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村越來越近,這時的天色也漸漸轉暗,馬上就要天黑了,獻王等人加快了前進的步伐,不到一會兒的功夫,村莊就展現在眼前。 這是一條坐落於山間的村莊,村裡的屋舍高低林立,不少戶人家屋裡都亮起了燈火,久經征戰的士兵們看見了這條戰火之外的悠然山村,心裡都不由產生了羨慕之情,懷念家鄉的情感也不免油然而生。 就在眾人來到距離村口還有百餘米的時候,忽然看見村口中站立著三個人。由於天色已經黑了,距離又有些遠,故隻是看見三個黑色的人影而已。此時獻王和李仙宗都表現出高度的警惕,便命人前去查看,隻見回來的人說道:“獻王殿下,前麵站著的人是三個道士,一位和太史長相相似的人,身邊帶著兩位年紀較為年輕的伴隨。” 李仙宗聽到後似乎想到了什麼,便趕緊問道:“你確定果真如此?真的是道士?” 那人回答道:“回太史話,小人所見確是如此。” 李仙宗聽著點了點頭,獻王不明白這是為什麼,便對著李仙宗說道:“太史為何有此一問?” 李仙宗說道:“那位相貌和我相似的人,應該就是我的兄長了,而另外的兩位則應該是他座下的弟子。” 說完,獻王和李仙宗便帶著十來個人向著村口靠近,果不其然,站在村口的道士的確是李仙祖和他的弟子,對此,李仙宗疑惑不已,便問道:“兄長,你怎麼來了?” 李仙祖麵色沉落,顯然比李仙宗要老很多,其身著樸素,卻給人一種世外高人的感覺,在看了一眼獻王後,李仙祖才開口說道:“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李仙宗愈加不解,疑惑的拾其兄言道:“意料之中?” 李仙祖也沒有立即解釋,隻是說道:“你也不必多問了,你們先進入這桃花村中休整,我今晚再慢慢跟你詳談。” 於是李仙宗就和獻王聯絡了桃花村的村長,向村長闡明了軍士們隻是借宿一晚並要點補給而已,村長聽了之後便在村裡騰出了幾間屋舍給獻王他們,而軍士們則是在屋外的門簷下相與枕籍。 全都安排妥當後,李仙祖和李仙宗兄弟兩人就來到了一間房屋內。李仙祖招呼李仙宗坐下,便緩緩道來:“當年,我們的祖父李淳風和袁天罡受命於太宗皇帝撰寫《推背圖》,他們在寫成《推背圖》之後,把《推背圖》分為了上卷和下卷,上卷可以窺見天道,下卷則能暗寓人道。而在這上卷的《推背圖》當中,他們推算出了大唐的國運隻不過三百年而已,但是他們不敢向太宗皇帝稟告,怕太宗皇帝會讓他們逆天改命,如此違背天道。” “他們二人在撰寫《推背圖》的過程當中經歷了許多的事情之後,深知天地一切都應該要順應其自然,否則必然會招來更大的禍害。所以就把上卷的《推背圖》藏了起來,隻把下卷能讓帝王治國安邦和教導人們如何安家樂業的《推背圖》呈遞給太宗皇帝閱覽,故現存於皇宮中的《推背圖》隻是下卷而已。” 李仙祖說著便停頓了一下,喝了杯水繼續說來:“在袁天罡逝世之後,這本上卷的《推背圖》就隻有我們祖父一人得知,但他並沒有打算把它給毀掉又或是在他百年之後帶入墓中,而是留給了我們。當年在替我們占星推算時,他算出了我們的命格裡會有今日一劫,而這一劫也正是上天對他窺見天機的懲罰。從此,他就不斷的占星卜卦,以求為我們開辟一條避禍之道。說來也巧,這冥冥之中似乎早有安排,祖父苦算半生,不曾想將隨其羽化的天璽和地璽卻是避禍的關鍵之物,於是,他便在臨終之際,把天地二璽留給了我們,也把上卷的《推背圖》分為了兩份,而你的那份隻是其中的一部分。” 李仙宗聽著似乎有些地方不明白,便說道:“這麼多年以來,我隻知道這《推背圖》有上卷與下卷之分,但我從未得知祖父還推算過我們的命格,這麼說來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李仙祖說道:“沒錯,我之所以到武當山出家為道,也正是因為這個原由,在祖父留給我的那一份《推背圖》中,我揣摩研究了許久,始終都不明白這其中兩句話的含義,便來到了武當山靜心修道,看能否參悟。” 