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比武(1 / 1)

魔龍馨女傳 公子楊瀟 15153 字 2024-03-17

三天後,軍報傳來,潼關那邊叛軍撤軍三十裡放棄了對潼關的進攻。皇帝陛下龍顏大悅,親自下旨大大地誇贊了一番楊瀟。楊瀟也很高興,感慨張開一諾千金從不食言。   又過了幾天,朱顏來到長安。皇帝陛下非常高興,親自接見朱顏,同時邀請楊瀟和安寧公主作陪。   老皇帝因為叛軍退軍的事情心情很好,對朱顏問東問西,顯得很高興。眾人歡欣飲宴。   第二天,陛下再次設宴款待朱顏。隻不過這次宴席之上多了幾位客人,有武聖人和本元和尚作陪,而安寧公主以身體不適為由沒有再來。   公主不想再和楊瀟同時在陛下麵前露麵,以免讓陛下疑心,她找個借口在家裡待著。   楊瀟見到這幾位後很是驚訝。幾年不見本元和尚,楊瀟還有點想他。   武聖人又叫武聖老人,同時還叫五聖老人,是五個武功很高的老頭。他們之中以大聖人和智慧老人武功最高,其餘三人也不錯隻是遠不如這二人而已。大聖人居長,智慧老人居次,剩餘三人居再次。   武聖老人的成名絕技是五聖金法和丹青鐵麵。   五聖金法是道家正宗武學心法,這種大法能夠抽取別人的功力為自己所用,是修習內功的至高法門。但是,和天山尊者的絕技海納百川不同,五聖金法不會一次將人的內力抽乾,隻是抽取幾分而已。被抽取內力的人不會變成廢人,而是通過自己的修煉,可以將功力慢慢再修回來。   武聖老人抽取別人的內力後,這些內力不能停留在他們體內太長時間,必須以內外功夫將這些內力打出。如果不這麼做,武聖老人的內力就會停滯固結,不能運轉。   乍一看,五聖金法似乎不如海納百川厲害,實則不然。正相反,五聖金法比之海納百川高深的多。海納百川隻能抽取內力,然而五聖金法可以抽取世間萬物,這套神功大法蘊含著金為萬物,萬物作金的道家至高理念,實是修煉內功的最高法門。   一旦被五聖金法壓製,任何練武之人均無法擺脫無法抗拒,朱顏和楊瀟不能,本元和尚同樣不能,安寧公主亦不例外。須知,這套天賜仙法,世上生靈,世間萬物,皆不能拒。   這門功法實在是奇特的很,但卻是普天之下最正宗的內功心法,千百年來傳承不絕,從未中斷。武聖老人以這項絕技為根本,將自身內功修煉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朱顏和楊瀟無法同這個五個老頭比內力,因為實在是遠遠不如人家。   至於丹青鐵麵,則是三張虛無麵具,蘊含至陰、至陽和中庸三種真氣。這門功夫同樣是修煉內功的至高法門,一旦練成可以應付所有高手的攻擊,自己則遊刃有餘絕對不會出錯。而且丹青鐵麵圓轉如意,不僅能應付練武之人的攻擊,便是與尋常人交往也是大有幫助。隻是有一點,這丹青神功用作進攻之時,每一次隻能使用一種真氣,即用了中庸便不能再用陰陽,也算是一個小小的缺陷罷。   武聖老人久居皇宮之中,極少露麵,然天下皆流傳著武聖人的赫赫盛名。要問武林聖人能耐有多大?有一首聖人歌贊曰:   一口清風排巨浪,教化自然在人間。   敢叫天心奪日月,江山永固萬萬年。   縱橫捭闔誰敬仰,千秋後世人人誇。   道法高深實難測,孔孟賢明無他強。   文韜武略鰲頭占,道德得道數第一。   四海之眾冠天下,八方尊崇無二人。   丹青神功不絕代,金法梵音永流傳。   再世堯舜獨尊我,禹王重生武聖人。   由此可見聖人之能。   本元和尚自打武林大會上以一人之力串五位絕世高手奪魁後,隨同師父和師叔回到少林寺。慧正老方丈將所有事務都交由本元和尚打理。