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神秘劍客(1 / 1)

魔龍馨女傳 公子楊瀟 16528 字 2024-03-17

安寧公主基本退出了權力中心,左相魏秉身故。如今在中書省權力最大的隻剩了兩人,一位是右相楊國忠,一位是太子李亨。兩人素來不和,先前有魏秉和安寧公主在,這兩人權力被稀釋尚且體現的還不太明顯。如今魏秉和安寧公主都不在,兩人矛盾開始日趨尖銳。   楊瀟和代王李豫在安寧公主的見證下達成一致,兩人都認為兩家應該講和。李豫負責去規勸太子,楊瀟則去勸說楊國忠。結果當然是顯而易見的,太子一向謹慎,他堅決不相信楊國忠,對楊瀟也是半信半疑。楊國忠更加乾脆,他既不相信李豫更加不信任太子。楊瀟和李豫費勁心力,最終二人均無功而返。   安寧公主府上,李豫開玩笑道,你我雖然都是堅定的主和派,但是到底不是老大說了不算,我父王堅持要鬥,我無法更改。楊瀟嘆了口氣說道,我這個大將軍職微權小無法左右我大哥的意誌,貴妃黨的老大是他不是我,我也說了不算。   兩人感慨一番,公主說道,你二人都竭盡了全力,那就讓他們鬥去吧,早晚會分出勝負的,就看誰最終獲勝了。楊瀟說道,現在我和代王尚能把酒言歡,或許過不了多久我二人也會卷入其中。李豫點點頭表示贊同。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這一日,馨兒忽然對楊瀟說道,聽說楊琦的兒子連兒生了病,咱們過去瞧瞧吧。楊瀟說道,是嗎,那可得去看看。於是兩人準備了幾樣藥材和補品,去相府探病。當然了,楊國忠府上什麼珍惜藥材都不缺,楊瀟總要備些禮品才是。   進門後,楊瀟和馨兒見過大哥大嫂,來到後院探望楊連。到了房間後,剛巧安寧公主也來探望自己這位小外甥。眾人都看了看孩子的病情,李琳說道,隻是受了些風寒罷了,吃了藥多休息幾天就沒事了。眾人簡單說了幾句話,退出房間讓孩子休息。   楊國忠多日不見安寧公主和楊瀟、馨兒,留下三人在府裡用飯。安寧公主和楊瀟都沒什麼公務,便留在楊國忠這裡吃晚飯。   中廳之中,仍然是極為豐盛的宴席,楊國忠絲毫沒有因為孫子的病情受到什麼影響,他和安寧公主、楊瀟談論著朝中的局勢,有時哈哈大笑,有時也有些憂愁。   酒過三巡,大家各自閑聊。忽然,安寧公主臉上笑容凝固,她慢慢側耳傾聽,神情忽然變得嚴肅冷峻。隨後,楊瀟也聽到了中廳房頂之上有極為輕微的響動,楊瀟看向安寧公主發現公主也在看著自己。楊瀟沉聲說道,有高手。公主當即說道,來了。   安寧公主話音未落,一位黑衣蒙麵人自半空落入院中,他全身被黑衣包裹,就連手上都佩戴著黑色的手套,懷中抱著一把寶劍。此時,大家也都發現了異常。   安寧公主飛身躍出擋在眾人麵前,楊瀟隨即躍出和安寧公主並肩站立。來人見到兩人後,忽然愣在那裡。楊瀟高聲問道,哪裡來的朋友,居然敢到相府來撒野。   這人也不答話,仍舊站在那裡,似乎在猶豫要不要動手。這人明顯認識安寧公主和楊瀟,站在那裡思考著對策。   安寧公主忽然笑道,看來這位朋友是認識我和楊瀟將軍的吧,怎麼?還想動手嗎。   忽然,這人寶劍出鞘,端的是淩厲無比。他長劍急刺,直奔安寧公主。   安寧公主眼中甚是驚訝,她素手迎戰,先以絕對速度躲開對方劍鋒,接著雙指伸出刺向對方咽喉。   黑衣人毫不吃驚也未慌亂,他劍身圓轉將安寧公主逼退。   楊瀟見到安寧公主被對方逼退,雙掌齊出一記寒冰魔龍掌擊向黑衣人。   黑衣人寶劍一揮,輕鬆將魔龍斬斷。   楊瀟有些驚訝,他並不停歇,雙掌交錯一招陰陽雙掌使出,一道淩厲掌風直奔黑衣人而去。   黑衣人雙手持劍,輕鬆一斬,再次將掌力斬斷。   楊瀟難以置信,感到無比的驚訝。   這時,安寧公主身法閃躍,又和這黑衣人打了起來。馨兒欲要上前助戰,楊瀟擺手將她止住喝道,取劍。馨兒反應過來對楊國忠說道,大哥,快,拿劍。楊國忠回過神來大喊道,快,快拿劍來。下人趕忙跑步出了中廳。   黑衣蒙麵劍客劍氣縱橫端的是狠辣無比,安寧公主身法輕盈速度快急,勉強和他交戰。突然,公主後退兩步為楊瀟騰出空間。楊瀟看到安寧公主閃身為自己讓出地方,他抓住機會飛身加入戰團。   