唐王又開始增兵了,後續大部隊正在源源不斷地開過來。”   “可不是嘛,聽說大唐官府正在搜尋天下奇人異士,試圖破壞劫界的法力……”   女兒國立國至今,從未遭遇戰事,如今大兵壓境,黑雲壓城,盡管有劫界的存在,但國民還是忍不住對未來擔心。   夜深了,城市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但緊張和不安的氣氛卻在每個角落彌漫開來。   在女兒國的王宮內,陳禕獨自坐在書房中,外麵是漆黑一片的夜色,隻有書房裡微弱的燭光跳動著,投射出陳禕凝重的影子。房間內擺放著古樸的家具和滿架的書籍,墻上掛著一幅觀音菩薩的畫像,顯得莊嚴而祥和。   陳禕的麵容在燭光中顯得異常沉思。他的雙手合十,眼睛緊閉,嘴裡默默念著熟悉的經文,祈求神明保佑女兒國平安。   正當陳禕默默祈禱之際,書房內突然彌漫起一股淡淡的香氣,隨之一道柔和的光芒出現,漸漸凝聚成觀音菩薩的身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觀音菩薩身著白衣,臉上帶著慈悲而又嚴肅的表情,她的出現頓時讓整個房間充滿了神聖和寧靜的氣息。   陳禕睜開眼睛,驚訝地看著眼前的景象。他立刻起身,行禮道:“菩薩,弟子不曾想到您會親臨。”   觀音緩緩開口,聲音清澈而有力:“三藏,汝乃佛門弟子,身負取經大業,竟貪戀紅塵,以致塗炭生靈,還不知醒悟!”   陳禕的表情顯得復雜,他緩緩說道:“弟子早已還俗,現在是女兒國的國王,保家衛國乃朕之天職。望菩薩慈悲為懷,救民於水火。”   觀音的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和痛心,她看著唐僧,語氣中透露出無奈:“三藏,你心中已無佛法,又豈能祈求佛祖庇護?”   陳禕的眼中閃爍著堅定而痛苦的光芒。他深知自己的選擇意味著什麼,但作為國王,他不能放棄自己的國家和人民。   “菩薩,弟子千錯萬錯,但女兒國一國百姓卻是無辜,菩薩不能見死不救。”陳禕的聲音中帶著哽咽和哀求。   “事已至此,依舊冥頑不靈……”觀音嘆息一聲,轉身化作一道光芒,緩緩消失在夜色中。留下陳禕一人,站在書房中,麵對著空曠的房間,心中充滿了無助。有詩雲:   長安道遠戰鼓催,女兒城下淚沾衣。   紅塵一夢空自憐,佛影何存問蒼天。   鐵騎臨城月色寒,心中苦海起波瀾。   王冠重負感羈絆,無處祈求佛門寬。   昔日經行萬裡程,今朝護國是非輕。   卷簾夜坐獨思量,世事茫茫難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