沒過幾年,慧正大師圓寂。本元和尚在少林寺全體僧眾的公議下,順利接任方丈寶座。這一次,他再次接到太子密信,以覲見皇帝陛下的名義來到長安。   朱顏和本元和尚都是河南人,一個家在洛陽、一個家在嵩山少林寺,倆人關係不錯寒暄個沒完。楊瀟和武聖老人之中的智慧老人同屬玉清一脈,雖然不是同門同派,但都是道家玉清門下。楊瀟舉起酒杯向智慧老人敬酒,對他大大地吹捧一番。老人對楊瀟極為賞識,連連稱贊楊瀟武功了得。   一時之間大殿之內氣氛很是融洽。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皇帝陛下說道,朕一直有一個疑問,還請眾位卿家不吝賜教。眾人聽陛下說話這麼客氣,都趕忙謙虛起來,問陛下有啥疑惑。   老皇帝點點頭說道,朕知道幾位武學聖人的內功修為已臻入化境,本元方丈的金剛不壞神功也是大大有名。但是,朕常聽人說,天下第一神功是洛陽朱家的誅仙神劍絕技。朕想親眼看看,究竟是誰更強。   眾人聞言都相互看看,不知道陛下是一時興起還是執意要看。   大聖人輩分最高,武功最強,然他一向沉默少言,且極少親自出手。   智慧老人看了眼師兄,又看向陛下,拱手問道,陛下,老臣冒昧,請問您是真的要看還是隨口問問。老皇帝嗬嗬一笑說道,聖人您這話說的,朕一向是金口禦言,哪會拿這個說笑呢。眾人聞言都明白了陛下的心意,幾人互相看看都同意了。   朱顏看向楊瀟說道,楊叔父,你先選吧,你打算跟誰比比。楊瀟麵露難色地說道,大侄子,咱們要是動手的話會不會把人家打傷了。打傷了也不要緊,萬一不小心失手殺了人,那就太不好了。   不待朱顏答話,武聖老人和本元和尚差點被楊瀟的話給氣死。大聖人麵色依然平靜,智慧老人臉上稍有慍色,剩下三位聖人大怒,本元和尚盛怒,六人看著楊瀟,嚇得楊瀟不敢再說話。   本元方丈喊了一聲阿彌陀佛說道,相爺,你這話說的太傷人了,什麼叫打傷了,還什麼萬一,貧僧絕不答應。大聖人和智慧老人沒說話,剩下三個老頭紛紛說道,就是,開玩笑,還什麼失手殺人,太看不起人了。   楊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趕忙跟這些人賠禮,說自己一時失言,大家千萬不要介意。六人這才漸漸消了怒氣,但是仍然要跟楊瀟和朱顏比劃比劃。   得,朱顏見到這幫人執意要打就說道,既然你們堅持要打,那得先說好,得簽生死狀,否則免談。我隻出一劍,你們隨意即可。   五個老頭和本元和尚本來已經被楊瀟的賠禮道歉給消了火氣,但是朱顏這些大話又把眾人給惹火了。   本元方丈當即親筆書寫了一份生死狀,簽了自己大名。五聖老人一商議,讓智慧老人出來打,老人也不客氣,親筆簽了自己大名。   朱顏也不跟這些人多說話,大大咧咧地簽了自己大名。楊瀟本想再勸兩句,但是看到本元和尚和三個老頭憤怒的樣子,隻好簽了自己名字。   太監察言觀色,看到眾人都準備完畢,他大喊一聲,眾位大人,可以開始了。   朱顏毫不客氣第一個登場問道,誰來?本元和尚尋思,楊瀟年長功力定然更強,朱顏年輕功力自然要差不少,自己得趕快占朱顏這個便宜。他當即答道,我來。隨即來到大堂之中。   朱顏笑道,方丈大師,我不欺負你,我隻出一劍,你趕快施展你的金剛不壞神功吧,要不然你連一劍都接不了。本元和尚亦是武學聖手,當然知道誅仙神劍的大名。他自幼就聽說過神劍的威名,耳朵早就磨出繭子來了。方才他還挺氣憤的,但是真要麵對誅仙神劍時,他反而沒什麼火氣了。   本元和尚也不答話隻是嚴肅地點點頭。他全身內力暴起,施展出了金剛不壞神功。