安寧公主和楊瀟以二對一和黑衣劍客打在一處。黑衣劍客寶劍飛舞,劍氣連連射出,安寧公主和楊瀟均是身法極佳速度快捷,兩人或硬接或閃避,卻並未占到黑衣蒙麵劍客便宜。   三人打了二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   這時,下人將寶劍取來。楊瀟一邊對戰黑衣劍客一邊聽聲辨位,他閃身而出施展探雲手隔空抽取兩把寶劍。這兩柄劍倒著飛向安寧公主和楊瀟。安寧公主心中對楊瀟佩服不已,贊嘆他和自己有默契。   兩人迅速接住寶劍,安寧公主長劍一揮直奔黑衣劍客。黑衣劍客見到楊瀟閃身隔空取劍,兩人又持劍在手,他冷笑一聲毫不驚慌。安寧公主施展聖靈劍法和黑衣劍客對戰,楊瀟使出禦劍劍法加入戰團。   黑衣劍客同時對戰安寧公主和楊瀟兩位絕世高手,絲毫不落下風,他寶劍連番飛舞將兩人的攻擊一一接下。   安寧公主和楊瀟心中都大為驚訝,明顯這人對兩人的劍法都非常熟悉。楊瀟使用的禦劍劍法是洛陽朱家武學,很多人都見過,黑衣劍客也熟悉這套劍法並不讓人驚訝。但是,安寧公主的聖靈劍法絕少使用,而這黑衣劍客居然也非常熟悉,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三人寶劍猶如電光寒影,劍氣噴薄而出,縱橫閃爍。黑衣蒙麵劍客以一對二,三人大戰七八十個回合,不分高下。   時間慢慢過去,鬥罷多時,到底安寧公主和楊瀟合力更勝一分,黑衣劍客漸漸落入下風。   忽然,他長嘯一聲寶劍斬出,一道淩厲之極的劍氣向安寧公主和楊瀟射來,兩人合力防禦,均是後退一步。黑衣劍客並未趁機上前進攻,反而飛身躍上中廳對麵的屋頂。   接著,一團濃厚的冰霧自黑衣劍客身上爆發出來,頓時將他全身籠罩。   楊瀟和安寧公主極為驚訝,這人施展冰霧的手法分明和楊瀟一模一樣。不待兩人多想,一瞬間,兩道無比強悍的劍氣破霧而出,分別射向安寧公主和楊瀟。兩人趕忙舉劍防禦。隻聽叮、叮兩聲,李晴和楊瀟的寶劍都被劍氣斬斷。   兩人見到黑衣蒙麵人以駭人劍氣斬斷自己的寶劍,都是無比的驚訝和震撼。三人大戰,安寧公主和楊瀟都貫注真氣於劍上,是以正麵對拚並不落於下風,這時對手如何能斬斷自己寶劍?還是以劍氣斷劍,簡直古怪之極。   由不得二人多想,黑衣劍客迅疾破霧而出,躍至半空,寶劍高高舉過頭頂,極為兇狠地向安寧公主斬落。   大家見到安寧公主危險,都是發出一聲驚呼。   突然,李晴周身內力暴起,隻見她一身白色衣衫變成了艷麗的大紅之色,神女功法使出,一股霸道無比的威壓直奔黑衣劍客而來。   瞬息之間,隻聽黑衣劍客怪叫一聲,雙手舉劍凝滯於半空,再也無法斬下。   安寧公主內力外放將他彈開。黑衣劍客摔落至房頂,迅速躍身而起,他毫不停留飛身急速而逃。   安寧公主並未追趕,慢慢閉上雙眼收起神女功法,周身紅衣則重新變回白色。   眾人見到這位恐怖至極的黑衣蒙麵人被安寧公主打退,都是長舒了一口氣。   楊瀟走到安寧公主身邊問道,沒事吧。安寧公主點點頭說道,沒事。楊國忠走到兩人身邊關切地問道,你倆沒受傷吧,這人是誰,居然能同時對戰你們兩位。   安寧公主聽到楊國忠的話,麵色陰沉大為憤怒,吼道,我正要問你,你究竟做了什麼大惡,居然惹上了這等強悍的對手。楊國忠被安寧公主的問話怔在原地,喃喃答道,沒有啊,我這段時間沒出過長安,能惹到誰呢。安寧公主喝道,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公主怒氣沖沖地回到座位,身子重重砸到座椅上。   楊瀟和馨兒等人趕忙連聲勸說,安寧公主怒氣稍微減了一些。   一陣沉默過後,馨兒說道,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打死我也不敢相信,這個世上居然有人能同時對戰你們兩位,還能全身而退。楊瀟長出一口氣對安寧公主說道,這個神秘的黑衣劍客劍法之精劍氣之強,我這輩子還沒遇到過,你遇到過嗎。安寧公主嘆了口氣說道,我也隻見過一人,這是第二個。   眾人又是一陣沉默,安寧公主忽然說道,這人現在的劍法雖然已經當世罕有,但是我總感覺他武功並未大成。如果他再修煉二十年或者十年,恐怕沒有人能夠贏他。