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這裡應該有1幢漂亮的別野(1 / 1)

夜晚,風少野在芅和荾的陪伴下在天乙寨邊上閑逛,走到了一處狹長的半島上,還有一條小路,通向最外端的一座小綠島。   放在後世,這定是一處絕佳的海景勝地。   三人撿了乾柴到沙灘上,用打火機燒了一堆小小的篝火,然後相擁而坐,看著朗月稀星和粼粼海波發呆。   活潑一點的芅問道:“大人,你在想什麼?”   風少野道:“我在想,這裡應該有一幢漂亮的別野,小閣軒敞、窗明幾凈,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芅:“大人說的話真好聽,可是別野是什麼?”   荾:“大人說的是上界風物吧。”   姐妹倆有生以來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蓬萊島,渾不知思鄉為何物,隻知道他在懷念天上的世界,頓時憂心道:“大人,你思念上界,會離我們而去嗎?”   風少野心想:這都是我的地,我的島,我的海,可惜沒有科技,隻能望洋興嘆。   物質享受是別想了,要說有勝過後世的,那就是艷福了。   於是把她們抱坐在腿上:“怎麼會呢,我可舍不得你們。”   珍惜眼前人。   雖然還沒有完全占有她們,但情侶間還有很多不可描述的親密事可以做。   海潮陣陣,篝火騰燃,時不時炸裂一聲,嗞嘬作響。   ……   後半夜,擔心著涼,風少野還是牽著姐妹倆回去了。   到了寨子裡才知道,其他三寨的虎、慶和奕率著自家還走得動道的大人長老們,已經等他多時了,深夜了還不敢去睡。   正好德彪也在這裡,雖然詫異族長為什麼會帶一個外人來,但不妨礙他們結交一番。   見風少野攜妻而歸,腳步虛浮,大人們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虎率先道:“族長回島,卻沒有知會我們迎接,虎等惶恐不安!”   流波島很大,要從別寨趕到這裡,少說也要走上一兩個時辰,但他們卻連夜來了。   風少野知道他們定是聽回來的族人說了蓬萊島的變化,不敢再有輕忽之心,這才急忙來見。   尤其是高效製鹽之法,幾乎能解放神皇氏一半的勞力,以後的日子不知有多安逸!   “都起來吧,我們不興跪拜。”風少野淡淡道,這種大禮他們平時隻有祭祀和拜神時才會行。   “應該的!”神皇慶道,“族長之功直追燧皇、伏羲,乃是先祖神再世!”   “咳,這話以後少說。他們是真正的人皇,而我隻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風少野說了句高深莫測的話。   第二天早飯過後,風少野率著四寨的大人們到了島中心的祖堂。   離和追也早早趕到這裡,他們可以代表天芎寨,於是五寨議事開始了。   虎率先說道:“大人,我提議,流波島的新鹽場就設在天齊寨,以後我天齊寨包了全族的食鹽和貢鹽。”   奕問道:“虎,各寨都有鹽場,你何必包攬?”   “虞山氏監看我們,偶爾還會上島盤剝,若是讓他們發現我們有如此快的製鹽之法,我怕將來要貢的鹽就不止三十缸了,而是三百缸!”   風少野點點頭:“你所慮甚是,想來是你的鹽場離虞山氏最遠了?”   虎顯然已經把這事想了一晚上,立刻答道:“正是,隻有天齊寨的鹽場在島北,不易被發現。他們三寨的老鹽場也不能荒廢,派幾個老弱守著,每日照常生火煮水,以迷惑他們。”   風少野說:“有道理!那你準備派多少人煮鹽?”   “聽聞族長的方法隻需十人左右,每年就可以煮出三十缸鹽,我準備派二十名青壯煮鹽。”   “加上自己吃的,似乎也不需那麼多人啊。”   虎不緊不慢道:“多煮出來的白鹽,我們可以運到大澤部落換牛羊鹿和銅器。”   其他三寨的寨主頓時不忿了:好你個濃眉大眼的虎,敢情你大包大攬的,是懷著挾鹽自肥的目的啊!   但他說的有道理,煮鹽之事還真得讓天齊寨來主導,以後想吃上白鹽還得他供應,自己這邊今後隻要派幾個老弱在舊鹽場打打醬油,想來也不算虧。   因此慶、奕、勒三人對視一眼,都不說話了。   隻有離說道:“虎,你是不是忘了我們天芎寨也能煮白鹽?以鹽易物之事交給我們就行了,換回來的東西,族長大人必定公允分配。”   虎傲然道:“天齊寨的鹽就是全族的鹽,換回的東西我一樣交給族長大人分配!”   兩邊僵持不下,都看向了風少野。   風少野早有定計,笑道:“多大點事,有什麼好爭的。流波島要去大澤部落,也要經過蓬萊島,屆時兩邊一匯合,把餘鹽一起運走就是。對了,天陽、天陰、天乙三寨也要派人來幫忙運送,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一起出力!”   慶、奕和勒三人趕緊道:“悉聽大人安排!”   虎偷雞不成蝕把米,想到以後都要白白出工出力煮鹽,臉色頓時不好看了。但他現在真不敢在風少野麵前造次,隻得恭聲應是。   繼而說到燒磚的事,大家一致認為流波島不宜像蓬萊島一樣大造磚屋,隻能視需要燒一些來建鹽場曬泥臺,或用於改造糧倉和鋪設住房地板,讓屋內更加乾燥防潮一些。   流波島隻有一個陶窯,是四寨共同出人經營的,知道了原料配比,燒磚和廁缸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難度。   於是就定下來,四寨一起派出壯勞力去改造天齊寨的鹽場,由喜負責指導施工。   跋、蓋、垂、丙四個實習生則回各自寨裡教族人們蓄肥、種菜、改建養殖場……   風少野則趁著這段時間,帶著離、追和德彪,由幾位長老作陪,乘坐大木船前往流波島西側的石頭島。   這座島離陸岸隻有三十幾公裡,他想去偵察一下虞山氏的情況。   在路上,風少野仔細研究了一下他們的造船工藝。   這艘木船比原始的木筏好的一點是,它寬近三米,長達六米多,而且有兩層,兩側各有一根極為粗大的圓木,充當了龍骨的功能,可以在其上麵加釘一層橫擺的薄木,使得乘船時可以避免一直把腳泡在海水裡,邊上還有一圈簡單的護欄,不論運人還是運鹽都更加方便。   風少野就想在此基礎上打造更大的木帆船。   最理想的當然是有密封艙的梯形木板船,但以現在技術和工具,根本造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