朱顏滿意地點點頭,對本元和尚能聽自己的話感到很高興。   朱顏特意問了一句,方丈大師,你準備好了麼,我可要動手了。本元和尚亦不答話,隻是鄭重地點了點頭。   猛然間,朱顏全身勁力暴起,雙眼圓睜。他右手一拳直直地擊出,瞬間,一道最強劍氣射向本元和尚。   劍氣實在是太強太快了,眾人都來不及看清朱顏是怎麼打出來的。   耳輪中隻聽到轟的一聲巨響,本元和尚被劍氣正麵擊中。   大家趕緊看向本元和尚,隻見本元的金剛不壞神功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他臉色蠟黃、氣息極度紊亂,忽然,他哇的一聲吐出一大口鮮血。   朱顏看到後趕忙沖上前去,伸手替他封住了穴道。朱顏滿臉歉意地說道,方丈,你沒事吧,哎,我出手是太重了,我向你賠罪。這時,有幾位太監趕忙上前來攙扶本元和尚,朱顏便將本元交給了太監照顧。   眾人此時方才回過神來,紛紛議論起來。   大聖人麵色平靜,沒有說話。   智慧老人眼中多是驚訝贊道,厲害,不愧是天下第一神功誅仙神劍,聞名不如親見,我等也算是開了眼了。朱顏哼了一聲根本不客氣,隻是簡單地點點頭,隨後一屁股坐回了座位。   楊瀟以為朱顏露了這項絕技後,智慧老人就不會再向自己挑戰了。但是,他錯了。智慧老人說道,相爺,請吧,該咱倆了。   楊瀟本想拒絕,但是看到他一臉鄭重的樣子隻得從了他。   兩人來到堂中,楊瀟說道,您是長輩又是和我一樣同屬玉清門下,這樣吧,您先動手。智慧老人點點頭,他已經見識到了神劍的威力便說道,你是晚輩,按說我該讓你先動手,但是這神劍威力太大,你要先動手的話我沒有絲毫勝算,我就倚老賣老一下,先不客氣了。楊瀟點點頭,沒再說什麼。   智慧老人念了一聲無量天尊,右手舉起,同時施展五聖金法和丹青鐵麵兩項絕技。霎那間,一股強大的威壓直奔楊瀟而來,同時憑空出現三張無形麵具擋在老人身前。   楊瀟見到這股威壓襲來,他全身勁力暴起,右手一拳向前直直地擊出,瞬間,一道最強劍氣射向智慧老人。   五聖金法的威壓被劍氣瞬間切斷,三張無形麵具也被瞬間切碎,劍氣威力消減大半,正麵擊中智慧老人。老人來不及反應,也無法閃躲,被劍氣打中胸口。   楊瀟見狀大驚失色,擔心劍氣會殺死智慧老人。但看到老人雙目還算有神,楊瀟知道他沒事。   楊瀟心中暗暗佩服剛要開口誇贊,智慧老人哇的一聲也是吐出一大口鮮血。三位聖人站起身,上前關心地問道,師兄,你沒事吧,怎麼樣。   大聖人沒有起身,麵色依舊淡然,他隨手一揮,一道內力落到智慧老人身上。   片刻,智慧老人蒼白的臉色恢復了紅潤,氣息大為輕鬆。智慧老人向大聖人一點頭,並未說什麼。   大聖人微微點了點頭。   楊瀟看到智慧老人被劍氣所傷,想要過去查看一下,順便說幾句關心的話。然看到大聖人隨手一揮,居然片刻間就大大減輕了智慧老人的傷勢,楊瀟無比的震驚,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   過了好一會,楊瀟回過神來,走到智慧老人身邊說道,前輩,你沒事吧,都是我的錯。智慧老人得大聖人相助,傷勢大為減輕,他擺擺手說道,不,是我太小看神劍了,你沒有錯。   楊瀟見他無事,趕忙看向大聖人,拱手贊道,聖人道法高深,楊瀟佩服。   大聖人難得開口,微笑道,你很好。   楊瀟受寵若驚,再次拱手說道,多謝。   大聖人微微點了點頭。   楊瀟向五聖施禮,回到座位。   皇帝陛下從震驚中回過神來關心道,方丈大師、聖人,你們沒事吧。本元和尚此時已經調息完畢,情況好了很多。兩人齊聲道,多謝陛下關心,我們沒事了。