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蒙古(2 / 2)

  隻要解決了蒙古人,那麼帝國便可以通過周邊的藩屬國作為屏障,真正的做到高枕無憂。

  雖然有些誇張,但至少在麵臨無可阻擋的災禍之時,能夠放棄眾多的藩屬國所構建的戰略緩沖帶,直接退守本土。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有足夠的緩沖空間。

  打垮蒙古人,現在的明廷的實力已經足夠。

  而之所以不動手,隻是朱厚熜認為如今明廷連番惡戰,加上國內清剿各路野神邪祀。

  就算能從周邊屬國征來糧食,但相比大明億兆生民,無疑也是杯水車薪。

  戰爭的代價壓在他們頭頂,人民依然在死亡線上掙紮。

  而北方的戰事一開,顯然戰線要比無論是鮫人還是西南土司的戰線都要更加漫長。

  “陛下若是擔憂千裡戰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大軍糧草難運,臣等已經命各地禦史協調各地官府豪族,組織民夫千裡運糧……雖然近來上下官吏常有懈怠之心,但若是朝廷能重新典章製度,保證大軍供應應該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這是梁儲給朱厚熜的回答。

  而這些帝國的官僚如此急迫於讓朝廷提前發動蒙古戰爭的原因很簡單。

  按照朱常寧的說法,朱厚熜這次閉關恐怕將會讓大明的皇位進入一個漫長的空窗期。

  雖然現在蒙古人還深陷於同西方的戰爭。

  但是十年的時間已經足以發生太多的事情了。

  如果這個時候蒙古人發覺了明廷的狀態特殊,趁機南下。

  閣臣們又該如何在抵抗蒙古人入侵的前提下,去克服帝國內部各個勢力的試探和狐疑,維持整個體係的穩定呢?

  而除了這個,大概還有更加隱秘且不足以為外人道的緣由。

  十年時間對朱厚熜而言看似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