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北伐(1 / 1)

魔龍馨女傳 公子楊瀟 10151 字 2024-03-17

出了禦書房,眾人向宮外走去。楊瀟和安寧公主並肩而行。楊瀟怒道,這小子還真行啊,照貓畫虎,他也來個釜底抽薪。公主笑道,怎麼的,你還吃你兒子的醋麼。楊瀟說道,當然不會,隻是被人玩弄總是讓我生氣。公主笑道,你可虧大了,他不僅沒賞賜你什麼,還把你給架空了,這也就罷了,他給我尚方寶劍擺明了就是讓我收拾你和馨兒,他這心計,我都有些怕了。楊瀟怒道,就是,還什麼王爵雙俸,我都多少年沒拿過朝廷的俸祿了,他真會說好話,占我的便宜。   楊瀟對皇帝一陣吐槽,公主則邊笑邊勸解。倆人回了館驛,上床安歇。   翌日,兩人啟程回徐州,十天後到達。馨兒迎接兩人回府。眾人落座,公主將事情簡單講述一遍。馨兒驚訝道,又是尚方寶劍,這個東西忒不吉利,要壞事。公主聞言立刻想到,她是說的多年前楊瀟沖撞尚方寶劍差點被弄死的事情。   公主當即說道,既然你擔心這玩意會害人,那我就將它交給你保管吧。馨兒驚訝道,給我?我不敢要。公主再次說道,我沒開玩笑,就由你保管吧,一把劍而已發揮不了多大作用。楊瀟見到公主是真心要給不是假意想讓,對馨兒說道,你收著吧,好好保管,別辜負她一番情義。馨兒聽到倆人都這樣說,接過寶劍說道,好吧,我把它藏好就是,沒事千萬別用它。楊瀟和公主聽到後都搖頭笑笑。   晚上,楊瀟和馨兒一個房間。馨兒問道,你的賞賜呢?怎麼隻有晴兒姐的,沒有你的。楊瀟聽到後嘆了口氣說道,我的賞賜可多了,王爵雙俸,厲不厲害。馨兒說道,雙俸?先皇登基後朝廷還給你發過俸祿嗎,我記得好像沒有吧。楊瀟答道,所以說才厲害啊,皇帝隻用了一句漂亮話就把我打發了。馨兒聞言頓時大笑起來,片刻後她反應過來說道,我明白了,陛下這是把你倆的賞賜都給了公主,他是怕他姑姑在咱們這裡受什麼委屈,所以都給她了。   楊瀟說道,聰明,後來我也想明白了,陛下當著幾位重臣也確實是這麼說的,他警告我不許欺負公主。馨兒驚訝道,陛下當著這麼多大官說這個,確實出人意料。楊瀟說道,他和公主關係親厚,可能確實是在警告我。馨兒說道,他多慮了,咱們很好,沒什麼欺負不欺負的。楊瀟點點頭說道,極是極是。   過了一會,楊瀟說道,快要打仗了,陛下想一次解決燕軍這些人。馨兒說道,打吧,咱們實力大增,打誰都不怕。楊瀟說道,陛下沒讓我去,讓言兒當東路軍主將。馨兒聞言先是一愣,稍後明白過來楊瀟說的是李言。她大聲笑道,什麼,陛下這是什麼意思,讓一個二十出頭的人當主將。楊瀟嘆口氣搖搖頭說道,這一點都不好笑,陛下這是一道計策,叫做釜底抽薪。馨兒疑問道,計策?言兒不是你和公主的親兒子麼。楊瀟說道,你知道推恩令嗎。馨兒聽到推恩令三個字,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這個意思,厲害,這招好歹毒。   楊瀟點點頭說道,我和公主用釜底抽薪的辦法支持太子掏李亨的老底,結果太子登基後依樣畫葫蘆扶持言兒對付我和公主,當然了順帶著還對付你。馨兒怒道,這人真是厲害,心計好深。楊瀟說道,皇宮裡的算計比官場還深,這又算得了什麼呢。馨兒說道,是啊,公主這麼厲害就是從宮裡練出來的。楊瀟聞言嗤笑出聲說道,對對對。   七月十七,東路兵馬在徐州集結完畢,有淮西軍、金陵衛、蘇州府軍、杭州府軍等等連同徐州四大衛在內共計大軍二十萬。