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南郊城外(1 / 1)

西遊女兒情 南國大萌 3479 字 2024-03-18

當國王陳禕和斥候尉匡璧騎馬緩緩行至南郊,迎接他們的是一片遼闊且充滿秋日韻味的田野。此時正值深秋時分,天地間彌漫著一種特有的寧靜與詩意。   遠方的山巒被柔和的日光染成金色,山腰上繚繞的薄霧如夢似幻,宛如一位羞澀的少女輕輕披上了薄紗。   田野裡,稻穗沉甸甸的,仿佛是大地母親的黃金首飾,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那是秋日最動聽的樂章。   天空中,一行行大雁排著整齊的隊伍向南飛去,它們的叫聲回蕩在天際,帶著對夏日的留戀和對冬日的期盼。陽光透過雲層,灑在金黃的稻田上,泛起一層層溫暖的光暈。   不遠處的稻田中,無數的百姓正在忙碌,孩童則在田埂奔跑打鬧。   陳禕深吸一口氣,隻覺得連空氣中都彌漫著泥土和稻穀的清香,他目光在田野上流連,內心湧現出深深的情感。他想到了國家的未來,想到了百姓的安危。   突然,他下馬走向一片稻田,輕輕撫摸著那些金黃色的稻穗,仇姿則在一旁警惕的注視著周圍。   “陛下?”匡璧也趕緊下馬,她有些疑惑地問。   “匡璧,你看這些稻穗,是如此地沉甸甸。”陳禕緩緩說道,“這不僅是收獲,更是責任。我們要確保這些稻穗能化為百姓的食糧,確保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能過上好日子。”   “臣謹遵陛下訓誡!”匡璧跪在地上答道。   隨後,陳禕國王輕步走進了屈薈等唐軍女降兵耕作的田地。   陽光斜灑在這片豐饒的土地上,田間的稻穀金黃一片,仿佛是大地的金飾。遠處,溪水潺潺,與秋風中飄來的稻穀香混合在一起,寧靜而祥和。   一眾女降兵見國王親臨,無不驚喜交加。她們紛紛放下手中的農具,跪地行禮。   屈薈更是淚流滿麵,叩首在地,聲音哽咽:“草民感謝陛下的大恩大德,草民無以回報,唯有肝腦塗地!”她的雙手緊緊抓住泥土,仿佛要將所有的感激都融入這片養育她們的土地之中。   陳禕國王急忙上前,雙手扶起屈薈,溫和地說:“屈將軍既來我女兒國,便是朕的子民。庇護子民,乃是朕之天職。”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堅定與溫暖,仿佛是一股無形的力量,讓屈薈和一眾女降兵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與歸屬感。   陳禕環顧四周,看著這些曾經身披鎧甲、如今卻洗手作羹湯的女子,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他沉聲說道:“唐軍在劫界外不斷給女兒國製造各種麻煩,我們必須要將其趕走,否則便沒有安寧日子。”   眾女兵聞言,紛紛附和:“一切全憑陛下調遣!”   “草民願隨陛下殺敵……”   “草民也願前往!”   陳禕國王伸出雙手,做了一個往下壓的動作,示意大家安靜。   他接著說:“大家好不容易在女兒國過上了安寧的日子,如今又都有孩子要養育。上陣殺敵,咱就暫免。朕今天來,主要是想向大家了解一下唐軍的內部情況。”   聽國王這麼一說,眾女兵都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有的描述唐軍的編製和武器配備,有的講述唐軍的戰術和戰略部署,還有的提到了唐軍內部的矛盾和紛爭。   陳禕一邊聽,一邊與女降兵們交談。忽然,他似乎想到了什麼,便問屈薈,“畢鳳玲沒跟你們在一起嗎?”   “鳳鈴”,屈薈往身後不遠處一指,“她平常都在院裡練劍呢。”   陳禕辭別了眾人,來到畢鳳玲的住處。   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這片寧靜的城郊農田上,遠遠看去,一片片金黃色隨風起伏,畢鳳玲的小院就隱藏在這漫無邊際的金黃之中。   院子的一角,一座簡陋卻乾凈整潔的木屋靜靜地矗立著。木屋的窗戶半開著,透出一絲絲家的溫馨和安逸。   屋旁,一位身著白色練功服的女子正專注地練著劍,劍影如風,透出一股不凡的氣質。   隔著籬墻,陳禕遠遠就將目光定格在了正在練劍的畢鳳玲身上。她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那麼矯健與堅毅,與這精致的小院共同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陳禕輕輕地推開籬笆門,那扇半掩的門扉發出淡淡的吱呀聲,打破了小院的寧靜。   正在專注練劍的畢鳳玲聽到了聲響,猛然間收起了手中的長劍,劍尖劃破空氣,發出一聲清脆的金屬鳴響。   她轉身望去,發現朝思暮想的陳禕竟出現在眼前,頓時驚喜交加,眼中閃爍著難以置信的光芒。   “陛下!”畢鳳玲脫口而出,聲音中充滿了激動與喜悅。她顧不上收拾手中的長劍,立刻上前一步,緊緊地抱住了陳禕。   陳禕被畢鳳玲突如其來的擁抱弄得微微一愣,但很快就反應過來,回手抱住了她。他感受到畢鳳玲的身體在微微顫抖,仿佛是在壓抑著內心的激動。   “鳳玲,是我。”陳禕輕聲說道,他的聲音中透露出深深的溫柔與關切。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用手輕輕地拍著畢鳳玲的背,像是在安慰她,又像是在告訴她,這一切都是真的。   畢鳳玲緊緊地抱著陳禕,仿佛要將所有的思念都融入這個擁抱之中。她的淚水無聲地滑落,打濕了陳禕的衣襟。   陽光灑落在兩人的身上,為他們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小院中的梧桐樹葉在秋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為他們的重逢而歡呼。   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了,隻剩下兩顆緊緊相依的心在跳動。   待畢鳳玲稍稍穩定了情緒,陳禕輕輕地鬆開了懷抱,目光凝重地望著她,緩緩道出了此行的來意:   “鳳玲,唐軍在劫界外始終是我們女兒國的巨大威脅。他們不僅頻繁侵擾邊境,還曾投毒,致使無數嬰孩患病。”   “幸好朕的頭發就是良藥,才化解了這場災難。可唐軍若是下次再有什麼歹毒計謀,朕又該如何是好?朕的光頭可扛不上他們所有的陰謀啊。”說到這,陳禕笑著摸了摸自己的光頭。   畢鳳玲聽了陳禕的話,不禁破涕為笑:“陛下,都什麼時候了,您還有心思說笑。”   接著,畢鳳玲收斂了笑容,認真地問道:“陛下,我能為您做點什麼?”   陳禕點了點頭,說:“鳳玲,朕想向你了解一下唐軍內部的情況。我們是否有可能在唐軍內部安插一兩個眼線,以便及時掌握他們的動態?”   畢鳳玲陷入了沉思,腦海中迅速回閃著在唐軍中的日子,那些麵孔、聲音和事件如流水般一一掠過。突然,一個名字在她的記憶中閃現——宇文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