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瀑,覆蓋了沉寂的曠野。 匡璧,身材矯健的女兒國斥候隊長,正帶領著她的哨兵隊,如同夜間的寒潮一般,悄無聲息地接近唐軍營帳。 遠處,篝火如繁星點綴,守衛的影子時隱時現,交織成一幅警覺的畫卷。 “記住,不要與唐軍糾纏,“匡璧輕聲對同伴們囑咐,眼神中閃爍著冷靜和堅定。他們如同穿梭在暗夜的貓,敏捷而謹慎,穿行於帳篷之間。 忽然,匡璧的耳邊傳來一陣低語。她凝神聆聽,發現是兩名唐軍士兵正在談論:“聽說了嗎?那個叛徒畢鳳玲要被問斬了。”士兵的聲音夾雜著不屑與輕蔑。 匡璧心中一緊,她迅速使了個眼色,隊員們立刻悄然分散,繼續搜集。在劫界附近的一處隱蔽角落,匡璧掏出藏在衣兜裡的小型信鴿籠。 借著月光,匡璧急促地在紙上寫下情報,並小心翼翼地綁在鴿腿上,然後輕輕地放飛信鴿,目送它消失在夜色中。 在唐軍的主帥帳篷裡,沉甸甸的銅製燈盞投下暗黃的光線,給人一種壓抑而緊張。 帳篷內部布置樸素而實用,地上鋪著厚重的羊毛地毯,墻角擺放著剛打磨過的兵器。空氣中彌漫著油燈燃燒的味道,還有一絲未消散的黑火藥的氣息。 秦瓊站在地圖前,額頭上的皺紋像溝壑一樣分明。他向主帥李績說道, “我軍被阻隔在劫界之外,現正值用人之際,畢鳳玲現在主動歸隊,希望將軍網開一麵。” 李績,坐在案後,眼神深邃,像是在審視著一個復雜的謎題。 他輕輕搖頭,聲音冷靜而堅定,“叔寶,我知道你惜才,不過你不必擔心,畢鳳玲隻是個誘餌。” 此時,尉遲敬德急切插話,“囚禁畢鳳玲,難道是為了引誘女兒國來救?”他的眉頭緊鎖,顯得有些迫不及待,急於了解真相。 李績笑了笑,對尉遲敬德的直率感到贊賞,“敬德可謂是張飛穿針,粗中有細啊!哈哈……”笑容中透露出對戰局的自信。 “若是女兒國不來救呢?”秦瓊再次開口,眼神裡閃過一絲不確定。 李績沉默了片刻,然後胸有成竹地說:“唐僧抓了畢鳳玲,又放了她,這可不是婦人之仁,而是犯了色戒。不可能不救!” 隨後,李績的目光轉向窗外,夜色中隱約可以看到營地外的守衛在巡邏。 “最近,我觀察劫界附近並不太平,敵軍哨兵暗中穿梭,唐僧得知畢鳳玲要被處斬,斷不會坐視不理!”他的聲音逐漸變得堅定,彰顯出他對接下來的計劃的信心。 李績站起身,決斷地下達命令,“嚴密看守畢鳳玲,並在營外布置伏兵,等待敵人上鉤。”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回蕩在帳篷的每一個角落。 在女兒國的王宮裡,陽光透過精致的花紋窗欞,灑在典雅的大廳內。華美的掛簾輕輕搖曳,空氣中彌漫著輕微的香氣,一切顯得寧靜而和諧。 然而,這份平靜被國王陳禕緊鎖的眉頭所打破,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盛開的花朵上,但思緒卻在唐軍軍營。 手中的情報像是一塊沉重的石頭,令他的心情無法平復,上麵寫著幾個小字:畢鳳玲即將被斬。 陳禕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下情緒,然後召來了侍衛長仇姿。“仇姿,你速去準備一下,今晚隨朕一同前往唐軍營,救出畢鳳玲。”他的聲音堅決,不容反駁。 仇姿麵露憂色,“陛下,您是一國之君,不能以身犯險。若有不測,國家何以為存?”她眼神充滿了擔憂,手微微顫抖。 “唐兵善戰,營壘堅固,你們女子從未出過劫界,朕不放心你們獨自行動。到時不但救不了人,反倒把自己給搭了進去。”陳禕憂慮地說。 “可是,萬一陛下有個閃失,臣萬死不能辭其咎。還請陛下三思!” 陳禕的臉上閃過一絲堅毅,“仇姿,你是在抗旨嗎?”他的聲音更加嚴厲,目光如同刀刃一般尖銳。 仇姿低下了頭,“臣不敢。” 王宮的大廳中,氣氛變得更加凝重。 黃昏,天邊殘留的陽光像散落的金粉,女兒國宮殿外的氣氛緊張而沉重。 國王陳禕一身戎裝,英武帥氣,他麵前站著的是侍衛長仇姿和十餘名忠誠的侍衛,她們的眼神裡充滿了決心和忠誠。 陳禕的眼神堅定,手中緊握著長劍,仿佛已預見了即將到來的挑戰。 就在這時,慕雲霓抱著年幼的孩子奔出,她的眼裡含著淚水,聲音顫抖而急切地質問:“陛下,你究竟要去做什麼?” 陳禕轉過身,聲音平靜而堅定:“朕必須去救她。” 慕雲霓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她的聲音中帶著恐懼與擔憂:“你今天去救她,那明天誰來救你?” “朕堂堂女兒國一國之君,要誰來救?” “你自己都說,唐軍虎狼之師,你這一去如果有個三長兩短,朕們母子該怎麼辦?”女王繼續哭泣。 陳禕一把抱住慕雲霓,輕輕拭去她臉上的淚水,聲音柔和但充滿自信, “陛下,你放心吧,朕不會有事的。這次行動,朕有把握保證自己安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唐軍不敢傷朕!” 慕雲霓的手還是緊緊抓著丈夫的手臂,淚水如斷線的珠子般落下。 陳禕提高了聲音,更顯決絕: “作為女兒國的國王,朕有責任保護子民,朕不能永遠躲在劫界後麵,任由唐並肆意妄為。朕不能讓你們為朕承擔風險,而朕自己卻高坐王宮之中!” 看著妻子的淚眼汪汪,陳禕堅定地說:“娘子,請相信朕,朕是佛祖的二弟子,天選之人。唐軍絕對翻不了天。朕答應你,定會毫發無損地回來,與你和孩子團聚!” 陳禕又轉向他的士兵,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力量和信念: “勇士們,今日朕與你們一同出戰,讓唐軍也知道朕女兒國的厲害。朕在此向你們保證,朕陳禕,定將唐軍趕回老家。否則,死不方休!” 陳禕的目光掃過每一位士兵,那是一種君王的凝視,既包含著對她們的關愛,也充滿了對未來的信心。 在這一刻,他不再是那個文弱的僧人,也不僅是女兒國的君王,更是一個年輕有為、勇敢無畏的領袖,帶領著他的人民向著勝利進發。 仇姿和侍衛們挺直了身軀,她們的眼中燃燒著戰鬥的火焰,心中充滿了勇氣和力量。 陽光從雲層中透出,斑駁地照在陳禕的臉上,勾勒出他堅定的下巴線條和深邃的眼神。那雙眼睛,已不再隻是佛法的慈愛和寧靜,而透露出超越年齡的深沉和殺伐。 他的盔甲在黃昏的餘暉中閃爍著微光,顯示出無與倫比的威儀。他站在那裡,就像一尊雕像,無畏且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