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是精通水性的吳越猛士。
  此時戰艦數百,小船數千,水手們奮起船槳,裸露的後背上滿是汗水,在陽光下剔透晶瑩。
  望見舟師已至,兩岸的炮擊逐漸停止。
  但鮫人還未體會劫後餘生的喜悅。
  便看見麵巨艦之上扔下幾根繩索,上麵懸掛著諸多明軍水兵。
  其不著甲胄,多是手持弓弩長矛,向著水中的鮫人射擊刺殺。
  甲板之上,明軍火銃手不斷的朝著火銃中填裝散彈,不斷的朝著水中的鮫人開銃射擊,以掩護船身兩側的吳越猛士。
  並且圍繞著巨艦周圍,還有無數的明軍小艇正順流而下,護衛在艦隊周邊,阻擊鮫人。
  其主要任務是在艦隊兩側灑下布滿了鐵刺利刃的巨網和鐵鏈,以防止鮫人們潛入水下破壞艦船。
  雖然明軍的樓船底部為了應對海戰,而特意采用了洪武年間鄭和船隊的技術,在船身周圍包裹上一層鐵皮。
  盡管鮫人也不能一直潛伏在水下,待的太久也有被淹死的風險。
  但到底屬於海族,水性非人類可比。
  若是數百鮫人舍命來攻,縱然是千人大艦也有被鑿沉的風險。
  明軍倒並不害怕鮫人攀附船舷而上,與船上官兵白刃而戰。
  在這個時代,接舷戰乃是明軍水兵的看家本領。
  從嘉靖開始,一直持續到南明永歷帝向教皇求援,請求教皇發十字軍東征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