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算不如天算,才過了三天,有人火急火燎的前來報信。這人飛馬來到泰安大喊,殿下,不好了,南方大起義了。公主趕忙問道,怎麼回事。那人喝了一大碗水後說道,湖州、贛州、亳州、臺州農民大起義,蘇州也有了。公主問道,怎麼回事?這人答道,江南重稅,老百姓活不下去紛紛揭竿而起,鬧得太大了。 公主說道,不必驚慌你先下去休息,說完又對楊瀟說道,走吧,再不回去,家裡會被農民給搶光的。楊瀟點點頭說道,對,得快點去。馨兒說道,你倆去吧,我好久沒見爹娘了,我在泰安照顧孩子也陪陪爹娘。楊瀟和公主點點頭,倆人這就出發。 到了徐州後,楊瀟命令先前趕回來的一二軍團登船,騎兵軍團先行去蘇州,阻止湖州的農民軍向蘇州進攻。騎兵領命絕塵而去。兩人和步兵坐船同行,十天後到達蘇州。 蘇州府尹出城迎接兩人,一行來到府衙。落座後,楊瀟問道,堵住了吧,湖州的農民軍沒跑到蘇州來吧。府尹李大人趕忙答道,托殿下和王爺的洪福堵住了,騎兵把農民軍趕回去了。公主問道,蘇州本地的農民軍怎樣了。府尹答道,全抓了,隻是府兵損失很大,如果不是四大衛騎兵來的快,連我也。說到這裡,他不好再說下去。 楊瀟聞言笑道,蘇州府兵?都是老徐那樣的人,能打仗麼。公主聞言白了楊瀟一眼說道,讓水軍封鎖水路,阻止湖州那幫人從水路過來。府尹答道,已經吩咐他們去做了。公主點點頭。 楊瀟和安寧公主商議用兵方略,公主說道,蘇州府的兵被你殺了不少,現在又損失這麼大,我方才問了一下,隻剩兩千多人了。楊瀟笑道,你以為我想殺嗎,放心,四大衛連燕軍都能收拾,打農民軍沒有任何問題。 公主說道,我不是擔心能不能贏,我是擔心別再發生泰安的事。楊瀟沉吟片刻說道,你說的很對,這樣吧,招募一批本地新兵,他們不需要作戰就讓他們接替四大衛守城,這樣你放心了吧。公主贊道,高見。楊瀟笑道,什麼高見,你掏錢就行了,這次沒個百萬兩銀子滅不了農民軍。公主笑道,江南還缺錢?我會讓本地大戶出的,錢不是問題。楊瀟說道,當然當然。 兩人商議已定,公主立刻給下邊人打招呼,要兩百萬銀子軍費。五天後,兩百萬銀子湊齊,江南本地的大戶出一百五十萬,江南錢莊出五十萬。公主說道,錢夠了,咱們出五十萬,讓那些地主富商出一百五十萬。楊瀟說道,你可真大方,自己還掏了五十萬兩。公主笑道,江南錢莊也有些銀子,放著也是放著。楊瀟不再說這個。他知道公主不想親自去鎮壓農民軍,自己便代勞。 楊瀟和張鐮帶著一二軍團主力趕到湖州,一路上騎兵砍瓜切菜掃清湖州城外圍。楊瀟下令三麵包圍湖州城留出南麵,同時寫信給農民軍首領勸降。 農民軍首領名叫袁晁,他不是農民而是一個縣令。他為官清廉、愛護百姓,對朝廷年年增加賦稅非常不滿。江南地區一直賦稅頗重,底層百姓日子很艱難。尤其是安祿山起兵以來,朝廷倚重江南賦稅,年年增捐派餉。特別是為了準備鄴城之戰和洛陽之戰這兩場大決戰,朝廷增加了兩筆沉重的捐稅,老百姓就活不了了。 袁晁被上官催銀,他仗義執言替百姓伸屈。上官不僅不聽,反而怒斥袁晁對皇帝不忠,袁晁據理力爭,上官拂袖而去。袁晁無奈之下,隻好親自去百姓家裡催銀。哎,看到幾戶窮苦人家為了湊齊捐稅要賣兒賣女,袁晁再也無法忍受。他打開府庫發放糧食,又將僅有的官銀分發給窮人,自己則揭竿而起帶領百姓吃大戶殺貪官。一時之間,從者數萬,江南形勢無法控製。 楊瀟聽人匯報了袁晁的事跡,心中無比的敬佩這位好漢,聯想到自己在泰安殺搶劫犯,楊瀟更加敬重這位袁縣令。楊瀟打定主意,放這人一馬,隻要他肯退出湖州,自己絕不為難他。是以,楊瀟寫了一封措辭溫和的書信,懇請袁晁交出湖州城,自己不會追擊。 袁晁手裡有農民軍三萬人,還有大量隨軍家眷,總數超過十萬。楊瀟手裡有一二軍團主力兩萬人,騎兵五千。雙方戰鬥力差距太大,楊瀟也不想強攻多死士兵所以先寫信勸降。袁晁收到書信,謀士建議,可以聽從,雙方實力差距太大,自己這邊實在沒有勝算。袁晁說道,這人是楊家人,名聲差異極大,他貪財好色用五十萬兩銀子買一個妓女可想而知他貪了多少錢,老百姓受苦也有他的一份。