楊瀟親自來到各軍軍營查察看他們的戰鬥力,一路走楊瀟一路搖頭暗想,這都是什麼兵,拉到北方能打仗嗎。   走了一遍之後,楊瀟心裡有數了,這幫大爺人太多,軍糧開支太大,我養活不起。楊瀟當即以李言的名義下令,各軍挑選三成精銳留下,其餘都回家。軍令下達,蘇州府兵中有人來求情想留下混點功勞。楊瀟笑道,混功勞沒問題,戰死了算誰的。求情的眾人說道,既然是打仗就不可能不死人,無論怎麼樣都不敢怪您,讓我們都留下吧。楊瀟跟這幫人都混熟了不能拒絕,隻好將蘇州府兵都留下了,其他鎮衛的弱兵都勒令回家。   經過揀選之後得兵八萬。楊瀟看到糧草支出大為減少,長出一口氣。李言說道,爹,就剩八萬兵了,咱們沒了那十二萬人幫忙,能打贏北邊的河北山東聯軍嗎。公主笑道,你爹這輩子還沒打過敗仗呢,你指望北邊那些人打敗你爹,怕是不可能吧。李言笑道,我怎麼會這樣想呢,隻是有些擔心罷了。楊瀟笑道,言兒你錯了,讓那幫人留下才要壞事,他們除了多吃飯多消耗糧草之外幫不上什麼忙,如果戰事陷入僵持,萬一他們頂不住壓力逃跑,那可完蛋了。所以他們走了,咱們反而好打。安寧公主平時很少教授李言武功兵法,公主此時大為後悔,但是沒辦法了,隻能慢慢來。   七月二十日,郭子儀派人傳令,命李言即日出征北上。李言接到軍令當即下令全軍拔營出發。楊瀟率領少量騎兵前出偵查。他是泰安人對山東南部太熟悉了。楊瀟和張鐮帶著一支騎兵向北偵查,沒有發現什麼燕軍主力。   張鐮說道,大哥,陛下讓言兒做主將,咱倆一下子就從大將軍變成小隊長了。楊瀟笑道,算了,我不能和自己兒子爭什麼主將,走吧,咱們繼續看看。   兩人帶著騎兵深入百裡,仍然沒有發現燕軍蹤跡。楊瀟說道,看來燕軍大部分都去河北支援史朝義了,我敢斷言瑯琊東郡和瑯琊西郡都沒什麼燕軍主力,看來我們先前的情報是準確的,他們剩餘的主力一直都在濟南,現在應該拚命往咱們這裡趕來。   楊瀟吩咐,向後方主力傳信,建議大軍全速前進,騎兵部隊趕到泰安以南搶占有利地形。張鐮笑道,大哥,你直接下令就行了,何必再送什麼情報。楊瀟說道,流程該走還得走,讓言兒當主將總領軍務也沒什麼壞處。張鐮笑著點點頭。通信騎兵急奔後方而去。   李言接到情報,當即按照楊瀟的意思命令騎兵先行趕路和楊瀟回合,大軍全速行進。   楊瀟和張鐮在瑯琊西郡歇息一夜。過了一天,大批騎兵自後方趕到。張鐮說道,大哥,四大衛的騎兵差不多都來了,一共五千多,咱們怎麼安排。楊瀟笑道,全軍趕奔泰安以南的南關,如果能搶下南關,主動權就到了咱們手裡。張鐮說道,極是。兩人當即率領五千騎兵飛奔南關,這五千皆是精銳一騎雙馬,行軍極快。   到了半夜,楊瀟等人趕到南關。楊瀟當即下令,兩隊騎兵繞道去南關後邊自北向南攻擊,自己則帶領一千精銳下馬步戰猛攻南關。南關守軍隻有三千餘人,燕軍主力大部在河北和河南,山東主力不多,就這些人大半還被抽調去了河北支援。進攻非常順利,不到一個時辰,南關被攻了下來。   楊瀟下令,將俘虜仔細審問,凡是能和大唐朝廷這邊拉上關係的都放了,有人領命下去辦理。不多時,有人帶著一名俘虜前來說是那人自稱認識楊瀟。楊瀟說道,請吧。   很快,那人被帶到。他見到楊瀟後趕忙下跪磕頭。楊瀟說道,起來吧,你是什麼人,怎麼認識我。那人道,我是東軍的,當年您和安王飲酒,是我給您倒的酒。楊瀟對這人沒有印象隨口試探道,在哪裡呢。那人答道,奚國北邊,差不多快到突厥了。楊瀟點點頭說道,你還真說對了,你見我有什麼事。那人答道,我想棄暗從明跟您混,我有重要情報獻給您。楊瀟笑道,很好,本王很欣慰,你說說看吧,如果有用,本王重賞於你。