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鳳城的都司衛所暫時被拘押著,等著朝廷派來專人核驗身份——”
高林說道,他觀察著眼前這個西南封疆大將的表情。
但仇鸞的臉色並沒有像他預料的那樣陰沉下去。
“小沐王已經是過去了,就算回來也改變不了什麼——”
仇鸞回答道。
他拒絕了這位遼東邊將那莫測的好意。
在即將迎來劇變的時代,許多人都在竭盡全力通過各種手段合縱連橫,增強自己的力量。
“況且,以往那些自稱小沐王的扮演者們不乏有真的王府信物,那說明不了什麼。”
“這次不一樣。”
高林搖頭。
臨別的時候,他曾經看過那個被軟禁在鳳城衛所之中的小沐王一眼。
無論是周身的氣度,還是身上所攜帶的王府掛飾。
都絕非仿造。
“無論如何,還請仇指揮早做準備才是。”
高林語氣鄭重。
軍府和宣慰使司統領一方,軍政大權在手。
當個邊陲的土皇帝已經是很多邊將的終極理想。
如果天子執意要將沐王的後人重新封回西南。
那麼對於這些渴求功名和財富的邊將們而言心理上無疑將會遭受到嚴重的打擊。
這意味著在朝廷看來,祖輩的功績足以抵消後人的努力。
如果將領和士兵們奮戰奪下的土地不能歸他們所有。
那麼他們又何必如此兢兢業業的為朝廷守邊呢?
“我們靜待天子的聖裁吧!”
仇鸞打斷了他,為這場談話畫上了一個句號。
……
朱厚熜並不了解他的將領們此刻正在進行的關於可能回來的小沐王該如何安置的問題上發生的爭論。
但無論如何他的都不可能裁撤沐王府。
最多是收回沐王府的軍事和行政權力,將這些實際上的力量移交給西南的那幾個朝廷新設立的軍府,讓沐王的後人像大明的宗室那樣享受朝廷的供養便已經足夠了。
沐王府是明太祖的冊封的。
上一代沐王雖然吃了敗仗,但最後死在亂軍的手中,細細深究起來也算是殉國了。
朱厚熜不至於做出來前腳人家剛剛為國捐軀,後腳就剝奪他們的一切榮譽和財富的事情來。
小沐王可用便用。
不用便點錢養起來。
按照新規定的宗室製度。
幾代人連續降級就完全泯然眾人,朝廷就能收回沐王的稱號了。
朱厚熜自認為自己已經足夠慷慨。
一代人為國捐軀,後麵三代人都能跟著享福。
隻要在三代人之內再一次馬革裹屍,就能世世代代永享榮華富貴。
多好的事情——
朱厚熜很滿意自己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