眾人聽到安寧公主這樣說,都是一陣驚呼。   楊瀟點頭說道,不錯不錯,你不說我還真沒發現。這人明顯還沒有將他那神奇劍法修煉到大成,哎,真沒想到世上居然還有這樣優秀的年輕人。   馨兒驚訝道,他還是個年輕人?安寧公主笑道,當然了,你沒看到我那神女功威力強大到極致了麼,他不是年輕人難道還是老頭。   楊瀟解釋道,就是因為這人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所以公主的神女功一施展開來,那人瞬間變成了傻子。眾人聽到楊瀟罵那黑衣人是傻子,都哈哈大笑起來。安寧公主本來心情很壞,但是聽到楊瀟這樣說,她也笑了起來。   過了一會,安寧公主說道,這人處處透著古怪,我這聖靈劍法平素極少使用,但是他居然對我這路劍法非常熟悉。楊瀟也說道,是啊,這人施展冰霧的那一招,我總覺得和我一模一樣,他定然是不想讓我們看到他是如何斬出那兩道恐怖之極的劍氣才會這樣做的。   安寧公主說道,我同意,確實是這樣。馨兒說道,會不會是咱們認識的人呢,他所使用的劍法你倆可曾看出是哪家的武功。楊瀟搖頭說道,我看不出來,這路劍法和我之前見過的都不一樣,我敢肯定我從未見過,否則我不會忘記。   安寧公主沉吟了一會說道,我也沒有見過這種劍法,但是他給我的感覺有些熟悉,好像在哪裡見過卻又想不起來。   眾人都是一陣驚嘆,馨兒說道,連公主你這樣見識廣博的人都沒見過這種劍法,想來他或許是哪位世外高人的弟子也說不定。公主點頭說道,或許吧,畢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人還是很多的。眾人又議論了一會。   不多時,安寧公主和楊瀟、馨兒向楊國忠告別,三人結伴返回府中。   楊瀟找過安寧公主一次,兩人細細討論了這位神秘的黑衣蒙麵劍客,終是沒有想到他是哪門哪派的高人。   索性楊瀟不再想這件事,而這位神秘黑衣劍客再也沒有出現過,大家漸漸地不再擔心這人。   時光荏苒,各地都不太平,大唐西南邊境形勢也越來越緊張。吐蕃和大唐在西南方向摩擦越來越多,雙方態度都極為強硬不斷增兵。哥舒翰的軍報連續不斷送到兵部,尚書和右侍郎不敢怠慢多次進宮向陛下匯報。   皇帝態度強硬要求兵部製定作戰計劃對吐蕃開戰,尚書大人許久不管軍務,右侍郎是從禮部調任的對打仗一竅不通。兩人一通手忙腳亂,隻得多次以急遞要求哥舒翰拿出應對方略。哥舒將軍會同諸將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上報兵部,要求兵部盡快發兵支援。   尚書和侍郎進宮向陛下呈報哥舒翰的作戰計劃,陛下看過後比較滿意,要求兵部盡快執行。陛下一向不會詢問細節,這次卻有些例外。陛下問道,兩位愛卿,這次作戰大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結束。尚書和侍郎大人相互看了一眼,隻得搪塞道,哥舒將軍說敵軍數量眾多,戰爭怕一時難以結束。陛下又問道,所需兵力多少錢糧多少。兩人躊躇半天不能作答。皇帝龍顏大怒,斥責二人玩忽懈怠。尚書和侍郎大人趕忙下跪請罪。   老皇帝思慮片刻說道,把太子找來。太監立刻下去召見太子。不多時太子李亨到來,施禮完畢,陛下說道,罷了,起來吧。太子謝恩起身。陛下說道,朕委任你全權負責這次吐蕃作戰,由兵部尚書和侍郎輔助你,你亦可自己選拔僚屬助你謀劃。太子之前飽受楊國忠打壓,多年來幾乎從未領軍從未總籌軍務,這次不知道皇帝是怎麼想的居然會讓自己總理這次吐蕃戰爭。   太子喜出望外,趕緊謝恩道,兒臣必定不辜負父皇的期望。皇帝說道,很好,你起來吧。太子起身。   隨後,太子請求調用郭子儀、李豫、李光弼等將軍。陛下說道,朕已經委任你全權,你盡可以抽調各處兵馬不必再請旨意。太子心中歡顏無地,但是神情依然平靜立刻再次謝恩。須臾,陛下大手一揮,幾人施禮,緩步退出禦書房。   太子出了禦書房感到全身都輕鬆了許多,自己苦熬多年如今終於得到了父皇的肯定。安寧公主本事強大,太子心中對她也敬佩。隻是這楊國忠不學無術卻位居宰相職位,太子心中一直不服。