不過他一直在打仗,手下倒也是虎狼之兵,這人就是第二個安祿山。 謀士不敢頂撞老爺,隻得提醒道,他的士兵都是百戰老兵,咱們農民軍新組建都是新兵,真的打不過人家。袁晁性子剛強不願向惡勢力低頭,他振聲說道,我絕不能和禍國殃民的楊家人議和,打不過也要打。謀士聽了連連搖頭,還想再勸,袁晁一瞪眼,他嚇得一縮脖不敢再吱聲。 楊瀟等了三天沒有接到回信,以為出了什麼岔子,沒有送到袁晁手裡。楊瀟又親筆寫了一封書信,曉以利害,甚至將自己不想多死士兵,一定保證不追擊,如果袁晁不相信自己允許他派人監督騎兵撤退,都寫上了。 第二天回信送來,楊瀟拆開一看差點沒被氣死。袁晁信中寫到,忠臣義士絕不和亂臣賊子為伍,你楊家人妖魅禍國,敗壞朝綱,你貪汙納賄、多買妓女。我決以正義民軍和汝等死戰到底,絕不投降。汝不必再使用這等奸猾詭計,誘騙我軍出城。楊瀟氣笑道,我是徐州大都督陛下親封的齊王,你是叛軍的首領,咱倆誰是忠臣義士誰是亂臣賊子,你他娘的給臉不要臉。 楊瀟感到又生氣又好笑,但是他確實很敬佩袁晁的為人。楊瀟暗想,自己絕對做不到拋棄官職救助百姓,人家品德是真沒的說,隻是太迂腐了,要不然也做不出這等事來。楊瀟請來一位袁晁的故人,讓他去湖州城裡規勸,叮囑這人跟袁晁詳細說明情況,自己這不是詭計,是真的打算放他一馬。 那人去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被趕了回來說道,不行,他還是跟以前一樣倔強,我沒法說動他。楊瀟說道,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既然是這樣我也不勉強了。 楊瀟下令大軍就地駐紮三天,等待蘇州的攻城器械到來。三天後,塔樓、拋石機、撞錘等器械來到,楊瀟不再廢話,下令強攻。 僅僅一個時辰湖州就被攻陷,袁晁拋棄家眷帶著農民軍主力向南逃走。楊瀟笑道,不是要死戰到底嗎,這就怕了?給我追,不要擒住袁晁,放他走,把他帶著的少量家眷給我奪了。騎兵答應一聲紛紛飛馬而去。 兩個時辰後,騎兵陸續回來,將搶來的農民軍家眷扔到地上。楊瀟問道,沒殺死他吧。蕭將軍笑道,按照大王的意思,沒殺死他。他和幾名親信騎著馬跑了,把金銀和家眷都拋棄了,兄弟們按照您的吩咐隻搶了女人和東西,沒怎麼殺人。楊瀟笑道,你做的很好,功勞最大,抓獲的叛軍女眷你隨意挑選,看看江南女子和契丹女子有什麼不同。蕭方笑道,沒什麼不同,我在蘇州都見識過了。眾人聞言紛紛大笑起來。 楊瀟隨即進城,來到湖州府衙。楊瀟端坐正位下令,將農民軍和百姓分開處置,如果不能確定身份,一律按照百姓對待就地釋放。張鐮說道,大哥,農民軍和百姓很難區分,這樣一來的話會有很多農民軍的人被釋放,我擔心他們會去贛州那邊再鬧事。楊瀟笑道,這不好嗎?皇帝跟我玩釜底抽薪,害得泰安城被禍禍,我也來個寬容大度把農民軍都放了,我這是仁義之舉,誰也說不出來什麼。 張鐮立刻明白了楊瀟的意思贊道,高,實在是高,不枉殺一個好人,誰能說什麼呢。楊瀟哈哈大笑說道,把城內的財物和叛軍女眷都給弟兄們分了,也別都給一二軍團,給三軍團也分點,省得他們留在徐州和泰安那邊鬧意見。張鐮說道,極是,我這就下去吩咐他們做。說完,張鐮下去安排。 楊瀟對湖州府尹說道,老王,我知道湖州和蘇州一樣本地士紳不少,你去統計一下隻要是他們的媳婦和女兒,不管是否幫助過叛軍,我給他們個麵子,就地釋放不予追究。王大人大喜過望吹捧道,大王真是體恤民情,下官在這裡代他們多謝了。您放心,這幫人懂事得很。楊瀟一揮手,王大人下去忙活。 楊瀟又吩咐給蘇州去信,報告湖州已經拿下,下一步怎麼做,請公主吩咐。有人答應一聲前去匯報。 很快,有湖州本地士紳來到府衙。他們大多躲避戰亂逃到了蘇州、杭州等地,這幫人消息靈通聽到安寧公主帶著兵回來了,趕緊分成兩撥,一撥去蘇州拜見公主,一撥來湖州看看戰況如何。看到湖州城一天時間就被收復,這些人大喜過望,趕緊進城來見本地的王大人。 王大人說道,你們當初跑的匆忙,不少家眷都扔到城裡了,這些女人都被叛軍搶去從了賊。本來王爺是要嚴加懲處她們,本官苦苦哀求,王爺這才寬宏大度不予追究。你們明白了麼。