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有職無權(1 / 1)

魔龍馨女傳 公子楊瀟 7838 字 2024-03-17

楊瀟做事唐突,在宴會之上貿然向皇帝陛下求取四大衛大將軍之職。皇帝陛下不僅沒有怪罪楊瀟還當眾贊揚了他,當場頒布聖旨授予楊瀟大將軍之職。   但是,這不是皇帝陛下的本意。隻是因為先前許諾之言已出,楊瀟又做事魯莽,皇帝沒有選擇隻能當眾誇獎並授予官職。   四大衛是新近組建成軍,駐軍之地有四處。一處是朔方以東一百五十裡的丹陽衛,一處是長安以北一百裡的迎陽衛,另外兩處是關中北部的兩片牧場。四大衛由安寧公主向皇帝陛下建議組建,目的是成立一支大規模成建製的機動騎兵部隊。這樣一來,邊關遇到緊急軍情,朝廷手中有一支機動騎兵,可以隨時前去支援。   四大衛由四個大小不一的牧場組成,因此得名四大衛。由於四大衛和河西衛、範陽衛地位相同,所以四大衛大將軍之職有許多將軍競爭。但是,皇帝陛下一直沒有授予任何人。   安寧公主當然想讓自己一派的人當這個大將軍,但是公主知道皇帝的聖意最重要。所以,安寧公主一直多給楊瀟機會,讓楊瀟在皇帝麵前賣力表現。楊瀟前邊表現的非常不錯,本來等到時機成熟,安寧公主會拉上韓國夫人一起向陛下舉薦楊瀟。誰曾想,楊瀟聽到皇帝問自己想要什麼官職,一時間居然當著大家的麵硬要陛下給自己授官,這樣一來事情就難辦了。   皇帝陛下本來對楊瀟甚是喜歡,但是見到這人如此不知朝廷規矩,強行要官。皇帝陛下對楊瀟的好感大大降低。   楊瀟受封大將軍後,在安寧公主的安排下上奏表謝恩。接著,楊瀟去兵部領取官服等物品。由於大將軍一級的官服都是將軍們自己找手藝精湛的裁縫定做,楊瀟並不知道這個常識,所以又白跑了一趟。   楊瀟感到自己對於官場禮儀、習慣等等都非常陌生,隻得多向安寧公主請教。公主悉數教導,楊瀟慢慢對官場有了了解。   不幾天,楊瀟趕赴長安以北百裡的迎陽牧場。四大衛駐地就在這裡。由於迎陽衛距離長安最近,大將軍行營也在這裡,駐軍有一千騎兵。   隨同楊瀟而來的還有楊瀟的姐夫王顯和楊瀟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張鐮。楊瀟通過和安寧公主的交談,知道大將軍權力很大。他想通過自己大將軍的職權將姐夫王顯和好友張鐮任命為將軍,一來是投桃報李感謝兩人多年來對自己的關照,二來自己孤身上任誰也不認識起碼得有個說話的人。   四大衛的將軍們早就接到了皇帝陛下的聖旨和兵部的軍令,知道今天有一位新晉大將軍前來四大衛走馬上任。大家的消息都非常靈通,知道這位四大衛大將軍就是在武林大會上大放光彩的那位楊瀟公子,也同樣知道他和安寧公主關係親近。   楊瀟到達迎陽牧場之後,眾位將軍早已經在大營之外等候多時了。楊瀟放眼望去,自己一個也不認識。他輕身下馬,向眾位將軍拱手施禮問好。將軍們見到楊瀟是拱手施禮,趕忙也同樣拱手向楊瀟見禮。   眾人一同回到中軍大帳,楊瀟也不多禮,直接坐到正中大將軍的位子上。王顯和張鐮沒有官品,楊瀟吩咐在自己左右設座,王顯以眼神示意楊瀟不可。楊瀟見到姐夫反對,也沒有堅持,他吩咐軍士在左首將軍後麵設立座位請二人坐下。王顯沒有再反對。   眾人落座,大家各自介紹自己。