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瀟和馨兒在濟南玩耍數日,將附近的山川泉水逛了個遍。趙馨兒提議去蓬萊山看看,楊瀟當然同意。倆人一路向東穿州過府,七日後來到蓬萊。觀看了仙山和怒海,楊瀟和趙馨兒返程。 兩人並未再回泰安,在濟南停留一日,坐船沿濟水到達洛陽。在洛陽歇息一天更換馬車,一路向西,五天後返回長安。 楊瀟和馨兒外出兩月有餘,回到家後馨兒發現自己懷了身孕。楊瀟非常高興,去兵部銷假,一直陪伴在馨兒身邊。四大衛有劉知言主理,兵部有安寧公主管,楊瀟樂得清閑。 這一天晚飯剛過,楊瀟主動向馨兒說起婉兒母子的事情。楊瀟說道,馨兒,有件事我必須要和你商量一下,這事有些難以開口,不過我不能再拖了。馨兒知道楊瀟的意思,不過她沒有挑明問道,什麼事。 楊瀟有些猶豫,但還是說道,想必你早已經知道婉兒母子的事情,我先前雖然和你定親,但是你那時年幼。這五年來我隻有她一個,如今你我已經成婚。我不想讓她們母子離開,是否該給她一個名分吧。 趙馨兒早已經知道這件事,她本想過一段時間再說這個。馨兒說道,現在說這個有些早吧,我們成親才兩個月,你納妾也不急於一時。 楊瀟說道,不,我並非想要再找其他女人,隻是婉兒母子情況特殊,她身世可憐在教坊司禁錮這麼多年。楊瀟停頓片刻繼續說道,就算是為了孩子,我也得對她有個交待,好歹得有個名分。 馨兒本想再拖延些時日,但是楊瀟用孩子作借口,她不好再說別的。馨兒問道,你心中該是喜歡她的吧,乾嘛用孩子作借口。楊瀟嘆了口氣說道,我也不能瞞你,我當然是喜歡她的,在教坊司那種地方哪個男人會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女人呢?是吧,你也不要怪我,要怪就怪你自己吧。 馨兒聽到楊瀟這樣說,非常驚奇說道,這還能怪到我嗎。楊瀟說道,我是男人又不是太監,長夜難熬,我也做不到孑然一身。你要是早生幾年和我一般大,還能有其他女人的事嗎,你說是不是這樣。 馨兒又氣又笑說道,好好好,這還真是我的錯了。楊瀟趕忙說道,開個玩笑罷了,你不要當真。馨兒說道,我知道。 倆人沉默一會,馨兒說道,這個問題好像真的沒有其他辦法。楊瀟說道,讓她們母子都離開?這不可能,我不會同意。馨兒嘆了口氣說道,好吧,該來的總要來,你安排就是了。 楊瀟摟住馨兒說道,我不會像其他官家三妻四妾,我隻是要給她們母子一個棲身之地,你不要放在心上。馨兒白了楊瀟一眼說道,但願吧,看你今後怎麼做了。楊瀟笑道,我言出必踐。馨兒嗤笑出聲。 幾天後,四月初十。楊瀟簡單操辦了幾桌宴席,將婉兒迎娶過門。由於是納妾,禮儀很簡單。不過在賓客的人選上楊瀟犯了難,一開始楊瀟並不想邀請外人,畢竟婉兒先前身在教坊司,楊瀟雖然不介意卻也不想過於聲張。可是如果沒有賓客太不像樣子了。 思索再三,楊瀟有了主意,邀請安寧公主前來赴宴。一來感謝公主殿下對婉兒的照顧,二來有了賓客不至於寒酸。 安寧公主接到請柬後又氣又笑,公主對身邊的玉總管說道,這楊瀟真行啊,他成親時邀請我也就罷了,現在納妾也請我去,這算怎麼回事。 玉總管笑道,或許是他要答謝你對那個女奴的照顧之恩吧,咱們去嗎。公主思索片刻說道,去,正好這段時間無事,把咱們府上收養的孩子都帶上,好好為他湊個熱鬧。玉總管點頭贊道,好主意。 