本地士紳心裡暗罵但是臉上陪笑說道,知道知道,怎麼會少了您那份呢,隻是現在我等按照禮儀必須去拜望王爺,稍後再給您慶功。王大人滿意地點點頭說道,你們還算懂事,走吧,咱們一起去拜見王爺。 太陽快要落山時,張鐮走到楊瀟身邊說道,大哥,按照您的意思給了本地士紳天大的麵子,老王和這幫人在翠雲樓安排了接風宴會。咱們去麼。楊瀟笑道,去,怎麼不去。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張鐮笑道,好,除了你我,要不要再帶上幾個人。楊瀟笑道,你我去就行了,其他將領讓老王安排到別的酒樓去吧,我不在他們更高興。張鐮笑道,好,我馬上去安排。 晚上,翠雲樓。楊瀟和張鐮前來赴宴。王大人和本地士紳代表老進士鄭之廉、前任禮部尚書馮秀春、太平侯李思歸等人在門外迎接。鄭之廉已經八十多歲了,是本地豪族中輩分最高年紀最老的耆宿,但是他身體硬朗精神不錯。見到楊瀟到來,鄭之廉趕忙笑道,老夫鄭之廉見過王爺,王爺神兵天降匡復湖州,我謹代表湖州父老感謝王爺恩德。說完,這老爺子就要躬身給楊瀟行禮。 楊瀟和他不算陌生,趕忙攙扶住老爺子說道,鄭老,您千萬不要如此,小王不敢當。誰不知道您老桃李滿天下,小王在您老麵前也隻是小輩。至於收復湖州,一是仰仗陛下和公主的威德,二是三軍將士用命,小王無甚功勞。您老快裡邊請吧。 眾人又好一頓客套吹捧,楊瀟有些厭煩,但是看到人家拍自己馬屁文采都不錯,他隻得耐著性子聽完。過了好一會,終於是客套完了。 楊瀟攙扶著鄭老爺子走在前麵,大家一同走進翠雲樓。楊瀟請老爺子上座,兩人又是一頓謙讓,最終楊瀟把他攙扶到正位,自己坐在了他的身邊。眾人按照次序陸續落座。 王大人說道,王爺,鄭老雖然是長輩,但是這宴會卻是為您準備的,請您點菜罷。楊瀟在這老爺子麵前不能不多給人家麵子,他雙手捧過菜單說道,老爺子,您想吃點什麼。鄭老爺子又謙虛幾句,楊瀟心中不耐煩,但是臉上仍然是一副恭敬的樣子。倆人又客套幾句。老爺子要了一個甜點,隨後示意楊瀟點菜。楊瀟不再客氣,一連點了十道菜肴。 王大人接過菜單,掃視一眼眾人又看看菜單。隨即他補充了五道菜品對下人吩咐道,快些上來。下人趕忙稱是,緩步退出。 眾人又好一頓吹捧寒暄,楊瀟也是對著他們吹天捧地。過了一會,楊瀟問道,老爺子您今年高壽?鄭之廉說道,八十有六了。楊瀟驚訝道,您這壽星老當真是修為高深,養生有道啊。鄭之廉擺擺手說道,什麼養生有道,隻是平時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隨意些罷了。旁邊的太平侯說道,大王,你有所不知,老爺子最喜歡吃甜的,每頓必不可少啊。楊瀟趕緊又吹捧幾句,眾人也是連連附和。 很快,菜品上齊,顯然是早就準備好了。這種必然是所有的菜品全部備齊,隻待客人點什麼,隨時就能上什麼,重要場合皆是如此。 楊瀟見到老爺子年紀大了,便將他麵前的酒水換成茶水。老爺子趕忙製止說道,不用,我還是喝酒吧。楊瀟點點頭,趕緊又拍他幾下馬屁。 老爺子學識淵博,引經據典連連祝酒。楊瀟看他一連飲了十杯,心中十分驚嘆,卻也不好阻止人家。很快,輪到楊瀟祝酒,楊瀟見老人家已喝了十杯,便隻祝酒兩次。 隨後,大家說話隨意起來。楊瀟問道,鄭老,聽說相爺他也是您的學生罷。老爺子哈哈笑道,不錯,張鎬是我的學生。我開門授業也有四十多年了罷,教過的弟子數也數不清了,他算是其中最上進的了。張鐮聽到兩人的對話這才明白楊瀟為啥對這老頭這麼客氣,聯想到楊瀟這麼給本地士紳麵子,原來是這個原因。 楊瀟落實了這個最關鍵信息,又吹捧了老爺子幾句,對人沒詞吹了,又吹湖州美景,大家紛紛附和。 老爺子很高興,他文采很好,也大大地吹捧楊瀟一番。隨後,眾人便談起這次農民起義。楊瀟不知道這些人的態度,一直沒談這個話題。鄭之廉率先說起這個,隻見他收起笑容義憤填膺地斥責道,現在國家如此危難,這幫逆賊不為陛下分憂卻起來鬧事,簡直無法無天,我一定要上奏陛下,將他們斬盡殺絕。 得,原來這老頭是這個態度。楊瀟聽他說完心裡有了底,趕忙附和道,就是,這些人心裡還有沒有陛下、有沒有江山社稷,敢公然造反,簡直是野蠻無禮。 