陛下點點頭開始誇贊朱顏和楊瀟。   皇帝陛下對楊瀟和朱顏朗聲說道,朕今天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麼你們學武之人都公認誅仙神劍是天下第一神功。朕很欣慰能得你二位神人相助,朕決定加封你們二位為王爵,以示榮寵。   朱顏和楊瀟聞言都是受寵若驚。朱顏性格直爽,趕緊跪下磕頭大喊,陛下聖明,臣多謝陛下。楊瀟白了他一眼暗道,你小子真不懂禮數,這種情況應該先推辭客氣才是。但是朱顏已經領了恩,楊瀟也不能再假意婉拒了。楊瀟隻好也下跪領旨謝恩。   陛下趕緊讓二人起身,心想這二人武功均是天下第一,要不然,我免了他們的跪拜禮算了。但是,陛下忽然想到自己要是這麼做了會惹得其他高手不悅,而且這兩人是如此的年輕,自己還要靠跪拜禮儀讓他倆臣服,不能免。陛下想通了這一層,便不免他倆的跪拜禮。但是陛下想給他倆再加點榮耀便說道,朕今天很高興,想再賜你二人一道恩典,你們是因為武功獲封的王爵,朕就賜名武學王爵,你倆各自挑選一個名號吧。   朱顏沒聽懂陛下的意思,隻好茫然地看向楊瀟。楊瀟心中對他閃過一絲鄙夷暗想,朱玉大哥居然沒教給你小子爵位之禮麼,你看,丟人了吧。   楊瀟見朱顏不說話,趕忙先向陛下謝恩,隨後不客氣地說道,多謝陛下恩寵,臣受陛下天恩已久忝有齊公爵位,臣選齊王這個封號。   朱顏一聽就明白了,原來是這個意思。他照貓畫虎也簡單客氣了一句說道,陛下,臣是洛陽人,臣選擇梁王這個封號。   陛下點點頭贊道,很好,朕很欣慰,按說這兩個封號都很尊貴而且大唐已經有過齊王和梁王的爵位封賞了。但是朕方才說了,你二人是以武學封王,朕就破個例,加封楊卿為齊王,朱卿為梁王。   兩人聞言心中無比的喜悅,都再次下跪大喊,多謝陛下,陛下英明。   兩人起身後,本元和尚,武聖老人紛紛向兩人祝賀。朱顏性子直爽,也不客氣,隻是連連點頭。楊瀟發揮自己吹捧客氣的本事,先客氣一番隨後又恭維了他們幾句。氣氛和諧下來。   眾人飲宴多時,宴會結束。   陛下禮送了其餘人等,專門留下了楊、朱兩人。   禦書房內,陛下說道,楊卿,朱卿年少,朕就問你了。楊瀟點點頭。陛下繼續說道,朕有一個辦法,可以快速消弭這場大亂,不知道你是否能猜出朕的心意。楊瀟不是傻子當然猜到了陛下的意思,他答道,陛下是說讓我倆去洛陽割下安祿山的腦袋,這樣的話叛軍就會軍心大亂,是嗎?   皇帝龍顏大悅,心裡贊嘆楊瀟聰明伶俐說道,不錯,朕就是這個意思。   楊瀟眼珠一轉計上心頭暗道,我把這個球踢給朱顏,看這小子是怎麼想的。楊瀟趕忙說道,回陛下,梁王他家學淵博使得是正宗誅仙神劍絕技,臣不敢以庶奪嫡,想聽聽他的意見。朱顏聽了大為受用暗想,你小子真挺識趣的,還知道我是神劍正宗你是神劍庶出。   不待陛下說話,朱顏說道,陛下,臣不太認可您的建議。楊瀟萬沒料到這人居然敢這麼跟陛下說話,直接呆住了。   陛下也是感到很驚訝,確實很少有人敢這麼跟自己說話,但是考慮到這人三十多歲就是天下第一了,算了,朕寬容大度不跟孩子一般計較。   陛下問道,為什麼?朱顏據實回答,請問陛下,洛陽皇宮有多少間房子?陛下立即答道,兩千多間。朱顏說道,這就是了,隻是一個皇宮就有兩千多間房子,我倆怎麼去找安祿山呢?況且安賊身邊高手極多,我倆或許能以一敵十,但是絕計做不到以一敵百,我無法做到這件事。   楊瀟心中不由得對朱顏好生佩服,敢說敢做,說得也確實在理。陛下無法反駁,隻好說道,朕明白了,朕有些累了,你倆退下吧。楊瀟和朱顏趕忙拱手施禮,緩步退出。   兩人結伴而行,往皇宮外走去。楊瀟不想說話,朱顏卻說個不停。