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楊瀟把王賁和楊文姬都喊來。倆孩子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楊文姬喊聲爹坐在了椅子上,王賁喊聲舅舅也坐在了椅子上。按道理來說王賁應該喊楊瀟小姨夫,但是由於早年楊瀟沒有和馨兒成親,又是和趙蘭姐弟稱呼,所以一直都是叫的舅舅。 楊瀟也不廢話說道,你倆都不小了,怎麼樣,都有鐘意的人了麼。倆人聞言互相看看,王賁說道,沒有。楊文姬說道,我也沒有。楊瀟很滿意問道,你倆覺得對方怎麼樣,能夠在一起生活一輩子麼。倆人聞言都有些發傻,王賁最先反應過來說道,我的天,舅,你是要撮合我和文姬麼。楊瀟點點頭說道,都是自家人,心裡怎麼想的就怎麼說,直說無妨。楊文姬聞言麵色羞紅不敢說話。 王賁看看楊文姬說道,我一直當文姬是妹妹,沒這麼想過。不過文姬確實容貌好品行好,以後定然會是個賢惠的妻子。楊瀟聞言心中贊嘆,要不然你小子是王顯的兒子呢,避實就虛,真會說話。楊瀟說道,我懂了,你是不是覺得太突兀了,得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一下。王賁說道,是的,您猜的真準。楊瀟一擺手說道,我還用猜麼,我和你小姨也是這樣過來的,你們先不要說準,先一起相處看看,很快就會有答案的。王賁說道,您說的對,我聽您的。楊瀟見到楊文姬年紀小,怕羞,也就不當著王賁的麵問她。這便示意王賁離開,王賁點頭轉身離開。 楊瀟問楊文姬道,這小子還行吧,人品武功腦袋瓜都挺不錯的,你覺得呢。楊文姬還是有些害羞說道,賁哥他挺好的,我隻是覺得太突然了。楊瀟笑道,你還小,不必急著下結論,先一起吃飯聊聊天看看,有的是時間。楊文姬點點頭。楊瀟站起身來親吻她兩下說道,好孩子,你比你大姐讓我省心多了,鳳兒要是有你一半聽話,我就知足了。 就這樣王賁和楊文姬沒事的時候一起下下棋,吃吃飯,倆孩子都不大,先相處看看。很快一個月時間過去了,安寧公主回到了徐州。 楊瀟問道,怎麼樣,你選的哪家的女兒。公主接過下人遞上來的三張紙箋說道,你看看罷,我選了三個。楊瀟接過一看,分別是王家小女兒、徐家大女兒和宇文家小女兒。看到還有老徐家的人,楊瀟一陣厭煩說道,又是姓徐的,這是繞不開了啊。公主笑道,怎麼了,你不會因為老徐的事對人家徐家有了偏見吧。 楊瀟說道,怎麼會呢,我是因為鳳兒她喜歡的是徐雲的公子,所以我生氣。公主笑道,真的假的,這麼巧麼。不過這有什麼不好,老徐那兒子我見過很多次了,是個好孩子,跟他爹可不一樣。楊瀟說道,你見過很多次了?是麼,你看著還行。公主答道,挺好的,和老徐一般心計,不過人挺正派的,對親人很好。楊瀟氣道,原來是這麼個好法。公主笑道,有心計有什麼不好的,我難道沒心計?你難道沒心計?公主一句話把楊瀟給堵死了,楊瀟隻得說道,也對,聰明點也沒啥不好。 隨後楊瀟問道,這徐家不是徐雲那家子吧,這能行嗎。安寧公主聞言笑道,你說什麼呢,老徐他算老幾,當然不是他家,是城東徐家,老徐是城西徐家。楊瀟聞言鬆了一口氣說道,既然是這樣那我錯怪人家了,言兒是什麼意見。公主答道,你兒子和你眼光一樣,也喜歡王家那個小女兒。楊瀟聞言很欣慰說道,哎,到底是我的兒子,眼光和老爹出奇的一致,我真高興。 公主為難地說道,可是我更喜歡宇文家的小女兒。楊瀟問道,這三個閨女,孩子都見過了麼。公主答道,自然是見過了。楊瀟說道,那還說啥啊,讓孩子自己選唄,反正三家都是極好的。公主說道,你說的也對,那就聽孩子的,選王家那位。楊瀟很滿意。 就這樣,李言、楊博、楊嫡、楊文鳳的婚事都敲定了。當然了公主的大女兒李蓉的婚事也敲定了,亦是蘇州本地。公主詢問楊瀟時間怎麼安排。楊瀟說道,八月和十月都是好月份,具體日子你來定,先去蘇州後回徐州。安寧公主細細思量起來,想安排幾個好日子。