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采石大戰終
  而道人最難的一步也就在於如何通過前任留下來的科儀法事內修等等手段,同三清天進行溝通,以獲得認可。
  如果可以得到三天清氣的眷顧,便稱之為得道。
  有些得道高人會將自己畢生功力與死前未能在三清天那裡消耗殆盡的功德以符籙的形式傳承給弟子,稱之為“受籙”。
  而朱厚熜自然既不必搞科儀做法事去苦苦得道,也不必受什麼籙。
  畢竟……所謂三清天,所謂道,不就在那裡嗎?
  朱厚熜抬頭仰望天際,遙望著那些不可估量的,唯有傳說中的鵬鳥方能飛躍的天穹之上的那些東西。
  就朱厚熜的感覺,三天清氣雖然並不如地麵上的各路鬼神那樣陰氣森森,但恐怕也並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和善,並且,當朱厚熜提出要用靈氣去向其換取道術支持的時候。
  那些東西欣然同意了,並且短短幾個剎那,給朱厚熜的感覺,卻是每時每刻都不一樣——
  某種意義上真正的不可名狀,無法捉摸,而隻能如老子所言,“強名曰道”。
  並且這種轉變給朱厚熜的感覺卻並非是向好的地方轉變,雖然很微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是越來越向著那些陰祟邪物一類,
  聯想到曾經老子在世的那個年代,哪怕直到張道陵立三清天百年後的東晉,官方祭天時有時還會嘗試祭祀六天故氣以換取支持……六天故氣在上古的表現也可不像張道陵所言的乃是什麼“妖魔天庭”“敗軍死將”“邪祟滋養”。
  “老君……至伏羲、女媧時,各作姓名,因出三道,以教天民。中國陽氣純正,使奉無為大道。外胡國八十一域,陰氣強盛……此時六天治興,三道教行。”
  在先秦古人的眼中,六天故氣可是真正能夠庇佑人民的善神,也即是老子口中“六天治興”而不同於之後“六天喪亂”的由來。
  想到六天故氣前後的變化,聯想到那些死後淪為飛天夜叉的龍虎山祖師,朱厚熜不禁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