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後宮(1 / 2)

可……

“陛下若是突然宣布親征,閣老和太後那邊恐怕不會輕易同意的。”

黃錦說道,他看了一眼麵前的朱厚熜。

朱厚熜的表情依舊平靜。

“擬旨……”

“今後六部奏事情,內閣與司禮監共同批閱之後,仍無法決斷的,再交內廷太後處理。”

“今年南直隸上報南方稅款不實,為何隻有八百四十萬兩?責令戶部嚴查,派使者往南方各省重新核算!”

“蔣氏兄弟,有護駕從龍之功,五軍都督府蔣定,升忠武公,羽林前衛指揮蔣安,升信勇侯,統帥內外京軍,為朝廷效力。”

由侯升公,由伯升侯。

此時蔣家外戚一門兩勛貴,一公一侯,足以統帥的起京中勛貴了。

而天下豪強自大同兵變後已然再次見識到了明廷的強大,絕無半點衰微的意思。

想必麵對戶部派往各地使者,大多是會乖乖交錢的。

而少數頭鐵的朱厚熜就隻能遺憾的讓他們品鑒一下錦衣衛們的繡春刀到底有多快了。

甚至為了討好明廷,他們反而會比以往交的更多。

而天下之所以流民遍地,盜匪四起,大多都是朝廷無錢,既不能救民,更不足以救災,一年年就那麼拖下去,終於拖的天下糜爛。

今年收上了這筆錢,想必內閣和六部是有的忙的了。

梁儲蔣冕毛澄等人這幾十年來雖然不能說是十分的乾凈,但該拿的一分不少。

但就朱厚熜的觀察,還算是有些理想,想要在任上乾出些成績的。

以往是朝廷無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現在有了錢,賑災救民,修橋補路,梳理河道,償還欠餉,興辦學堂,普及教育等等都可以提上日程去了。

梁儲王瓊他們這些正德老臣,經過武宗一朝十幾年來篩選留下的文武精英,如果有機會,還是願意為天下做些事情的。

這也是朱厚熜登基之後仍然把他們留在朝堂的原因。

以往沒有錢,朝廷麵對天下的災情隻能擺爛,大家隻好一致訣定讓皇帝背鍋。

現在朝廷財政盈餘,他們巴不得皇帝不要過多乾涉政事,跟自己搶錢搶政績。

雖然他們拿到錢之後大概是先給自己結清今年俸祿。

而朱厚熜放權給他們,讓他們在地方上搞搞民生建設,帶著百姓墾墾荒,修修水利工程啥的,提高一下百姓的生活水平,還是比較放心的。

畢竟這個世界可是有超凡力量的存在的。

天下豪強是因為畏懼朱厚熜手中武力,方才選擇乖乖繳納朝廷賦稅保平安。

隻要禁軍和九邊精銳們依舊忠誠,朱厚熜隨時都可以解散內閣,將朝堂上下徹底的清洗一遍。

真到那時,沒人能阻止朱厚熜掀桌子。

不過,如今外朝由蔣氏兄弟在京中統率勛貴,內廷由蔣母和內閣相互製約。

此時朱厚熜完全沒有掀桌子的必要。

雖然都安排好了。

不過,朱厚熜若想光明正大的親征,倒還需要再做另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

“太後前些日子不是說挑了些貴女入宮嗎?”

朱厚熜問道。

雖然扳倒了張太後,但是張氏一族的下場也給蔣母敲響了警鐘。

皇統是否能正常繼承,密切關係著外戚榮辱興亡。

也正因此,蔣母對於朱厚熜的後宮格外的關注。

朝廷剛剛流放張氏全族,就多次命人從各地搜集來家世清白,品行優良的良家女子送入宮中。

不過朱厚熜此前忙於滿天下的和各路牛鬼蛇神的鬥法。

蔣太後幾次派人催促朱厚熜臨幸後宮,都因為朱厚熜不是在修仙界,就是在西南或是恒山。

而被黃錦借口閉關推辭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