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朝局失控(1 / 1)

魔龍馨女傳 公子楊瀟 11857 字 2024-03-17

兩次南詔之戰打完,唐軍損失兵力三十萬以上,西軍主力損失極大。皇帝陛下大為震怒,楊國忠為了減輕罪責,將責任都推給了主將鮮於仲通。但是,鮮於將軍已經在南詔戰死,無人對質,這件事就不了了之。   太子李亨見到皇帝陛下居然沒有因為兩場戰爭慘敗處罰楊國忠。太子心裡明白皇帝甚是寵信楊國忠,自己很難將他扳倒。楊國忠因為這次戰敗也收斂了一些,減少了對太子的攻擊。於是,兩人之間關係稍稍緩和,不似先前那般激烈爭鬥。   楊國忠將攻擊的矛頭轉向安祿山,多次向皇帝陛下進言,指責安祿山擁兵自重想要謀反。皇帝陛下對楊國忠的進言不予理睬,認為他汙蔑安祿山。   範陽衛,安祿山召集手下諸將議事。安祿山坐在正位上,神色有些發愁。   崔乾佑先發言問道,義父,你召集我等前來有什麼吩咐,為何這般愁眉不展。安祿山擺擺手示意下首的尹子奇替自己回答。尹子奇說道,是這樣,南詔那邊打了敗仗,楊國忠為了逃避罪責汙蔑郡王圖謀造反,這不,長安那邊有人來送信了。   謀士嚴莊說道,王爺不要憂慮,依我看這是天大的好事,不是壞事。眾人聞言紛紛看向嚴莊,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安祿山聽他這麼說,精神一振問道,奧?是嗎,你說說看。   嚴莊繼續說道,王爺的心腹大患從來都不是楊國忠,而是太子李亨。楊國忠雖然囂張跋扈,但是我認為容易對付。如果陛下駕崩之後太子登基,王爺您打算如何與新皇帝相處呢?   安祿山聞言心中暗罵,你不是說好事嗎,就這麼個好法?不過,安祿山對手下人還算客氣說道,有話直說,不要繞圈子。   嚴莊趕忙直言說道,王爺,我們東軍最怕的其實是西軍那幫精兵,托楊國忠的福,南詔一戰報銷了西軍大半的精銳。大家說,這難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嗎?   眾將聞言紛紛說道,對,說的對,就是這樣。安祿山精神大振贊道,老嚴,你說的太好了,繼續說。   嚴莊說道,我心裡一直有個想法,我認為普天之下王爺您最聖明,咱們乾脆直接起兵奪了李唐的錦繡江山罷。嚴莊此言一出差點把安祿山嚇死,好在眾位將軍都是安祿山的親信,大家互相看看誰也不敢說話。   安祿山說道,我受皇帝陛下大恩,無以為報,你如何敢教唆我謀反?嚴莊早有準備立即說道,臣失言,臣糊塗,我的意思是王爺您應該起兵為陛下除掉身邊的奸臣,匡正李唐的江山社稷。   崔乾佑性子直爽,聽了嚴莊的屁話心中大為不滿。他說道,你們文人就是虛偽,說什麼清君側之類的鬼話,造反就造反,他李唐難道不是造了大隋朝的反才奪的天下嗎。   眾將聞言都是點點頭,不過誰也沒出言附和。   嚴莊笑道,崔將軍不愧是一員虎將,直爽敢言。   安祿山不再虛偽客套說道,你繼續說吧,我們該怎麼做。嚴莊稱了一聲是繼續說道,現在是百年難得一遇的良機,東軍的實力第一次超過了西軍,咱們必須抓住這個機會,趕快起兵爭奪天下。我相信,不出一個月,王爺就能在洛陽皇宮就座了。   