眾人見到這二位都這麼說了,他們本來就恨這幫泥腿子搶了他們的家,紛紛順著兩人的話怒罵農民軍。 老爺子罵了良久後說道,大王,您是用兵的大行家,按說我不該對你的用兵方略說三道四。但是,我借著酒勁想問問,你為何對這幫泥腿子如此寬容,將他們放走。 眾人聞言紛紛看向楊瀟,聽他如何解釋。楊瀟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就有了答案說道,老爺子您一定清楚,這幫人和官軍不同,衣裝都是老百姓模樣,我手下的兵無法分辨。如果一定要將他們斬盡殺絕,那湖州城一個老百姓都剩不下,您說呢。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附和道,有理,大王您說的對。老爺子也點點頭說道,是這麼個理,隻是您還是太寬容了些,這些人被放走後一定會跑其他地方禍害。我仗著一把年紀說一句,您得當機立斷,該殺則殺。 娘的,楊瀟心裡暗罵,敢情你這老頭心夠狠的,我說的這麼清楚了,要殺盡這幫人隻能把老百姓都殺光才能辦到,你還揪著這破事不放。 楊瀟心裡暗罵,但是臉上笑意不減說道,您老說的極是,小王記下了。眾人趕忙又附和鄭老幾句。隨後太平侯李思歸代表本地鄉紳奉獻禮單,楊瀟趕忙客氣幾句。鄭之廉擺擺手說道,大王,您收下吧,都是本地父老的一片心意,你不要寒了鄉親們的心。楊瀟點點頭,示意張鐮收下。 眾人又飲了幾杯,鄭之廉起身告辭,楊瀟又親自攙扶著他下了樓,扶他進了轎子。待到老爺子走後,太平侯趕忙說道,大王,您快請進吧,咱們還有安排。楊瀟點點頭,幾人又回到樓上。 不知道何時房間裡已來了十多位衣著華麗的妖艷女子,楊瀟微微一愣看向太平侯李思歸。太平侯趕忙笑道,大王,快別站著了,請上坐吧。楊瀟笑笑也不客氣,端坐在了首位。 眾人陸續落座,美人們也落座。太平侯招呼一聲,美人們紛紛勸酒,但是大家都沒有要喝的意思。楊瀟知道眾人在等自己先動手。他笑道,大家不必拘禮隨意即可,說完,楊瀟摟過身旁的美人親了一口。眾人哈哈大笑,見到楊瀟先動,都是邊喝邊玩耍起來。 這頓花酒又喝了一個多時辰,眾人醜態百出,乾啥的都有。楊瀟也是醉意大起,拉起美人對大家說道,今晚就到這裡,你們累了就上去休息吧。說完,楊瀟端起酒杯想要跟眾人喝完這最後一杯。大家都在忙著身邊的美女,沒人理他。 楊瀟搖搖頭仰脖把酒喝乾,大步向門外走去,身邊美人趕忙快走兩步攙扶楊瀟,倆人來到樓上房間休息。 第二天,楊瀟起床,簡單洗漱用罷早飯,回到湖州府衙。張鐮此時已經在安排眾人做事。楊瀟說道,我估計陛下肯定會派一員大將帶兵來江南平叛,你跟公主說一下,讓她做好準備。張鐮答道,公主有信來到,說是讓咱們在湖州城西修建五座大營,準備迎接河東軍的兄弟們到來。楊瀟說道,是嗎,看樣子是李光弼來消滅這股江南叛軍了,那就按照公主的吩咐去做吧。張鐮答道,是,我已經安排了。 半個月後,李光弼和內官來到湖州。安寧公主也自蘇州趕來,她倒不是為了迎接李光弼,而是前來迎接聖旨。 公主和楊瀟在城西的大營迎接李光弼和內官,眾人寒暄一番,隨即公主邀請李光弼一行去湖州府衙。 眾人很快來到湖州府衙,太監宣讀聖旨。旨意要求安寧公主代表陛下總理江南平叛軍務,李光弼為主力楊瀟為輔助,徹底掃平叛軍。 很快,聖旨宣讀完畢。李光弼再次拜見安寧公主,隨後也和楊瀟打打招呼。太監取出一封書信遞給楊瀟,楊瀟有些疑惑地接過書信展開閱覽。草,看完書信楊瀟大怒,原來陛下對楊瀟寬容對待叛軍的態度大發雷霆,語氣極為不滿,信中多有斥責言語。楊瀟這就要翻臉發怒,公主製止了他,接過書信看看。公主笑道,我還當什麼事,值得生氣麼。楊瀟聞言隻得壓下火氣。 安寧公主繼續說道,算了,陛下說的不無道理,你寬容對待百姓肯定沒錯。但是大批叛軍因此跑了,這總是個過失。楊瀟聽後暗想,我一天就收復了湖州,這功勞怎麼算?陛下要打壓人隻管來就是了,何必找這借口。楊瀟隻能想卻不能當著太監的麵說這些隻得說道,是誰跟陛下報的信,這也太快了吧。眾人都不知道,誰也沒多說話。楊瀟當著太監的麵不好再多說,就此打住。