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天命已至(1 / 1)

“既然如此……我這就動身。”   看見麵前的朱厚熜起身。   陳鬆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看朱厚熜的眼神愈發的輕蔑。   但他沒有看到,麵前的朱厚熜眼神中那一閃而過的譏諷。   看自己的目光仿佛在看一個死人。   想想也是……   陳鬆心中不以為意。   原本自當年靖難之後,太宗皇帝(朱棣)就縮減各地藩王的護衛兵馬,加派禦史監視。   王府的權力已經極大的削弱了。   而如今正德皇帝在位。   前有正德五年安化王朱寘鐇在西北借韃靼入侵的名義召集軍隊造反,後有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聚眾十數萬,席卷南方,兵鋒直指南京。   雖然兩場藩王造反最後全都被明帝國以武力鎮壓下去。   但明廷對於各地藩王宗室的猜疑之心卻是越發深重。   連帶著,這些自朱棣開始,被安插在各個王府的王府長史們身上所承擔監視藩王宗室的責任和權柄更重了。   明廷秉承著寧殺錯,不放過的原則,對各地王府長史欺壓宗室,侵吞王府財產的情況愈發縱容。   這也是解昌傑,陳鬆等人如此肆無忌憚欺壓宗室,侵吞王府私產的底氣所在。   陳鬆看著眼前順從的朱厚熜,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那有勞世子殿下了!”   朱厚熜朝著門外的黃錦點了點頭,示意跟上。   黃錦看了一眼臉色平靜的朱厚熜,又看了一眼走在前麵得意洋洋的陳鬆。   見識過朱厚熜以雷霆手段親手誅殺那些可憎之物的他知道。   有人要倒黴了。   很慘的那種。   府外,王府派來的護衛們早已準備就緒。   駱安看見朱厚熜的到來,顯然有些驚訝。   “現在使團未至……就算來了,也應該是去參拜世子主母之後再行宣旨,世子這是何意啊?”   “陳統領傳解長史的命令,讓世子驅車三十裡在路上迎接。”   一旁的黃錦到說道。   聽到這話,駱安被氣的臉色通紅。   “我大明法度森嚴,焉有奴仆安排主人的道理,解長史身為朝廷長史,更應遵守法度,不應該聽信小人讒言,如此折辱主上宗室!又豈是人臣之道!”   絲毫不顧陳鬆還在一旁,駱安當即破口大罵。   身為大明朝時代的錦衣衛千戶,駱安絲毫不在意一旁陳鬆鐵青的臉色。   解昌傑受朝廷直轄,保不齊哪天就被朝廷調走了。   可駱安陸鬆這些人都是祖輩跟隨興獻王就藩的王府屬臣。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如今解昌傑如此折辱朱厚熜,就是在打他們這些屬臣的臉。   若是此時不做出反應,傳出去,駱家自建國以來九代武勛世家,難道日後還能在大明的將門中抬起頭嗎?   但罵完,駱安卻也無可奈何。   畢竟,官大一級,真的能壓死人。   王府左長史為府內官員之首,受朝廷任命,總管王府事務。   凡請名、請封、請婚、請恩澤及陳謝、進獻表啟書疏等,皆由王府長史奏上。   如藩王有過失即問長史。   明代長史是明代官僚集團中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兼有府官和國官的性質。   他能管理王府眾官員,卻又直接受中央朝廷管轄,王府內無人能治。   “驅車!”   駱安憤憤的將馬鞭狠狠摔在地上,正好落在陳鬆的麵前。   午時,明日高懸。   朱厚熜等人終於見到了自北直隸出發抵達安陸的迎駕車隊。   看到車隊的那一刻,眾人都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   隻見麵前的車隊旌旗招展,蔓延數十裡!   光是從附近州郡征調來的騎兵軍馬都有數千人。   侍奉的仆人皆綾羅,樂師一邊行進,一邊奏樂。   禮樂奏響,伴隨著軍鼓齊鳴,禮官唱詩,戰馬馬蹄碾碎土石,軍士鐵甲作響,旌旗獵獵,顯得是格外的莊嚴肅穆!   “這……這……”   看見這一幕,陳鬆的臉色不禁有些蒼白,瞠目結舌,一時說不出話來。   作為寧夏衛的一名小旗官,靠著巴結解昌傑才接了這個王府護衛統領的位置。   又哪裡見過這種陣勢。   況且,往年朝廷來使,都是簡車素馬,等著王府行賄討好。   又如何能有如今堪比帝王巡遊一樣的氣派。   他卻不知道,明廷在派車隊出發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迎駕的車隊先是低調前行,暗中命各地官府護送。   等到車隊一進湖廣,便立刻展開車馬,從遼東大同等邊鎮調來的精騎三千立刻卷甲急行,便大張旗鼓向著安陸進發。   另一麵,得到車架兵馬已經就位的消息,明廷中央立刻以太後懿旨的名義,由司禮監向全天下傳達皇帝遺詔。   以正德皇帝無嗣,秉承兄終弟及的原則,以興王府世子朱厚熜繼皇帝位。   如此行事,當然是為了防止又有宗室借正德皇帝暴斃無子之機趁機起兵作亂!   麵前的車馬顯然也同樣看見了在道路上迎接的朱厚熜一行。   見興王府的旗幟在前,便也不敢怠慢。   立刻便有騎士手持遼東禦馬的精騎出陣。   一行騎士來到朱厚熜等人麵前,為首的是個三十餘歲,麵容嚴肅的男子。   他掃視了一眼眾人,馬上抱拳,客氣說道。   “謝王府於此逢迎,我乃遼東參將李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奉朝廷之命迎世子入京,不知哪位是主事的。”   正德年間,正德皇帝深感京軍武備廢弛,軍隊腐敗透頂,讓戶部核實,十二萬在冊京軍實際人數竟然還不到六萬人,且裝備老舊,兵疲將弱。   於是命司禮監太監穀大用劉瑾等征調遼東京兵入京操練,世人稱之為“外四家”,以重整京軍。   這位李滋正是遼東軍馬入京操練之機進入京軍的。   雖說麵前這些王府屬官武官裡最大的不過是個千戶。   但李滋卻絲毫不敢怠慢。   雖不下馬,卻也態度極為客氣。   他自認為自己的禮儀已經極為完備,任誰來了也挑不出什麼錯處……   但……   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   “王府世子正在此處!”   李滋聞言大腦一片空白,身形一晃,差點要摔下馬來。   他的第一反應是。   ‘MD!又有狗賊要害我!’   緊接著穩定心神,見麵前眾人正簇擁著一少年下了馬車向自己走來,與之前穀公公召集眾人輪流觀賞的畫像上的禦顏竟有九分相像。   來不及多想,便匆忙的跳下馬去,也不顧甲胄在身,當即單膝跪地。   “臣遼東參將李滋見過世子!”   畢竟,不像這些消息閉塞的王府屬官。   他可是很清楚這次來是要乾什麼的。   “起身吧……”   想到剛剛一瞥少年的麵容,身體都因為激動而不斷的發顫。   自己真的看見了天子!   大明天子就站在自己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