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新意(2 / 2)

  一眼掃過去,徐佑邦便見五六個二十多歲的朱氏女子,背著火器,混雜在人群中。

  俞大猷自然也知道北防兵中有女人存在,但作為武人出身,他並不會對於這種情況感到任何奇怪。

  那些廣西的流民武裝中,把女人和小孩編入軍中探路搜集糧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畢竟天子當年也沒說非待是宗室裡麵的男人才能當炮灰不是。

  既然連老人小孩都要,為啥更年輕,更有力量的女人不行呢?

  但徐佑邦此時心中所想的織染比並不在乎探路的是男是女的俞大猷更遠更深。

  如果這些大明底層宗室無論男女都被朝廷捉來對抗妖魔,在高昂的死亡率麵前,以家庭為單位覆滅,那麼明朝宗室的消亡基本上就是時間問題。

  哪怕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都不應該這樣竭澤而漁。

  自己是否應當在此戰之後稟明天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訴說關於的北防兵們連日征戰痛苦和遠超普通將士慘重的死傷呢?

  並適當對他們進行保護呢?減輕他們的負擔呢?

  看著麵前這些表情麻木,大多數人都是在剛剛得到了父兄死難消息的第二天,便被各地官府匆匆征走,填補北防兵的名額的宗室男女。

  他們中有的連父兄的屍首都沒有見到最後一麵就被征發而走,沒有經過多少訓練便被用來填補陣線,當然,大多數犧牲者沒有留下完整的屍體,多數家庭隻能收到幾段殘缺不全的肢體,手臂,腿骨,半個被掏空的頭顱,幾塊還算完整的骨頭。

  亦或是隻有放在後方的一些留給家人的財物供眼前的遺孀們悼念。

  看著眼前的這些完全稱不上戰士,卻承擔著最危險任務的北防兵們。

  徐佑邦隱約能夠理解天子的安排的意圖。

  天子不會讓他辛苦培育出來的禁兵和的大明的職業武人去做這種並不需要多少技能,隻需要拚命就能完成的任務的。

  那麼,也就隻剩下了這些朝廷眼中的“無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