楊瀟看她又要猶豫起來便說道,好日子有的是啊,我看八月初六就很好嘛,言兒八月初六,蓉兒八月十六,鳳兒八月二十六,三場親事一個月內就辦了吧。公主笑道,行吧,你出口成章,隨口給文茜起的名字就最好了,隨口選的日子想必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馨兒也贊成。 於是一家人呼呼啦啦坐著船來到蘇州,公主送了帖子邀請湖州王家、蘇州王家和城西徐家來公主府商議孩子們的親事。楊瀟對湖州王家無比的殷勤,就差給人家跪下了;對蘇州王家也不錯,很客氣;對城西徐雲家楊瀟真心看不上,但是看到楊文鳳確實很喜歡徐雲那狗兒子,楊瀟隻得同意。 八月初六,李言和湖州王家小女兒王文若成親。楊瀟和安寧公主坐在男方主親位,王瀾之夫婦自然坐在女方主親位置。主婚人是蘇州府尹李大人,婚禮熱鬧非凡。兩位新人給父母敬茶,四位長輩遞送大封銀兩。 八月十六,蘇州王家的大公子王毓秀和李蓉成親。毓秀父母王元雅夫婦坐在男方正位上,安寧公主和楊瀟坐在女方正位上。主婚人是湖州府尹王大人,婚禮也是熱鬧非凡。兩位新人敬茶,眾位長輩贈送新人禮物。 八月二十六,徐雲的兒子徐孝連和楊文鳳成親,楊瀟和馨兒作為父母坐在女方正位之上,徐雲夫婦坐在男方正位之上。楊瀟本想讓金玉鳳坐在自己身邊,但是此舉實在是太過驚世駭俗,所有人都反對,金玉鳳也反對,楊瀟隻得作罷。馨兒拉著楊文鳳哭個不停。楊瀟看到馨兒哭的這麼傷心,自己反而不好意思再哭。 晚上楊文鳳不在,楊瀟感覺心裡空落落的。他想緩和一下氣氛對馨兒說道,多謝你了,白天你的演技挺好的,別人都被你們母女深厚的親情打動了。馨兒聞言一愣說道,我沒演啊,我是真的傷心,嫁閨女的滋味挺難受的。即便鳳兒不是我生的,但是我看著她長大,心還是疼的厲害。楊瀟點點頭暗罵自己傻逼,可不是嘛,養個小狗還傷心呢,更何況是人呢。 李言多次保證會照顧好徐小弟和妹妹,楊瀟自然很放心。楊瀟一行除了安寧公主外啟程回到徐州,公主打算在蘇州多住些日子陪兒子女兒。 十月初六,楊博和王秀娘的婚事舉辦。楊瀟和馨兒、婉兒坐在主位上,王益之夫婦坐在女方主位上,婚禮也很熱鬧。馨兒再次當了別人的娘,她已經很熟練了,封銀子遞銀子的動作很麻利。 十月十六,楊嫡和李瑾瑜的婚事舉辦。楊瀟和馨兒坐在男方主位,李家長輩四人擠在女方主位有李老夫人、李康恩夫婦、大姑母李靜。楊瀟看後頗感頭大,他一時疏忽沒安排趙青鬆夫婦上坐,楊瀟認為還是分開接受新人拜賀比較好。但是看到人家這一家子都願意擠在一起,楊瀟趕忙招呼下人增加位子,請趙青鬆夫婦、王顯夫婦、趙聖夫婦都來,不能失了禮數。 好嘛,楊嫡和李瑾瑜這對新人就忙壞了,光敬茶就敬了好一會。當然了每個人都封了銀子給新人,算是長輩的禮數。 十月二十六,王賁和楊文姬婚事舉辦。趙青鬆夫婦、王顯夫婦、趙聖夫婦坐在男方位置,楊瀟和馨兒、婉兒坐在女方位置。馨兒不得不再次當娘,她熟練的很,比婉兒熟的多。楊瀟很高興,對王賁很滿意,對王顯和趙蘭自然更沒話說。 李言、李蓉和楊文鳳自此就定居在了蘇州。李蓉和楊文鳳嫁到了蘇州,當然不會再回徐州。李言和王文若已經成家,也不回徐州了。安寧公主帶著女兒楊文茜在蘇州住了三個月,回到徐州和楊瀟、馨兒住在一起,公主把蘇州的事務都扔給李言去處理。徐家那小子是李言的跟班小弟,就讓他幫李言的忙。 楊瀟見不到楊文鳳心裡一直空落落的,但是看到兒媳婦王秀娘和李瑾瑜爹長爹短的喊個不停,他也算好受了一些。楊博已經領了三軍團將軍和下邳郡守的官職,但是他新婚不久,楊瀟讓他和媳婦在家住上一年再走,多陪陪婉兒。楊嫡還是老樣子喜歡畫畫,對政務軍務都沒啥興趣,楊瀟讓他趕緊生孩子。楊瀟已經放棄了這位紈絝子弟,打算親自培養孫子不管這個王八蛋。 王賁原來是徐州府主事負責幫助楊瀟打理一些政務,楊瀟很喜歡這小子常常詢問他的意見,王賁對答如流能力很不錯。楊瀟將王賁留在身邊既為了王顯、趙蘭能常常看到小兒子,也為了自己能見到女兒。 趙聖媳婦也是泰安人,現在孩子都好幾歲了。楊瀟詢問他的意見,趙聖想回泰安。