朱顏說道,嗨,這皇帝,真打的好算盤,我也不是傻子,我就算神劍再厲害也不能殺光安祿山身邊的高手啊,況且我現在隻有四道最強劍氣,用完了我怎麼辦。   楊瀟不想理他,也不搭話。   朱顏對此毫不在意問道,我都跟你說了我的武功底細了,你咋不說話,你有幾道最強劍氣?楊瀟一陣厭煩但還是直言說道,八道。朱顏無比的驚訝說道,真的麼,你這麼厲害,居然能修到八道最強劍氣。楊瀟解釋道,我比你年長十多歲,又有一些其他法門加持內力,自然會多些。朱顏說道,不,你練功刻苦罷了,我自打練成四道最強劍氣之後便得意忘形,對練功無比的厭煩,再也沒練過武功。   楊瀟心中暗想,你小子倒挺實在,啥都往外說啊,也算是個誠實的人。朱顏繼續說道,我除了這四道最強劍氣之外,還有一套精妙劍法和十六道次強劍氣,哎,我家這套誅仙神劍其實是三篇劍術心法,嘿嘿,你還不知道吧。   楊瀟聽他得意忘形的啥實話都往外說,不禁暗想,你小子不會是朱家嫂子和別人生的孩子吧,怎麼一點朱玉大哥的城府都沒有呢,怪哉。   楊瀟心裡對他有些鄙視但是嘴上卻誇贊道,你家這誅仙神劍真厲害,有精妙劍法、次強劍氣和最強劍氣三種武學,我真羨慕,我沒你家這麼豐富,我隻有這八道最強劍氣。   朱顏難得地誇獎別人說道,你太客氣了,我這是家傳武學從小就練,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才練成這樣。你可是自創武功,還僅僅隻用了兩年時間。你隻用了這麼少的時間就練至八道最強劍氣,我心服口服,你厲害。   楊瀟聽了很受用,不禁也有些得意。   過了一會,楊瀟嘆口氣說道,或許吧,我是閉關兩年,這期間我幾乎隻練武功其他啥也不乾,這才到了今日的境界。   朱顏聽罷心中無比的敬佩說道,你真厲害,能夠做到整整閉關兩年,難怪能修煉到今日的境界,我是做不到像你這般刻苦。   倆人囉嗦了一路,出了皇宮南門。朱顏一揮手,施展輕功,很快不見了蹤影。楊瀟搖搖頭,慢慢向公主府走來。   到了公主府,公主已經備好了晚飯等待著楊瀟。見麵後,公主問道,怎麼樣了。楊瀟簡單地說了一下經過。安寧公主聞言大喜恭賀道,王爺,我給你見禮了。楊瀟笑道,公主殿下,奧不,吳王殿下,你不必過謙了,咱們這就吃飯吧。   倆人表演一番,這就吃飯。公主本想明天就離開,去塞外看看,順便把這大嫌疑給避開。楊瀟不知道犯了哪門子病,非要纏著公主不讓人家走。倆人吃完飯就回了房間。一陣溫存過後,兩人躺在床上,望著頂棚。   公主說道,我明天就得走了,不能再拖了,再呆在這裡,父皇他會疑心我的。楊瀟摟著她含糊道,我不讓你走,你走了之後我一個人在這裡多無聊。公主笑道,大王,你還缺女人嗎,你隨便找幾個美女來陪你就是了,我不介意。楊瀟不知道犯了啥病,就是要安寧公主陪他說道,我就不,我隻要你陪,不要其他女人陪。安寧公主被楊瀟纏住,隻得由著他。   兩人就在長安又住了七八天,安寧公主下定決心明天就走,離開楊瀟這個大累贅。   這天晚上,忽然有太監來到,說是陛下急召,請兩位這就進宮。楊瀟和安寧公主都以為有重大的軍情要議兵,趕忙飛馬來到皇宮。   太監不將兩人領到禦書房,反而帶到了中書省議事的大堂,兩人也沒多想跟著太監來到這裡。這裡雖然亮著燈,但是裡邊一個人也沒有,安寧公主和楊瀟相互看看,都大為不解。   太監滿臉堆笑道,大王,您先在這裡等等,陛下請公主先進禦書房。楊瀟說道,無妨,這裡和禦書房這麼近,我就在這裡等就好。太監說道,好,一會老奴來叫您。楊瀟說道,不必麻煩公公,這裡能看到禦書房正門,我看見公主出來馬上過去就行,不必再勞您跑一趟。