公主說道,算了,能向陛下呈送奏章的人多了去了,再者說匯報軍情是地方長官的本職工作,沒人故意找你的茬。楊瀟趕忙稱是。 公主轉向李光弼問道,你這次來帶了五萬大軍是吧。李光弼說道,回殿下,是的。公主說道,足夠了,四大衛還有兩萬五千人,先向南打贛州、臺州,再回身打亳州。李光弼問道,怎麼處理叛軍和他們的家眷呢。安寧公主眼中射出一道寒芒,麵露狠辣,舉著陛下的書信反問道,你說呢?李光弼多聰明,趕忙振聲答道,末將明白了。 隨後,李光弼和楊瀟看著地圖商議用兵方略。楊瀟說道,我一天就拿下了湖州,看起來打仗應該沒什麼難度,搶來的東西怎麼分才是大事。李光弼聞言摸摸下巴說道,王爺,你說該怎麼分。楊瀟說道,你有五萬人,其中精銳部隊有多少。李光弼說道,我這五萬人都是挑選的河東軍和兩京精兵,沒有雜牌。楊瀟說道,既然是這樣,那就一人一半,誰也不多占。李光弼聞言心中大為不滿說道,你們人數隻有我們一半,憑什麼對半分。 楊瀟說道,我會命令三四軍團趕來,蘇州和湖州還有兩萬新兵助戰,對了,我還有一百萬兩銀子的軍費可以先借給你使用。李光弼聞言大喜道,太好了,我就缺軍費。既然大王你都這麼慷慨了,我也不墨跡,所有東西對半分。 楊瀟伸出手來,兩人擊掌為誓。隨即,楊瀟下令,三四軍團能抽調出來的人都來,王雲和王賁兄弟把政務交給下屬連同趙聖都來,在軍中混個軍功。蘇州和湖州兩萬新兵,跟著大軍一起行動。有人疾筆書寫,下去傳令。 四大衛和河東、兩京部隊合軍,共計七萬五千人,先去贛州。七天後,大軍把贛州外圍清掃乾凈,包圍贛州城。李光弼想要盡快攻城,楊瀟說道,攻城器械還沒來到,拿人命填嗎?李光弼咬牙說道,我們已經抓了一萬多叛軍俘虜,讓他們在前麵沖鋒,我軍隨後跟進,不怕打不下來。楊瀟搖頭說道,沒有塔樓保護,士兵損失還是大。李光弼對諸將說道,你們都出去。楊瀟見狀知道他有機密的話要說,也吩咐道,都先出去。 很快,大帳之中隻剩他二人。李光弼說道,不能再等了,有情報顯示吐蕃現在蠢蠢欲動,我擔心他們會打長安。萬一真這樣的話,那可就麻煩了。楊瀟說道,消息準確嗎。李光弼反問道,如果你是尺帶德音,你會不打嗎?楊瀟想了一下如今的局勢說道,極是極是,那就不惜一切代價,往死裡打這幫農民軍,絕對不能久拖。李光弼說道,正是這麼個道理,我不敢把這個消息說給大家聽,怕擾亂軍心。楊瀟說道,我明白。 隨即,楊瀟出帳喊道,將軍們都進來。待到眾人來到後,楊瀟對諸將說道,聽好了,我們的攻城戰術是驅趕叛軍俘虜作為簽軍,讓他們在前麵消耗農民軍的弓箭和滾木雷石,你們在後麵自己選擇攻城時機,都聽明白了嗎。有將軍詢問道,大王,我們不等攻城器械到來嗎?這種辦法雖然能夠消耗敵人弓箭,但是沒有塔樓保護我軍士兵傷亡還是很大。 李光弼沉聲說道,執行命令,不必多問。楊瀟也說道,就這麼定了,立刻攻城。將軍們都不敢再多問,下去準備。 第二天,官軍驅趕著先前抓捕的俘虜,進攻贛州城。贛州城池堅固,守軍有五萬人還有大批百姓幫忙守城,一時之間難以攻克。袁晁看到官軍居然驅使俘虜攻城,無比驚訝地說道,官軍居然如此的喪心病狂把俘虜當做肉盾,我們該如何是好。謀士和幾位將軍說道,不能猶豫,趕緊放箭,不要讓他們攻進來。袁晁說道,這些都是貧苦百姓,都是咱們自己的弟兄啊,咱們怎麼能這麼做。有一位將軍說道,大哥,你好糊塗,不殺他們,一旦城破咱們就全完了。這次來的是李光弼,殺人不眨眼,你千萬別對他抱有幻想。袁晁點點頭一咬牙喊道,快,放箭,不要讓他們過來。 官軍第一次進攻,損失俘虜兩千多人,沒有攻克。到了第二天,李光弼下令繼續進攻,這次驅趕的俘虜更多了,大約有七千人。袁盎下令拚命放箭,對沖上來的俘虜格殺勿論。官軍士兵跟隨俘虜沖鋒幾次,依然沒有攻下來。但是,經過兩天的消耗,農民軍箭支幾乎耗盡,木石也消耗極大。晚上,楊瀟說道,明天可以全力進攻了,他們的箭支不會剩下多少了。李光弼說道,是的,我贊同。 第二天,李光弼下令全軍四麵進攻,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贛州城。大軍四麵架起雲梯瘋狂進攻,楊瀟在城下看著,士兵一批又一批地倒下,他心疼不已。