更讓人氣憤的是楊國忠居然一直主動挑釁太子,李亨對楊國忠恨之入骨。他隱忍多年隻盼望自己有朝一日登基為帝,好好收拾楊國忠。如今自己得到陛下肯定獲得吐蕃戰爭的總理大權,一定要把握這次天賜良機盡力表現。   太子和尚書、侍郎來到中書省,太子詢問兩人對吐蕃戰爭的意見。兩人以哥舒翰的方略應對,太子點點頭說道,必須盡快增派援軍。沉吟片刻後,太子下令,立即抽調朔方軍主力五萬,南下支援吐蕃前線。四大衛第二軍團是由代王李豫統領,立即給李豫下令讓二軍團趕赴吐蕃。尚書和侍郎大人連連點頭,遵命照辦。   就這樣吐蕃戰爭全麵開打,雙方不斷拉鋸,戰況異常慘烈。過了十多天,哥舒翰仍然上報要求增加兵力。太子立即下令,抽調四大衛一、三軍團南下支援吐蕃前線,朔方軍隻留少量兵力守城,剩餘兵力全部南下。   太子統籌全局,將長安和洛陽等地的糧草源源不斷地供應吐蕃前線。哥舒翰得到了郭子儀、李豫、李光弼等將軍的支援將吐蕃戰線向南推進兩百裡,大軍兵圍雪山城,戰線一時焦灼下來。   這期間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哥舒翰兩次向兵部上奏請求抽調王顯前去吐蕃前線幫忙,王顯和哥舒翰往昔在隴右軍相識,所以哥舒翰想到了王顯。楊瀟一直不去兵部,所以他壓根不知道。結果有一天王顯接到調令正在收拾東西,楊瀟詢問王顯這是要去哪裡。王顯答道,去吐蕃前線。   楊瀟頓時火冒三丈,立即撕毀了調令。很快,楊瀟以兵部左侍郎的身份將王顯、崔昊和張鐮等人全部扣下,同時給哥舒翰寫了一份措辭嚴厲的書信。哥舒翰不敢得罪楊瀟,隻得修書一封連連道歉。   這一天,安寧公主來到楊瀟這裡做客,眾人正在用午飯。忽然,有太監前來傳旨要求楊瀟立即進宮。看到安寧公主也在,太監說道,太好了,陛下也請公主殿下一同進宮。兩人放下碗筷,趕緊換裝進宮。   禦書房內,皇帝舉著一封國書在厲聲斥責兵部尚書和侍郎,兩人抖作一團連連稱是。楊瀟和安寧公主到來後尚未施禮,陛下說道,不必見禮了,你倆過來吧。兩人不再施禮,徑直走到皇帝麵前。   陛下說道,你們看看這個。安寧公主接過國書問道,這是哪國來的國書。尚書大人趕忙答道,波斯。安寧公主翻看審閱,上麵有波斯和漢字兩種文字。國書冗長,但是隻有一句有用的話,那就是波斯要對大唐開戰。安寧公主看罷將國書遞給楊瀟笑道,這波斯國王是犯渾了麼,居然如此直白地要對我大唐開戰。楊瀟簡單瀏覽一遍看到上麵寫著,開戰、割讓西域雲雲。楊瀟怒道,這波斯國王真是膽子夠大,居然索要整個西域。   皇帝陛下冷笑一聲說道,這阿博斯國王好大的胃口,朕即便將西域給他,他能守得住嗎。安寧公主說道,我明白了,這波斯見到我軍主力都在吐蕃,所以乘機東進,他倒是很會挑時候。   皇帝陛下端正身子問道,你們都是什麼意見。安寧公主當即說道,打,立即給高仙芝他們下急遞必須要打。楊瀟等人都是連聲附和。陛下點點頭說道,一直以來都是我大唐對別國宣戰,波斯是第一個敢主動宣戰大唐的,那就打吧。隨即陛下任命安寧公主總理波斯戰爭軍務,安寧公主立即領命。陛下點點頭,眾人陸續退出。   安寧公主和楊瀟一前一後向中書省大堂走去,楊瀟說道,這個阿博斯國王你我都見過的,他是不是瘋了敢這麼明目張膽的對我們宣戰。安寧公主說道,這人驕傲張狂做下這種事倒也不讓人意外。我們要趕緊準備,看來西域那邊也會來要支援。楊瀟說道,肯定會的。   中書省大堂裡太子正在梳理吐蕃那邊的軍報,安寧公主和太子打聲招呼帶著楊瀟離開了。安寧公主隨即下令將中書省大堂東側的一處偏殿清理出來,作為整個波斯戰爭的議兵之地。   很快,偏殿簡單整理完畢。安寧公主和楊瀟落座,兩人開始進行商議。經過一番討論兩人達成一致,安寧公主隨即下令,四大衛留守兵力盡數調往吐蕃,將在吐蕃作戰的一、三、四這三個主力軍團替換下來,同時命令安祿山抽調東軍精銳騎兵兩萬趕來支援。這樣主要作戰力量準備妥當。   楊瀟補充兩條,抽調範陽衛的崔乾佑跟隨前來,東軍騎兵走北線趕往西域不必再來回合。安寧公主補充一條,立即給回紇那邊打個招呼,采購一批補給給東軍。兵部主事們快速記錄,下去傳令。   這時,西域那邊的奏報到了。楊瀟接過奏報遞給安寧公主,公主也不多言打開簡單看了一下。