太監道了聲謝,帶著公主去了禦書房。   楊瀟以為陛下一定有絕對機密的事情要詢問公主的意見,或許是授予公主官職?或許是換太子?楊瀟胡思亂想認為一定會等很長時間。   出乎楊瀟預料,安寧公主很快就出了禦書房。隻是不知道陛下和公主說了什麼話,公主似乎極為憤怒,她極其罕見地摔門而出。安寧公主也不來中書大堂和楊瀟匯合,居然直接在皇宮裡施展輕功飛身而去。   楊瀟看傻了。他實在是想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安寧公主這麼穩重的人居然會跟陛下發脾氣,還在皇宮裡就用了武功大怒而去。   楊瀟心中閃過非常不好的感覺,這時,老太監已經來到中書大堂說道,大王,陛下有請。楊瀟聞言長出一口氣,他方才胡思亂想,還想到公主一怒之下是不是會打傷或者殺了陛下。聽到公公說陛下有請,那說明陛下沒事。   兩人快步走向禦書房,楊瀟問道,公公,到底怎麼了,公主她。公公答道,王爺,老奴方才也不在,您有什麼話直接問陛下吧。楊瀟知道人家不願意多事,也就不再多問。   進了禦書房,楊瀟跪拜行禮完畢,站起身來看向皇帝。老皇帝的臉色說不出的難看,盯著楊瀟一言不發。楊瀟不明所以,心中雖然害怕,但還是問道,陛下,公主怎麼了,怎麼會摔門而去。   皇帝陛下死死地盯著楊瀟,仿佛要看穿楊瀟的靈魂。楊瀟自問除了睡過安寧公主這件事之外,沒有其他對不住皇帝的事情。至於和公主睡覺,這是兩人都同意的,這種事在大唐又算啥呢,楊瀟也沒當啥大事。   良久,陛下好像沒看出楊瀟有啥異樣,便眼神轉為柔和問道,楊卿,你對這段時間叛軍攻打南方的事情怎麼看呢。楊瀟聞言也沒多想直言道,臣已經聽說了,是尹子奇帶兵打的,這人有些本事,臣打算派一員虎將帶兵去幫助南方軍,隻是還沒想好派誰去。   皇帝陛下聞言一愣,似乎沒想到楊瀟這麼說,但是很快便順著楊瀟的話說道,朕也想了好久了,思來想去隻有一人能夠勝任。楊瀟疑惑道,請問陛下,您是指?陛下說道,你,隻有你去,朕才能放心。楊瀟聞言大感意外,他此時是宰相,出去親自打仗當然足夠勝任,隻是,這是不是太突然了,按說派個將軍去就行了,怎麼陛下非要我去呢?   猛然間,楊瀟想明白了,陛下這是知道了自己和安寧公主搞在一起的事情,以陛下的聰明不難猜出自己有意扶持公主為儲君。陛下何等聰明,人家玩了一輩子政治,實在是太懂這些了。   楊瀟想明白了這一點頓時就都明白了,難怪公主摔門而去,一定是陛下說了什麼話把她刺激的夠嗆,這一切的責任都在自己身上。哎,造孽啊。   楊瀟點點頭說道,臣明白了,臣也認為陛下考慮的是,臣服從陛下一切安排。   皇帝陛下對楊瀟的回答非常滿意,眉頭也舒展了許多。忽然,陛下猶豫起來,他似乎有什麼話想要問問楊瀟,但是卻顯得非常為難不敢問出口。   楊瀟心裡有愧正低著頭不敢直視陛下,自然也沒看到。   過了好一會,陛下做出了決定,終究沒有問出口。但是,陛下嘆了口氣說道,楊卿啊,你對不住朕啊,你自己說,朕待你如何?楊瀟趕忙答道,臣有罪,陛下待臣天高地厚之恩,臣沒齒難報,臣有罪。皇帝陛下長長地嘆了口氣說道,你走吧,聖旨稍後就會下達。   楊瀟心中滿是對陛下的愧疚,三跪九叩對陛下施禮。完畢後,他低了頭緩緩退步,出了禦書房。   走出皇宮的路上,楊瀟連連大罵自己沒出息,害人不淺。人家安寧公主和陛下的關係多好啊,自己和公主睡覺,把人家害慘了。陛下對自己何等的器重,我乾的這叫什麼事?居然還攛掇安寧公主想要對陛下逼宮,自己真不是個人。   楊瀟一路罵罵咧咧,大罵自己,回到了公主府。楊瀟本以為公主在府裡等著自己,但是下人說道公主跟您走後就沒回來。