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叛軍在攻破潼關後窮追急趕,見人就殺,見房就燒。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屍橫遍野,哀嚎連連。而此時的長安城也已是戰火連天,城中的百姓要麼逃走了,要麼就被殺了。眼前景象,可以說是慘絕人寰,更有甚者是十舍人死了九舍,勉強存活下來的也都是家破人亡了。 到了七月十四日,聖上一行人到了馬嵬驛,隨從的將士因為饑餓疲勞,心中怨恨憤怒。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認為天下大亂都是楊國忠一手造成的,便想殺掉他。 而另外一邊的太子李亨深知楊國忠與自己不對頭,兩人之間常有爭鬥,若是逃難至蜀地必然會對自己不利,更何況楊國忠是楊廣的後輩,早有心思奪取帝位,蜀地又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一旦進入便會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狀況,即使是沒有死在安史叛軍的手上,也會被楊國忠囚禁起來,任其宰割。 其實這些後果李亨心中早就有了底,於是便想著利用陳玄禮的不滿和軍士們的怨憤來鏟除掉楊國忠。 當時輔佐在李亨身旁的大太監李輔國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便附和著說道:“楊國忠禍國秧民早已是人盡皆知,而如今造成此番地步的局麵也是出自楊國忠之手,要是殿下能處死楊國忠,必定能振奮人心,還能滅安史逆賊之囂張氣焰,百利而無一害也。” 李亨聽著更加堅定心中所想,便讓李輔國暗中挑拔增長軍士的怨氣,並跟陳玄禮說道:“將軍欲血奮戰,保家衛國乃是天經地道之事,但現如今宰相楊國忠誤導聖上,殘害忠良。導致軍心潰散,逆賊橫行。楊國忠不死,日後必會使將軍再步高仙芝與封常清的前塵,況且眾軍士們也怨言沖天,再不安撫,恐生事變。” 陳玄禮聽李輔國這麼一說後內心感想更加強烈,但是由於忌於聖上對楊國忠的寵信,便遲遲不敢有動作,而這時有吐蕃使節二十餘人攔住楊國忠的馬,向他訴說沒有吃的,楊國忠聽後說道:“天下禍亂,軍士當以身報國……” 眾軍士們此時已經是饑餓難耐,哪裡還管得了楊國忠這般口蜜之談,未等楊國忠說完就大聲喊道:“楊國忠與胡人謀反!”其中就有人用箭射擊,射中了楊國忠坐騎的馬鞍,而這人便是李亨安排的底細。 楊國忠見狀急忙逃命,逃至馬嵬驛西門內時,被士兵們追上殺死,並肢解了他的屍體,把頭顱掛在矛上插於西門外示眾,然後接著殺了他的兒子戶部侍郎楊暄與韓國夫人、秦國夫人。 禦史大夫魏方進看見後說道:“你們膽大妄為,竟敢謀害宰相!”士兵們又把他給殺了。韋見素聽見外麵大亂,跑出驛門察看,就被亂兵用鞭子抽打得頭破血流。 眾人見了喊道:“不要傷了韋相公。”韋見素才免於一死。士兵們又包圍了驛站,聖上聽見外麵的喧嘩之聲,就問是什麼事,左右侍從回答說是楊國忠謀反了,聖上聽後覺得不對,於是聖上走出驛門,慰勞軍士,便命令他們撤走,但是軍士們不答應。 聖上又讓高力士去問話,陳玄禮回答說:“楊國忠謀反被誅,楊貴妃不應該再侍奉陛下,願陛下能夠割愛,把楊貴妃處死。” 聖上此時已是百般無奈,便說道:“這件事由我自行處置。”然後進入驛站,拄著拐杖側首而立。 過了一會兒,京兆司錄參軍韋諤上前說道:“陛下,現在眾怒難犯,形勢十分危急,安危在片刻之間,希望陛下趕快作出決斷!”說著不斷地跪下叩頭,以至血流滿麵。 聖上見狀說道:“楊貴妃居住在戒備森嚴的宮中,不與外人交結,怎麼可能知道楊國忠謀反呢?” 高力士說:“楊貴妃確實是沒有罪,但將士們已經殺了楊國忠,而楊貴妃還在陛下的左右侍奉,他們怎麼能夠安心呢!希望陛下好好地考慮一下,將士安寧陛下就會安全。” 聖上聽後雖然有所動容,但也還是不忍心殺死楊貴妃,便握住貴妃的手情淒意切的說道:“太真你本非禍亂之根源,這些都是朕的錯,他們怎麼能讓朕忍心賜死於你呢?” 楊貴妃在眾人的逼迫之下已然是傷心失望至極,又見聖上如此的百般糾結無奈,再加上兄長楊國忠及其家人被殺更是心生求死之意,便悲聲的說道:“陛下對太真的情意,臣妾終生難忘,如今陛下陷於危難之間,天下的安危又係於陛下之身,臣妾唯有一死以報恩情。