楊瀟又接過翻看,公主笑道,這求援的奏報來的好快。楊瀟大致看了一下,隨即下令,立即給高仙芝回復,我軍全力準備,不出兩個月援軍就會趕到西域,記住要他不要冒進耐心等待援軍。有主事飛速記錄,下去傳達。安寧公主點點頭表示贊同。隨即兩人起身出宮回府,不多時各自回到府中。   馨兒見到楊瀟歸來問道,是哪裡又要打仗了麼。楊瀟說道,你猜的真準,這次就遠了。馨兒問道,哪裡。楊瀟喝了口茶說道,西域波斯。馨兒神色黯然地說道,這可如何是好。楊瀟疑問道,有什麼事麼。馨兒猶豫片刻,楊瀟又問了一遍。馨兒說道,你那位懷孕了。楊瀟知道她說的是婉兒,驚訝道,是嗎。   楊瀟笑道,這都怪你,你前些日子非要把我關在家裡,我無事可做還能做些什麼呢。馨兒怒道,這還沒完呢,我也懷孕了。楊瀟差點將口中的茶水噴出來,長大嘴巴不敢相信。   過了一會,楊瀟恢復神色說道,懷孕就懷孕吧,你倆都不是第一次做母親,隻是我要出去打仗不能陪你們了。馨兒沉默片刻後說道,你和陛下說一聲,這次就換別人去吧。楊瀟問道,換誰呢?現在吐蕃那邊幾乎把所有的將軍都抽調過去了,隻有我在長安逍遙了這麼長時間,我要是不去,那就隻能讓安寧公主親自出馬了。   馨兒生氣地說道,那就讓她自己去,反正這江山本來就是他們李家的,與我們這些乾活的有什麼相乾。楊瀟將她摟在懷裡說道,這都是氣話,不過你說的也有點道理,我就按照你的意思辦吧,我跟她說一聲舉薦其他人去西域吧。   馨兒頓時高興起來問道,是誰啊。楊瀟說道,安祿山或者陳玄禮,實在不行就劉知言,反正你說的都對,我都願意照做。馨兒靠在他的懷裡說道,你就是會哄我開心。楊瀟說道,我盡量去爭取,如果實在不行那就隻好我去了。馨兒點點頭,倆人溫存一番。   楊瀟隨即給安寧公主寫了張便箋向公主舉薦了安、陳、劉三人,請求公主換人吧。   安寧公主接到便箋,做出批示,命人送還楊瀟。楊瀟接到後掃了一眼,發現每個人名字後邊都有不可字樣。楊瀟將回箋遞給馨兒說道,你看,她不同意。馨兒爭辯道,你直接去求陛下,乾嘛又去找她。楊瀟說道,我找陛下也沒用,因為陛下已經委任她全權總理波斯戰爭,她說誰就是誰。馨兒撅著嘴說道,我就知道這個女人見不得別人好。楊瀟對她又是一陣安慰。   一連十多天不斷有軍報傳來,先是劉知言回報四大衛三個軍團全部準備就緒,接著哥舒翰回報四大衛留守兵力已經陸續趕到吐蕃。最後安祿山回報東軍騎兵主力集結完畢,崔乾佑率領大軍已經過了雲中。   楊瀟知道自己該走了,他出長安西門和趙青鬆等人告別。馨兒眼中含淚,默不作聲。楊瀟心中一陣難過,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媳婦,最後他一咬牙飛身上馬快速離開。   四大衛主力已經提前趕到了敦煌,楊瀟率領少量騎兵慢慢向前趕,他傳令讓劉知言率領大軍行軍不必等自己。   十天後,楊瀟一行到達敦煌。留守的四大衛騎兵告訴楊瀟大軍已經於半個月前出發,楊瀟點點頭隨即下令眾人在敦煌休息一夜,明日出發。   此時正值金秋十月,敦煌風景壯麗。楊瀟常年在西北打仗,所以對塞外美景毫無興趣,他早早回房休息。由於思念馨兒,楊瀟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索性楊瀟穿上衣服出門遛彎,緩解一下自己的思念。值夜的衛兵看到楊瀟趕忙見禮,楊瀟隨意揮揮手,心中想著馨兒這時該睡了吧。   楊瀟剛剛走出府衙,忽然覺得麵前似乎有人。楊瀟抬起頭來看到眼前有個女子,居然是馨兒。   楊瀟以為自己眼花了,揉揉眼睛再看,果然就是馨兒。楊瀟驚訝道,真的是你。馨兒張開手臂抱住楊瀟說道,我心裡想著你總是難以入睡,所以我就來找你了。楊瀟緊緊抱住她說道,我也是,我早就已經躺下了,卻一直睡不著。沒想到出來遛彎居然能看到你,老天爺真是厚待我楊瀟。   倆人擁抱良久,楊瀟拉起馨兒回到房中。雲雨一番過後,馨兒靠在楊瀟懷裡。楊瀟撫摸著馨兒的肩頭說道,你真好,我該帶你一起來的,不該讓你一個人在家裡。   馨兒說道,你不是為了孩子麼,我思慮再三還是覺得與其每夜難眠還不如來找你,我請大夫開了安胎藥,這一路倒也沒什麼意外。楊瀟笑道,你考慮周到,有你在身邊我心裡踏實多了。倆人溫存一番,酣然入睡。   