楊瀟說道,公主生氣了,估計去塞外散心去了,是我不好把她氣跑了。下人不敢摻和這倆人的事,趕忙低頭退了出去。   楊瀟在中廳喝了兩壺悶酒。有太監來傳旨了,楊瀟趕緊跪拜接旨。太監朗聲說道,陛下禦令,江南情況危急,朕與諸位大臣商議多時,唯有卿能匡正江南之危局、挽狂瀾於既倒。朕加封卿為四大衛大將軍徐州大都督,總領徐州軍政,欽此。   太監說道,大王,陛下還說了,江南危急,請您這就動身去徐州,務必守好江南的北大門,您這就收拾一下啟程吧。楊瀟疑惑道,現在?太監鄭重地點了點頭。   楊瀟頓時明白了,一定還有更大的隱情自己不知道,否則陛下怎麼會這麼著急讓自己走呢。隻是陛下為啥不跟自己說呢?有啥事這麼乾係重大,陛下連自己都不願意透露。楊瀟說道,我得帶點兵馬去徐州啊,我自己一個人怎麼做事呢。太監答道,陛下的聖旨裡不是說了嗎,任命您為四大衛大將軍,新建的四大衛您可以隨意調遣。   楊瀟明白了陛下這是用心良苦啊,既然是這樣,楊瀟說道,請公公回復陛下,徐州局勢危急我這就動身,不能親自拜別他老人家了,徐州有我在萬無一失,請他老人家放心。太監聞言大喜,暗道楊瀟真聰明一點就透。他笑道,老奴我一定把王爺的話帶到,我想陛下一定會理解的。楊瀟當即吩咐收拾行裝,趕奔潼關。   來到潼關後,楊瀟下令,四大衛新建騎兵五千人立刻整裝趕奔徐州。張鐮不明所以,楊瀟也不解釋隻是讓他照做。張鐮趕緊下去安排。   這一忙就忙到了第二天早上,張鐮匯報全軍集合完畢,可以出發了。楊瀟說道,走,出發。張鐮問道,咱們走了,潼關誰守?楊瀟說道,廢話,你又不是皇上,你操哪門子心。張鐮嚇得一縮脖,不敢再問了。   楊瀟帶著四大衛騎兵直直地往東奔來,遇到東軍那幫家夥,楊瀟直接亮明身份讓他們滾蛋。東軍和楊瀟非常熟悉,紛紛給楊瀟讓路避著這位瘟神。   楊瀟在洛陽城南繞過,徑直往徐州趕來。五天後,大軍來到徐州。   徐州刺史和一眾屬官親自出城迎接楊瀟,楊瀟一直脾氣很好,說話客氣。但是此時他心情極差,對刺史等人理也不理。張鐮趕忙跟刺史大人解釋一番,推說楊瀟身子不爽,請眾位海涵。刺史不敢得罪,隻得連連點頭。   楊瀟將軍務丟給張鐮處理,自己閉門不出。他一直挺想念安寧公主,不知道公主此時在哪裡?   刺史為了討楊瀟歡心,特意送來兩名揚州美女,說是王爺來時沒帶女眷,讓這兩個丫環照顧楊瀟起居。楊瀟掃了一眼發現這倆人確實是上佳姿色,但是他心中思念安寧公主,絲毫提不起興趣。   張鐮把小事處理的七七八八,大事來向楊瀟請示。楊瀟頗為厭煩,讓張鐮自己決定。張鐮不敢擅專,隻得凡事謹慎,不錯為先。   時光荏苒,一個多月的時間這就過去了。楊玉瑤和楊瀟通過兩次書信,楊瀟對三姐倒是沒有隱瞞,什麼都說了。楊玉瑤用信鴿給楊瀟遞了兩次短書,楊瀟以為是什麼好話,稱贊三姐是個好人。但是,楊瀟接過信鴿拿出書信發現,這人居然用飛鴿傳書罵自己玩弄安寧公主的感情。他頓時很生氣,也用飛鴿傳書罵她生活不檢點。   時間又過了不到一個月,楊玉瑤再次飛鴿傳書到來。楊瀟還以為這人有病又罵自己,他掏出書信一看,頓時傻眼。   原來楊瀟走後,皇帝任命哥舒翰作為主將鎮守潼關。楊瀟知道哥舒翰很穩重,不會有啥過失。但是,誰知道陛下也犯了病,非要逼著哥舒老將軍出去跟崔乾佑打。   崔乾佑手下皆是東軍精銳,雖然一直數量不多在十萬左右,但是戰鬥力卻是東軍之冠。哥舒翰手下雖然號稱大軍三四十萬,但是其中水分有多大楊瀟自然清楚,哥舒翰也清楚,但是皇帝不知道這裡麵的道道。   皇帝被東軍的情報迷惑了,認為潼關前邊隻有數萬東軍,自己有大軍三十多萬,四五個人打他一個人絕對能打過吧。