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真實(1 / 1)

工業時期的最重要的就是完成工業化科技,早一點探索石油和搶到科學家。   由於文藝復興時代的大戰,雙方都沒有跟在意偉人的爭搶。   但現在是雙方難得的和平階段,在不能打死對手的情況之下,盡最大可能拉開雙方的差距,就是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科技層麵上搶奪意義重大的大科學家,就是最直觀的提升。   由於前期的疏忽,現在的還停留在招募列表的大科學家都是文藝復興時代的,而大家公認的最值得搶奪的大科學家都在工業時期之前。   比如牛頓的效果,就是在學院區內建造大學,同時國境內所有大學都額外增加兩點科技值。   不要小瞧這額外的兩點科技值。   當學院區普及之後,每一層建築都是增加兩點科技值,而每一個學院區都補齊大學之後,那麼就會額外增加4點科技值。   這樣每一個學院區都會額外增加四點科技值。   後期的每多出一點科技值,都會提前幾個回合完成科技,盡早完成科技,就會比對手更早的完成建築。   優勢就是這樣一點點積攢下來。   所以在和平期間,就必須要爭搶一些作用強大的偉人,大科學家每個時代隻有三個,每一個偉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當你拿走了其中某一個偉人,那麼他就會出現在你的城市,隱退之後就將消失在偉人列表。   隻是現在的任哲,有一些小優勢罷了。   為了盡快解鎖火槍手的原因,任哲幾乎普及了國境內的學院區,隻是沒有普及大學罷了。   現在隻要能夠搶奪到大科學家偉人牛頓,那就就能直接領先對手一大截。   就在任哲全身心把精力放到學院項目上之後,百無聊賴的司培成也找到了打時間的好辦法。   那就是操控間諜!   間諜早在上個時期就生產了出來,並且在新時代到來之前就派遣到了對手的首都,目前才剛剛到達對手的首都。   還在建立情報網絡之中,現在任哲把注意力放到了偉人身上,間諜這種隻要不給具體任務,就不需要太過關心的單位,自然被任哲遺忘了。   司培成作為任哲之下權限最大的總督,自然也有命令間諜的權限。   當司培成看到可以執行的任務之後,眼神立刻開始放光了。   現在間諜上顯示的可執行任務有:抽取資金{+176金幣}成功率43%,竊取一項未研究的科技{獲取尤裡卡}成功率45%,謀害總督成功率35%,煽動反叛成功率10%   這就表表了,現在對手的首都區域有,商業區,學院區,市政區至少三個區域,這還沒有包括宗教區和保護區等等。   但這三個已經是最重要的區域了,也是司培成最想搞事情的區域。   因為這三個區域就代表了整個文明中,最關鍵的三個因素。   但三個任務的成功概率都不太高,甚至沒有一個高於百分之五十的任務。   就連想要博一把的機會都沒有。   就在這個時候,組建情報網絡的任務完成了。   前麵提到的,組建情報網絡的任務是百分之百的成功的任務,在組建情報網絡完成之後,所有的任務都會在十個回合內提升成功概率。   所以,當司培成再看的時候,成功概率就不同程度的提升了一些,其中提升最大的就是盜取科技的任務。   已經來到了百分之七十三的成功率!   這個已經是哇內圈可以賭一賭的幾率了。   想到現在的處境,司培成也是很無聊,打算看看間諜是怎麼執行任務的。   就直接下令,開始執行竊取科技的任務。   在命令下達之後,萬裡之外的間諜立刻得到了消息,身形立刻就消失在了對手的首都,同時司培成也失去了對手首都的視野。   隻有領袖能看到了界麵之上,間諜人員的狀態變成了任務執行當中,當前倒計時:剩下五個回合。   隻是任哲還在不斷進行【科研資助項目】還在不斷爭搶大科學家點數,想要拿下牛頓這個關鍵偉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做出的一步閑棋,已經開始了他的作用。   而司培成這個操縱者,看到間諜消失之後,突然就有一種開盲盒的感覺。   嘿嘿嘿,就看看你能給我什麼驚喜吧!   ............   視野來到北條時宗的首都。   深田大介在看完例行的經濟報告之後,今天居然沒有發現軍事的報告。   想來也是,如今新時代到現在以來,已經過去了五個回合,雙方都在其他領域爭奪,軍事領域雙方都沒有組建部隊的打算。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從北條時宗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偉人的爭奪上之後,國內的大部分經濟報告都已經交給了深田大介來負責了,除了少部分的核心文件還需要北條時宗來審閱。   其他大部分的非核心文件的,都已經放在了深田大介的麵前。   經歷了幾個回合的手忙腳亂之後,也是慢慢適應了節奏,其中的一些貓膩也慢慢發覺了出來,隻是深田大介也已經看到後麵的利益糾纏。   看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隻要不影響大局,這一點的“小失誤”也不會追究了。   自從沒有軍事層麵的報告之後,深田大介在不斷的審閱文件之時,也在不禁感嘆,這真的模擬嗎?   就算在現實世界之中,深田大介也沒有這麼忙碌的工作過,更別提這是自己曾經最不喜歡的數字報告。   但現在看到一組數字就會聯想到數字後麵代表的所代表的意思,曲折的圖形和心電圖一般的折線,再也不是看不懂的符號了。   反倒是這些已經慢慢熟悉的東西,卻讓深田大介感到了一絲不真實。   這真的是模擬嗎?   這些數據在深田大介不斷的確認之下,能夠完全完全,明白其中的含義,而且在自己確認數據之後,城市就會做出相對應的反應。   如果拖著不作出決定,那麼文件就在一直存在,直到自己做出決定,城市才會做出變化。   看到一切根據自己的決定作出變化,深田大介也在慢慢懷疑這到底是不是真實的世界,這真的是模擬嗎?   但為什麼這些改變這麼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