楊瀟不想讓趙青鬆夫婦和兒子女兒分開,便留下了趙聖一家。楊瀟上奏陛下為趙聖亳州之戰請功,請分泰安土地給趙聖為薛國公。 陛下此時焦頭爛額正在大封爵位籠絡人心,但是看到楊瀟的奏表後卻沒有任何批示,因為實在名不副實。楊瀟自然當然懂,決定花錢解決。楊瀟知道陛下想要什麼,為陛下上貢了一筆巨額稅銀,陛下很高興大筆一揮批了。 趙青鬆夫婦很高興,趙聖也就不急著回去了。 一年後,楊博和王繡娘生下一個女兒,楊嫡和李瑾瑜生下一個兒子。楊博給孩子取名思憐,名字挺怪的,婉兒不太同意,楊瀟倒是沒啥意見,最後還是用了這個怪名字。楊嫡給孩子取名叫楊承祿,楊瀟堅決不同意說道,胡鬧,家裡男兒都是單字哪有雙字的。楊嫡不服道,我就喜歡這個名字,家裡這規矩也該改一改了。楊瀟氣的想揍他,但還是忍住了。馨兒趕忙勸勸這爺倆,她怎麼都行,隻能和稀泥。 楊瀟說道,咱家就沒當爹的給男孩取雙字的,唯一一個特例就是你大伯楊國忠,不過那是皇帝後來給改的。楊嫡說道,這是什麼窮講究,我不喜歡。楊瀟聞言又想揍他,馨兒趕忙拉住楊瀟。楊瀟說道,我不同意,孩子名字必須改,改單字。李瑾瑜也是連連勸說。忽然馨兒說道,這樣吧,還是老辦法,承祿這個名字我也覺得不錯就用作表字,名字讓你爹取,你看怎麼樣。楊嫡本不想答應,但是看到楊瀟生氣的樣子他有些怕了便嚷道,隨便吧,我不管了。說完,他扭頭回房了。 楊瀟給孩子取名字一直都非常隨意,他眼珠一轉有了主意說道,我看就叫楊戩吧,現成的名字多好。馨兒和瑾瑜聽到後差點沒笑出來,倆人互相對視一眼。瑾瑜笑道,爹,您可真行,這可是二郎顯聖真君的名字,這樣好嗎。馨兒也附和道,這可是二郎神的名字,能行麼。楊瀟辯解道,這有什麼,他做他的神仙我取我的名字,井水不犯河水,有什麼相關。馨兒說道,你自己看著辦吧,楊戩字承祿,文武倒是都全了,隻是好別扭,一看就是兩個人取得名字拚湊出來的。楊瀟倒是認為文武雙全挺好的,他就這麼決定了。 楊嫡聽媳婦說爹給孩子取了這麼個名字,連連說道,沒文化讀書少,真是沒文化。瑾瑜趕忙勸解一番,楊嫡冷靜下來覺得,既然叫楊戩了就不能再表字承祿了。他略一思索改成開嶽,寓意斧劈桃山的典故。瑾瑜贊賞不已,誇獎老公讀書多。 瑾瑜告訴楊瀟說孩子名字被楊嫡改成了楊戩字開嶽,楊瀟非常滿意贊道,威武霸氣,嫡兒真有文采,我同意。 自此,楊瀟將全部精力都放在這二郎神身上,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他和馨兒親手照顧這孩子,高興的很。 李言和王文若也添了孩子,和二郎神同一天生的,也是個兒子。李言給孩子取名李秋白,全然不避諱李白的名字。楊瀟聽說後毫不介意,他心思都在二郎神身上,不是很關心這個大孫子。 王毓秀和李蓉夫婦也添了孩子,安寧公主和楊瀟都到了蘇州參加慶生宴會,王元雅親口告訴了楊瀟孩子叫什麼名字,楊瀟當時還記得,宴會還沒結束就忘了。安寧公主抱著孩子眉飛色舞說道,我這外孫生得真漂亮,等他長大了我要親自教他武功。楊瀟站在公主身邊趕忙誇贊兩句。 楊文鳳和徐孝連也添了孩子,徐孝連給孩子取名徐嗣業,就是繼承家業的意思。楊瀟聽後毫無感覺,他按照禮儀參加了外孫徐嗣業的滿月酒宴,心裡卻想著家裡那位二郎神。 王賁和楊文姬也添了一個兒子,王賁讓楊文姬給孩子取名字,楊文姬請楊瀟代勞。楊瀟很高興隨口便取王猛,眾人都見怪不怪了。王賁認為名字很好,他也盼望著兒子有朝一日能做宰相,同意了。 又過了一個月,李言自蘇州送來了書信,皇帝表哥給了他無上的賞賜,鐵帽子,他非常高興特意寫封家書告知安寧公主和楊瀟。楊瀟笑道,怪哉,皇帝是真大方,連鐵帽子都給出來了。公主笑道,你還不知道麼,陛下和他這位表弟關係很好啊,人家哥倆的事和你我沒什麼關係。楊瀟點點頭說道,陛下這道釜底抽薪的計策看來是成功了。安寧公主笑道,雖是釜底抽薪,但是皇帝贏了你我也贏了。楊瀟聞言笑著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