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碧水鎮(1 / 1)

印離與淩雲兩人日夜跋涉,煉體修煉也是毫不間斷,雖然沒有傳說中的內力,但印離發現自己腳力見長,身體明顯比以前更加輕盈,力量也明顯變大。   “這無名功法應當是引日月交接之氣入體,以經驗論,一般半月就達到上限,盈滿則拒,再無價值。”,看著逐漸興奮的印離,淩雲潑了盆冷水。   趕路的兩人順便還一起端詳了觀護衛所留下來的這把匕首,刀鋒並不鋒利,割草木有點餘力,接觸金石怕是不太行,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刀把兩邊各有一字,一曰“遊”,二曰“衍”。但二人都不得其解。   印離暫時把這匕首叫做“遊衍”,二人手中乾糧也消耗殆盡,但發現大路兩旁行人與歇腳客變多,但都和印離兩人對向而行,再翻過一小山坡,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眼前正是碧水港,由於這裡有天然港口,自然船運發達是,商埠繁茂。   後來藝國試探性向北擴張,眼見這裡是無主之地,便派官員管理並建設成一獨立小鎮,名為碧水鎮,房屋倒是不密,不過抬眼遠眺,漁船貨船鱗次櫛比停在港口邊緣,看來閃幽六十年一遇的活祭導致現在碧水港商客聞風而逃。   “走吧,我們去鎮上找家當鋪,換些盤纏”,說罷,取下自己的發簪,這發簪沒有步搖,也沒有什麼圖案,隻有一枚無瑕青玉鑲嵌在簪頭,簪桿的材質印離倒是很熟悉。正是用音竹縣特產音竹製作而成,顏色不似大部分音竹那樣青綠,色彩稍黯淡但潤澤內斂,應該是是音竹中的特殊品種,又或者是用特殊工藝製作而成。   淩雲發絲散落,劃過因日夜兼程白裡透著一絲麥色的臉頰,印離不由有些呆滯,覺得這世界好像也還不錯。   但還沒等他反應,淩雲已將印離手裡包袱拿過,從中撕下布條,又利落將頭發綁上。   如今這碧水鎮中人很少,異鄉來此打拚的人,想必此時也回家待業了,等兩個月後,閃幽祭祀結束,官府正式下文通告。碧水港應當才會重新熱鬧起來。   兩人來到當鋪,好在當鋪並沒歇業。進入其中,作為藝國唯二港口之一,這裡的當鋪掌櫃也是相當識貨,直接不問來源,換來不少五百兩的銀票和一些碎銀。   “你可知為啥那當鋪掌櫃不問來源,也要做下這單生意?”,二人走出大門,淩雲讓印離收好當票和銀票,把玩手裡的碎銀說道。   不等印離回答,繼續道:“看來你隻懂得竹價,並不了解玉石,我這枚寧神玉對於剛入武學之道的人,練功時佩戴有寧神之效,不過你不懂內功,應當是用不著,我呢,也早過了需外物寧神的境界了。這五百兩還不及我這發簪十分之一價值!“   ”反正我倆也死臨到頭了,又身無長物,那就先當掉,以後若是能活著回來,再來贖回便是。要是敢賴掉,那就來大鬧一場吧!“   淩雲說得雲淡風輕,這發簪應該是對她很重要,印離沉默不語,跟在淩雲身後。   接下來二人來到客棧,要了兩間上房,也是好好洗去一身風塵,等印離第二天再見到淩雲,穿著已經換成普通衣物,倒襯得更加清麗。   二人用過早餐,帶好食物和飲水,開始前往碼頭尋找船家渡河,聽客棧掌櫃的說法,最近已經沒有船出港了,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總歸有人願意冒險。   向北來到碼頭,空無一人,隻剩船隻隨著波浪搖搖晃晃,倒是聽到附近有嘈雜的吆喝聲,循聲而去,發現是一小餐檔口,裡麵坐五六個漢子,桌上還有籌碼,應該是在賭博,另一桌的菜冷得油都凝結了,也沒人在意。印離走近與他們攀談,人家看他是小孩,頓時沒了興趣,聽說是要渡河,更是一言不發。   印離正想提出高價租船渡河,卻被淩雲拉住,往無人落座的空桌而去,並讓老板準備一些吃食。就地觀察起來,過一會倒是又有人來這餐檔,此人大約四十來歲,雙目無神,不修邊幅,酒氣濃鬱,不知道在自言自語什麼,又要了一壺酒,在那慢慢品嘗。   淩雲拉著印離坐在這人對麵,想聊上幾句,不過無論二人問什麼,對方並不回答,直到淩雲多點了一份酒,放在他麵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才從他眼裡看到一絲光芒。   “你們要渡河?現在船家都不出港,即便出港,那也是往東行船,萬一進了閃幽地界,那就叫天不應了。”,這人看似醉酒,但言語間卻無醉意,頭腦卻挺清晰。   ”如果你們出得起一百兩,我倒是願意帶你們渡河“。淩雲見狀,也不討價還價,拍出一百兩銀票,那人趕緊收好,示意二人在此等候,自己則是匆匆走出小檔。   “這都幾年了,破天荒頭一回呀,潮江,你當了這麼多年鰥夫,怎麼?怕不是看到這美人坯子,又想再娶一個了?”,一在旁邊觀戰的漢子說道,估計是輸完了錢。正巧拿潮江發泄下怨氣。   剩下的漢子也不由得大笑起來。潮江也不回應。這時,漢子們已經停止手中的活動,讓店家再去熱下飯菜,順便打量起淩雲來。   淩雲也不畏懼,直接問潮江的情況。這時有漢子給兩人講起關於他的故事。   潮江,不知出生何地的孤兒,被這邊一船家撫養長大,年少時,船家害病而亡,隻留下一個女兒,兩人青梅竹馬,承擔起家庭重擔,那時碧水港沒有現在這麼繁榮,兩人艱難支撐著營生,餓著肚子跑船回來,總來這個小檔口吃飯,這小檔口飯菜並不好吃,潮江他老婆卻總說這裡飯菜美味。   後來碧水港繁華起來,夫妻家境日漸豐隆,可天不假年,妻子難產而死,留下潮江鬱鬱寡歡。潮江也總想知道妻子為啥喜歡這小檔口,於是老來這裡吃食醉酒,再沒跑船。   “這裡比起鎮裡的酒樓是不值一提,咱們來這裡不都圖便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