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關門打狗(1 / 1)

“呂參將,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私開邊關,縱容蒙寇南下,夷三族大罪!”   “侯總兵,此乃邊關年久失修之過。這些年延綏連年乾旱,朝廷不發一粒賑濟糧,致使邊軍疲困,才有此疏忽。非你我之罪!”   “呂承宮,你到底要做什麼?”   呂承宮慢慢將養寇自重的謀劃說出,震驚侯一位,他沒想到一介小小的參將居然敢做如此大事。   “你莫不是以為無人知曉?”   “東路各參將皆與我同謀,又有胡巡撫助力,一切萬無一失。”   “我們歸延綏巡撫管轄,新任嶽(和聲)巡撫正在路上,他是嶽王(嶽飛)子孫,傳聞剛正不阿,若其知曉,我們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要在嶽巡撫到來之前成事。”呂承宮說道,“我等已與虎墩兔憨聯絡,大軍不日南下。”   裡通外國的大罪,侯一位並不想參與,無奈呂承宮都對他說了,就是變相逼迫,如果不從,估計走不出大門。   見侯一位還在猶豫,呂承宮又說道:“朱賊勾結賊寇殘殺忠良,整個延綏府盡沒,苦主無數。他們承諾,隻要斬殺朱賊,願意分潤田產一二予我等。”   “既知朱風勾結賊寇,莫如上報朝廷,待得朝廷旨意除賊,光明正大。”   “朱賊每到一地便招兵買馬,如今手握重兵,稍有不慎陜西動蕩,我們首當其沖,那時別所建功立業,活命且難。”   實際上朱存楓大規模大踏步前進,侯一位在延綏西邊也有所耳聞,隻不過他家不在陜西,並沒有侵害他家的資產,所以不想多管閑事。   連侯一位都知道朱存楓的動作,胡廷晏更不必說。他早就明白朱存楓暗中所為,派人秘密監視,他也沒想到朱存楓的手腳那麼快,主要還是朱存楓能拿出大量錢糧,可以快速收攏民心,還能大肆收買官吏。   明末官場貪官汙吏橫行,又恰巧處在皇帝交替的關鍵時間點,調走的調走,升遷的升遷,剩下的基本都抗不住朱存楓的金錢攻勢。   就如延綏(安)知府王國瑚,幾年前他遭遇蒙古入侵,親自登城防守,大敗蒙古人。可惜那幾年魏忠賢掌權,王國瑚不願給魏忠賢修祠,故而沒有被提拔,在知府任上一坐就是好幾年。   這幾年王國瑚看開了,不再想著升遷,迷上黃白之物,隻不過延綏府本身貧困,也沒貪多少錢,所以當朱存楓派人給他送錢的時候,隻用了一千兩就收買了他。   貪得少並不代表王國瑚危害小,看陜西造反百姓最早最多出現在延綏府就能明白。本來百姓就到了臨界點,王國瑚再貪,就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正因為有無數王國瑚的存在,朱存楓鯨吞延綏府的行動十分迅速,快到胡廷晏沒有反應時間。主要還是胡廷晏沒預料到朱存楓居然如此肆無忌憚,等他拿到延綏府歷年欠餉、積稅,這才意識到不對。   朱存楓居然有錢補充欠餉,那他肯定有更多錢糧,如今陜西的局勢胡廷晏一清二楚,隻要有錢糧,就能買到無數人、無數兵器,有了人就有了兵,有了兵器就有了大軍。朱存楓錢糧兵馬在手,已不是什麼隨意可以拿捏的人。   所以胡廷晏才那麼著急聯絡邊軍,想讓邊軍平亂,真正的亂軍。胡廷晏私心太重,要是他及時上報朝廷,或許還能壓製朱存楓,可惜他不想和上任延綏巡撫朱童蒙一樣,就因為與魏忠賢有聯係(修過祠堂),便被崇禎罷免。   其實胡廷晏對朱存楓又愛又恨,他知道朝廷當前的困難就是稅收、遼東,而遼東本質上還是稅收,隻要確保稅收,一切都將平息。延綏府送來的大量欠餉、稅糧可以成為自身的政績,胡廷晏想過如果朱存楓的勢力蔓延到全陜西,那陜西就不會有欠餉,他胡廷晏就是整個大明能力最強的巡撫。   當然,這種情況胡廷晏隻能想想,一旦朱存楓掌控整個陜西,必定不會再交稅。如果朱存楓知道胡廷晏所想,一定會告訴他,別說占據整個陜西,就是整個大明入手,他也還可以交稅。   胡廷晏意料之外的事不止朱存楓快速擴大勢力範圍,還有呂承宮等人的膽大妄為。按照胡廷晏的意思,邊軍將以平息叛亂的名義出兵,剿滅朱存楓後,他胡廷晏和邊軍軍官分食朱存楓的資產。結果呂承宮等人有自己的想法,用自身兵馬圍剿朱存楓損失太大,沒人願意,不如借刀殺人,還能養寇自重,一舉兩得。   呂承宮與中層軍官本身就多有聯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關係很好,利益勾結,朱存楓借助皇帝換位的時間空擋擴充勢力,呂承宮等也借助此時機密謀。與朱童蒙差不多,許多延綏鎮高級軍官都被調離、卸任,頂頭上司延綏巡撫又還沒有上任,呂承宮等中層軍官事實上掌控了延綏鎮。   唯獨侯一位這個僅有的高級軍官例外,所以呂承宮用酒宴的名義招呼來侯一位,當著一眾參將的麵逼侯一位站位。   “我帶兵巡視西方,什麼都不知道。”眾怒難犯,侯一位不想稀裡糊塗被殺,他還有機會升總兵。   “我們必定不忘侯總兵恩情。”   呂承宮等人在謀劃的時候,沈煉在朱存楓的命令下開始疏散延綏府北部百姓。   “為什麼要走啊?”   “蒙古人要南下了,大家暫避,免去死傷。”   “那些邊軍又膽怯不敢戰?”   “這次是殿下率兵作戰,殿下要誘敵深入。”   “蒙人南下燒了我家怎麼辦?”   “燒了就重建,殿下說了,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隻要大家活著,我們可以重建家園。”   “說得輕巧,建一個家要多少錢啊!”   “混賬!說什麼呢!殿下給我們分田分地,為我們報仇雪恨,雇我們做工。一間破房子燒了就燒了,有什麼要緊。”   “大家莫要爭吵,殿下早有吩咐,由各村代表會算出一個平均值,等戰事結束,不管大家的家有沒有被搶,被燒,殿下都補償,家家都有,不少一人。”   “殿下萬歲!”   “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