第二天清早,馨兒醒來。她洗漱過後為楊瀟準備了早飯,不多時楊瀟也醒來,兩人吃罷早飯。楊瀟隨即下令出發,眾人都騎馬,馨兒乘坐馬車。楊瀟在馬車裡多加些皮毛軟墊,馨兒笑道,夠了,再多我就進不去了。   眾人一路西行,曉行夜宿。楊瀟看到馨兒在身邊,心裡安定了極多,路上也沒什麼意外發生。   這一天,有安西軍騎兵趕來迎接楊瀟一行,眾人見過。楊瀟說道,有勞封將軍親自趕來迎接,多謝多謝。封長清笑道,哪裡話,該是我們謝你才對。楊瀟詢問援軍是否全部到達。封長清答道,四大衛的弟兄們都到了,東軍那邊到了一批還有一批在路上。楊瀟點點頭,眾人在封長清引導下繼續前進。   又過了半個月,楊瀟一行抵達碎葉城。   高仙芝出東門百裡迎接楊瀟一行,兩人見麵相互擁抱一番。楊瀟和高仙芝早在洛陽時便已認識,洛陽朱家老太爺對高仙芝有大恩,楊瀟經過朱玉介紹認識了高仙芝。那時楊瀟還是白身,高仙芝已經位居高位,如今楊瀟官職在高仙芝之上,倆人說起洛陽之事不禁哈哈大笑。   進入碎葉城後,高仙芝排擺盛宴歡迎楊瀟一行。宴會賓客眾多,楊瀟和高仙芝共坐正位,左首依次是崔乾佑、劉知言、崔昊、張鐮等人,右首是封長清、李繼業、李虎等安西軍將領。高楊二人關係不錯,倆人不斷互相吹捧恭維。過了一會,楊瀟又對著崔乾佑吹捧了安祿山一番,高仙芝對安祿山無感但是也附和幾句。   高仙芝首先祝酒感謝楊瀟一行前來支援。楊瀟聞言不禁皺眉,心中暗想,老高他為何不先遙敬陛下,這第一杯居然先敬我。但是高仙芝話已經出口,楊瀟不便再開口提醒,隻得將杯中酒飲盡。   第二杯高仙芝敬四大衛的兄弟們不遠萬裡前來支援,楊瀟心中暗想,你把東軍的兄弟們落下了。果然,崔乾佑臉色有些尷尬,甚是不自然。見到高仙芝沒有補充的意思,楊瀟趕忙替他說道,東軍的兄弟們不遠一萬五千裡趕來支援才是真正的辛苦,我和高仙芝將軍敬你們一杯。高仙芝反應過來,趕忙說道,東軍的兄弟們太辛苦了,我敬你們一杯,感謝感謝。崔乾佑聞言臉色恢復了許多,趕忙舉杯同飲。   眾人飲完,楊瀟親自為崔乾佑斟酒,拉著高仙芝一起單敬崔乾佑。崔乾佑也不客氣,三人一飲而盡。高仙芝照貓畫虎同樣為崔乾佑斟酒,楊高二人再次單敬崔乾佑。   隨後,大家隨意起來。兩個時辰過後,宴會完畢,楊瀟返回了住處。   馨兒在房中等待著楊瀟,見到楊瀟一身酒氣歸來,她趕忙倒了杯蜜水。楊瀟仰脖一口喝乾,隨後對馨兒吐槽道,老高怎麼回事,年紀越大反而越糊塗了。馨兒忙問詳情。楊瀟將宴會上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馨兒說道,高將軍百戰宿將按說不該犯這種錯誤。楊瀟說道,他第一杯居然敬我而不是遙敬陛下,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這也就罷了,他連續兩杯單敬四大衛的人,你讓東軍那邊怎麼想。人家不遠一萬五千裡趕來,結果就這樣?你還指望東軍那幫人給你玩命嗎。楊瀟一陣吐槽,馨兒隻得附和著,順便誇了楊瀟兩句。兩人隨後就寢。   第二天,大帳議兵。楊瀟和高仙芝端坐在帥位上,高仙芝看向楊瀟說道,咱們開始吧。楊瀟點點頭。高仙芝一揮手,封長清站起身來走到墻上懸掛的巨幅地圖前向眾人介紹,大家請看,這是我們所在的碎葉城,向西二百裡是內西域的邊界古爾山口。山口東側是一處寬闊的盆地,這裡駐紮有大批波斯軍隊。   整體地形而言隻有這裡適合雙方幾十萬大軍決戰,其他地方或是地形狹隘或是糧草難以補給均不適合大軍長久駐紮。   波斯軍建製龐大,有兩部分組成,一部是他們最精銳的風月騎也就是波斯貴族騎兵約有三萬,另一部分是奴隸軍相當於我們這邊的平民軍,這部分數量眾多大約在十五萬上下,其中步兵騎兵配置數量不明。也就是說整體波斯軍隊當在二十萬左右,實力強大,各位不可輕敵。   大家點點頭,封長清繼續說道,我軍的建製是,安西軍騎兵一萬五千,步兵三萬五千,四大衛騎兵三萬,範陽衛騎兵兩萬。另外我軍尚有盟軍五萬,這五萬人亦多為騎兵,但是裝備簡陋戰力不宜高估。我軍總兵力為十五萬,雖然比波斯人少了五萬,但是我軍騎兵數量充足,整體來看我軍明顯占優。   