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的印離,回想起穿越依賴至今今日發生的事,還是覺得光怪陸離,仿佛像一場大夢一般。 此刻印離所在,是閃幽地界一個無名山峰上,一座名為天機院的地方。 三天前..... 處理掉律三屍身,遊衍也是終於復歸印離手中。 龍先生帶領二人向北前行不知多久,到一路口,抬頭眺望,前方道路曲折回旋,千巖萬轉。 “緊跟我身後”,龍先生音色溫潤,但口氣確是不容置喙,說著從懷中拿出一銅鈴,輕搖一下。 這銅鈴沒有任何花紋,上麵銹跡斑斑,但這銹紋卻不自然,倒像是組成了一種文字。所發出聲音並不厚重,卻似風鈴般清脆悅耳。 印離隱隱聽到有什麼回聲,像有人在吟語低喃,但無法解讀,再看身旁的淩雲,更是不動聲色,看來她並不能聽見。 等待片刻,回聲停止,龍先生抬腳,轉頭向西而行,來到一個十字路口,站定,再次搖晃銅鈴,這次力道明顯比第一次大了很多,銅鈴的鈴聲突變,如洪鐘一般。聲繞巖壑,林葉如驚。眼前視線也一顫,但腦海清明,這一路而來的疲累好像都被震掉。 不過回聲還是和之前一樣曚曨,再等須臾,轉向南方,印離淩雲二人看此地勢復雜,山重水復,不跟緊變會迷路,趕緊亦步亦趨跟上龍先生。 而後又來到一十字路口,龍先生停下,印離趁機環顧四周,發現周圍樹木參天,生機勃勃,竟有萬物競發之勢,不由想到前世那些小說所描寫的大爭之世,用在這些植物上倒是恰如其分。 龍先生第三次搖銅鈴,力道與第二次大致相同,這次卻回頭而行。但神奇之處在於,明明是回頭路,走到盡頭竟是一山壁,正中有一道石門,二人再回頭,身後樹木茂密無徑,哪裡還有什麼小路,當真是大開眼界。 印離淩雲大駭,印離從來沒有聽說這世上有幻術一說,即便看過不少誌怪小說,也隻當怪力亂神。今日所見,當真是死而無憾。 龍先生收起銅鈴,伸指點向石壁,連點九下,每次位置,節律,力道各不相同。隨著最後一指點下,山壁震動,石門竟訇然而開。 再進入山壁內部,黑不見底,淩雲運力入目,稍稍能看清,倒是印離伸手不見五指,正想伸手摸索,卻被淩雲一手握住,好在裡麵殊途歸一,三人遇坦則行,見階而上。 從石壁出來,天色又發生變化,已經看不到夜空星月光芒,眼前烏雲密布,電閃雷鳴,一高山在雲霞明滅中若隱若現。印離目不轉睛,發現此山竟是傾斜而立。淩雲也不多言,發現有建築依山而建。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祭祀地點了。 “歡迎來到閃幽山”。龍先生回頭道,臉色在雷光閃爍中顯得愈發陰沉。 接著來到建築前,看著卻像是一個庭院,也不像藝國常見的建築,大門並非木質,而是兩座石扉,左右各刻一字,據淩雲說這是古字,雖然沒有失傳,幾百年前離思大陸就已經不使用了。分別為“去”,“障”二字。 來路上,印離心情忐忑,等真的來到目的地,反倒而鎮定起來,還試探性向著龍先生提問,沒想到除了祭祀本身,龍先生是知無不言,隻說這裡千百年來就是這樣,這院子也用石門所刻二字,取名“去障院”。 從大門而進,眼前是一前廳,左右兩邊各列石刻些許,但印離二人根本不懂,龍先生也表示不知道,淩雲猜測應該是更古老的文字。 穿過大廳,左右各有一建築。正前方是一大殿。龍先生把它叫做文殿,雕刻精美,兩人來不及細看,隻能是走馬觀花一般,繼續繞過文殿。後麵又有一座大殿,稱之為武殿。再後麵則是他們作為祭品住宿的地方。男居左,女棲右,龍先生也同住此地,位於最左邊。 去障院裡建築是石木結合,在印離看來,就像是一個石鍋蓋上一個木蓋。倒是有趣得很。再細細觀察,這些石屋古樸厚重,木頂也是年份久遠,但遠不及石屋古老,更像是有人發現這一鬼斧神工之地,再輔以精妙木工,才打造出這奇特的去障院來。 龍先生將他們分別安排好住宿,告知二人其他人還沒到達。讓兩人好好休息,有何事情改日再說。 等待過程中,印離終於是忍不住詢問淩雲此間種種,原來淩雲並不是藝國人,是南邊雨嵐國人士,由祖父輩從藝國遷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前段時間藝國使臣來到雨嵐,雨嵐國君指定淩雲前往閃幽作為祭祀,族中沒想到淩雲為了逃避家族紛爭,居然欣然赴死。 在這之前,淩雲早在家族藏書中發現這無名手冊,裡麵除了這鍛體功法,還記載一些關於閃幽的秘辛: 這世界有無數大陸,閃幽,離思都是其中之一。大陸之間不斷遷移,接壤時便可橫穿其他大陸,以往閃幽和離思都是每一甲子接壤,但最近兩百年不知為何,閃幽和離思居然山水相連,彼此不分。 閃幽上並無人口,但上麵有一無名學堂,每甲子便招六名十四五歲少男少女入內修行,由於接壤時間很短,很多人有去無歸,加上閃幽的招生儀式神神叨叨,民間便口口相傳,成就祭祀一說。 小冊裡的功夫便是從閃幽而來,淩雲雖然對著粗淺功法感到失望,但能有理由“假死”在其他族人心中,也是十分願意,沒想到堂哥淩海居然還派家中死士律衛深入鄰國追殺,因緣際會才發生這一切。 既然無性命之憂,在等待其餘四名同窗的時間,看到淩雲也抓緊時間勤學苦練。自己也是不能落後,本想試試【易筋經】和【少林功夫】,但不知該怎麼解釋,隻能是先繼續練習那無名鍛體功法,驚喜的是,在這去障院中練習,事半功倍,進境大幅提升。 唯一遺憾的是,雖然閃幽地界星空美妙,但閃幽山上常年烏雲蓋頂,不見天日。龍先生也告誡二人,閃幽未知太多,即便如他一般熟悉這裡,但對於整個閃幽,也還是知之甚少,甚至越了解這裡,越覺這裡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