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躲開斯克萊特,李渡舟和穀梁問夢在醫療部磨蹭了好一會兒才出來。等他們兩個趕到物資儲備部的時候,時間已經快中午了。 李渡舟來到物資儲備部的前臺,遞過ID卡。前臺的接待員刷了一下,電腦上便立刻出現了李渡舟需要分配的物品信息以及宿舍號。她告訴李渡舟,目前工程部運輸中心的人員還在忙著搶修基地,派送生活用品的人手不是很多,需要等到晚上才能把這些東西給他送來。 李渡舟答了謝,拿回了ID卡。他向旁邊看去,穀梁問心正在和另一位另一位接待員商談著能源與材料中心申請額外實驗設備的事情。沒過多久,穀梁問心拿出了一個記憶單元交給前臺,招呼李渡舟一起離開了。 食堂離物資儲備部不算很遠,二人來了這裡,選了兩份三級員工餐和一份一級員工餐打了包,就加快腳步回了宿舍。推開909的門,穀梁問心發現姐姐並沒有在床上休息,而是在廚房的餐桌旁坐著,欣賞著樓下的廣場。 “不是說別亂動嘛,你怎麼還起來了。”穀梁問心有些擔心地責怪了一下。 “我真沒事了。你們倆走之後我還把那份損失評估報告寫完了呢。”穀梁問夢回答:“問心,你去臥室搬個椅子來吧,咱們在這兒吃。” “我去吧。”李渡舟說著,先把帶回來的午飯和營養素放到桌子上:“這裡還有給你帶的營養素,這幾天也得按時喝掉。” 穀梁問心靈巧地坐到那張小凳子上,一邊取出午飯一邊說道:“這還是我攔著呢,要不然舟哥就去給你帶水果了。哼,三個橘子就要一分,他們怎麼不去搶呢。” 李渡舟搬了椅子放到廚房,才發現這裡的空間比他想象中的還要窄很多,椅子隻能放在桌子的長邊,而且還有一半伸到了門外,不管怎麼挪動都放不平整。三個人坐在這裡,基本上連轉身的空間都沒有。 “這麼說還真有買水果的啊。”李渡舟勉強坐了下來,努力維持著椅子的平衡。 “有啊,但是特別特別貴。我怕你死心眼非得買,所以跟你說沒有。” “那我還得謝謝你幫我省積分了唄。” “舟,你也不用總惦記買這買那的。”穀梁問夢淡淡地說道:“其實你能來這裡,對我和問心來說,就已經比什麼都重要了。物質上的事兒,能從簡就從簡吧,誰的分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少花一點總是沒錯的。” 三人吃過午飯,便各自休息了。李渡舟躺在自己的床上,回想著剛才聊的往事。 兩年半之前穀梁夫人病故之後,她們在二號行星的處境基本就可以稱為無依無靠了。母親去世後到來一號行星之前的這段時間裡,許多人都願意為她們提供生活費用直至大學畢業,李如鏡甚至直接表示可以把她們當女兒養,接到家裡來住。 但是穀梁問夢誰的幫助也沒有接受,拉著妹妹一起辦了退學手續,一起申請到能源基地工作。雖然學校最終隻批了休學,但她們還是如願以償地離開了。兩個人在能源基地裡的生活雖然簡樸而單調,但是也確實避開了許多的麻煩。 穀梁問夢在訴自己,在那些相依為命的日子裡,穀梁問心其實也問過她這麼做的原因。她的解釋是,父親當年的地位被捧得太高了,她害怕別人的幫助後藏著更大的圖謀,也不想給李如鏡帶去不必要的麻煩。而且穀梁問夢一直對父親的死懷有疑惑,既然父親與MPS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能源基地又是最後一個儲存過大量MPS相關資料的地方。