史思明性子直爽敢言說道,老嚴說的對,我贊成,隻是有一樣,現在我軍準備不充分,糧草、軍械、兵員都需要時間做準備。   尹子奇說道,這個好辦,隻需兩個月,我們就能準備妥當,管保沒有問題。   眾位將軍紛紛出言附和。有的說,好啊,就這麼乾了。有的說,王爺當皇帝,我們都升官發財,豈不是兩全其美。有的說,打吧,反正我們和太子是死對頭,早晚要打。   安祿山心中無比的猶豫和糾結,拿不定主意。安祿山擺手示意大家安靜說道,你們真是要害死我啊,我都這把年紀了還要起兵清君側,你們啊。   嚴莊趕忙說道,王爺不必憂心,咱們先這麼準備著,萬一有這麼一天呢?您說是吧。   安祿山長嘆一聲說道,我老了,你們看著辦吧。說完,老安起身回了內宅。   尹子奇不明就裡說道,王爺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這怎麼個說法。崔乾佑笑道,你蠢啊,義父這麼說當然是同意了。嚴莊贊道,還是老崔你行啊,咱們趕緊下去準備吧。   眾將領命,紛紛下去準備。   一個月後,有人自長安飛馬來到範陽,急急向安祿山報信。安祿山剛剛起床,信使飛馬入府。安祿山見到使者問道,什麼事這麼慌張。使者說道,回王爺,大事不好了,大公子他們都被抓起來了。   安祿山一頭霧水說道,你是說宗兒?他不是在長安宅子裡安住嗎?犯了什麼事。使者說道,我們也不知道,八天前楊國忠派人圍了宅子,將大公子在內的所有家眷全部逮捕入獄。小人賄賂了看守一千兩銀子,這才逃了出來給您報信。   安祿山聞言頓時怒不可遏,連連大呼,我兒是個誠實君子所犯何事,楊國忠你居然敢這麼做,誰給你的權力。呼罷多時,安祿山忽然想到是不是陛下授予了楊國忠密旨,要他抓捕自己的家眷,要不然楊國忠敢這麼直白的對付自己?   安祿山思緒紊亂,趕緊吩咐,把嚴莊、高尚喊來,我要議事。下人答應一聲,飛步下去傳令。過了一會,安祿山又吩咐,把崔乾佑和張開等人也喊來,我要聽聽他們的意見。有人領命,下去傳令。   不到半個時辰,諸位將軍都來到大廳之中,大家已經知道了消息,互相議論著長安的事情。   安祿山自後宅來到大廳,落座之後看到大家都到了。安祿山說道,都來了吧,你們可能已經知道了長安發生的事情,都說說吧,該怎麼做。   嚴莊第一個發言說道,王爺,不能再猶豫了,起兵吧,楊國忠欺人太甚,我們活不了了。崔乾佑最煩嚴莊演戲虛偽說道,放你娘的屁,什麼活不了了,有話你就好好說。   大家聽到崔乾佑怒罵嚴莊,雖然有些吃驚,但是眾人對老崔都十分了解,誰也沒說什麼。   嚴莊聞言趕緊收起演技正色說道,是我錯了,我的意思是說,楊國忠這麼做多半是接到了陛下的密旨,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必須趕快起兵,再晚就來不及了。崔乾佑聞言心中暗想,這還算句人話。   嚴莊一句話戳中了安祿山的要害,他就是害怕楊國忠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對付自己。安祿山點點頭說道,是啊,我現在沒有選擇了,隻能鋌而走險起兵反抗。隻是。安祿山說到這裡,臉上滿是愁容。   高尚看出了安祿山的擔憂說道,王爺是怕我們會失敗,是嗎?安祿山點點頭。不待高尚說話,嚴莊接話說道,不可能,現在全國各個藩鎮誰能比我們更強呢?