楊瀟知道這時候絕對不能停下,一旦停止,士氣就會大減。他下令,城破之日,所有的繳獲全部分給士兵,自大將軍以下所有軍官不許截留,先登者賞賜官階五級,白銀一萬兩。頓時,士兵們士氣大振,全力猛攻。 進攻持續了半天,終於城東先被攻破,很快剩餘三麵也被攻破。楊瀟下令,嚴厲清剿農民軍,絕不放過一個。贛州府衙之內,楊瀟問道,損失多少。張鐮答道,四大衛陣亡一千負傷三千,河東軍那邊傷亡七千以上。楊瀟說道,娘的,誰想打這種攻城戰,這麼打下去得死多少人。李光弼說道,三天之後將城內的俘虜趕出作為簽軍進攻臺州。楊瀟說道,隻能這樣了,不然大軍得死光了才能滅了農民軍。 三天後,官軍驅趕俘虜進軍臺州。袁晁已經自贛州逃到臺州,他和臺州的農民軍領袖張能、張橫兄弟商量後決定改變戰法,主動出城迎戰官軍。 李光弼接到探報說農民軍主動出城,在臺州城北十裡處安紮營寨,似乎要主動和官軍野戰。李光弼大為高興下令,全軍抽出三萬精銳趕奔臺州城北和農民軍決戰。 五天後,官軍和農民軍在臺州城北二十裡擺開陣勢,進行決戰。李光弼和楊瀟合軍,共計步兵三萬騎兵一萬,農民軍步兵五萬,騎兵寥寥不到五千。 兩軍都沒有用什麼計策,直接采取了正麵硬碰的最簡單戰法。不出意外,農民軍大敗,被斬殺三萬多人,其餘人眾越過臺州城往南逃竄。李光弼下令,立即進攻臺州。官軍當即強攻,一鼓而克。 李光弼和楊瀟來到臺州府衙,兩人落座,楊瀟說道,臺州拒不投降,必須嚴厲處置。李光弼當即下令,全城清剿農民軍,不許放過一人。 五天後,大軍轉向越州。在行軍的路上,有急遞自長安送來,吐蕃發兵四十萬對大唐宣戰,皇帝讓李光弼趕緊處理掉農民軍去長安勤王。楊瀟說道,怎麼這麼快,還是你有先見之明。李光弼說道,哎,我殺戮太重還說什麼先見之名,要不是為了陛下我絕不願做這種事。兩人感慨一番,命令大軍加快行軍趕奔越州。 越州水運便利攻城器械順利到達,官軍不再驅趕俘虜強攻。河東軍和四大衛利用充足的攻城器械四麵攻打越州城,兩天時間越州被攻克。楊瀟下令,嚴厲搜查農民軍,絕不放過一人。這道軍令一下,結果可想而知。 大軍在越州休整三天。剩餘的亳州和衢州兩座城池都有發達的水路,可以快速運輸攻城器械。經過商議,楊瀟和李光弼決定分兵,楊瀟攻打亳州,李光弼攻打衢州。 五天後,四大衛來到亳州城下。此時,四大衛三四軍團趕到江南。王顯的兒子王雲王賁兄弟和趙聖隨軍趕來。幾人見到楊瀟後非常高興。趙聖問道,大哥,什麼事這般緊急,把我也喊來了。楊瀟笑道,當然是打仗了,機會難得,給你們建立軍功的機會。三人聽後非常高興。 楊瀟下令,大軍將亳州團團包圍,等待攻城器械到達。將軍們下去執行。 第二天,亳州城內有使者出來拜見楊瀟。楊瀟吩咐請他進來。使者進來後跪拜楊瀟,隨即獻上禮物。楊瀟一皺眉頭問道,這是什麼意思?有話快說。使者趕忙答道,大王,我家首領震三嶽想要歸降朝廷,這是我等孝敬大王的禮物。楊瀟心中好笑暗想,笑話,想投降?開什麼玩笑,你們這幫農民軍投降之後朝廷怎麼安排?更何況古往今來農民軍詐降者不勝枚舉,當我沒打過仗嗎。 不待楊瀟說話,王賁說道,笑話,現在想投降了,早乾什麼去了,回去告訴你家首領,這種詐降的把戲騙不了我們,讓他洗乾凈脖子等死吧。楊瀟聞言雖然覺得王賁做事有些魯莽,但是看他一眼就看穿農民軍詐降的把戲不禁很喜歡這孩子。 王雲白了王賁一眼,暗示他說話太直白魯莽了,王賁看懂了大哥的意思,不再說話。 楊瀟淡然一笑對使者說道,不能這麼說,我倒是覺得震三嶽首領有些歸降的誠意,這樣吧,你們回去再商議一下,我等也再計較一番。三天後你再過來,我給你答復。 使者還想再說些什麼,楊瀟一揮手,有人請他出去。使者想要留下禮物,楊瀟搖頭拒絕。使者隻好悻悻而歸。 使者離開後,王雲說道,小弟,你太魯莽了,你說出這番話,舅父他想要用緩兵之計也不可能了。王賁聽到大哥這樣說,一下子明白過來,趕忙向楊瀟請罪。楊瀟笑道,小事一樁,你還年輕多做點事就不會這麼急躁了。王賁點頭稱是。 三天後,使者再次到來請求歸降。楊瀟說道,我不接受投降,你且回去吧,回去後告訴你家首領,起兵謀反沒有退路,讓他好自為之吧。使者隻得回城。 