四月初十,安寧公主和玉總管將府裡收養的孩子全部帶來赴宴,數量多達一百個。楊瀟準備的宴席直接不夠了,他趕緊吩咐加設桌椅增加酒菜。 納妾儀式很簡單,楊瀟和婉兒一同向趙青鬆和趙夫人敬茶。趙夫人臉色有些難看,不過也沒有說什麼。趙青鬆神情泰然自若,喝了婉兒敬上來的茶。 趙青鬆笑道,婉兒這孩子也姓趙,五百年前和我們是一家,你要好好待她。楊瀟趕忙稱是。隨後趙青鬆又囑咐了兩人幾句,楊瀟和婉兒連連稱是。 馨兒不想湊這個熱鬧,楊瀟將她送到了城東的別院暫住幾日。 吃喝完畢,安寧公主帶著一群孩子穿過西邊的便門返回公主府。楊瀟看到孩子們都走了長出一口氣,來到房中。 新房布置簡單,楊瀟推門而入。婉兒披著蓋頭坐在床邊,聽到門響她身子動了一下。楊瀟關好房門走到婉兒身邊,伸手將蓋頭掀開。 婉兒頭上綴著幾樣首飾,低著頭也不看楊瀟。楊瀟笑道,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你還怕羞麼。婉兒聞言抬起頭來,隻見她清淡妝容,臉上有些許淚痕。 楊瀟有些不明所以問道,你為何哭了,心中有什麼事麼。婉兒露出笑容說道,沒有,我隻是想起以前的事有些傷感罷了,如今你我都在一起了我心滿意足。楊瀟坐到她身邊,婉兒順勢倒在楊瀟懷裡。 楊瀟摟著婉兒說道,五年了,總算是帶你離開了靜院,這五年你我都不容易。婉兒輕輕嗯了一聲說道,相公,你還記得你和我第一次相遇的情景麼。楊瀟說道,記不清了,那是夏天吧。婉兒掙開懷抱看著楊瀟說道,你當真不記得了。 忽然,楊瀟笑出聲來。婉兒這才明白楊瀟是在戲弄自己,她哼了一聲背過身去。楊瀟慢慢收起笑聲說道,我記得清楚,那年冬天極冷,比往年都不同,你穿著一件白色短襖,坐在那裡也不說話。 婉兒回過身來靠在楊瀟懷裡輕聲說道,我當時陡逢變故神情恍惚,不是遇到你我真不知該怎麼活下去。楊瀟摟緊婉兒說道,結果總是好的,你不要再想以前的事情,安心在家裡照顧孩子。 婉兒看著楊瀟問道,你喜歡博兒這孩子麼。楊瀟說道,當然,你為何這樣問。婉兒說道,我年老色衰,要不了多久你就會冷落了我,馨兒生下嫡子,你看博兒就厭倦了。 楊瀟笑道,你想的可真多,這般擔心做什麼,我能夠給博兒的你不說我也會給,禮法規製不能給的我也沒有辦法。婉兒說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想說你現在有時間多教教博兒,將來你總是要陪那個孩子的,現在你多陪陪博兒總是好的。 楊瀟說道,好,我答應你。說完楊瀟盯著婉兒看了起來。婉兒被楊瀟看的有些不自然,趕緊摸了一下自己的臉頰問道,怎麼,我是不是老了,比以前難看了。楊瀟假模假樣地說道,怪哉。婉兒麵露愁容嘆了口氣。楊瀟正色說道,不知何故,你比之前還要美貌,我對你喜歡的緊啊。婉兒聞言麵有羞色問道,真的麼。楊瀟哈哈笑道,錯不了,你無須擔心你的容貌了,我倆快些歇息吧。婉兒說了聲好,起身鋪床疊被,兩人安寢。 三日後,馨兒返回府中。婉兒按照禮數向正室敬茶,馨兒臉色尷尬,接過茶碗輕輕喝了一口,隨後攙扶起婉兒。馨兒到底年輕,想說話卻說不出口。 一陣沉默,楊瀟說道,我介紹一下,這是婉兒。說完指著趙馨兒說道,這是馨兒,我乾爹的二女兒,以後人多時你稱呼一聲夫人,閑暇和我一樣稱呼馨兒就可以了。婉兒立刻點頭稱是。 三人又是一陣沉默,楊瀟尷尬地笑了兩聲說道,對,你倆都姓趙,馨兒年少,你多寬讓一些。