沒有嘛。   安祿山聞言並不說話,而是看向崔乾佑、李歸仁等眾位將軍,等待諸將表態。   崔乾佑何等聰慧首先說道,老嚴說的有道理,現在我們範陽衛是最強邊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全國之冠,這一點毋庸置疑。李歸仁、孫孝哲等將軍紛紛附和。   安祿山看到各位將軍都是信心十足,他十分滿意。   安祿山看到了張開,忽然心中一動說道,我還有一個擔憂,就是很多武林人氏忠於大唐,萬一他們這些人來行刺。   張開很聰明知道該自己表態了,趕忙說道,無妨,我會守在王爺身邊保護您的安全。安祿山非常滿意說道,好好。   一陣沉默過後,安祿山咬牙說道,無可奈何,我老安隻能起兵造皇帝老爺子的反了,楊國忠也罷太子也罷,咱們戰場上見真章吧。   諸將聞言都是歡欣鼓舞,精神大振。嚴莊聽安祿山下定決心起兵奪天下,心中說不出的高興。他早年鬱鬱不得誌,對李唐皇室充滿仇恨。   張開建議道,可以聯係一下泰安的楊瀟,他與太子仇深似海,和楊國忠也是裂隙極大,可以爭取一下他的支持。崔乾佑聞言附和道,即便他不幫我們,隻要保持中立也是好的。   安祿山點頭說道,極是,我和這人關係還可以,你們二位也是他的舊相識,我委你二人全權,你們盡力去做就是。崔乾佑對張開說道,你和他是知交好友,可以修書一封看他是什麼態度。張開點頭。   議事完畢,眾位將軍各自下去整頓兵馬,擇日出兵。   張開回到房間,當即修書一封,備了一份厚禮派人送到泰安。楊瀟收到張開的書信和禮物,拆開翻閱。楊瀟不禁大吃一驚,隨即將書信遞給馨兒。馨兒看完也是驚訝不已。   楊瀟說道,這可不怪人家安祿山,既然他已經沒有選擇,也隻好起兵清君側。馨兒說道,真沒想到居然會變成這樣。楊瀟說道,張開兄弟說的雖然比較含蓄,但是能看的出來,安祿山不光想弄死楊國忠還要弄死太子,也就是要徹底造反了。馨兒點頭說道,是啊。楊瀟笑道,這可太好了,不管是誰想弄死太子,我都樂見其成。隨即楊瀟修書一封,備了回禮讓人送往範陽。   張開收到回信,送給安祿山。安祿山看過書信大喜過望,稱贊崔乾佑和張開判斷準確,不愧大將之才。張開說道,聽楊瀟的口氣他早就想弄死太子了,大王您起兵他即便不會幫忙也絕不會反對,您這下可以放心了。   安祿山哈哈大笑說道,我哪裡用的著他幫忙,隻要他不給我搗亂,我等還拿不下洛陽麼。眾人都是哈哈大笑起來。   安祿山當即下令,崔乾佑作為三軍主將,起兵三十萬,目標直指東都洛陽。崔乾佑領命。在安祿山的命令下,東軍主力盡出,兵鋒所指各處城池皆望風而降,戰況之順利就連安祿山都感到吃驚。不出半個月,河北大部分被拿下。   經過短暫的休整,崔乾佑指揮大軍渡過黃河,直奔洛陽而來。   皇帝陛下在長安收到了安祿山造反的消息,剛開始皇帝無論如何也不相信,認為這是有人誣陷安祿山。隨著軍報猶如雪片一般飛來,皇帝這才意識到安祿山真的反了。皇帝又是憤怒又是恐慌,他知道西軍如今實力大不如前,安祿山的東軍實在難以對付。   朝堂之上,眾位大臣誰也不敢說話。   皇帝臉色無比的難看語氣陰冷地說道,你們都知道了吧,安祿山反了。大臣們互相看看,誰也不敢出班回話。皇帝繼續說道,你們都啞巴了,難道就沒有對策嗎。   