李仙宗問道:“是哪兩句話?” 李仙祖說道:“淵溫璋成,人道循環。天道輪回,殊途同歸。這兩句話是與我們的命格相合的,也就是說日後會與我們相關。” 李仙宗聽著點了點頭,轉而嘆氣的說道:“確實是這樣一回事,在我的那一份《推背圖》當中,其預言的乙未天變,禍起蕭墻,顛覆天下,龍潛深宮。也已經算是應驗了,不知道以後與我們相關的預言中會不會也一一應驗。” 李仙祖也若有所感的說道:“現在是走到哪一步就算哪一步了,該來的也都是會來的,你我兄弟二人也算是盡力而為了,剩下的就聽天由命吧!”說到這裡李仙祖停頓了一下,轉而凜然道:“在武當山修道的過程當中,我也終於悟出了祖父當年把天璽和地璽留給我們的另外一個原因,在南山的異境中可以跳出天道輪回,不會受到陽無極世界的天降遣難,況且我們為大唐逃過這一劫,也算是自渡而渡人了。” 李仙宗說道:“也隻能是順應天命了,那兄長可有曾去過通往異境之地?” 李仙祖說道:“一年前我曾去那裡察看過,我發現那個山洞好些奇特,洞中的內壁異常的光滑,而且最裡麵還有一半圓體洞,圓體洞的盡頭是類似於八卦圖的內壁,但隻有兩儀,而沒有四象和八卦,不像是天然而存在的,也不像是人為而雕造的。不過也對,也隻有這樣的地方才可能是陰陽玄門。” 李仙宗說道:“也許那兩儀就是天璽和地璽的鑰匙孔吧,既然是這樣,那我們今晚就早些休息,養精蓄銳,明天一早好出發。” 一頓談談說說後,已經是深夜了,外麵漆黑一片,隻有幾盞燈火閃閃忽忽,屋裡麵的村民早已熟睡過去,外麵的士兵也在不自覺中進入了夢鄉。深夜的山村顯得十分寧靜,仿佛與世隔絕一般,這一晚大家都睡得很深,也許是因為趕了兩天的路,太累太困了。 還沒有到雞鳴啼曉的時候,外麵就傳來一陣陣兵器哐當的聲音,李仙宗和李仙祖聽到後趕緊爬起了床,披著衣服到外麵去察看,隻見軍士們正往著一個方向走去,村裡的居民們也陸續的跑出了門外察看,李仙宗兄弟二人便跟著軍士們過去察個究竟,正走著就過來了一個士兵,士兵恭請道:“太史大人,獻王殿下有急事相請,還請大人跟我過去一趟。” 說罷,李仙宗兄弟二人就跟著過去了,從軍隊的後方過來可以看到,此時的獻王已經站在了軍隊的前頭,李仙宗困惑不解地去詢問獻王,說道:“天未拂曉,獻王殿下這是何為?” 獻王回答說道:“剛剛後方的探子傳來了急報,說是安史叛軍的先行軍鐵浮騎正往我們這邊追來,他們大概有八百人,而在鐵浮騎的後方還有一支幾千人的部隊,鐵浮騎現在離我們也就是二十餘裡的距離了。” 李仙宗問道:“那現在我們該怎麼辦才好?” 獻王神情肅重的說道:“本王的軍隊中還有千餘人,本王打算領著部隊前去阻擋,然後留下三百軍士護送你們到往異境。” 李仙宗急忙說道:“獻王殿下,這萬萬不可啊,安史叛軍來勢洶洶,你現在過去恐怕兇多吉少,萬一遭遇不測,這護送隊裡要是沒了個領頭的,我們該如何是好?” 此時獻王的部將謝晉請纓說道:“獻王殿下,就讓末將前去阻擋這鐵浮騎,你與太史等人一起走,末將必定會拚死相抵,為殿下太史一行人爭取更多的時間。” 獻王聽了覺得有些不妥,猶豫地思索著,謝晉就催促的說道:“獻王殿下,趕快做決定吧,要不然就來不及了。” 獻王眉色憂慮的說道:“可是你們……” 謝晉立當大義凜然道:“末將等人追隨獻王殿下征戰多年,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今日能護得殿下周全,也是不枉忠義之名了,還請殿下成全。” 看到謝晉如此決絕,獻王這才做出了決定,便神色凝重的說道:“謝將軍,你與本王出生入死多年,早已情同手足,以往每遇困境,你總能解救本王於危難之間。這次,還望你能多加保重。