那人趕忙致謝說道,河北山東聯軍共計十五萬正在全力向這裡趕來,他們先鋒騎兵一萬已經快到泰安了,想來過了泰安城很快就能來到這裡。   楊瀟聞言大驚失色看向張鐮,張鐮也是大為驚訝問道,消息可靠嗎,你們不是將主力都調到河北戰場去了嗎。那人答道,絕對可靠,本來是要調到河北的,可是黃河浮橋完蛋了,我們老大下令索性和您這邊拚了,把山東保住。   楊瀟察言觀色知道這人說的都是真的,點點頭說道,很好,你方才說奚國之戰時你就從軍了,那你資歷很老啊。我提拔你為校尉,如果情報屬實我軍大勝,我再提你做將軍。那人聞言欣喜若狂連連磕頭說道,多謝大王、多謝大王。楊瀟說道,你這就下去問問,凡是願意跟本王混的都歸你指揮,本王寬宏大度,不管你們那邊的人做過什麼大惡,隻要願意歸順,本王一律量才使用決不食言。那人再次磕頭大謝。隨後楊瀟一揮手,他起身下去。   張鐮笑道,大哥,你上來就給個校尉,這情報萬一是假的,豈不是。楊瀟搖搖頭笑道,不,我敢肯定絕對是真的,退一步即便是假的,這人有膽子敢直接來找我就說明他不是個無能之輩,一個校尉值當什麼。張鐮贊道,高,實在是高,千金買馬骨。楊瀟一揮手,張鐮下去安排防務。   楊瀟隨即下令,將那人消息告訴後方大軍,命令全軍拋棄多餘的輜重糧草,日夜兼程趕到這裡。有人飛奔下去傳令。   李言收到消息,趕緊按照楊瀟的意思命令大軍拋棄多餘輜重全力趕奔南關。   一天後,北方塵土大起,明顯有大隊騎兵趕來。楊瀟笑道,鐮子,走吧,去會會傳說中的落曳河騎兵,看看是他們厲害還是風月騎厲害。張鐮點點頭,隨即兩人帶領三千騎兵出關迎戰這支趕來的燕軍。   兩軍正麵相遇,燕軍中有單騎出陣詢問這邊主將是誰。有人答道,四大衛大將軍徐州大都督齊王殿下。那人聞言身子一歪差點從馬上掉下來,他又問了一遍確認無誤,趕忙跑回本陣。那人回去後跟本隊主將一說,將軍驚訝不已,當即下令撤軍和北邊大軍回合。   楊瀟正在和張鐮說笑,忽然張鐮用手一指說道,不好,他們要撤。楊瀟順著看去,果然對方正在調轉馬頭想要撤退。   張鐮趕緊下令,三千騎兵追擊。有人呼哨一聲,騎兵飛馬直追。楊瀟喊道,追三十裡即可,不要太深入。有人答應一聲飛奔而去。   風月騎追殺三十餘裡,殺死燕軍騎兵兩千多,徐徐撤回。楊瀟問道,怎麼樣,這支騎兵戰鬥力如何。張鐮搖頭說道,比以前差遠了,他們數量比我們多一倍,戰鬥力卻遠不如我們。楊瀟說道,或許這隻是一支偏師,他們主力畢竟多在河北那邊。張鐮說道,嗯,看起來是這樣。   兩人回到南關,楊瀟下令催促後麵大軍趕來,有人下去傳令。   三天後夜裡,北方開始出現大片軍營火光。楊瀟知道這是燕軍主力到了。   到了第二天,四大衛、蘇州府兵等東路人馬陸續趕到。楊瀟親自出關迎接李言,李言受寵若驚趕忙向楊瀟行禮,楊瀟猝不及防趕忙還禮。眾人見狀紛紛大笑。楊瀟拉著李言的手進入南關,眾人跟隨入關。   進入駐軍衙門,眾人落座。李言說道,爹,我太累了,這帶兵打仗不是我能應付得了的,我想把主將位置讓給您。眾人聞言都連聲附和。楊瀟笑道,陛下旨意,我也不敢違背。這樣吧,大戰在即,你仍是三軍主將,我來負責指揮作戰。李言謙讓幾次,楊瀟不許,他不再相讓。   楊瀟下令,大軍前出依托南關駐紮,左右各設置營寨,同時命人寫信向對麵主將挑戰。眾人一齊稱是。   第二天回信來到,對麵主將是大將軍田間秀。楊瀟聞言感到有些陌生,仔細回憶安祿山麾下是否有這號人物。想了半天,楊瀟搖搖頭沒想起這人是誰。回信之中這位田將軍先是向楊瀟問好,敘了幾句舊日相識的話,下麵是直接應戰,約定三日後兩軍在南關以北決戰。   