楊瀟說道,是的,我軍騎兵數量明顯高於波斯人,即便是他們的奴隸軍中也有大批騎兵,但是裝備不會太好,整體還是我們優勢。   眾人點點頭,封長清說道,確實如此,我們和波斯人常年打交道,他們的軍隊差異極大,貴族精銳騎兵戰鬥力極其強悍,但是奴隸軍裝備簡陋很難和我們的平民軍相提並論。   高仙芝說道,各位可能有所不知,這波斯國甚是奇怪,國內主要由貴族和奴隸組成,平民很少。因此,他們戰時無法大量征召平民百姓參戰,所以就成了這般局麵。   楊瀟冷笑一聲說道,什麼平民很少,我看是這波斯國王驕奢淫逸揮霍無度苛捐雜稅太多,把大量的波斯老百姓給逼成了奴隸。這般暴君我們不殺他,老天爺也不會放過他。   高仙芝說道,確實是這樣,西域各國多見波斯美女,這些女子都是因為活不下去被父母賣到各國的。哎,諷刺的是這些女子雖然被賣,但是生活還算不錯,留在波斯國內的可就慘了。不過有一點,這幫波斯美人遭到其他西域各國的夫人們一致痛恨,認為她們妖艷狐媚迷惑了自家丈夫。   眾人聽到高仙芝這樣說都哈哈大笑起來,楊瀟也不禁笑出了聲。片刻後,高仙芝擺手示意大家肅靜。封長清繼續說道,各位請看一下,這是我製定的作戰計劃,你們看看還有什麼要改的。   楊瀟將自己手裡的那份看也不看,直接扔給了崔昊。崔昊接過後仔細翻看兩遍說道,極好,我沒有什麼要改的。崔乾佑也是細細看了兩遍贊道,很好,我也沒有什麼意見。封長清聽到兩位崔將軍這樣說,點點頭不再多言轉身回到座位。   高仙芝點點頭說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軍就趕往古爾山口和波斯人決戰,此戰將決定西域歸屬,希望眾位將軍都竭盡全力,多多殺敵建功。眾人齊聲稱是。   隨即,高仙芝下令,大軍開拔,向古爾山口進發。   高仙芝邀請楊瀟同去見證這場規模宏大的決戰,楊瀟直接拒絕了。楊瀟說道,這場仗我軍贏定了,波斯王不得人心能贏才怪。我就不摻和了,馨兒懷孕了,我得陪她。   高仙芝幾次邀請,楊瀟堅決拒絕。最後高仙芝不再堅持,率領封長清、劉知言、崔乾佑等人向古爾進發。   馨兒一直非常喜歡塞外風光,楊瀟便陪她坐著馬車四處觀光。   這一天早上,兩人坐著馬車來到城西的一處小湖邊。小湖泊不大彎曲的像一枚月牙,旁邊佇立著稀疏的胡楊林,沙地上有駱駝刺和其他矮小灌木。   楊瀟興趣缺缺,馨兒卻好奇心大起下車到處走走看看。楊瀟隻得陪著馨兒在小湖邊四處逛逛,賞玩一番。待到中午時分,楊瀟學著本地人的樣子做了烤羊、烤肉串、肚包肉和叫花雞等美食。楊瀟廚藝不錯,馨兒一邊吃一邊連聲稱贊。   楊瀟撕了一條羊腿邊吃邊說道,你以前聽說過碎葉城麼。馨兒說道,沒有。楊瀟說道,這碎葉城雖然遠處西域,卻出了一位大才子。你最喜歡的那個李白,就是碎葉人。馨兒咬著羊肉不及下咽驚訝道,真的假的。楊瀟說道,我騙你做甚。馨兒說道,可是李白他全然是漢人相貌,不像個胡人。楊瀟哈哈大笑說道,我可沒說人家是胡人,他出身隴西李氏,早年祖輩來到這裡而已。馨兒說道,這就是了,人家祖上可是和皇帝一家的。楊瀟點頭說道,確實。   倆人一通吃喝閑聊,半個時辰後,馨兒感到身子有些笨重,楊瀟將她攙扶進馬車。兩人隨即離開。   一連兩個月,楊瀟帶著馨兒將附近一百多裡的地方玩了個遍。   這一天,有捷報傳來,唐軍在古爾盆地大勝波斯軍。楊瀟早已猜到了結果,他吩咐眾人早做準備為高仙芝等人慶功。   一個月後,高仙芝率領大軍返回。楊瀟率領留守眾人出西門二十裡迎接高仙芝。兩人並騎在前,眾人隨後,返回碎葉城。楊瀟早已準備多日,眾人回到安西都督府,楊瀟立即下令大擺盛宴為各位將軍慶功。   宴會上,仍然是楊瀟和高仙芝並坐,眾人分坐兩邊。楊瀟首先舉杯說道,這第一杯遙敬皇帝陛下,仰賴陛下天威下得將士用命,我軍大勝波斯。來,讓我們共同為陛下聖德舉杯。眾人一陣歡呼,楊瀟將杯中酒飲盡,隨後眾人陸續飲盡。   楊瀟斟滿酒後再次舉杯說道,這第二杯敬全體將士,我大唐天兵浴血奮戰不避斧鉞,實是百戰鐵軍,眾位將軍請代全軍將士滿飲此杯。眾人一陣歡呼,都將杯中酒飲盡。   這第三杯酒我謹代表兵部敬各位將軍,眾位都是大唐最優秀的將領,你們是大唐的立國柱石,沒有你們就沒有大唐的穩定太平。眾人一陣歡笑,楊瀟帶頭,都是一飲而盡。   