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好歸好,陜西各鎮的糧餉全都由朱存楓提供,沒有朱存楓的允許,他們就拿不出出兵的糧草。其實拿得出,但他們不願意自己利益受損。 而且沒有朱存楓的允許,底下的士兵可能不會聽從他們的命令,這也是他們不得不投靠朱存楓的原因,他們早成光桿司令了,沒有多少押寶的本錢。 要解決這個問題不難,朱存楓不在,崇信王還在。朱存楓都快要登基了,說崇信王什麼都不知道,鬼都不信。況且朱存楓離開這段時間,都是崇信王管事。 隻要崇信王應允,那他們就能拿到糧草,而且還有另一個好處。 朱存楓隊伍的組成,這群人很清楚,更明白崇信王可以稱一具傀儡。 沒有哪個父親願意當兒子的傀儡,至少他們不相信崇信王甘心。一旦讓朱存楓成功,好一點當個太上皇,如果朱存楓心狠,崇信王暴斃都不是沒有可能。 可要是崇信王先率軍殺入京師,那他就能搶在朱存楓前麵登基。而他們這群人就是最大的功臣,從龍之功。崇信王也必然要重用他們,以平衡朱存楓手下的驕兵悍將。至於會不會再次上演玄武門之變,他們才不在乎,玄武門死的又不是他們。 計議已定,各鎮派出代表與崇信王密會。崇信王果然被眾人說服,這段時間以來,崇信王越來越看不懂朱存楓了。不清楚、不了解就會產生恐懼,這份恐懼讓崇信王決定聽從各鎮的建議。 崇信王自認為一切合情合理,哪有父親不登基,兒子先登基的。況且他隻有朱存楓這麼一個兒子,朱存楓的皇位誰也撼動不了,相信哪怕他登基了,朱存楓都不會說什麼。 於是崇信王下令,郭勝本有些抗拒,但轉念一想,這是崇信王家事,父子兩誰當皇帝對他來說都差不多。 更因為朱存楓還沒有攻下京師,成就大位,一切都有可能,說不定一個小失誤就滿盤皆輸。有崇信王率領陜軍支援朱存楓,可以大大提升成功率,分蛋糕也得拿到蛋糕再說。 另外,陜西各鎮願意跟崇信王行造反的事,哪怕出意外,造反失敗了,他們也沒回頭路,必須跟崇信王一條路走到黑,和自己一樣。到時候就不會發生墻倒眾人推的情況,最少崇信王可以占據陜西、河套和遼東,以此為根基與朝廷對抗。 利絕對大於弊,郭勝稍加考慮便接了崇信王的命令。 這份考慮,這種情況在整個陜西輪番上演,大家的想法一樣,贏了皆大歡喜,輸了還有轉圜餘地。 而且這種事情發生就表示站隊,不是站隊崇信王與朱存楓,而是站隊崇信與崇禎。身在陜西,誰敢不站位崇信,命都要沒了,還談什麼以後。還是那句話,崇禎不值得他們效死。 至於父子兩誰當皇帝,他們才不在乎,無論誰當皇帝,他們都是靖難功臣,都有高官、爵位。 崇信那邊一片歌功頌德,祭旗出兵,崇禎這邊的人就難受了。沒有王國瑚配合,京師廠衛根本無從下手,嘗試聯絡當地廠衛,不是稀裡糊塗失蹤,就是被踢皮球,要麼每天名為一起偵察實為逛街。 顯然陜西廠衛被人掌控了,這是絕對造反的證據,駱養性趕忙上報崇禎。 “混賬!”造反被證實,崇禎大怒,“傳令陜軍不得勤王,命其返回駐地。” 崇禎依然有疑心,不相信反賊的勢力那麼大,而且他打聽到黃臺吉率部進攻山海關去了,京師暫時不會有危險。 勤王部隊不止陜軍一支,還有山西各鎮、西南衛所,還有遼軍,一切還來得及。如果孫承宗在山海關擊敗黃臺吉,或許京師不必招兵勤王,等遼軍返回就行了。 事態的發展愈發險惡,派去陜軍的天使有去無回,而陜軍非但沒有回軍,反而加快了行軍步伐。 凡此種種無不代表一件事——陜軍造反。 “傳令孫承宗,帶遼東鎮回防京師,任後金軍離開!” 什麼國仇家恨,什麼百姓民生,哪有皇位重要。確認陜軍造反,崇禎當即下令晉軍急行軍駐防京師,又向山海關派出信使,要求孫承宗放後金軍離境,還有一句潛臺詞“任後金軍劫掠北直隸”。 這份詔書剛出京師就被黃臺吉劫了,又從頒詔太監口中獲知陜西大麵積造反的事。黃臺吉大為驚喜,隻覺得這是上天賜予他的機會。 這段時間黃臺吉一直頭疼山海關的問題,這次入關,後金軍占領遵化、灤州、永平、遷安,幾乎切斷山海關到京師之間的道路。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隻要攻下山海關,這四城就能與關外連成一片,明軍也不可能在寧遠、錦州站住腳,那時整個遼東就全屬後金,並且有山海關在手,華北平原無險可守,後金騎兵將來去自如,想什麼時候劫掠就什麼時候劫掠,甚至占領京師,奪取整個燕雲之地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遼軍不是傻子,不會貿然與後金軍野戰,而後金軍攻城能力可以用垃圾形容,硬拚大概率沒有勝算。之前黃臺吉本打算嘗試一下,攻不下來就算了,反正這次出兵的主要任務——搶人,已經完成,打不下來也無所謂,下次就行。 有了崇禎的這份詔書,黃臺吉自信能釣出山海關內的守軍,他知道督師孫承宗是個忠心之人。 黃臺吉好生款待被抓的太監,並讓他安心帶著聖旨進入山海關,後金軍設下埋伏,坐等明軍出關。 山海關內,經過幾天的休整,大魚大肉犒賞,武器裝備補充(特別是鎧甲),全軍將士士氣高漲,北上封路的秦軍到位,是時候該出兵剿滅後金了。 “孫承宗接旨,奉……” “慢著!” “大膽!聖旨當麵宛如陛下親臨,你竟敢如此無禮,該當何罪!” “逆王朱由檢弒兄奪位,不配發聖旨。” 太監唐文征大驚,不自覺問道:“你是何人?” “孤乃崇信王世子朱存楓。” “什麼!” 知道內情,了解崇信王造反底細的唐文征立刻意識到崇禎完了,遼軍已被崇信王府掌控,當即跪倒在地求饒,再不復之前的氣勢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