婉兒又是點頭稱是。趙馨兒聞言眉頭一皺,臉色開始難看。 楊瀟話一出口就覺得不妥,自己混淆了主次。於是楊瀟趕忙對馨兒說道,夫人,婉兒她的情況你也清楚,你日後多照顧一下她們母子,我公事繁忙常常不在,你管好這個家。 楊瀟特意將夫人兩個字說的大聲。馨兒眉頭頓時舒展開來露出笑容,她拉起婉兒的手說道,相公你放心,我會照顧好她們母子,我十六歲了早已經是大人,你卻還拿我當孩子看待,這可不對。楊瀟趕忙說道,是是。馨兒繼續說道,婉兒,你和孩子有什麼需要隻管來找我,夫君公事忙碌你少打攪他。 婉兒心思聰慧聽出了趙馨兒的弦外之音,趕忙答道,是,夫人,我記下了,不敢多擾大將軍。馨兒笑容舒展,說了聲好。楊瀟看到馨兒展顏,頓時心中鬆了口氣。 一連半個月,楊瀟一直在東院和馨兒住在一起,從未去過婉兒母子那裡。馨兒懷有身孕常常嘔吐,但是她年輕體健,胎兒很安穩。楊瀟多次為她診脈,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這一天,太監來到楊瀟府上,急召楊瀟進宮。楊瀟立刻快馬趕奔大明宮。禦書房內,皇帝陛下極為震怒,正向幾位大臣發火。楊瀟尚未進門就聽到陛下的斥責之聲,他快走幾步來到禦書房。楊瀟向皇帝陛下見禮。 老皇帝見楊瀟到來說道,你來了,免禮吧。楊瀟謝恩起身,用餘光看了旁邊的幾位大人一眼,有工部尚書周殿臣,侍郎孫德昭,最前邊是大哥楊國忠。 皇帝對楊瀟說道,工部的急遞已經抄送了兵部,你都知道了吧。楊瀟已經多時不去兵部,他不敢隱瞞說道,回陛下,臣近來忙於私事多次告假,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變故。 皇帝說道,無妨,孫德昭你自己說吧。孫侍郎答道,是,轉過身對楊瀟講述起來。 原來,大運河揚州段發生了大劫案,有一隊官船遭到劫掠,隨行的一批私船也未能幸免。 楊瀟問道,損失如何。孫侍郎嘆了口氣說道,這隊船隻裝載了江南大批賦稅金銀,價值五百萬兩。除了這筆稅銀外,還有二十萬石精米、二十萬匹絲綢,金珠寶玉無算。 楊國忠在前麵厲聲問道,不止吧。孫侍郎聞言身子一震,趕忙說道,是,方才隻是官船損失,私船損失同樣巨大。洛陽和長安二十多家富商的船隊跟隨官船行駛,無一例外全部被劫。 楊國忠不再多問,跪倒在陛下麵前說道,臣主管江南漕運,這次出了這般滔天巨禍臣難辭其咎,請陛下治罪。尚書和侍郎兩人同時下跪,再次請罪。皇帝揮手說道,國忠你先起來,不乾你事,周卿你也起來吧。楊國忠猶豫片刻站起身來,周尚書跟隨起身。 過了一會,皇帝壓下心中火氣,看向孫德昭說道,你也起來吧。孫侍郎戰戰兢兢緩緩起身。 陛下麵色甚是難看說道,罪行以後再議,朕要你們立刻解決此事,楊卿,朕委任你為兩淮道巡查使兼領欽差大臣,你立刻整頓兵馬趕赴揚州將這件事了結。 楊瀟低著頭在孫侍郎旁邊站立,聽到楊卿二字他本以為陛下在吩咐楊國忠。但是,當聽到整頓兵馬幾個字楊瀟立刻反應過來,陛下是在和自己說話。楊瀟頓時明白陛下急召自己進宮的用意,立刻高聲答道,是。 陛下繼續說道,孫德昭,你全力配合楊卿處理此事,如有疏虞你就不用回來了。孫侍郎嚇得半死,立即稱是。 皇帝陛下一揮手,楊國忠點頭退步出門,眾人隨後一一退出。 楊國忠對楊瀟說道,先不忙回去,在中書大堂先坐一會。楊瀟稱是。楊國忠也不理身後二人,當先走入中書大堂。