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召見(2 / 2)

  “駱安仇鸞兩位大人上書說鐵嶺衛戍守的囚徒在此戰中表現的極為英勇,於是特為其請功,請求朝廷賞賜,並適當的免除其刑期,嘉獎將士以戴罪之身,無懼死生,報效君父之忠心。”

  說到這裡,黃錦再一次觀察著麵前這位天子的神色。

  天子依然是麵無表情,令人猜不出其喜怒。

  “鐵嶺戍卒……”

  對於明人而言,這個名字實際上並不陌生。

  事實上,海南,遼東,寧夏等地都是朝廷鬥爭失敗者們習慣性的歸宿,堪稱第二故鄉。

  每當新皇上位,這些帝國的蠻荒之地都將喜迎一大批拖家帶口夾雜著監視押送戍卒的廉價勞動力進行新一輪的開發。

  “既然這些戍卒平賊有功,朝廷自然不會因為他們的過往罪行對他們的功績視而不見,賞當賞,罰當罰……讓司禮監派遣使者向遼東慰問所有參與平叛的戍卒,並可按照功績酌情減少因罪戍邊的時間,並允許其返回原籍,探望親人故舊,核對財產……”

  朱厚熜緩緩說道。

  明廷除了禮教的思想統治外,便是簡單粗暴的軍事鎮壓。

  刑法,戍卒,兵衛,戶籍……

  而在帝國的正式居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四民之外,還遊蕩著大量的被視作賤民的人口——

  他們很多並非是完全的罪犯,相反,很多人不光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出身相當高貴——隻不過在明廷內部的政治鬥爭中因為站錯了隊,從而遭到了徹底的清算。

  舉個例子,靖難之役中,很多忠於建文帝官員及其家族雖然沒有被朱棣進行徹底的清算,但卻也沒有像李景隆及其身後的家族那樣得到寬恕。

  除了少數人外,大多數建文帝的幕僚及其家族都得到了朱棣嚴厲的懲罰,剝奪了他們乃至於身後家族的一切榮譽,流放到帝國的荒蕪之地,很多男女老弱在艱苦的行軍過程中凍餓而死。

  抵達之後,男丁被賣給當地衛所的軍戶做家奴,幸運的可以被當地軍戶收為義子家丁,融入當地的軍事家族之中,而女子則大多被逼迫變成軍妓,生活悲慘,很多人因為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而自盡。

  朱厚熜熟讀過這段歷史。

  他很清楚,很多人落到這個處境並非是因為他們罪有應得。

  而僅僅是命運的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