楊瀟先發言,我是楊瀟,泰安人氏,蒙皇帝陛下青睞和安寧公主殿下舉薦,忝為四大衛大將軍,希望和眾位將軍勠力同心,一起沙場建功報效皇帝陛下。眾位將軍點頭稱是,然後各自介紹自己。楊瀟一一點頭,了解了眾將軍的籍貫和履歷。他發現絕大多數將軍都來自關中,別說泰安籍的就是整個關東地區的都非常少。楊瀟暗想,自己這下連個關東的老鄉都難找了,更別提泰安的了。   楊瀟向坐在上垂首的一位五十歲左右的白麵將軍說道,劉將軍,安寧公主殿下常常提起你,公主說一直以來都是由你在主持軍中事務,公主殿下可是對你贊賞有加啊。軍師將軍劉知言拱手說道,大將軍謬贊了,公主她事務繁忙無暇分身這些瑣碎小事,屬下隻不過是盡自己的職責罷了。楊瀟又向劉知言將軍誇贊了幾句,劉將軍連連客氣謙虛。   就這樣,楊瀟在迎陽牧場這裡住了下來。在軍師將軍劉知言的介紹和帶領下,楊瀟基本了解了四大衛的具體情況。原來,四大衛不僅大將軍之職一直空缺著,就連軍中的統軍將軍和副將軍也有許多空缺。這倒不是沒有合適的人選。   大唐此時國力強盛,有才乾的人數不勝數,但凡軍中有個空缺不知道有多少人來競爭。真正的原因是這些職位已經有人預定了,隻不過還沒有前來上任而已。楊瀟心中甚是驚奇問道,這也能提前預定嗎。劉知言向楊瀟一一解釋,第二軍團統軍將軍的職位已經由代王李豫擔任了,隻是正式任命尚未下發。四軍團有一個副將軍的職位由洛陽朱家的二公子朱乾擔任,當然也還沒有任命。還有一個副職大將軍職位由禦林軍中的一位統軍將軍擔任,據說是已經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同意。當然了,這位爺現在也沒有來上任。楊瀟聽得連連點頭,隻是聽到朱乾時心中暗想,總算有一個認識的朋友了。   十幾天的時間,楊瀟熟悉了四大衛的詳細情況和軍中事務。但是,楊瀟想讓王顯和張鐮當將軍的想法卻落空了。一個原因是四大衛軍中的職位幾乎都有人擔任了,另一個原因是楊瀟的大將軍權力遭到極大的限製,無權任命將軍一級的軍官。   原來,皇帝陛下雖然任命楊瀟做了四大衛大將軍,但是陛下對楊瀟大將軍的實權進行了極大的限製。比如,像哥舒翰、安祿山那樣的實權大將軍可以擁有大量名額任命自己的親信為校尉,同時亦擁有麾下所有將軍的舉薦權。隻要他們提出舉薦,皇帝陛下基本都會準許。   但是到了楊瀟這裡,不僅將軍的舉薦權沒有,就連任命校尉的名額也是一個都沒有。楊瀟最大的任命權隻有文書。至於兵馬調動和糧草調運等權利也是沒有,就連大將軍的半塊兵符都不在楊瀟手裡。   楊瀟心中好生難過,自己堂堂大將軍居然混到了這步田地。楊瀟的姐夫王顯早年在西軍中已經做到了將軍級別,隻是由於軍中官職競爭實在激烈,沒有拿到具體職位。現在楊瀟不僅無法給到自己這位姐夫將軍職位,就連一個校尉也無權授予。至於文書,楊瀟實在不願讓王顯這個曾經的將軍來當這麼個芝麻小官。   就這樣,楊瀟毫無權力的在迎陽牧場混了一個月後又回到了長安。他先是到兵部告假,隨後去找安寧公主訴苦。   安寧公主是中書省的執事,負責處理一些六部事務。楊瀟沒有資格去中書省,隻能在公主府邸等她。安寧公主下朝後回到家中,看到楊瀟麵色難看地等著自己,公主瞬間就明白了楊瀟這次來是做什麼的。   果然,公主剛剛更衣完畢,楊瀟就一個勁的訴苦。