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團結(1 / 1)

“王知縣,你可要為我們做主啊。那個朱風仗著兵精糧足,巧取豪奪我家土地,還鼓動暴民殺我愛子。簡直無法無天,無法無天啊!”   “什麼巧取豪奪!”王仁佐怒喝,“人證物證具在,明明是你兒殺人父母,強搶他人妻子,還霸占他人田屋。今日還敢來本官這誣告,真是豈有此理!左右,打出去!”   “沒天理啊,你們官官相護,我要上告!上告!”   來人走後,王仁佐再也坐不住了,直接前往源山。剛開始王仁佐想著離開前與朱存楓虛與委蛇,沒想到朱存楓做的事越來越放肆,甚至打破官府與鄉賢之間的潛規則。   以前是鄉賢和宗室管理鄉村,朝廷管理其他,大家相安無事。這下好了,朱存楓不但搞了個什麼鄉村代表會插手鄉村管理,還把鄉賢禍害得不輕,輕一點的丟失大片良田,重一點的直接家破人亡。   完全一副流寇做派,一旦其所作所為流傳開來,全天下的人都要反對,別說什麼成事,當天就要被剿滅。   王仁佐怕了,自己和朱存楓的牽連太深,必須要讓朱存楓冷靜下來,再瘋下去,不等王文名帶回來好消息,恐怕自己就先要跟著朱存楓一起滅亡。卻不知王文名正在縣內的工地上砸石頭,體驗勞動的快樂。   “人真是不懂得取舍與知足。”朱存楓說道,“我記得那方家還留著1000畝地,依然是個大地主。”   王仁佐嘲笑道:“你強搶別人5000畝,還讓別人知足?”   “那些人證物證你也看了,我可沒有作假。3000多畝地明確是方家巧取豪奪百姓的,剩下2000畝有苦主但證據不足,我用兩倍市價買下來,按道理算是我的地,我願分給什麼人就分給什麼人。”   “我不管你分給什麼人,方家現在要上告。上官可不會管有沒有證據,他們方家有人在京城當官,那京官一句話,下麵就要辦事,到時候怎麼辦?”   “所以我請了方家人來這裡做客。”朱存楓招了招手,一隊軍士架著幾個渾身顫抖的人進來,正是不久前向王仁佐告狀的方家人。   “世子,你不要胡來!”   “哎,我說王知縣,你是笨還是跟方家有仇?你沒看到我綁著方家人的眼睛嗎?”朱存楓一把扯下眼罩,“之前方家人還能說什麼都不知道,現在怎麼辦?”   “不知道!我們什麼都不知道!殿下,放過我們吧,地我們不要了!”   “你看,你都叫我殿下,還看到了王知縣,我能怎麼辦?”   方家家主方子興跪行到朱存楓腳邊,拚命磕頭:“殿下,我家那一千畝地也送給殿下,我兒該死,不關殿下的事,從此之後方家唯殿下馬首是瞻。”   “我做事很講道理,那一千畝地說是你家的就是伱家的。”   “謝謝殿下,謝謝殿下!”   朱存楓說道:“郭家的事想必你聽說過,外麵的雇工你也看到了,凡是投奔我的我都能給他想要的,你要什麼?”   “殿下,我什麼都不要,隻要殿下放過我和我的家人。”   “那可不行,既然你投奔我,就是自家人,我不會傷害自己人。”   “謝謝殿下,我別無所求。”   “你還是有所求的,要不然你不會氣急敗壞要上告。”朱存楓扶起方子興,“都是為了利,這樣,我給你找個門路,保證比守著那幾畝地賺得多。你拿出幾畝地當本,招一批工人入股,建一個紡織廠,我免費給你提供機器,就當是給你的見麵禮。”   “殿下,草民不明白。”   “我找人帶你去幾個地方看看,你就能明白。”   方子興走後,王仁佐說道:“你就這樣放他走了?你可是殺了他嫡子!”   “我又不是殺人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有得談,沒必要打打殺殺。人命無價,隻有團結更多的人,才能有更好的事業。”   “我不相信方家會放棄上告,放下喪子之痛。”   “那就要看他們怎麼選了,我給了他們一條大道,不跟,那就隨他去,但是膽敢阻攔我前進,殺無赦!”   “哼!”朱存楓的指桑罵槐令王仁佐很不滿,當即起身離開,回到縣衙後便派人去延綏鎮尋找王文名,順便協助王文名做事。   “殿下,這些貪官汙吏不能信,遲早會反咬一口。”   “不急,還不到跟他們翻臉的時候。路要一步步走,我們現在走得很順。”朱存楓問道,“固原那裡有回信了嗎?”   “還沒有,李太監正和史永安協商。”   “不急,史永安會答應的。”   固原   “史總督,朱將軍精忠為國,自願為朝廷分憂,為什麼不答應?”   “什麼都不要,還自備軍糧出征,我不相信有這種人。”   “史總督,朝廷養民數百年,難道就不能出一個嶽飛?還是說你以為我大明不配有。”   “李太監,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你不要在這危言聳聽。”   為了擴大地盤,壯大隊伍,朱存楓給李太監送了一筆錢,讓他同意遊擊將軍朱風帶隊出兵剿滅各地賊匪。朱存楓承諾不需要花朝廷一分一毫,即便兵士出現死傷,一應撫恤也由朱存楓負責。   既不用花錢又能有功勞,還有錢收,李太監沒有拒絕的理由,當即收下錢。朱風的公文適時送到三邊總督史永安手裡,史永安看出其中的蹊蹺,特別是朱風這個遊擊將軍本就被他記在本子上。   朱風跟三邊總督府的軍火協議擺明會虧本,依然願意做,肯定有原因,看過幾遍公文史永安越發確信這一點。史永安不認為朱風會真的撫平地方,他隻覺得朱風要殺良冒功,到時候隨便上報功績,而三邊總督府剛剛占了他的便宜,不好正麵駁斥,朱風就能輕鬆升官。   史永安走南闖北,更是在貴州打過土司叛軍,被叛軍圍在貴陽近一年,40萬軍民打剩下不到一千戶,依然堅定死守,終於等到援軍解圍。史永安什麼事都見過,甚至自己就乾過。   史永安了解大明國情,明白一切詭異背後總有他的目的,朱風也不例外。從他與三邊總督府斤斤計較幾兩換一個工匠、勞役來看,他根本就不是一個大公無私的人。既然如此,突然要無私奉獻,肯定是因為這件事有大利益可圖。   與貴陽守城戰這種山窮水盡的戰鬥相比,如今西北的情況可以說天上人間,根本不需要不擇手段。一些流寇不足為懼,隻要各地穩定,等他梳理好邊鎮官兵,那時隨便派一支部隊就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