楊國忠聞言趕忙站了出來說道,回陛下,微臣早就說過安祿山狼子野心遲早要反,果然他按捺不住吞天之心起兵反叛。   老皇帝上了年紀,心思不能跟年輕時候相比。如果是年輕之時他必然能夠看出,安祿山之所以起兵作亂純粹是楊國忠擅自抓了安祿山的長子安慶宗等家眷,把安祿山逼的沒有辦法才導致的。   皇帝陛下認為楊國忠說的有理,但是心中怒氣不減說道,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朕要的是平叛方略。   楊國忠聞言嚇的一縮脖,趕忙說道,陛下英明,現在要立刻派出一員大將帶兵前去關東平叛。   太子李亨看到父皇被楊國忠的言語蒙蔽,心中無比的憤怒。太子暗想,這一切都是你施政不善搞出來的,居然還有臉出來說什麼早看出來安祿山要造反,真是恬不知恥。   太子不願意趟這道渾水,閉口不言。   皇帝陛下聽到楊國忠說要派將軍去關東平叛,心中怒火消減了一些。陛下說道,你繼續說,該派誰去。   眾位文臣武將聽到皇帝陛下這樣說,紛紛看向楊國忠聽他會說出誰的名字。畢竟,安祿山兵強馬壯,誰去平叛誰倒黴。   楊國忠四下打量,忽然發現安西軍大將軍高仙芝和副將封長清在自己的右首邊。   原來,高、封二人正好回長安述職,一時沒有離開。正好趕上了安祿山起兵作亂。   高仙芝看到楊國忠看向自己,心中暗道,不好,要壞事。   楊國忠趕忙說道,啟奏陛下,微臣以為大將軍高仙芝能征善戰,實是帶兵平叛的最佳人選。   高仙芝聞言恨不得一刀劈了楊國忠,但是現在處於朝堂之上無法行此野蠻之事。   皇帝陛下聞言大喜說道,準卿所奏,高愛卿何在。高仙芝趕忙出班答道,末將在。陛下下令,朕拜卿為征東大將軍兼任洛州刺史,你速速前往東都洛陽,朕付你全權,總領平叛事務。   高仙芝長嘆一聲,無可奈何的領命。他說道,啟奏陛下,末將請求封長清將軍隨同末將前去洛陽。陛下說道,準。   封長清暗自嘆氣,趕忙出班向陛下下跪謝恩。   陛下心煩意亂,起身離開朝堂。太監高聲喊道,退朝。高仙芝想要去禦書房再次拜見陛下,匯報一下東出平叛的困難。有太監攔住高仙芝說道,陛下這段時間太過勞累,將軍請回吧。高仙芝沒有辦法,隻好就此離開。   下朝後,高封二人湊在一起商議對策。   高仙芝抱怨道,這明明是楊國忠惹的禍卻要我們哥倆給他收拾,咱們上哪去找會打仗的老兵啊,總不能臨時去抓壯丁組成軍隊吧。封長清說道,別抱怨了,這回真得抓壯丁了,咱倆得趕緊去洛陽,要不然洛陽就要丟了。   高仙芝和封長清都知道東都洛陽丟了會是什麼後果。   兩人騎上快馬,帶著一點可憐的軍隊飛奔洛陽。   到了洛陽,高仙芝下令,采取一切手段征募軍隊,每位官員都要分配征兵數量,哪位官員完不成任務,一律處斬。眾位大人感到自己的腦袋隨時都會搬家,紛紛下去抓人補充軍隊。   不得不說這個辦法非常有效,很快,高仙芝和封長清就募集了二十萬大軍。但是,這些所謂的軍隊都是洛陽及周邊地方的小商小販、市井無賴和貧苦農民,戰鬥力堪憂。   高仙芝下令,大軍依托洛陽堅固的城池堅守不戰,有敢言出戰者,斬。封長清派出大量哨探前往黃河以北探查軍情,隨著軍報一封接著一封的送來,河北的城池一座接著一座的陷落。   封長清說道,我軍和叛軍戰鬥力差距太大,除了死守洛陽為安西軍到來爭取時間之外,我想不出任何辦法。高仙芝哼了一聲說道,死守也守不住,隻能拖延時間。