公主表情倒是非常平靜。聽楊瀟說完,公主淡淡地說道,我早就跟你說過了,你急於求成在桃子尚未成熟的時候就去采摘。現在好了,把牙給酸到了吧,如今再來找我訴苦,我又有什麼辦法。哎,楊瀟也是連連嘆氣。   過了一會,安寧公主安慰了楊瀟幾句。公主說道,你也不要灰心,說不定這是皇帝陛下在磨練你呢。不管怎麼說你已經是四大衛大將軍了,等北方有了戰爭你就有機會表現自己。到了那個時候你發揮出自己的能力,你多立幾次功勞,皇帝陛下自然重新看重於你。   安寧公主話不多,卻是句句說在點子上。楊瀟聽了公主的安慰,心中大為舒暢。楊瀟對於安寧公主的武功、學識都是非常敬佩,自然相信公主的判斷。楊瀟在長安住了幾日,除了陪伴家人外,常常向公主請教。   楊瀟將自己的家安在了公主府邸旁邊。長安寸土寸金,一座靠近公主府的大宅院並不好找。於是,安寧公主將公主府東側的偏院隔出送給楊瀟,加上東墻之外楊瀟買下的一座小宅院,兩處院子打通之後作為四大衛大將軍府邸。趙青鬆本想返回泰安居住,楊瀟多次挽留,最後趙青鬆留了下來。於是,趙家人都住在了大將軍府。   就在楊瀟返回長安的時候,有一個大官也回到了長安,這人就是右相楊國忠。原來,楊國忠被任命為右宰相後沒有多長時間,皇帝陛下又任命他兼任江南漕運使和鹽鐵轉運使的職務。江南漕運和鹽鐵轉運都是朝廷的財政命脈,比之其他事務重要的多,所以楊國忠趕赴揚州、金陵、蘇州、杭州等地,清查運河漕運和鹽鐵轉運事務。   武林大會雖然是大唐十年一遇的大事,卻是由安寧公主全權負責,楊國忠不管這攤子事,他當時沒有返回長安。現在漕運之事巡查完畢,楊國忠回到長安。   楊國忠向皇帝陛下詳細匯報了漕運鹽鐵事務,以及各級官員表現等等。皇帝陛下聽到楊國忠把漕運和鹽鐵賬目算的清楚,不禁龍顏大悅。少時,皇帝陛下親賜宴席,由貴妃和韓國夫人作陪。   楊國忠是貴妃的遠房堂兄,席間都是貴妃、韓國夫人等近人作陪,沒有外人,皇帝陛下甚是高興放鬆。貴妃一向少言寡語,韓國夫人楊玉瑤倒是滔滔不絕,不斷向楊國忠講述最近發生的奇聞軼事。   說著說著眾人談論起武林大會,韓國夫人說道,國忠你不知道,安寧公主殿下的武功真是厲害,那慧心和尚連續打贏多位高手,但是公主隻用了三招就將他打敗了。楊國忠並不認識慧心和尚,但對安寧公主當然非常熟悉,聽到韓國夫人誇獎公主,楊國忠趕忙附和幾句。   貴妃也開口說道,三姐說的對,公主的武功真是讓人驚嘆,不過神僧的武功也很高,還有那個叫楊瀟的武功也很不錯。楊國忠聽貴妃提到楊瀟這個名字,不禁感到有些耳熟,似乎在哪裡聽到過,但是一時又想不起來。   聽到貴妃說起楊瀟,皇帝陛下不禁皺起眉頭說道,這個楊瀟武功倒也不凡,隻是他太不懂事。楊國忠聽到皇帝陛下語氣中對這楊瀟甚是不滿,不明所以。於是楊國忠向韓國夫人問道,這個楊瀟做了什麼,惹得陛下不悅。   韓國夫人將宴會之上發生的事情向楊國忠講述一遍。貴妃說道,算了,看他的樣子不過二十歲的年紀,年輕人不曉得朝廷的規矩,陛下不要和他一般見識。韓國夫人笑道,妹妹,這你可錯了,那人可不是二十歲的年輕人,他今年已經三十多歲了。   聽到韓國夫人說楊瀟已經三十多歲了,皇帝和貴妃都是非常驚訝。楊國忠低頭沉思,似乎在想些什麼。貴妃說道,哎呀,真是看不出來,是不是他們練武之人功力深厚的緣故,怎麼他的相貌那樣年輕。   