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談判(1 / 1)

被李安家抓住的都是各地大名的家眷,放在江戶的人質。當德川家光得知這個情況,立馬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一旦這群人被敵人抓走,乃至被殺,各地大名必然爆發反抗,聯合反叛也不是沒有可能。   必須把人質救出來,不惜一切代價。   李安家這邊也麻了,突襲一次江戶看似成功了,實則什麼戰績都沒有。這不同於戰場上,殺傷敵人都算軍功,本身就是擅自行動,軍功的定義必然更加嚴苛,沒有特殊的俘獲,殺再多也沒用。   “艦隊長,敵人主力圍過來了。”   “咦?”   按理說強敵撤退本該歸師勿遏,寧願頂著有可能出現的大量死傷,依然要追擊一個有序撤退的敵人,這裡麵肯定有原因。   李安家看向身旁的一群老弱婦孺,或許這就是原因。   敵人的行進速度很快,要想安全撤退必須有所準備,李安家命令軍士撤往碼頭,搬運廢墟構造防線,依托戰艦防守,打造一個小型卻月陣。因之前突襲有好幾次被幕府武士的鐵炮(火繩槍)偷襲,這次的防線特別注意清空前方一片區域,不留給敵人隱藏身形放槍的地方。   李安家他們攜帶的彈藥到底不多,時間緊迫,他馬上審問這群老弱婦孺,逼問幕府大軍出動的理由。   大名家眷嬌生慣養慣了,哪受過酷刑,都不用多打,一個人被打,一群人全說了。   得知了他們人質的身份,李安家立馬意識到這些人對德川幕府的重要性,這是維持統治的根基,若這些人丟失,德川幕府的日子就難過了。   人質對於幕府很有用,對擅自出兵的李安家並沒什麼用,就算他把人抓回去,也不能換來功績,因為這群人質對大明而言同樣有用,送回去後很可能成為座上賓,以此來摧毀幕府統治的根基,造成日本國內混亂,大明就能比照朝鮮操作。   於公而言,把人抓走最好,於私則不同。誰讓李安家是擅自行動,把人抓回去都不可能獎勵軍功,因為不是明確的敵人,隻有薩摩藩因侵占琉球,在都督府已被定義為敵人,對薩摩藩作戰才有軍功。   李安家找了半天沒找到島津忠恒及其他薩摩藩人質,想來是趁亂逃走了,這下李安家就很難辦了。   “艦隊長,快決定後續作戰戰術,船上的炮彈有限!”   部下的呼喊提醒了李安家,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為族人爭奪軍功的,沒有軍功還不如不做,他不再猶豫,驅趕幾名人質去城內,表示要與德川幕府談判。   “轟!轟!轟!”   人質出發前,李安家命令艦炮齊射三輪,將隱隱包圍過來的幕府武士炸散,使其不得不後撤。   親身體驗、親眼所見,德川家光與一眾家臣也意識到敵人不能力敵。談判人質出現後,德川家光沒有頭腦發熱直接殺人。   李安家的要求很簡單,把薩摩藩島津忠恒等人交給他,他就會放那群人質離開,否則就把人質帶走。   “我國與大明歷來友善,大將軍請問將軍為何發動攻擊?”   “你倭國侵占琉球,琉球求救,我大明為宗主國,自然要為藩屬做主。”   出兵理由很充分,幕府當年也害怕因為琉球引來大明的怒火,不過幾十年過去大明都沒什麼表示,大家以為大明默認了。沒想到大明反應速度那麼慢,這樣說來,索要薩摩藩這個罪魁禍首就說通了。   舍棄一家換全國,這買賣並不差,而且雙方溝通過後,李安家表示大明隻會懲戒薩摩藩,與日本無關,更不會專門針對德川幕府。本來薩摩藩就是外樣大名,需要監察的對象,由大明懲治不是不可以。   同時李安家還大包大攬,表示大明可以與日本達成正常的貿易往來,這一點德川家光最關注。   最後怎麼選不言而喻,雖說把島津忠恒交出去一樣威名掃地,至少有一塊救人的遮羞布,還能得到實利,最終德川家光同意交換人質。   沒想到竟然成功了,李安家大喜過望,如果能抓住島津忠恒,那便是生俘敵酋的大功勞,足夠族人獲得大量軍功,拿一堆軍功章了。   “將軍,我們協商願意跟你回九州。”   人質送得差不多的時候,有四家人想跟著李安家一起返回九州,他們是肥後熊本藩細川家、築前福岡藩黑田家、肥前佐賀藩鍋島家、築後久留米有馬家。   這四家都是九州超10萬石的外樣大名,也是德川幕府重點監察對象。他們之所以會選擇跟李安家走,是鍋島家勸說的結果。   大明海軍出發前就與鍋島家的人有了聯係,進駐琉球後更與鍋島家達成商貿合作關係,同意用人口交換軍火,用黃金購買還能得到優惠。   自從鍋島家獲知大明要對薩摩藩動手,就意識到這將會動搖德川幕府的根基,鍋島家一樣位於九州,必須抓住這個機會。   成富益英體會過大明的富庶,看過明軍的強大,在他的勸說下,鍋島家秘密與大明達成商貿合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並承諾在必要時可以給與一定的助力,包括情報、向導等。   他們這些外樣大名在德川幕府時代非常難受,領著巨額的石高(封地)卻不能參與任何國家內政,隻能當個富家翁(譜代大名則相反,可以參與政務,石高很低,這是德川幕府掌控大名的手段之一)。   九州大名遠離日本中心,加上關原合戰的時機問題,許多大名依然保有野心,他們還能與外界溝通,比內陸大名更有見識,要不然幕末四強也不會都出自九州及附近。   鍋島家認定大明懲戒薩摩藩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成富益英耳聞過朝鮮近期的情況,鍋島家認為大明很可能比照肢解日本,要是不早早謀劃,將來鍋島家或許就是被消滅和肢解的對象。   當然鍋島家也明白光憑他一家,根本沒有與大明談條件的資本,於是暗中勾結了九州其他三個強藩。勾結不能在九州進行,在江戶更不容易引起注意,燈下黑。   四家也沒想到,大明居然真的發起了進攻,一個突襲便將德川家光趕出江戶城,讓四家看到了大明的強大,尤其是四家被俘後發現大明隻出動了三艘船幾百人。   顯然,要對日本動手的大明不可能隻出動這三艘船,必定是先頭部隊,後續大軍到達,德川幕府肯定擋不住,集結全日本的武士也擋不住。   此時不改換門庭,更待何時?   李安家也知道鍋島家的存在,得知是鍋島家領頭,李安家同意了。李安家知道鍋島家的存在,他的態度令四家人長舒一口氣,感嘆自己的選擇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