你我手中沒有能野戰的士兵,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兩人正在討論軍情,有使者自長安來到傳達陛下的聖旨。高封二將趕忙迎接旨意。一聽之下兩人大驚失色。   送別使者後,高仙芝怒道,陛下難道老糊塗了嗎,我們新抓的壯丁都是些什麼貨色,他老人家難道不知道?居然下旨催促我們出戰。   封長清也說道,陛下到底是怎麼想的,二十萬小商販市井流氓能打仗嗎,就算是堅守洛陽都不知道能挺多長時間。   高仙芝怒道,到底是誰給陛下透漏的消息,說我們招募了二十萬大軍,我要是知道了一定殺了他。封長清終究是脾氣好勸道,算了,別跟朝中這幫人一般見識了,陛下要咱們出戰,咱就出戰吧。反正我也不認為洛陽能守得住。   高仙芝怒氣未消說道,蠢貨,我難道不知道洛陽根本守不住嗎。我的意思是咱們堅守兩個月,等待西域那邊的援軍趕來支援。要是現在就出戰,這幫混子能打過東軍那幫人嗎。   封長清被高仙芝一頓臭罵,隻得連聲稱是,不敢多言。   過了良久,高仙芝發泄完了心中的怒火嘆口氣說道,你的意見是正確的,我們不能違背陛下的聖旨。你準備一下,咱們隻好主動出戰了。   封長清對高仙芝非常熟悉,毫不驚訝當即說道,是,我這就去準備。隨後封長清下去安排出戰事宜。   崔乾佑率領東軍精銳騎兵五萬,步兵十萬,準備南下進入河南。大軍陸續渡過黃河,在洛陽城北七十裡安營紮寨。崔乾佑已經聽說了對麵是名將高仙芝和封長清,對尹子奇說道,有高仙芝和封長清駐守洛陽,我軍不好強攻。尹子奇說道,這二人雖然是名將,但是手下都是新募的士兵,戰鬥力有限。崔乾佑說道,極是。   兩人正在討論軍情。這時,有斥候前來報告,洛陽那邊有軍隊出城列陣好像要主動跟我們打。崔乾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疑問道,你看清楚了,是大批軍隊出城不是小隊偵查?斥候堅定地說道,看清楚了,是大部隊。崔乾佑和尹子奇對視一眼,尹子奇說道,怪哉,他為何要出城呢,他就這麼有把握能打贏我們?   崔乾佑大手一揮說道,不要多想了,戰機難得,咱們趕緊整軍出戰,要快。尹子奇點點頭隨即下令,騎兵集結,這就出發。有人飛奔出帳下去傳令。   崔乾佑和尹子奇集中了手頭能拿出來的所有騎兵大約三萬餘騎,飛奔前往洛陽城北。很快,兩人看到了唐軍的軍陣。在洛陽城北二十裡的地方,唐軍二十萬列陣完畢正在等待叛軍到來。   崔乾佑哈哈大笑說道,上天真是讓我等建功啊,你快看,對麵這都是什麼士兵。尹子奇仔細觀看唐軍軍陣,他久經沙場隨即判斷出唐軍都是新兵。尹子奇笑道,都是些新兵蛋子,咱們雖然人少,但是贏他不難。   當即兩人分工,尹子奇率領少量騎兵前去掠陣。唐軍見到東軍騎兵沖來,陣腳一陣大亂,破綻百出。高仙芝和封長清高聲下令穩住,但是不能阻止眾人驚慌。   看到唐軍陣腳大亂,崔乾佑下令,以最精銳的落曳河騎兵為前鋒,全軍沖擊唐軍大陣。   唐軍一觸即潰,全軍崩盤。   崔乾佑下令緊緊追擊,唐軍被殺死大半,剩餘全部投降。高仙芝和封長清看到全軍崩潰,知道已經無法挽回,兩人靠著親信衛隊拚死作戰,殺出重圍向西逃奔陜州。   崔乾佑一鼓作氣拿下洛陽,當即命人飛馬向安祿山報捷。此時安祿山還在河北休整,消化已經攻下的地盤。