晚飯時,楊瀟聽人稟報這位田大將軍以前做過文書,書法好像很不錯。楊瀟猛然想起,對了,奚國之戰時是有一位東軍的文書幫我寫過書信,自己還誇人家字寫的漂亮呢。   楊瀟想到這裡不禁笑了起來說道,我想起來了,是了,奚國之戰時,他還隻是個文書沒想到現在都成大將軍了。張鐮笑道,了不起,一個文書能混成大將軍可太難了,他還是出身低微之人,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有人為了拍楊瀟馬屁揣摩楊瀟的心意,認為楊瀟會輕視這人便說道,這人隻是個文書如何能和咱們大王相提並論,他不過是個朽木庸才罷了根本不值一提。有人附和道,就是,他隻是個烏鴉如何能和大鵬相比。   楊瀟聞言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心中大為憤怒說道,放屁,你有幾個腦袋敢這麼輕視於他,他從一個文書做到大將軍,我自認為都做不到,你們好大的口氣。拍馬屁的幾人一看拍到了馬蹄子上趕緊下跪請罪。楊瀟一揮手,這些人趕緊識趣下去。   三天後,決戰的日子到了。楊瀟將大軍在南關以北二十裡列陣,四大衛騎兵放在右翼也就是東麵,南軍的其他騎兵放到西麵。步兵方麵,楊瀟並不信任其他南軍的紀律。他將四大衛步兵共計四萬人當先列陣,其他南軍步兵則單獨向南列陣,防備敵人繞道襲擊。   張鐮說道,大哥,我可從來沒見過這麼列陣的,你怎麼想的。楊瀟問道,你覺得四大衛和燕軍這幫人單挑,誰勝算大?張鐮聞言皺起眉頭評估著兩軍實力,沉思片刻後說道,還是四大衛更強些,咱們的士兵訓練充分多為一等戰兵,燕軍雖然有十二萬,但是精兵數量不如我們。楊瀟說道,對,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我唯一擔心的就是南軍這些人後方被夾擊容易崩潰,索性我直接將他們反向列陣,他們不添亂就可以了。張鐮點點頭。   燕軍在大將軍田間秀的指揮下布陣,騎兵主力安置在右翼,步兵一分為二,主力大軍在中央列陣,精銳的盾牌長槍兵和鉤鐮槍兵在左翼列陣斜向東,準備迎戰四大衛這些強悍的精銳騎兵。   兩軍列陣完畢,燕軍派出使者前來挑戰。來人語氣極為狂妄,直指楊瀟的祖宗十八代和安寧公主愛偷男人這兩件事罵個不停。楊瀟聽到這人怒罵極為吃驚,他和田間秀打過交道,知道這位文書涵養不錯甚是文雅,這次派人罵的這麼難聽是何道理。   楊瀟一時之間想不出所以然,聽著這人破口大罵心中極為憤怒。但是,多年的戰場直覺告訴楊瀟,這其中一定有鬼,自己先不要輕動想再看看。   忽然,李言暴怒無比,直接沖上前去一劍將這人斬殺,楊瀟本想阻止卻已經來不及了。李言殺死這人當即下令,大軍全線攻擊,不要俘虜。楊瀟聞言眉頭一皺暗想,你這孩子做事太急了啊。楊瀟想要出言阻止,但是既然李言已經發話,他也不好再說什麼,楊瀟沒有出聲。   眾人接到李言的命令紛紛帶領部下向前沖鋒。很快,兩路大軍近身交戰。中央大陣先行碰撞,兩軍前隊都是精銳,一時之間難以分出高下。東麵的騎兵見到兩軍步兵已經交匯,統軍將軍呼喊一聲,騎兵紛紛縱馬而出殺向對麵。   楊瀟苦思多時不明白田間秀的用意,他搖搖頭不再想這件事情。見到中央戰況焦灼一時之間難分高下,楊瀟便親自來到東麵看看情況。   楊瀟帶著幾個騎兵飛奔來到東麵,忽然看到大批騎兵紛紛向後撤退,似乎被對麵軍隊打敗了。楊瀟不明所以隻得下令讓前邊的騎兵全都回來,先不要再進攻。有人飛馬前去傳令。   