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十月初三 “同袍們,此戰過後將會名垂青史,出發!” 一匹戰馬一天要吃十個人的口糧,因此長途行軍就需要後方補給,沒了補給行進速度還不如步兵。有了口糧就不同了,騎兵輕鬆日行50公裡,而作為輕步兵巔峰的紅色部隊行軍速度也才日行37.5公裡(正常行軍)。 朱存楓詢問過蒙民,得到最好的急行軍數據,且不會影響後續作戰,建立在蒙古馬高耐力的優點上。 1公裡慢步(6-7公裡每小時)和3公裡快步(9-12公裡每小時)相結合,一天走100公裡,走完後需要休息8小時(實際休息時間在10-12小時之間),戰馬放開吃,恢復體力,明天繼續。 朱存楓抽調2萬漢騎,2萬蒙騎,3萬步兵(含炮兵),共7萬大軍出征遼東。 出征前朱存楓將王滿倉調到歸化城駐防右翼,近3年時間的流寇遊戲,兩支部隊走遍整個陜西(陜西行都司,河西走廊除外),完成了朱存楓製定的任務。 剛開始還有許多地主士紳反抗,官員奏疏送到巡撫府,甚至用關係送入京師。可惜江南士紳出身的東林黨才不會管陜西人死活,反正陜西每年的稅賦一點沒少,這表明局勢沒什麼大不了。這些奏折都送不到崇禎手裡,而崇禎迷信陜西廠衛給的萬事太平的文書,也沒放在心上。 想想也是,要真的政通人和,行政效率高超,邊疆任何風吹草動朝廷都知道,那就不是明末是明初了。 明末黨爭,陜西和山西連上牌桌的機會都沒有,晉黨還能從邊貿和礦場吃口飯,陜西最慘,連個為自己爭取利益的黨派都沒有。 少量的在京官員隻能投靠東林黨,要不就是東奔西走,吃力不討好,例如歷史上寫過《備陳大饑疏》的馬懋才,“奔馳四載,往還數萬餘裡”,可見一斑。 對於這種狀況,陜西士紳、百姓早就受夠了。朱存楓的出現給了他們希望,哪怕朱存楓要搶奪他們的土地,但這種變相投資,收益大到天的從龍之功,有的是人願意投資。而且朱存楓不是要他們全部身家,單單隻要土地,如果主動還會拿到買地錢,願意投資的士紳更多了。 有了士紳的協助,王滿倉的工作越來越順,像甘肅等土地、人口較為集中,士紳、大地主數量少的地區,發展到後麵幾乎都不用演戲了,行軍到哪裡就分田到哪裡,當地士紳將土地拱手相送。 掌控基層,士紳從旁配合,每天坐在縣衙的知縣、知府們就成了睜眼瞎,意識到出了事。 有的人不願多事,畢竟每年稅賦一點不少,欠餉也還清了,乾幾年就能升官。有的人向巡撫府遞送文書,一直沒有回信不再多言。少數幾個堅持要怎麼樣的被流寇襲殺,剩下的都安穩了。 王滿倉、李過完成任務後,手下驕兵悍將一堆,這群人是朱存楓勢力中山頭主義最重的,也是最無法無天的。故而朱存楓將兩支部隊拆分,駐紮在歸化和包頭,並抽調一部分參與東征。 王滿倉晉升左都指揮使(師長),坐鎮漠南,副手沈煉。陜西則由崇信王坐鎮,郭勝輔佐。到底是去千裡之外作戰,通訊和基礎建設沒那麼好,許多事無法及時反饋。朱存楓又沒有成年兒子,隻能讓崇信王出山,確保萬無一失。 對此崇信王自信滿滿,躍躍欲試,他從最開始膽戰心驚,隨時準備全家被綁去京師斬首,到當下天天幻想坐龍椅,可見朱存楓勢力發展的迅猛。 朱存楓帶著高關索、魏進忠、李過、胡大、王二、張武才、梁武、王奮平、卓裡克圖等人東征,這些人並非隨意抽調,這群人全都不會對崇禎和當前明朝朝廷有任何忠誠度和好感,朱存楓的目的昭然若揭。 高級將領的選擇有目的,基層將領和底層士兵的選擇就需要考慮集團利益分配了。 其中2萬蒙軍必須帶上,這樣才能確保右翼的安穩,免得出意外。蒙軍就達到2萬,漢軍部隊就少不了了。 2萬漢騎全部來自甘肅鎮和寧夏鎮,他們剛剛加入朱存楓的隊伍,立功心切,加上新進歸附,也必須帶上,確保陜西安穩。 3萬步兵中,1萬來自流寇隊伍,1萬來自王滿倉隊伍,最後1萬才是朱存楓嫡係本部。如此抽調,兼顧所有利益團體,大家都有功勞。 要不是為了政治考量,純用軍事角度出發,隻需要本部1萬嫡係,朱存楓就有信心橫掃遼東。 7萬大軍,糧草無所謂,朱存楓可以平臺買,軍火消耗就不行了,需要自行攜帶。 2500倆東方六驅卡車,載重5噸,每輛卡車載12人,其中兩人司機,10人正好一小旗,剩餘載重則全部運輸軍火。要是沒有榆林到歸化的公路,這批軍火不可能那麼快集結完成。 打下河套後,朱存楓就有意訓練駕駛員,這4000司機是該階段成果(還有一千老司機在延綏府訓練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朱存楓有意遮蔽大軍集結的消息,在大同邊關外設置相控陣雷達監視,無論東麵左翼來的蒙古人,還是山西來的晉商,全部許進不許出。 加上不需要口糧儲備,大軍集結的時間非常快,讓朝廷、左翼蒙古和後金都沒有收到消息。 當然這離不開後金入關,朝廷和後金的注意力在對方身上,左翼蒙古認為跟隨後金南下劫掠有利可圖,更不會在意河套的情報。左翼蒙古甚至不顧黃臺吉的阻止,自行組隊入關劫掠,誰還會在意北方大草原上有一支劃時代的摩托化部隊行軍。 大軍近乎直線行軍,每天100公裡,隻能說東風的質量真不錯,吃著不好的生物柴油,走著沒有路的路,居然沒有大麵積趴窩,隻有極少數因行駛失誤停擺,也很快修復完成。 駕駛員培訓了,維修員也不能落下,這都是為將來計,朱存楓不可能永遠跟著作戰。那群老司機就成為維修員,手藝有高有低,至少換個零件不成問題。公路修建時也是他們開著工程、運輸車輛協助,順便練習修車。 靖遠堡,沈陽西方邊堡 自從後金占領沈陽,遼東長城就再沒修繕過,從北方奔襲而來的朱存楓大軍,輕鬆渡過遼河邊的長城,殺到沈陽城外。靖遠堡內的後金探馬首先發現敵情,被“鋼鐵巨獸”(卡車)嚇呆了,忘卻升起烽煙。 事實上探馬想要升起烽煙都不可能,因為沈陽多少年沒遇到過危險了,烽火臺上的狼煙儲備早腐朽了。 “哪裡來的南明大軍,廣寧為何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