楊瀟滔滔不絕祝酒十次,隨即坐下示意高仙芝繼續。高仙芝侃侃而談,亦是祝酒十輪。   祝酒完畢,眾人隨意起來。楊瀟單敬高仙芝,再次表示祝賀。高仙芝爽朗一笑將酒喝乾,隨後拍了拍雙手。封長清會意,立即招手示意歌姬舞女登場演奏。   楊瀟和高仙芝吹天捧地一番,眾人各自找伴聊天。三個時辰過後,宴會這才結束。   楊瀟離開都督府回到隔壁住處,馨兒已經睡下了。楊瀟簡單漱洗一下,也上床安睡。   第二天,高仙芝設宴答謝遠道而來的眾位將軍。又是一場盛大的宴會。   就這樣,慶功宴會連續舉辦六天,楊瀟甚感厭煩。他和高仙芝打聲招呼,將兵權交給劉知言,自己帶著馨兒向東慢慢返回。   楊瀟和馨兒一行數百騎兵一輛馬車,每天隻行二三十裡路慢慢向東返程,一路並無險情發生。   三個月後,楊瀟一行返回長安。   此時已經是二月下旬,長安城依舊錦繡繁華。馨兒在敦煌時誕下一女,楊瀟很高興為孩子取名楊文馨。馨兒笑道,你是真會省事,誰生的女兒就加個文字。你可別忘了,我是在家的,你以後叫混了怎麼辦。楊瀟說道,對對對,那就變通一下,叫楊文宣吧。馨兒笑道,好好好,就這樣吧。   婉兒也已經誕下一個女兒。楊瀟不假思索為孩子取名楊文姬,婉兒問道,按照你的性子不是要取名文婉麼,這文姬有什麼講究。楊瀟說道,以前有個故人和你名字一樣,大號叫趙玉姬小名婉兒。我擔心以後叫這孩子時和你弄混了,所以把她的名字拿過來給孩子用上。婉兒笑道,隨你高興吧。   楊瀟看著這群孩子既高興又頭大,隻好多請奶媽丫環照顧。   楊瀟和馨兒一路走的太慢,其他將軍們都早已經回到長安。陛下已經為眾位將軍舉辦了多場慶功宴會,待到楊瀟回來,陛下又親自補辦一場。當然了,眾人又是一頓吃喝吹捧。楊瀟參加這種宴會多了,應付自如。楊瀟帶頭,眾人對陛下一通歌功頌德,老皇帝龍顏大悅,哈哈大笑。   吐蕃戰爭早已經結束了,唐軍在付出較大的損失後將雪山城攻克。隨後吐蕃國內局勢突變,主和派的首領尺帶德音王子成為新的大贊普,吐蕃人退軍了。陛下亦為太子等人擺酒慶功,不過這都是五個月前的事情了。   大唐此時國土廣袤,東到東海西到古爾,南到南海北到北海,都是大唐的天下。皇帝的文治也達到巔峰,開元盛世曠古絕今。   不過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在這盛世之下亦是多有隱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別的不說朝局上就是矛盾重重,安寧公主當然對此看的清楚。公主本來想在突厥戰爭後就卸任返回蘇州,但是連續有事務纏身,公主難以離開。波斯主動宣戰,安寧公主當然不能在這個時候離開。   現在波斯主力損失大半,已經沒有威脅。安寧公主向皇帝陛下提出辭呈辭去全部官職,皇帝陛下和公主早已經相談多次,對此早有準備。   公主三次正式提出辭呈,皇帝都不批準。到了第四次,公主再次提出,皇帝陛下大筆一揮批了。   安寧公主接到陛下朱批的辭呈,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這麼多年自己嘔心瀝血輔助陛下處理各種政務軍務,總算是沒有出過什麼大錯。這下卸掉所有官職,公主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   本來安寧公主這時就要返回蘇州,但是有兩個人卻使得公主又留了下來。一個是李琳,從小到大兩人沒有分開過,即便是李琳嫁給了楊琦,姐妹二人仍然常常相聚。如果安寧公主回到蘇州,那二人便很難再見麵。另一個是楊瀟,不知道為何楊瀟現在總是喜歡去找安寧公主聊天,楊瀟自己也說不出所以。   安寧公主有時覺得兩人關係親近有時又覺得尷尬,有時公主對楊瀟甚是討厭,煩他問東問西,有時卻盼望楊瀟到自己這裡來說說話。公主知道兩人今生是不可能在一起了,楊瀟一妻一妾,孩子一堆,自己當然不可能再嫁給他。隻是楊瀟如今與往日大大不同,安寧公主倒是願意沒事的時候和楊瀟聊聊天。   在這種情況下,安寧公主最終決定在長安再住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