四人落座,楊國忠對孫侍郎說道,老孫,你不要介意,在陛下麵前我必須厲聲斥責於你,否則的話陛下怪你更甚。孫侍郎趕忙說道,我知道我知道。周尚書也說道,是啊是啊。 楊國忠繼續說道,你詳細說說吧,到底怎麼回事。孫侍郎將詳情一一道來。 原來,大唐每年春末會將江南地區的賦稅運往長安洛陽兩地,今年也不例外。這是最後一批也是數目最大的一批稅銀,由於官船有士兵護衛所以私人富商也願意跟隨官船同行,不知道何故,在駛離揚州二十裡後遭到盜賊劫掠,一百多艘船被悉數劫走。 楊瀟問道,一百多艘船都被搶了?孫侍郎說道,急遞中是這樣說的。楊瀟皺了下眉頭說道,這不是一般的盜賊做的,對方人馬不會少於五千。孫侍郎點頭說道,是啊,護衛官船的士兵怎麼也不少於三千人,賊人隻會更多。楊瀟示意孫侍郎繼續說。 孫德昭說道,船隻被劫走後,揚州府派官兵查找發現有些船隻散落在揚州、徐州、金陵各地,財物無影無蹤。揚州府已經增派人手各處巡查,如今還沒有奏報。 楊國忠對楊瀟說道,情況已經很明朗了,揚州那邊肯定有一夥非常強大的盜賊,有勞你跑一趟將他們剿滅。至於被劫掠的財物,能收回多少盡量收回,不必強求。楊瀟向楊國忠一拱手說道,我準備一下,點齊兵馬盡快趕往揚州。 楊國忠問道,你有什麼需要。楊瀟說道,孫侍郎怕是也要跑一趟,我對揚州不熟悉對漕運也是一抹黑。楊國忠說道,這個自然,不隻是他,揚州府那邊也會全力配合你,你隻管吩咐他們就是。楊瀟點頭稱是。眾人不再多言陸續離開,楊瀟也返回府中。 楊瀟回來時天色已晚,他簽發軍令派人送往迎陽衛。馨兒走進書房問道,什麼事情這般緊急,現在還要簽發軍令。楊瀟簡單說了一下,馨兒嘆了口氣說道,真是匪夷所思,揚州富庶之地怎麼會有這麼強大的盜賊。楊瀟搖頭說道,我也不知,你準備一下,我這兩天就走。馨兒吩咐下人收拾行李。 用罷晚飯,楊瀟對馨兒說道,我這番去揚州身邊沒有伺候的人,外人我不習慣,所以我想帶婉兒一起去。馨兒聞言說道,是這樣啊,不過我不想讓她去,我陪你去吧。楊瀟笑道,你懷了孩子,路上顛簸能受得了麼,別傷了孩子。馨兒說道,沒事,我心裡有數。 第二天,迎陽衛奏報傳來,有一隊騎兵仍然在路上沒有趕來,劉知言詢問是否要等待。楊瀟說道,我知道,他們在丹陽衛那邊,太遠了,就算兵部提前跟他們打了招呼,今天他們也回不來。無妨,一定要等。通信騎兵領命返回。 到了晚上,馨兒又改了主意,對楊瀟說道,我想了一下,我懷有身孕路途遙遠不便,還是讓婉兒跟你去吧。楊瀟笑道,揚州那種地方自古盛產美女,我帶著婉兒也是提醒自己不要亂來,你若是沒有身孕自然要和我同去。馨兒白了楊瀟一眼說道,對,你說的對。楊瀟笑了兩聲,不再多說。 又過了兩天,四大衛五千精銳騎兵集結完畢。楊瀟下令,分作三批行軍,在洛陽回合。 趙青鬆一行人來到長安城東的二十裡亭送別楊瀟,楊瀟笑道,馨兒、乾爹你們回去罷,我又不是第一次打仗,江南那種地方能有什麼強悍的盜賊,你們不用這般記掛。 馨兒說道,我又改主意了,這次我要同你一起去揚州。婉兒聞言愣了一下看向楊瀟,楊瀟點頭說道,好,隻要你高興怎麼樣都行。說完楊瀟攙扶馨兒進入馬車。 楊瀟對婉兒說道,你在家裡照顧好兩個孩子,不要掛念我,我會盡快回來。婉兒點頭稱是。楊瀟見到趙青鬆等人都在,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親吻了一下婉兒,接著飛身上馬離開。 