他正在擔心崔乾佑和尹子奇會遇到什麼麻煩,這時有人飛馬來報,洛陽已經拿下了。安祿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問道,是真的?這麼快就拿下了。來人大聲重復幾遍。安祿山大喜過望,當即賞了來人一百兩金子。這人磕了十個響頭感謝大王恩典。   安祿山召集剩餘諸將,下令大軍不要再在河北逗留,立即渡過黃河,諸將紛紛領命下去拔營。   十天後,安祿山進入洛陽。他誌得意滿,大喜之下重重地賞賜諸將。隨後,安祿山以洛陽為都城,登基稱帝。   高仙芝和封長清大敗之下,拚命逃到陜州。封長清看到陜州兵力極為薄弱無法堅守,建議將手頭所有力量全部撤往潼關,力保潼關不失。高仙芝說道,隻能如此了,潼關不能再丟,否則我等就是千古罪人。兩人商議一番,隨即下令,放棄陜州,固守潼關。   皇帝陛下在長安焦慮萬分,一直在等待洛陽那邊的戰報。忽然,有幾道軍報被人送來。陛下平復一下忐忑的心情說道,念。太監接過,打開翻閱。   那太監看了一眼軍報,沒有出聲朗讀,而是又看向陛下。皇帝陛下頗感厭煩斥責道,你耳朵聾了,念。太監身子嚇得一歪,不敢再猶豫,高聲朗讀起來。   陛下敬啟,臣高、封二將再拜,洛陽一戰,我軍雖然拚死作戰,然賊勢力強大,我軍不能抵擋。今臣二人商議後,決定放棄陜州,全力保住潼關。潼關天險萬萬不可出錯。千鈞之際,臣等擅專,請陛下恕罪。高、封再拜頓首。   皇帝陛下聽太監念完,差點被這道軍報氣死。近侍太監看到陛下臉色異常難看,一口氣難以呼出,大驚失色趕緊上前為陛下捶背揉搓胸口。過了好一會,皇帝陛下才提上這口氣來。   老皇帝好不容易提上這口氣說道,這兩個狗奴才是要氣死朕麼。說罷,他顫抖著伸出手來吼道,都念,都念出來,朕要看看這兩個人到底打了什麼樣的敗仗。太監嚇得一縮脖,趕緊拆開剩餘幾份軍報一一念給陛下聽。   皇帝陛下聽完,沉默良久。這時,楊國忠進入禦書房。他早就收到了這些軍報,已經知道洛陽那邊打了大敗仗。楊國忠不敢拿著這些敗報來見陛下,便命兵部直接送呈禦前。待到陛下知道這些敗報後,楊國忠算好時間這才趕來。   楊國忠戰戰兢兢,輕聲向陛下問安。皇帝陛下此時已經冷靜下來,恢復了往日的鎮定。他指著楊國忠對太監說道,給他看看這些敗報。太監趕緊將軍報遞給楊國忠。   楊國忠裝模作樣地翻看一遍,佯裝怒道,這兩個人是怎麼回事,居然打了這麼大的敗仗,他們對得起陛下的信任麼,簡直是無能至極。   楊國忠大罵高封二將,皇帝陛下神情平淡地看著他。待到楊國忠罵完,陛下問道,罵完了?楊國忠嚇的一個激靈,趕緊跪地請罪說自己禦前失禮,請陛下治罪。   皇帝陛下問道,你家兄弟現在哪裡?楊國忠心中驚訝,知道陛下問的一定是楊瀟。他當即答道,該是在泰安吧。陛下說道,你趕緊把他找來,朕等你的消息。楊國忠聞言心情極為復雜,有喜悅但是更多的是擔憂。他想要說些什麼,但是看到陛下麵容冷漠,他不禁打了個寒戰趕緊應道,陛下聖明,臣這就去辦。   陛下不耐煩地一揮手,楊國忠趕緊謝恩出門。   楊國忠回到府裡,當即請來韓國夫人,將陛下的話轉述一遍。韓國夫人哼了一聲說道,你這就按照陛下的意思去請小弟來吧,看他會怎麼對付你。楊國忠趕緊滿臉陪笑,對韓國夫人一頓阿諛奉承。   過了好一會,韓國夫人答應了楊國忠的請求。