皇帝陛下看到楊國忠低頭沉思,出聲喚道,國忠。楊國忠沒有聽到皇帝陛下的召喚,韓國夫人趕緊用手捅了他一下,楊國忠回過神來。   楊國忠知道自己禦前失儀,趕忙下跪請罪。陛下示意無妨問道,你剛才在想什麼。楊國忠答道,回陛下,臣偶然間想起一位故人也叫楊瀟,隻是不知道與陛下剛剛提起的這人是不是同一人。陛下疑問道,是嗎?還有這回事。   楊國忠立刻起身向皇帝陛下告辭說道,臣想前去看看,這人是不是臣猜想的那位,請陛下恩準。皇帝陛下說道,準奏,你去吧。楊國忠向陛下和貴妃告辭,韓國夫人也起身告辭和楊國忠一同離開。   楊國忠和韓國夫人離開皇宮,一路上不斷談起楊瀟。楊國忠問道,這人現在哪裡,長的什麼樣貌。韓國夫人回答,他現在是四大衛大將軍,聽安寧公主說起他剛剛返回長安,現在應該在家裡吧,樣貌說不好,長的倒是白麵書生的樣子,身形比你稍矮一些。楊國忠又問了一些家族和籍貫的事情,韓國夫人也不是全都知曉,隻是簡單作答。   兩人乘坐軟轎,一路向安寧公主府邸而來。到了公主府並不停歇,再向東走就到了楊瀟的大將軍府。楊國忠起身下轎,見到門前有仆人值守,他也不多言在懷中掏出名帖交給值守的仆人。韓國夫人隨後下轎,來到楊國忠身邊。   仆人見到來人乘坐兩頂豪華的軟轎,心中已然知道來人非富即貴。待見到名帖上赫然寫著宰相楊國忠字樣的時候,頭腦登時一片暈眩。他趕忙將名帖雙手遞還來人,吩咐一旁的仆人,快進去稟報,宰相大人來了。說罷,喝令剩餘的仆人打開正門。然後他向裡一伸手,趕緊請楊國忠和韓國夫人進門。   楊國忠微微點頭對仆人的恭敬很滿意,向韓國夫人說道,走吧,咱們且去瞧瞧是不是他。韓國夫人跟隨楊國忠走進楊瀟府邸。   楊瀟正在中廳和趙青鬆閑聊,趙家人都在,大家說說笑笑好不熱鬧。正在這時,仆人著急忙慌地跑了進來,急促地說道,公子,有客人來了,好像是宰相大人。楊瀟愣了一下,對趙青鬆說道,宰相來了?趕緊讓大姐她們回避吧,咱們出去迎接。趙青鬆對趙蘭說道,有客人來了,你們女眷都回到後麵去吧。趙蘭帶著孩子們回到後院。   趙青鬆和楊瀟、王顯等人簡單收拾一下,趕忙出來迎接。眾人走到院裡時,楊國忠和韓國夫人已經穿過大門來到院中。   趙青鬆和楊瀟、王顯都不認識楊國忠,見到來人身形高大瘦削,氣宇軒昂、仰麵朝天,身後跟著韓國夫人楊玉瑤。   楊瀟看到這番場景頓時明白,不用問此人肯定是宰相楊國忠。於是,楊瀟和趙青鬆趕緊上前見禮,語氣甚是客氣。楊瀟說道,宰相大人駕臨敝舍,真是蓬蓽生輝榮幸之至,快請進。說罷,楊瀟伸手將楊國忠和楊玉瑤讓進客廳。   楊國忠見到楊瀟,臉上無比的驚訝。隻見他滿麵笑容抓住楊瀟的手說道,將軍客氣了,趙先生客氣了,請。   楊瀟大感詫異,自己並不認識這位宰相大人,他一見麵就抓住自己的手如此熱情,這是什麼緣故。楊瀟雖然是四大衛大將軍,但是和宰相相比品級差距很大,楊瀟不敢抽出手來。就這樣,楊國忠握住楊瀟的手,一起走進客廳。   楊國忠並不謙讓,直接坐在了正位之上,趙青鬆坐在副位相陪。楊瀟坐在右首,將左首位讓給韓國夫人。楊瀟想詢問宰相大人到來有何貴乾,沒想到楊國忠先問出口。楊國忠問道,將軍是哪裡人氏。楊瀟趕緊回答,山東泰安人氏。   楊國忠答應一聲又問道,不是泰安當地人吧,祖籍何地啊。楊瀟不明所以看向趙青鬆,趙青鬆微微點頭示意但說無妨。