騎兵行軍速度大大快於馬車,楊瀟下令眾人先行,在洛陽集結登船,眾軍立刻領命。楊瀟和馨兒一路向東慢行,十日後到達洛陽。五千騎兵早已經全部到達,孫侍郎安排大軍登船出發前往揚州。 一路無事發生,船上比馬車平穩的多,楊瀟和馨兒住在船尾房中倒也安逸。楊瀟不知水性,有些暈船。馨兒倒是沒有感到不適,常常在甲板上走動。 大小船隻四十餘艘日夜不停地趕路,十日後到達揚州。揚州刺史和一班府吏在碼頭迎接楊瀟,兩人相見後,刺史想要行禮。楊瀟伸手止住他說道,王大人,你我同級,你這大禮我可不敢當。陛下要你助我處理此事,你隻在宣讀旨意的時候行禮便可。 王大人點頭稱是,兩人客套幾句,隨後一行人來到揚州府衙。楊瀟示意隨行內官宣讀聖旨,王信刺史接旨。眾人落座,楊瀟和孫侍郎、崔昊、張鐮在上首,王信刺史、漕運副使張大人、長史李大人在下首。 楊瀟詢問劫案詳細情況和最近查辦進展,王刺史點頭稱是,對漕運副使說道,老張,你來說吧。張副使說道,回楊大人,前番我等又奏報了兩次想必您已經看到了。揚州府和漕運衙門派出所有差人日夜查辦,已經發現重大線索。 說著張大人站起身來示意身邊兩人展開地圖,他指著揚州北部一處地方說道,這是李家莊,莊主李雲山是這次大劫案的首犯。又指著揚州西部金陵東部一處說道,這是天馬山,山上有一夥盜賊勢力頗大,首領陸林亦是這次劫案的首犯。另外還有多股勢力參與,說完將一張名單遞給楊瀟。 楊瀟接過名單掃了一眼,見到上麵是各人的外號姓名,有飛天神猴於通、一鬥穀、翻山鷂沈遨、神仙劍客雲雲。楊瀟見到有劍客字樣便仔細看看又沒有熟悉的武林同道,過了一會楊瀟搖了搖頭沒有發現眼熟的名字。 楊瀟說道,很好,揚州府辦案盡力,我和孫侍郎一定會在陛下麵前為你們美言。孫侍郎聽到楊瀟這樣說,趕忙點頭附和兩句。王信大人鬆了口氣說道,多謝大人。 過了一會,王信說道,天色已經漸晚,不知道大人是否有閑暇,揚州府幾位同僚為大人設宴洗塵,還請您。王信沒有說完,楊瀟明白他的意思說道,還好,你安排就是。王信立刻說道,是是。楊瀟補充道,我等隨行之人都安排妥當了麼。長史趕忙答道,都安排好了,大人您在漕運府下榻,四大衛的兄弟們在揚州府兵營進駐,一切都有人在辦。楊瀟滿意地點點頭。 王信打個哈哈說道,今日公事就到這裡吧,我等且為大人一行洗塵,明日再作計較。楊瀟點頭,眾人陸續起身。 王信引著楊瀟來到府衙正門,十輛馬車已經在等候,眾人分別乘坐。楊瀟邀請崔昊同乘,一行慢慢駛離府衙。 崔昊說道,將軍,你可真好說話,揚州府這幫人惹下這麼大的禍事。你不僅不問罪,反而還對他們這般客氣。楊瀟笑道,你這麼聰明怎麼會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呢。崔昊點點頭說道,我知道,陛下不想重懲這幫人罷了,否則怎麼會讓你來這裡呢。楊瀟說了一句,聰明。 不多時,馬車停下,仆人上前掀起簾子。楊瀟下車後抬眼望去,牌匾上燕雲樓三個大字蒼勁有力氣勢不凡,楊瀟點頭贊道,好字。王大人誇贊道,大人好眼力,這正是陛下的禦筆親書。楊瀟愣了一下又仔細觀看,確實是皇帝的真跡。 兩人駐足門前欣賞,楊瀟問道,是何緣故,竟然能得陛下親自題字。王大人解釋道,多年前這燕雲樓進貢美食,陛下品嘗後龍顏大悅,是以賜字。楊瀟不再多言走進燕雲樓。 堂內並無客人,隻有掌櫃小二等人。