阻擋叛軍的任務就交給你了,你的恩情本王此生難忘,如若有機會……不,本王還是希望能夠看到你平安歸來,與你暢飲一番。” “末將……定不負殿下所望。”謝晉看到獻王這般厚待自己,不免心神動容,言語觸感難發。 這時李仙祖說道:“獻王殿下,貧道有一事相求,這安史叛軍兇殘無性,若是他們知道了我們在這桃花村裡留宿一晚,想必也會放火屠村,到時候不免會把這桃花村的無辜村民拉入到戰火當中,我們不如把村民們都帶上逃難吧。” 獻王聽著沉思了一下,覺得有理,便說道:“道長說的沒錯,我們不能連累桃花村的村民們。” 說完,獻王便讓謝將軍帶著軍隊前去與鐵浮騎交戰,留下了三百軍士,隨後就把桃花村的村民都叫了出來,對著他們說道:“安史叛軍擾亂天下,嗜殺成性,今本王在桃花村留宿一晚,安史叛軍若是殺到此地,必然不會放過桃花村的村民,所以為了各位的安危起見,還請各位即刻去收拾行當,帶上一家老小跟著本王去避難,各位盡管放心,本王一定會護你們周全。” 眾人聽了便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紛紛打起了小心思,其中有人是不舍得自己的家業,也有人是不願奔勞,更有些上了年紀一輩人是不願離開這生活已久的鄉土,覺得獻王他們是在危言聳聽。不過也不難怪,在獻王還沒來之前,桃花村地處偏遠,遠離中原戰火,根本就不知道有戰事發生。村民們的表現,使獻王陷入了兩難之境,最終這桃花村的村長出麵作擔保,好言相勸,他們才將信將疑的收拾了家當。 就這樣,經過一番收拾後,獻王和李仙宗等人就帶著村民們往異境之地急速趕去了,而謝晉則在後方與鐵浮騎撕殺著。 過了大半天,眾人的身體也都快要透支了,隻是苦苦地拖著一身疲憊的身軀像行屍走肉般走著,腳底下的皮膚被磨得起了腫泡且有的已是破皮脫水了。 一行人就這樣痛並累著的無力爬行,而婦女和老人們則是在一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的攙扶下才能走動,如此一來,行軍速度不言而喻。 還好異境之地就快到了,但是後麵也傳來了馬蹄聲,獻王等人聞狀後便立即加速前進,大概再走了十多分鐘,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李仙祖就露出了笑容說道:“前麵的那座山就是了,大家再走快點。” 此時已近黃昏,天色卻是一改往常變得血紅,呈現不祥之兆。眾人顧不上別的,就咬緊牙關不停地走著,不久之後,眼看離山洞的距離就隻剩百餘米了,但是安史叛軍也來到了跟前,獻王便帶著百餘位軍士停留下來阻擋叛軍,而其他的人則是繼續前進。 當其他人都盡數到達山洞口的時候,獻王也已經在和叛軍交戰起來。獻王拿著龍泉劍與叛軍們拚命的撕殺著,龍泉劍似乎附有神力一般,叛軍的兵器在其麵前都不堪一擊。 但是終究寡不敵眾,再勇猛的人也是會有身疲力竭的時候,此時獻王的身體就快要撐不住了,且身上還被砍中了數刀,右腿處中了一箭,與獻王隨戰的軍士們也在不斷的死去,轉眼間就死了二十來個人,獻王便往身後的山洞看去,這時看見洞中有明亮的異光,接著李仙宗就向著獻王喊道:“獻王殿下,趕緊過來吧,門打開了。” 獻王立馬帶著剩下的軍士們突出了重圍,急速地向著洞口奔去,叛軍們也在後麵緊緊追擊著,但被獻王的死士給死死拖住了。不到一會兒的功夫,村民們全都進入了異境,獻王也到達了洞口。 此時李仙宗和李仙祖兩人便招呼著獻王等人進來,獻王也趕緊帶著軍士們悉數進去。然後李仙宗和李仙祖二人就把天璽與地璽在圓形墻壁上的八卦的兩儀位置中拿了下來。緊接著陰陽玄門就慢慢的關閉起來,異光也逐漸消失,叛軍在看見這一情形後不知所措,隻是在外頭愣愣的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