所以陛下逼著哥舒翰出戰,哥舒翰不敢違背聖意,隻得出關去打。   崔乾佑接到情報大喜過望,他帶兵能力卓越,不輸楊瀟和高仙芝等人。崔乾佑利用唐軍這邊番號眾多指揮混亂,新兵難以約束的弱點,派出少量部隊攜帶大批財物前去誘敵。   崔乾佑的招數很有效。唐軍士兵有很多新招募的窮苦百姓,這些人一見到東軍丟棄的財物直接瘋了,根本不聽軍令拚命搶奪地上的財寶。   這幫人把軍紀整崩潰了,連帶著大批精銳的老兵也被他們裹挾。大家一擁而上紛紛搶奪起財寶來,甚至出現了自相殘殺的現象。   後方的軍隊聽說後,不能抵擋發財的誘惑,紛紛跑到前邊來搶奪財物。這樣一來直接打亂了哥舒翰的布置。哥舒翰拚命大喊,讓大家不要冒進,要保持隊形,沒人聽他的。   崔乾佑在黃河邊的高山上親眼目睹了這一切,他知道自己要贏了。崔乾佑對張開說道,張賢弟,恭喜了,我敢打賭,你很快就能接上圖蘭公主去逍遙了。張開對身邊的精銳士兵們說道,都跟我走,去截斷唐軍的後路。崔乾佑點點頭說道,非賢弟不能做到,你快去吧,我等你的好消息。張開不再廢話招呼一聲,五千東軍最強精銳跟他而去。   很快,張開親自出馬帶著五千東軍最強精銳截斷了唐軍的後路。崔乾佑在山上看到後大喜喊道,快,給李歸仁和孫孝哲傳令,全軍猛攻不許停歇,直到全殲唐軍為止。有人飛馬下去傳令。   東軍奉命對唐軍發動全麵攻擊,唐軍陣型崩潰,全軍向潼關方向奔逃。張開帶著五千精銳拚命攔截圍堵,斬首唐軍三萬餘人,東軍大部隊趕來繼續追殺唐軍。   唐軍隻有數千潰兵奔逃到潼關,大軍被斬首超過七萬,剩餘全部投降。   崔乾佑大喜過望,下令三軍休整兩天。   兩天後,張開親自帶隊猛攻潼關,一鼓而克。崔乾佑指揮大軍進駐潼關,選派三萬精銳交給張開,直奔長安殺來。   張開一馬當先直奔長安。他徑直而入,沒有遇到任何抵抗。此時,大街上到處都是逃難的百姓。張開毫不理睬,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飛馬來到皇宮南門。   此時,圖蘭公主正端坐在皇宮南門的城樓上等待張開。她身邊侍立著幾位丫環,都是烏茲娘家帶來的人。   張開來到皇宮南門。他目光如電看到了圖蘭公主,張開飛身上了城墻一把將公主攬在懷裡。圖蘭公主放聲大哭,張開緊緊抱著她。   兩人擁抱良久,張開說道,蘭兒,你自由了,你想去哪?圖蘭公主說道,開哥,我想回西域烏茲,你能陪我去嗎。張開毫不猶豫地說道,當然了,你對我最重要,我都聽你的。公主點點頭。   張開攙扶著圖蘭公主下了城樓,兩人來到皇宮南門。此時,陸續有些東軍的騎兵來到這裡。張開要了幾匹駿馬,圖蘭公主和張開親吻幾下,兩人都飛身上馬,幾個丫環也是飛身上馬。張開拜別東軍的兄弟們,圖蘭公主一聲嬌斥,駿馬飛奔而出。幾個丫環也隨後而去。張開再次說道,兄弟們,跟我爹說一聲,他兒子要去西域住幾年,讓他老人家做好抱孫子的準備吧。說完,他縱馬大笑而去。   東軍在長安駐紮下來,崔乾佑和李歸仁、孫孝哲等人直接搬到了皇宮居住。眾人紛紛輪流坐到龍椅上,開懷大笑不止。   楊瀟接到玉瑤的飛鴿傳書,心情極為復雜。想到張開能和圖蘭公主雙宿雙飛,他自然為好兄弟高興。但是,這下陛下就慘了,潼關沒了,長安肯定守不住了。自己在徐州怎麼辦,不去?這不好吧。去?自己能帶多少兵馬,是三千騎兵還是五千騎兵?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楊瀟心裡埋怨陛下太著急,現在大局無法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