楊瀟剛要出聲詢問,立刻反應過來,今天燕雲樓隻招待自己一行。楊瀟並未多言一路向內走去。 仆人頭前領路,將楊瀟一行讓進三樓正廳。眾人落座,楊瀟向窗外望去,謔,揚州美景果然名不虛傳。日落晚霞,遠處的大運河上千帆競渡。此時天氣稍顯炎熱,但是美景更勝。楊瀟對於詩詞知之甚淺,此時居然也有些許詩興,但是他有自知之明到底還是忍住了。 王信輕聲詢問了楊瀟一句,大人,我等是否要更換便裝,以免玷汙官帑。原來,方才楊瀟答允的痛快出乎王信意料,是以眾人不及更衣仍然穿著官服。 楊瀟說道,王大人考慮的是,我幾乎都忘了。王信一揮手,有十多位仆人手捧托盤盛著衣帽進入房中。楊瀟有些驚奇,顯然這位王大人考慮周全早已經命人準備妥當。 楊瀟起身,眾人陸續起身更換便服。須臾完畢。仆人們疊好官袍一一退出。 這時,有人上前為一眾官員斟茶。王大人對漕運張大人使了一個眼色,張大人會意出聲問道,楊大人,下官冒昧問一句,今日之會是否要告知夫人一聲。楊瀟沒有通知馨兒,聽到張大人詢問他方才想起。 楊瀟思索片刻明白過來,這漕運副使是大哥的人,所以這種事王信讓他來問我。顯然這宴會分為前後兩個半場,前半部分是這位刺史大人陪我,酒到一半他定然會以家中急事作借口離席。後半場是老張陪我,不知道要怎樣花天酒地一番。老王知道我帶了夫人前來,一時拿不定我的心思,便提醒老張問我。 楊瀟沉默一會說道,我家夫人喜歡熱鬧,張大人不提醒我差點忘了,快讓人去請她來吧。張大人點頭稱是,吩咐下人去辦。 長史大人說道,既是夫人前來,隻是我等作陪甚為不妥。卑職提議,我等亦接夫人來此一同拜見拜見。楊瀟誇贊道,長史大人說的甚是在理,請便。長史點頭稱是,吩咐下人去做。 不多時,有仆人前來增添座椅,完畢退出。楊瀟和王大人品茶閑聊,王大人請楊瀟品嘗幾味揚州府特色點心。楊瀟腹中有些饑餓便每樣點心嘗了一下,楊瀟贊道,甚好,這揚州府的糕點真是頗具特色,手藝與宮裡的相仿,味道也是頗為相似。王大人贊道,大人說的是,這糕點的手藝確實和進貢到宮裡的一般無二。 眾人正說話間,三位大人的夫人同時到來。楊瀟很是驚奇,但是馬上反應過來,大人們必然早就讓自家夫人準備妥當,說不定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 三位夫人向楊瀟見禮,楊瀟拱手還禮。眾人寒暄一番,陸續落座。 一陣閑聊過後,馨兒到來。眾人陸續起身,楊瀟向眾人介紹,王大人向馨兒介紹三位夫人。眾人一一見禮落座。 王大人將菜單遞給楊瀟說道,請大人點菜吧。楊瀟點頭致意,將菜單遞給馨兒。馨兒假意客氣一下,王大人舉手謙讓,馨兒不再多言點了六樣菜式,將菜單遞還楊瀟。 楊瀟正色說道,夫人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很好,請王兄點吧。王信接過菜單,與楊瀟一般遞給夫人,王夫人點了四道菜式遞回王大人。王大人手撚須髯沉吟一下增了一道菜,將菜單遞給崔昊。崔昊點頭致禮,接過菜單,隨意點了一道後遞給張鐮。張鐮亦是隨意點了一道,將菜單遞給漕運副使張大人。 張大人察看一番,增了一道,遞給長史大人。長史大人隨意點了一道,又將菜單遞還張大人。 張乾大人說道,可以上菜了,再加一份甜湯,仆人領命下去。 過了一會,第一道菜上來。王大人親自為馨兒和楊瀟夾菜,楊瀟招呼眾人一同品嘗,須臾菜肴用盡。 