很快騎兵都退了回來,楊瀟詢問到底怎麼回事。蕭將軍罵道,娘的,對麵擺了許多鉤鐮槍,我們折了好些人馬。   霎那間,楊瀟明白了田間秀派人怒罵自己和安寧公主的原因。楊瀟不怒反笑說道,厲害,真看不出來啊,看來老田他知道言兒是公主的兒子,所以故意派個死士過來罵公主偷男人,言兒聽了一定大怒下令全軍進攻。   楊瀟思慮片刻有了主意,鉤鐮槍步兵主動進攻能力很弱,隻能被動防禦。他當即下令,留下少量騎兵和對麵的鉤鐮槍陣地對峙,騎兵主力跟自己走。蕭將軍答應一聲,下去傳令。   楊瀟帶領騎兵主力自南麵繞過己方軍陣趕到西邊,打算在西邊尋找戰機。   這時,燕軍騎兵主力已經將南軍騎兵擊敗,南軍騎兵紛紛潰散向後奔逃。有人建議,趕緊過去阻止他們逃跑。楊瀟說道,不,不要管他們,將他們放過去,我們攔截追擊的燕軍騎兵。另外派個人給南軍騎兵傳令,讓他們重新集結待命。有人答應一聲飛馬而去。   楊瀟將這些奔逃的騎兵放過去,攔住追擊的燕軍騎兵。楊瀟打眼望去,追擊的騎兵服裝顏色五花八門,從軍裝和鎧甲上判斷有落曳河騎兵有風月騎還有陌刀龍騎,但是更多的是無甲的輕裝騎兵。楊瀟笑道,真是不敢相信,就是這幫家夥把南軍騎兵打敗了。眾人聽了紛紛哈哈大笑。楊瀟下令,契丹騎兵在前風月騎在後,以墻式沖鋒的隊形沖擊燕軍騎兵。   楊瀟一馬當先,眾人跟進。   燕軍騎兵本來已經將西邊的騎兵打散正在追擊,猛然間發現對麵突然換人了。待到近前之後聽到對麵冒出許多契丹話,燕軍頓時大驚不已。   忽然,契丹騎兵沖鋒而至,燕軍趕忙應戰。四大衛這邊隻有四千多騎,燕軍有八千多。但是很快燕軍騎兵被打敗,紛紛撤退。楊瀟下令追擊。燕軍騎兵被圍追堵截沖向自己的軍陣,契丹騎兵緊跟在後。   燕軍大將軍田間秀將大批鉤鐮槍都擺到了東邊,專門對付四大衛的精銳騎兵。他知道對麵這個主將李言太年輕,所以用了激將法刺激李言主動沖陣。田間秀特意囑咐那人專罵安寧公主好偷男人,那人嚴格遵照軍令完成了任務。   果然,李言大怒下令全軍進攻。田間秀見到四大衛騎兵紛紛沖向鉤鐮槍陣地,知道自己贏了。隻要弄死這幫精銳騎兵,南軍那些騎兵就跟紙一樣不堪一擊。   很快,西邊也傳來戰報,燕軍騎兵輕鬆擊敗南軍騎兵,正在全力追殺。田間秀大喜,認為此戰就要獲勝。隨即田間秀命令,五千後備精銳步兵前去增援中央大陣,務必迫使唐軍步兵主力後退。   就在這時,西邊塵土大起,不知道怎麼回事自家的騎兵被對麵反推回來了。田間秀大驚失色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趕緊讓人去堵住這幫往回撤退的騎兵,不能讓他們把自家軍陣沖垮了。但是為時已晚,契丹騎兵跟著燕軍騎兵沖破了西邊大陣,後續的風月騎開始追殺潰退的步兵。   田間秀怒道,這幫王八蛋,怎麼會被南軍騎兵趕回來,他們都沒吃飯嗎。有人答道,大將軍,是契丹兵,不是南軍。田間秀罵道,放屁,契丹在北邊,南邊哪來的契丹人。   燕軍大陣被西邊的戰況裹挾開始向後撤退,田間秀大急喊道,不要後退,先穩住不要亂。這時有契丹騎兵沖到田間秀這裡,副將喊道,大將軍,快走吧,再不走咱們就死在這裡了。突然,田間秀看到契丹兵中有一人很像楊瀟。他心中暗道不好,隨即他不再猶豫,趕緊下令撤退。   燕軍急急向北撤退。楊瀟下令全軍追擊,不要停下。燕軍越過泰安城,來不及進城防守,追軍隨後而至。田間秀一咬牙下令將鎧甲和輜重都扔掉,點燃阻塞大路,阻擋追擊的騎兵。眾人趕緊照辦。頃刻之間道路上燃起大火阻止了追兵。   楊瀟率領一千騎兵趕到泰安城北的北關,大路被烈焰堵塞難以通行。