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屍解仙
  但蕭衍很清楚,關於自己這段絕對會被後世的歷代統治拿出來教導後代子孫,要懂得識人用人,前明後昏的反麵經典案例,明廷的天子肯定在登基之前就已經在身邊各種大儒學士的諄諄教誨中聽過無數遍。
  麵前的朱厚熜想聽的肯定不是這些。
  雖然結果是對的,但可惜他完全不知道明廷對宗室的養豬式教育。
  作為藩王之子,朱厚熜從小壓根不是按照帝王的方向培養,而妥妥的是快樂教育,平時王府授課的周詔為了不給自己惹麻煩,最多讓朱厚熜背背四書五經培養良好的道德,不要欺男霸女,好好效忠天子效忠朝廷,壓根不會講這些古代帝王成敗得失。
  更何況,儒家士大夫在寫歷史的時候有著一套自己的寫法和解法,很多時候外行人就算有機會閱讀,也頂多隻能看看古代帝王將相的故事,根本看不懂這幫儒生們到底在說些什麼。
  “侯景之亂,就算是我也不能窺見其全貌……”
  蕭衍說道,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身影逐漸變得單薄,五官都開始變得模糊了起來。
  “采石乃金陵屏障,精兵驍將皆陳於此,侯景八千人夜襲采石,臨川太守陳昕和王質的水軍艦隊距采石隻有半日路程,為何沒有及時趕來,截擊侯景的大軍,采石堅城有精兵近萬,為何一夜之間便被攻陷——”
  “當時負責京城城防的平北將軍蕭正德是我胞弟之子,但自幼被我養在膝下,與我情同父子,為何要與侯景等人勾結,引北虜劫掠京師——難道在他眼中,皇位虛名真的比我等蕭氏子孫骨肉親情還要重要?哪怕是淪為侯景等北虜邪魔掌中傀儡也在所不惜?”
  說到此處,蕭衍的言語間滿是痛苦。
  他周身的光芒愈來愈微弱,顯然是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
  他定神,感受著自己的狀態,知道如今時間緊迫。
  “侯景之亂,唯有羊侃之死令我慚愧,日後若有機會,還請你替我尋找他的骨肉,好生栽培,我感激不盡——”
  朱厚熜聞言點頭。
  “自然——”
  歷史上羊侃忠貞之名朱厚熜自然也有所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