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爭論(2 / 2)

  一方麵是因為對方乃是寒門科舉出身,地位和自己這種出身名門,從永樂年間便根植中央,到如今入閣的家族成員相差不到有多少。

  麵前李文忠他一個小小南京禦史,如果不是如今天子禦駕至此,恐怕一輩子也無幸麵見天顏,又怎麼配和自己直接對話。

  另一方麵,浙江從永樂年間開始,便是他們謝家發家之地。

  無論是他宣德年間任浙江布政使司從事,光祿寺珍饈署丞,福建布政司都事,隨大軍討滅南方鄧茂七叛亂的太爺爺謝瑩。

  還是之後成化十一年高高中狀元,黃金授翰林院學士,並在弘治八年入閣參政,歷任成化弘治正德嘉靖,為謝家坐鎮中央,如今隱居浙江的四朝老臣謝遷。

  以及謝遷的弟弟謝平,留在地方,先任廣東布政使,後調回浙江繼續鞏固他們謝家在浙江的勢力,如今調回中央,任兵部主事。

  還有謝遷的六個兒子,長子謝正時任禮部儀製清吏司員外郎,後入文淵閣,和當時的閣臣李東陽交往甚密,李東陽寫詩《茅山草亭歌》相贈,在當時傳為美談,二子,謝丕弘治十八年探花,吏部左侍郎,贈禮部侍郎,三子謝豆任大理寺左寺,四子謝亙都督府署左軍都事,五子謝至山東武定州判官,六子謝垔山東膠州同知。

  可以說謝家滿門隻要是個男人身上都有官位在身,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甚至無需什麼同門鄉誼等關係網,光是謝家本家的勢力便遍布朝野。

  你一個小小的南京禦史,也敢在我麵前口出狂言。

  而不光是謝家如此,內閣的這些閣員們不光是門生故吏,子孫後代同樣遍布朝野,就例如被朱厚熜逼走的前首輔楊廷和,他的四個兒子十多個孫子曾孫隻要能活下來的全都是官運亨通。

  歷史上他的兒子楊慎在皇宮中率領一乾黨羽公然在左順門行兇殺人,被嘉靖調集錦衣衛抓捕,趕出京城,等嘉靖一死立刻被朝廷平反,孫子楊文龍直接被封錦衣衛指揮同知,曾孫恩蔭錦衣衛,世代享受北鎮撫司的供養作為補償。

  估計嘉靖九泉之下要是能看到自己的兒子和這幫文官聯手這樣瞎搞,待掀開棺材板直接原地復活。

  在謝贊的眼中,你一個小小的南京禦史算的是什麼東西。

  不過是朝廷最近缺乏人手,從南京調些官員來撐場子的臨時工罷了,這裡有你說話的份嗎?

  “朝廷有難,浙江豪紳踴躍捐助糧餉,有何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