第二天,塔樓和撞捶等攻城器械到達。楊瀟下令,大軍四麵強攻。四大衛猛攻亳州城一天,沒有拿下。楊瀟知道亳州城池堅固與贛州和臺州等地均是不同。楊瀟下令,挑選俘虜的農民軍精壯八千人補充到攻城部隊之中,有功者即免罪,三軍將士無論何人先登均賞賜白銀兩萬兩。一時之間,官兵士氣大振。 四大衛補充了八千兵力,繼續向亳州城進攻。亳州城到底是座堅城,四大衛用了十天時間方才將其攻克。 楊瀟來到亳州府衙下令,嚴厲清剿農民軍,絕不姑息。將軍們得令下去安排。張鐮進來說道,大哥,有件事需要你處理一下。楊瀟問道,什麼事。張鐮說道,先登者有三人,這可如何是好。楊瀟笑道,是嗎,哪三個人。 張鐮答道,一軍團的一名百夫長,二軍團的一名千夫長,城東攻城的一個俘虜。楊瀟聽到有俘虜在攻城中先登頗為驚訝說道,是俘虜的農民軍嗎,這可真出人意料。張鐮點點頭。 楊瀟說道,不忙,先等等。張鐮不明所以,趕忙答應一聲。不多時,有人走進府衙大堂拜見楊瀟,這人俯身在楊瀟耳邊說了幾句。楊瀟點點頭一揮手,這人趕忙退出。 張鐮問道,大哥,怎麼了。楊瀟說道,真是出人意料,是那個俘虜最先登城。我派人監督了攻城的全部過程,是這個小兵在城東先登。張鐮說道,可是據我所知,另外兩人都是在午時登的城,那個俘虜小兵是在午時兩刻登城的。楊瀟搖頭說道,城西和城北都是午後半個時辰才有人先登,城東那個小兵是午時不到兩刻登的城,嚴格來說是小兵先登。 兩人沉默一會,楊瀟說道,這卻是難做了,兩萬銀子不算什麼,可是我軍猛攻亳州十餘天,到頭來是一個俘虜小兵先登破城,這對將士們的士氣傷害太大了。張鐮附和道,是啊,這點確實麻煩。 楊瀟說道,我看這樣吧,就用難以區分作為借口,認定三人同時先登,賞格平分。至於這個小兵,把他升官五級,作為對他的補償。張鐮驚訝地說道,升官五級,那他一下就成百夫長了,他手下的老兵能服氣嗎。楊瀟說道,我沒打算讓他統領一百個老兵,咱們也該擴編新軍了,我看再擴編兩個軍團問題不大。張鐮趕忙說道,是這樣,那太好了。楊瀟擺手示意張鐮下去做這件事,張鐮點頭下去安排。 大軍在亳州休整五天。朝廷任命的新任亳州刺史到來。楊瀟將亳州城交給這位新任長官,大軍分批撤回徐州。 李光弼攻打衢州,戰況亦不順利。衢州城頗為堅固,城內農民軍多達十萬。農民軍首領滿天星極為仇恨官府,下令強迫城內百姓上城抵禦官軍。李光弼強攻五天,沒有攻克衢州。 戰況愈加焦灼殘酷。滿天星下令,將城內百姓的房屋全部拆除,一麵加固被損毀的城墻,一麵充作滾木雷石抵擋官軍。 李光弼下令,先登破城者賞賜白銀三萬兩,大軍晝夜不停輪番攻城。十天後,以八千傷亡為代價,衢州被攻克。李光弼下令,嚴厲清查農民軍。 河東軍在衢州休整三天。李光弼將衢州城交由杭州府尹代管,自己率領大軍返回湖州。楊瀟此時剛好回到湖州,兩人回合。 安寧公主迎接李光弼和楊瀟進入湖州城,府衙內眾人落座。李光弼說道,感謝殿下的大力支持,這次官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將叛軍消滅殆盡,殿下實居首功。公主客氣幾句。楊瀟說道,叛亂被徹底掃平,我軍共計抓獲俘虜八萬多人,繳獲財物一百多船,我相信這批財物足夠給士兵補發積欠的軍餉。 李光弼嘆口氣說道,嚴厲清剿農民軍是沒有辦法的事,一則是斬草除根徹底消滅叛亂,二則是收繳財物作為大軍軍餉。我們不僅要給出征的兄弟們發錢,還要給留守河東的兄弟們補發積欠的軍餉,要不然他們也得造反。公主說道,朝廷連年征戰,財政一年比一年困難,你二人不僅要打贏叛軍,還要為將士們籌措軍餉,確實難做了些。楊瀟和李光弼連連點頭。 當即楊瀟和李光弼分配繳獲的財物,河東軍和四大衛各分六十艘船,李光弼將自己分得的船隻抽出十艘贈送公主。 安寧公主笑道,臨川王你太客氣了,我已經有六十艘了,你不必再破費,給弟兄們補發軍餉吧。李光弼先是一愣,但是想到公主已經嫁給了楊瀟。他心中暗想,這還真好,倒是省了贈送公主的銀子了。李光弼趕忙客氣幾句,楊瀟和公主也客氣幾句,最後李光弼同意了。 楊瀟問道,農民軍是消滅了,俘虜怎麼辦?李光弼皺起眉頭說道,攻城的人死了大半,但是還剩下青壯俘虜三萬人。