楊瀟說道,末將自幼長於泰安,但確實不是泰安當地人氏,祖籍是山西蒲州。楊國忠聞言眼睛一亮,麵色有些驚喜。他看了眼韓國夫人又看向楊瀟問道,家中還有什麼人嗎。   楊瀟感到甚是困惑隻得說道,沒有了,我父母早亡,是由乾爹撫養長大。楊國忠又細細地打量了楊瀟一番,楊瀟看到他老盯著自己看心裡有些疑惑,但是沒有多問。片刻後楊國忠對趙青鬆問道,趙先生,您和楊瀟將軍的父親相熟嗎。楊瀟和趙青鬆聽到楊國忠這樣詢問都是有些茫然,趙青鬆也不隱瞞說道,是的,我和瀟兒的父親是舊相識,不過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楊國忠問道,那您還記得楊瀟將軍的母親叫什麼名字嗎。楊瀟聽到這句話,心中咯噔一下,眉頭皺起,但是沒有說話。趙青鬆用手摸了摸頜下的胡須想了起來慢慢說道,記不清楚了,我隻知道我的那位大嫂一直身體多病,當年生下瀟兒真是非常艱難。奧,對了,她姓王,是我那位大哥從蒲州老家帶出來的。   楊國忠聽到這裡麵色大喜,看向韓國夫人示意人找到了。韓國夫人顯得非常高興,示意楊國忠趕緊往下說。楊國忠對楊瀟問道,小弟,你仔細看看我,還認識我嗎。楊瀟方才聽他說起自己母親,心中已經想到了什麼,隻是印象非常模糊,他仔細端詳著楊國忠。   楊瀟感覺楊國忠有些眼熟,但是又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搖了搖頭。楊國忠站起身來讓他仔細看。楊瀟見他身形甚是高大瘦削,努力回憶著自己七歲以前的記憶,自己見過這個人嗎?楊瀟暗想,哎,自己當時年幼,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除了金玉鳳之外實在記不得還有什麼人。奧?金玉鳳?楊瀟想到金玉鳳後陡然想起,有一個兄長比自己年紀大許多,好像曾經帶著金玉鳳和自己一同玩耍過。   楊國忠見到楊瀟遲遲不答話說道,濟南府北門大街,你不記得了嗎。謔,楊瀟聽到這個名字驀然間想了起來,哎呀,這就是當年那個抱過自己的大哥啊。他立刻站起身來說道,哎呀,是你啊,大哥。   楊國忠和楊瀟相擁在一起,過了一會兩人慢慢分開。楊瀟問道,大哥你不是叫楊釗的嗎,怎麼又改名國忠了。楊國忠說道,這是陛下替我改的,取個彩頭罷了。楊瀟說道,咱們家族裡男兒一向是單字,隻有女兒是雙字的呀。楊國忠連連點頭說道,難為你還記得這些。楊瀟笑道,我記住的東西不多,隻是這一點沒忘而已。眾人都笑了起來。   楊國忠向韓國夫人介紹道,三妹,這是我二叔家的孩子,楊瀟。說罷,又向楊瀟介紹,這是老祖奶奶家的孩子,你三妹。楊玉瑤趕忙說道,錯了,是三姐。楊國忠聞言一怔問道,是嗎。楊瀟答道,是的大哥,我和三姐早就認識了,她比我年長兩個月。楊國忠聞言笑了起來。原來,楊國忠和貴妃、韓國夫人等人的血緣比較疏遠,是遠房堂兄妹,但是他和楊瀟的關係很近是堂兄弟,也就是說兩人的父親是親兄弟。隻是,楊瀟的父親楊矯當年見到楊國忠不學無術,不想將楊瀟托付給他。於是將楊瀟送到泰安趙青鬆處,楊國忠從此和楊瀟斷了聯係。現在楊國忠找到了楊瀟,終於了卻一樁心事。楊瀟的政治生涯從此算是真正的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