古時有虞姬拔劍自刎淚別霸王,臣妾也應當效仿。陛下不必太過於傷心,還請陛下踢予臣妾白棱自盡,還天下安寧。”貴妃說完便梨花帶雨般的哭著,嬌艷悲慟的麵容就像被雨水沾濕的桃花一樣,讓人見了甚是猶憐。 聖上聽著不勉淚水潸然,悲傷地與楊貴妃抱在一起,在場的眾人看著也頓時不禁心酸悲戚。而正當此時,外麵傳來了一片嘈雜的嘩然聲,眾人便往驛站門外看去,隻見陳玄禮急忙地跑進來,說道:“陛下,不好了,太子李亨聚集了喧鬧的軍士正向驛站靠近,準備向陛下逼宮。” 聖上聽後甚為驚動,沒想到太子居然走到了逼宮的這一步,正想著出去察看卻被一旁的獻王李蒼攔住了,李蒼嚴正的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出去,現在眾人皆欲陛下賜死貴妃,而陛下遲遲不肯決斷,又不忍心賜死貴妃,此番出去必然無法平息眾亂。” 說著李蒼便拱手下跪,接著說道:“臣李蒼願請纓出去為陛下解難,必要時便與之一戰,還請陛下恩準。”陳玄禮和韋諤也附和著說道:“臣等願為陛下分憂” 而聖上此時卻是十分難為情,進則與太子兵絨相見,退則便是賜死貴妃,聖上沒有回答李蒼和陳玄禮他們的請求,隻是無奈的嘆氣並看著在一旁的楊貴妃,此時在外麵的太子等人愈發靠近,聲勢越來越大,李蒼、陳玄禮和韋諤等人聞狀後便出去應對了。 聖上在驛站中甚是忐忑不安,左右的來回走著,楊貴妃見了催促著說道:“陛下趕快賜死臣妾吧,已經來不及了。”說完貴妃便往檣柱上撞去,聖上見了連忙把她攔了下來。 這時李仙宗說道:“陛下,臣三代均承蒙大唐的聖恩,出任太史令一職以推算國運。如今陛下有難,臣應當拚盡全力守護,為陛下分憂。臣有一事相告,不知陛下可否贊同。” 聖上不明其意,疑惑的問道:“太史何出此言?” 李仙宗說道:“臣有一法可護貴妃周全。” 聖上聽後內心為之一動,便問道:“何法?” 李仙宗說道:“臣有一丹藥叫做銷魂丹,可使人假死七個時辰,之後昏睡三天就能醒過來,若是給貴妃服用,便可解眼下時亂。” 聖上顧慮的說道:“那貴妃假死之後又應當何去何從?現如今天下已被安史叛軍攪亂,而朕的大唐軍民又是容不得貴妃。即使貴妃可以勉一時不死,也無法保一世平安。” 李仙宗冥思遐想片刻之後,接著說道:“有一地去處,臣在先祖李淳風的風水遺錄當中得知有一世外之地,這世外之地與外隔絕,而平常之法不能入,若是貴妃逃往此處,必能逃避禍亂,聖上也可無後顧之憂。” 聖上聽後眼絲一亮,便追問道:“那太史可有進入異境之法。” 李仙宗頓了頓,若有所思的說道:“臣知道其法,但是還需要找來一人方能進入異境。” 聖上問道:“找來何人?” 李仙宗說道:“還需要找來家兄李仙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能進入異境的鑰匙有兩把,集齊這兩把鑰匙方能打開異境之門,而臣與家兄各執一把,但是……”說到這裡李仙宗突然就停住了。 “但是什麼?”聖上問道。 李仙宗說道:“但是家兄已經到武當山出家為道了,若是能找到他便能進入異境,而且這異境之地在馬嵬驛的東南方向,與家兄所在的武當山相距甚近,如此一來輕易了許多。” 聖上聽後猶豫地思索著,隨後看了一眼貴妃,頓時心生不舍,潸然淚下,便過去與貴妃相擁在了一起,深情地對著貴妃說道:“太真伴在朕的身邊已有十餘年之久,朕不忍心看著你死於非命,你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貴妃聽著也不禁淚流滿麵,連連點頭答應。 於是聖上轉而對著李仙宗說道:“太史請開始吧!”接著李仙宗就拿出了一粒丹藥,楊貴妃在依依不舍地看著聖上的同時便把丹藥服了下去。丹藥很快就見效了,貴妃昏睡了過去,聖上便讓高力士抬來了一塊紅板,並在貴妃的身上蓋了一張黃布和白棱。 不到一會兒的功夫,太子李享等人就突破了李蒼和陳玄禮他們的阻攔,帶著眾人來到了馬嵬驛的門口,高力士上前說道:“陛下已賜死了貴妃,現在貴妃的遺體就在驛站的大堂之中,還請太子與諸位將軍上前查驗。” 太子上前察看無誤之後,立即就向聖上叩請謝罪,而李蒼和陳玄禮等人也脫去甲胄,叩頭謝罪,聖上便安尉他們,並命令告諭其他的軍士。陳玄禮等人都高喊萬歲,拜了兩拜而出,然後整頓軍隊準備繼續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