很快,第二、三、四、五、六道菜式一同上來,王大人見到楊瀟並未舉杯致辭,他便舉起酒杯說道,這第一杯讓我等遙敬皇帝陛下,我等皆受皇恩當對陛下盡心竭力,請欽差大人代飲了此杯吧。楊瀟也不客氣點頭說道,好。楊瀟一飲而盡,馨兒和夫人們以茶代酒,眾人各自飲盡。 仆人斟滿,王大人又舉杯說道,這第二杯敬大人,有勞您不遠千裡來到揚州處理此事,告罪告罪。楊瀟說道,刺史大人您客氣了,陛下的意思是你我文武同理此事,我等同飲吧。說完眾人一飲而盡。 王大人和夫人招呼楊瀟夫婦用菜,一陣寒暄過後。王大人接連舉杯祝酒,不外是預祝楊瀟旗開得勝,大唐盛世萬年,漕運百年暢通,眾位家人身體康健等等。 王大人祝酒六次,不再多言。長史大人祝酒兩次,隨後由漕運副使張大人祝酒。 張大人祝酒十次,多有吹捧楊國忠和楊瀟話語,楊瀟並不客氣隻是看他吹牛。 一個時辰後,眾人都有些醉意。王大人和楊瀟客套幾句,便和崔昊談起了酒道,兩人都喜歡飲酒,因此在酒的話題上二人長篇大論滔滔不絕。 王夫人見到王大人醉意濃厚,起身帶著馨兒和兩位夫人離開,到別的房中品茶休息。 張大人離開座位來到楊瀟身邊就座,他滿麵通紅低聲問道,四爺,你到揚州來怎麼還帶著夫人,這多不方便。楊瀟舉起酒杯,張大人和他碰杯仰脖一飲而盡。 楊瀟有些醉意隻是淺淺飲了一口說道,我也不想這樣,是她非要跟來,想必她早已知道揚州盛產美女,對我放心不下吧。張大人大笑出聲,不過他很快意識到自己失態趕忙恢復神色。 張大人說道,您也知道我是大爺的人,這次可千萬要保住我的烏紗帽。楊瀟問道,你犯了什麼大錯麼。張大人說道,我丟了這麼多銀子和糧食絲綢,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陛下還不得殺了我。 楊瀟笑道,你這麼聰明的人難道看不出麼,陛下並不想從重處理此事,不然也不會讓我來這裡。張大人殷切地說道,您說的對,不過還是要靠您多費心力。 楊瀟說道,這個好辦,你們把盜賊都找出來,我負責抓人你們負責審案,揚州府和漕運衙門如果有人作內應一並處理,我不想被人抓住把柄參我一個包庇兇頑的罪名。 張大人趕忙答道,是,我一定照辦不敢欺瞞,隻是大爺那邊怎麼答復。楊瀟說道,你是大哥的人,他怎麼吩咐你就怎麼做,不必再問我。張大人立刻敬酒道,多謝四爺,以後您有事盡管吩咐,我一定全力照辦,說完一飲而盡。 這時,王大人和崔昊說到高興處哈哈大笑起來。 楊瀟看了一眼崔昊和王信,對張大人低聲說道,你有時間多勸勸我大哥,有些事情可做,有些事情不可做。張大人低聲說道,我明白,這次情況特殊,方便時我詳細跟您解釋。楊瀟對張大人的回答比較滿意,敬了他一杯,老張趕忙和楊瀟碰杯,兩人一飲而盡。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眾人用飯完畢,王大人請楊瀟最後致辭。楊瀟說道,我此次前來的目的想必大家都清楚了,我也不需再多言,我等同仁必須盡快將這劫案了結,對陛下好有個交代,對我等自己也有個交代。 王張李三位大人相互看了一眼,齊聲說道,大人說的極是,我等全力配合。眾人飲完最後一杯,王大人夫婦將楊瀟和馨兒送出燕雲樓。 眾人各自回府,楊瀟和馨兒一行來到漕運衙門下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