她立即修書一封,請楊瀟前來長安。楊國忠以韓國夫人的名義,派人五百裡加急送往泰安。   楊瀟自從接到張開的信明白北方要大亂了。他與馨兒商議,決定去蘇州安寧公主那裡住些日子,好躲避北方的戰亂。馨兒隨即命人下去收拾行裝。   三天後,趙家全部收拾齊全。楊瀟帶著一大家子趕奔蘇州。一路還算順利,眾人先是乘坐馬車。到了徐州,換成船隻。一路順著大運河,順利到達蘇州。   安寧公主早已經接到楊瀟的書信,她親自在渡口迎接楊瀟一家到來,接到眾人,公主非常高興,拉著馨兒的手問個不停。眾人在公主的引導下,來到城南的小湖莊。公主在這裡有座莊園,留給楊瀟一家居住。楊瀟和馨兒再三致謝,公主客氣幾句。   安頓好家人後,楊瀟和馨兒來到城內公主府上赴宴。兩人備了重禮,感謝安寧公主的往日情義和今番相助。   安寧公主也不客氣,收了禮物。隨即公主命人擺排豐盛的酒宴招待楊瀟和馨兒。玉總管作陪,四人邊吃邊談。   楊瀟將北方將要發生戰爭的事情向安寧公主講述一遍,公主也是頗為吃驚。隨即,公主也說了一些過去幾年朝廷發生的大事。楊瀟早已經遠離朝堂,並不知道這些事情。   聽到四大衛在南詔全軍覆沒的消息,楊瀟驚訝道,真的假的,這怎麼可能呢。安寧公主說道,是真的,我多年心血被楊國忠給扔到了南詔,這或許是天意吧。楊瀟勸解道,算了,我等照顧好自己就行了,你我現在都不做官了,何必再關心這些軍國之事。公主點點頭。幾人轉而說些生活中的瑣事,氣氛漸漸輕鬆了起來。   一頓大吃大喝之後,楊瀟和馨兒向公主告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坐船離開。兩人之前沒有來過蘇州,看到蘇州城頗為繁華熱鬧,夜晚也是叫賣聲不絕,楊瀟摟著馨兒一同看著船外的風光。馨兒忽然說道,這下可順你的心意了吧,你在這裡早晚都能看到她。   楊瀟打個哈哈說道,哎呀,都是老夫老妻了,還開這種玩笑作什麼。馨兒捶打了楊瀟一拳說道,你明天去做什麼,還到蘇州城裡來見她麼。楊瀟說道,你要是介意,我就不來見她,這種小事值得你這麼在意麼。馨兒說道,咱家欠人家那麼大的人情,她若是有所差遣,不要說你,我也要全力去幫人家。楊瀟點頭說道,是啊是啊。馨兒補充道,不過你不能主動去勾引她,記住了麼。楊瀟笑道,我豈是這樣的人啊。再說我就這麼有魅力麼,也就你當個寶罷了。   馨兒搖頭說道,今時不同往日,你練成了天下第一的神功誅仙神劍。我瞧著她看你的眼神比往日都不一樣,她或許心中對你的感情發生了變化。楊瀟反而沒覺得有什麼變化說道,怪談,武功高就更討人喜歡麼,那世上的女子都嫁給天下第一好了。再者說了她這輩子什麼沒見識過,我一個俗人值得什麼。馨兒說道,或許吧。   楊瀟摟緊馨兒說道,我不去找她就是,這下你放心了吧。馨兒聽到楊瀟說不會去見安寧公主,她感到這或許十分失禮,但是心裡仍然非常高興。   兩人就這樣一路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坐船回到了小湖莊。   此時已經到了掌燈時分。楊瀟回到房間洗漱過後上床休息。馨兒去看看孩子們,不多時回到房中。兩人溫存一番,倒頭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