楊瀟下令全軍進駐泰安,留下幾個騎兵看住北關。隨即,眾人向南返回。   楊瀟來到泰安北門,李言在這裡等待楊瀟。見麵後,楊瀟說道,你怎麼不進城啊,在這裡做什麼。李言趕緊跪下說道,我一時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差點釀成大錯。楊瀟笑道,無妨,快起來吧。說完楊瀟扶起李言。李言見到楊瀟語氣輕鬆,放下心來慢慢起身。兩人並肩進城。燕軍任命的泰安府尹已經捧著官印在北門等著了。楊瀟接過官印,同意府尹歸降。   泰安府衙,楊瀟端坐正位。李言知道自己犯了大錯,坐到了一邊。楊瀟見狀招呼他上來同坐,李言謙虛幾句,楊瀟下來將他拉到正位上一同就座。   楊瀟下令,給西路軍那邊報信,就說東邊大局已定,燕軍主力被重創已經無力再戰;四大衛和南軍的兄弟們在泰安城內休整,不準夜宿民宅違令者斬;所有客棧和館驛全部征用,給軍官居住;給徐州那邊去信,增派糧草補給;再命人帶上投降的燕軍俘虜,去瑯琊西、瑯琊東、蘭陵等南部州郡勸降。文書在一旁飛速記錄。楊瀟一揮手,文書下去傳令。   張鐮補充兩條,大軍不準私自取用百姓錢財和物品,一切開支有歸降的泰安府尹安排供應;敢有奸淫婦女者就地斬首,連坐家人。楊瀟看眼張鐮暗自誇他知情識趣,楊瀟說道,連坐家人就算了,自己犯錯家人有什麼罪。張鐮應道,是。身邊之人趕緊下去傳令。   大軍在泰安休整,等待徐州的糧草和西路軍的回信。先是南部州郡傳來消息,瑯琊東、瑯琊西、蘭陵三郡所有城池全都歸降。第一批糧草也已經到達。楊瀟接到軍報很滿意,知道戰爭告一段落,不再過問軍務。   這一天,有人向楊瀟密報說是有軍官強搶民女,被典軍校尉拿住後徇私放了。楊瀟笑道,放了?是誰膽子這麼大。那人答道,是張校尉。楊瀟疑惑地問道,他不是泰安人麼,怎麼還幫著外人搶自己老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把他叫來。身邊有人出去喊來張校尉。   老張來到房裡向楊瀟磕頭。楊瀟說道,起來吧。老張趕忙站起身來。楊瀟問道,是誰搶了人家女兒,你抓住後還給放了。老張身子一震,沉默著不敢回答。   楊瀟有些不耐煩地說道,不要讓我再問第二遍。老張趕緊下跪說道,是大王您的愛將張起熊。楊瀟聞言頓時火氣更大說道,我已經說過了,誰搶女人我就殺誰,你為何把他放了。老張一聽趕忙跪下磕頭說道,大王,他也是校尉,我倆平級,他又是您的愛將,我不敢擅自做主殺他。   楊瀟覺得有點道理說道,你起來吧,我想問問你這段時間放了多少作奸犯科的士兵。老張知道再敢說謊自己就會丟了官職,隻好實話實說,七個。楊瀟怒道,好,很好,我看你這校尉也當到頭了,你也是泰安人這次就別走了,回家種地去吧。   老張心中有氣說道,大王,我還有下情回稟。楊瀟說道,有屁快放。老張咬牙說道,咱們四大衛的紀律已經很嚴了,雖然有七個軍官犯事,但是實在算不上什麼,南軍那幫人紀律極差,大王你必須管管。   楊瀟聞言心中頓時閃過一陣不好的預感暗道,壞了,我把這件事給忘了。他知道老張說的有理趕忙說道,老張你說的對,是我疏忽了,我現在不是三軍主將沒有權力管他們,他們現在怕是瘋了。我真該死,把這個給忘了。張校尉趕忙說道,大王英明,這幫家夥做下大惡,泰安的百姓不會罵他們卻會罵您。   楊瀟聞言一陣怒火上湧,擺手示意老張可以走了。張校尉施禮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