楊瀟說道,都放了吧,反正他們都是窮人,被逼的沒辦法才造反。 李光弼和隨軍太監聞言都看向楊瀟神情大為不滿,楊瀟察言觀色趕忙說道,兩位別這麼看著我,我不過是開個玩笑罷了,要是都放了,咱麼一走,立刻就會重新大亂。兩人都是點點頭。李光弼說道,我說呢,大王不可能不懂這個道理,既然是玩笑那就算了。我將生擒的幾位叛軍首領帶去長安,一則向陛下獻捷,二則震懾宵小以儆效尤。楊瀟說道,如此甚為妥當,請王爺自行決定即可。李光弼說道,剩下的人就都交給大王你處置了,那一百萬兩銀子的軍費就由這些奴仆抵了。楊瀟聞言心中暗道,你小子真行,我先給你墊付了一百萬兩的軍費,你居然想拿這些奴仆抵債。 楊瀟想要出言譏諷,安寧公主卻說道,可以,那一百萬兩銀子就當本宮給陛下上貢的一筆賦稅了,臨川王你見了陛下,知道該怎麼說了吧。李光弼何等聰明,瞬間明白了公主的意思,她是想要個好名聲。李光弼趕忙笑道,殿下高風亮節,我懂,見了陛下我一定會說公主這次不僅出兵還出了一大筆軍費,江南不可一日無殿下坐鎮,我一定把這些都說給陛下聽。安寧公主對李光弼的回答非常滿意,嗯了一聲不再言語。楊瀟聽公主這樣說心中暗想,行吧,反正都是你的錢,你說了算。 幾人又說了幾句閑話,公主在湖州安排了盛大的晚宴為諸將慶功。 第二天,李光弼拜別公主和楊瀟,登船返回長安。楊瀟看到李光弼乘坐的船隻遠去說道,這次消滅江南農民軍,李光弼隻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你說陛下會怎麼賞賜他呢?公主說道,他厲害啊,帶著欠餉的士兵不僅很快掃平叛軍,還為陛下籌措了一大筆軍費,一個大王的帽子不過分吧。楊瀟笑道,他的臨川郡王快要變成臨川大王了。公主笑道,放心,這次你也不會沒甚麼賞賜的。楊瀟疑問道,是嗎?可是上次征伐燕軍,我什麼賞賜也沒有啊。 安寧公主笑道,你一想就能明白我的意思。楊瀟略一思索很快明白過來說道,我懂了,是吐蕃對大唐宣戰了,四十萬大軍壓境,長安危在旦夕,陛下一定急死了。此時我就是說要他的妃子,恐怕他都不會拒絕。 安寧公主聞言白了楊瀟一眼說道,好聰明麼,你還想要他的妃子,難怪別人叫你亂臣賊子。楊瀟哈哈大笑說道,打個比方罷了,你都嫁給亂臣賊子了,怕是你也不是什麼好人吧。倆人互相嘲諷幾句,公主挽著楊瀟,倆人回到湖州。 府衙內,李言問道,爹,那些俘虜怎麼辦,我看了一下怕是有上萬人啊。楊瀟說道,一共三萬。李言驚訝一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有些沉默。公主說道,言兒,你怎麼想的。李言說道,我想咱們把其中的頭目處斬就行了,他們都是窮苦百姓活不下去才造反的,要是可以的話把他們都放了吧。公主說道,放了的話倒是一件大大的功德。李言還以為公主贊同自己的意見,剛要起身替這些百姓感謝公主。 楊瀟說道,你先坐下。李言聽到後又坐了下來。公主說道,要放可以,我一句話的事,但是真要這麼做了,不出三天,江南又會大起義。到了那時,你該怎麼辦呢?李言從未想過這個問題,思索起來良久後說道,那就讓爹和李王爺繼續平叛,可是這樣的話,戰爭就沒完沒了了。楊瀟怕公主生氣斥責孩子,趕忙說道,你說的很對,真要這麼做了,戰爭將永無休止。所以,不能將他們放掉。 公主麵容冷漠地說道,不僅不能放,我還會把他們全部貶為奴隸,按照大唐律例,參與謀反最低刑罰也是貶為奴仆。隻有陛下一人才能赦免他們的奴籍,連我也沒有這項權力。 李言說道,我也知道是這樣,隻是三萬人都變成奴隸,這太可怕了。楊瀟說道,你知道在攻城之戰時死了多少人嗎。李言一聽頓時明白了楊瀟的意思說道,怕是更多罷。楊瀟說道,聰明。 安寧公主下令,將這三萬人全部貶為奴仆。有人答應一聲下去照辦,公主自然是不需要再繼續往下說怎麼具體處置這幫人,奴隸是什麼命運眾人都清楚。當初楊瀟身為四大衛大將軍都無法為婉兒超脫奴籍,就是因為謀反案必須由皇帝親筆特赦才能釋放,這些人的子孫隻能世世代代做奴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