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梟雄(1 / 1)

“梟雄!果然是梟雄!”回到衙門內,洪承疇感嘆道,“難怪他能創下如此基業。”   “洪承疇!你是不是背信棄義,還是說你本來就是亂臣賊子?”   王國瑚最先破防,他們兩人剛剛謀劃突破郭興,按理說不該出任何意外,偏偏今天郭興就死了。郭興不是普通人,朱存楓的嶽丈,正常情況都不會受罪,更別說死了。然而朱存楓親手殺了郭興,與洪承疇一樣,王國瑚不相信什麼為工匠討公平,隻覺得有人泄密。   “我若是亂臣賊子,郭興沒死,你就先死了。”洪承疇的解釋令王國瑚信服。   “怎麼辦?”   “隻能從長計議了。”洪承疇說道,“郭興肯定要死,他能反手利用郭興的死收買人心,可見他心思縝密,又心硬如鐵,不是一般亂臣賊子可比,梟雄。”   “所以我說怎麼辦!”   “找不到他的糧草,沒有任何辦法,除非派人暗殺,要麼等他糧草耗光。”   “暗殺?耗光?”王國瑚嘲笑道,“你不是不知道,他身邊有多少廠衛出身的閹黨餘孽,他還日夜待在軍營之中,誰能暗殺他。耗光糧草更是好笑,都不知道糧草出自哪裡,要是能耗光,他就不會打慶陽府和平涼府的主意。聽說闖賊的隊伍已殺入甘肅,什麼意思你心裡清楚。”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正因為他大肆擴充地盤,才能令他耗費更多糧草。陜西這些年連年天災,要沒有他在,該有多少亂民舉旗,誰都說不準。”   “聽你意思,我該上報朝廷,嘉獎他一番不成?”   “原本各地亂民不關他的事,闖賊過後就與他有關了。一旦他糧草不濟,引出動蕩,我們就可以讓亂民找他要錢要糧。那時他拿不出來,必死於亂民之手。”   “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很快了,陜西連年乾旱,各府接連絕收,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我不相信他的糧草能養活那麼多人。”   “若出事後他起事,又待怎講?”   “那更好!”洪承疇向東方拱手道,“他自絕於民,朝廷便能順天應人,出兵討伐。沒了糧餉,他手下的那些驕兵悍將自己就會散去,說不定還會內訌,朝廷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不如我把妻兒送回老家,由我首告其謀反。”   “我勸你不要這麼做,朱風簡在帝心,他北征大獲全勝,朝廷晉升他為總兵的聖旨已在路上。哪怕你上告成功,朝廷信了,朝廷也沒有糧草、大軍前來圍剿。”洪承疇說道,“不為朝廷,為你自身考慮,他不會允許你妻兒離開,除非你致仕。”   “我不相信國家沒有忠良,隻要將他殘害士紳的事公之於眾,天下必定群起討伐。”   “以陜西當下的情況,一旦他舉事,必定全省糜爛,若朝廷無有準備,川渝之地也將不保。那時兩分天下,受苦的是天下百姓。”洪承疇說道,“以他公開宣稱的理念,不會餓死一人,我料定他會糧草不濟,那時再以雷霆之勢剿之,手到擒來。”   “我怕他率先起事。”   “那就讓他無暇他顧。”洪承疇說道,“我已寫好文書,請求朝廷將他外調遼東,本來朱風這個陜西人就不能在陜西任總兵。”   “若是他不肯呢?”   “除非他倉促起事。”洪承疇繼續說道,“我早已打聽清楚,他並沒有大肆煉鐵,打造鎧甲兵器,反而拿為數不多的精鐵去造什麼鐵路,所部裝備皆出自邊軍。我為參政,掌控糧道物資,早已停發邊軍糧餉、補給,他若倉促起事,不能持久,朝廷自有辦法剿滅。”   “他沒有問你要?邊軍沒有要?”   “沒有。”   “怎麼可能?”   “是狂妄自大!”   “好吧,隻望朝中棟梁不要掉以輕心。”   朝堂上是不是棟梁不好說,對於自身利益,他們肯定不會掉以輕心。當朱風的捷報傳到京師,韓矌與一眾東林黨協商後,將朱風上報的戰損超級降低,造成朱風潑天功績在身,耀眼到一看就是假的。   這裡麵的考量很多,首先沒了戰損,朝廷就不用支付撫恤金,獎賞就無所謂了,提拔幾個軍官隨便拿出幾兩銀子就夠。   其次超級低的戰損一看就知道是假的,這樣不會彰顯遼東的無能,東林黨的無能。   再次北征勝利功績確實太大,按以往的情況,朱風足夠封爵,這一點皇帝肯定不願意,其他軍官、勛爵更不願意。若是有虛報戰功的前提,皇帝和兵部就能以此說事,來個功過相抵。   東林黨不怕崇禎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因為朱風自己上報的公文上就沒有多少首級斬獲,最大的功績是殺了林丹汗和大公主。考慮到朱風寒冬出兵,東林黨推測,這是朱風率領少部精兵突襲,林丹汗猝不及防被其斬首,這比較符合常理。   軍中潛規則,大家都會虛報戰功,東林黨把朱風公文上說的漠南右翼蒙古投奔,收復河套當成了虛報戰功。   立功不賞對於東林黨來說沒什麼大不了,關鍵是別讓崇禎拿朱存楓與東林黨對比。   至於以後怎麼操作,東林黨也想好了。既然朱風自己說河套收復,那就讓他當河套總兵,正好符合異地任職的規矩。同時命令朱風從河套地區威脅左翼蒙古、後金,將來蒙古、後金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能算到朱風頭上。   至於驗證朱風的功績真假,這種苦活累活,隨便找個錦衣衛、東廠太監去就行。功績有多少,不是他朱風說了算,是兵部說了算,是他們東林黨說了算。   崇禎這邊也有相同的推斷,認為朱風就是突襲殺了林丹汗,漠南蒙古勢力沒有受損太多,否則虛報的戰功中也不會隻有那麼點斬獲。   但林丹汗的首級是真的,這點許多人都能證明,做不了假,也就是說朱風的功績是真的,他還真的再次打了勝仗。這就讓崇禎很不高興了,皇帝不需要一個毫無破綻的完美臣子,尤其是軍中將領。   內閣送來的嘉獎朱風為河套總兵的文書,崇禎看明白了,也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繼續讓朱存楓與蒙古、後金糾纏,繼續贏,皆大歡喜;輸了,朱風就能成為他崇禎手裡最鋒利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