說不定在這裡,她能找到一些古老問題的答案。 “還是問夢想得多啊。如果處境互換一下,我肯定就投靠我媽去了。”李渡舟思忖著,拿起手機給李如鏡發了幾條信息,匯報一下最近的生活狀況。 “剛工作,加油乾吧。家裡不用擔心,我一切都好。”李如鏡回了消息。 李渡舟忽然想起來李如鏡給他的生日禮物。這份禮物現在還裝在背包裡,晚上工程部的人又要來送生活用品,留在屋裡不太放心。於是他又給穀梁問夢發了消息:“下午問心在嗎?我想把我都生日禮物放在你那兒寄存一下。” “在啊,每次我有這個病的時候,她都會陪我幾天。為什麼要放在我這兒?”穀梁問夢回信道。 “晚上工程部要來給我送生活用品,我把他們給我弄丟了。” “弄不丟的,放心。他們沒有你房間的鑰匙,把東西放到你的門口就走了。” “不說是好咱們一起拆禮物嗎,找個時間唄。” “那等我叫你吧。問心應該得再去一趟物資儲備部取設備,然後送到她們中心去。” “還是不要告訴她,給她給小驚喜吧。”穀梁問夢又補充了一句。 “好。”李渡舟回了一條,訂好鬧鐘,戴上耳機,沒多大一會兒就沉入了夢鄉。 一號行星上沒有什麼白天和夜晚的概念,行星自轉的速度恰好和公轉速度完美匹配,使得它永遠有一麵向著太陽。但如果用二號行星的眼光來看,此時此刻應該剛好有一陣下午的陽光透過窗戶,照在穀梁問夢的桌子上,照在桌上那本還沒打開的計劃書上,照在正在跳動著跳動著雜亂無章字符的電腦屏幕上。 而桌子前方,有兩個人正眉頭緊鎖,一起痛苦地思考著。 “問夢,這段程序是乾嗎用的?你能想得到嗎?” “肯定想不到啊,一點信息都沒有,什麼都看不出來。咱們先看看計劃書吧,沒準裡麵有答案呢。渡舟,你以前看論文都是怎麼看的?” 李渡舟想都沒想就回答道:“先看摘要,再看介紹,再看結論,最後看方法和實驗。當時我們課題組都是這麼看的。” 穀梁問夢點了點頭:“沒什麼問題,這確實是快速通讀一篇論文的方法之一。那這份計劃書也按照這個順序看吧。” 李渡舟答應著,深呼吸了一下,鄭重地把計劃書一頁一頁地翻開。 隨著李渡舟的翻閱,穀梁問夢終於也在這份計劃書上看到了父親的名字。 “看來我爸爸早就接觸過MPS。”穀梁問夢有些哀傷:“果然聯合政府的說法有問題,我爸爸不是在李爺爺之後接手MPS的,而是早就知道它的存在。” “是啊,而且恐怕穀梁叔的參與還很深入。穀梁叔在這裡的頭銜是執行顧問,也就是說應該是由他製定了MPS的計劃,有可能還審核了MPS的所有研發過程。” “嗯。先看看目錄裡麵有什麼吧。” 李渡舟翻到目錄那一頁,發現隻有寥寥幾個條目。除了目標綜述、技術路線、預期功能、參與人員之外、研發周期之外,沒再寫別的什麼。 “這跟論文的格式也不一樣啊,好像沒法速讀,我們還是從頭看起吧。”李渡舟抓了抓頭發。便從正文第一頁開始,和穀梁問夢一起研究了起來。 目標綜述裡沒寫什麼有價值的信息。薄薄的兩頁紙上簡單描述了一下人類目前的生存危機。資源枯竭,環境惡化,二號行星目前隻有赤道部分還算宜居,其餘地區不是沙漠就是雪原,生存空間日漸縮小。但人類目前的技術還不足以進行星係外的宜居星球探索,也沒辦法把所有人都運送出去。因此聯合政府秘密立項MPS,整合所有知識並輸入人腦,讓絕大部分人迅速成長到領域專家級別,推動人類科學技術以指數級發展,以尋求生存的希望。 “謔,這目標真偉大啊,聯合政府還挺有理想。”李渡舟挖苦地說道。 技術路線方麵,由於MPS的最終目標過於宏大,因此需要許多領域的知識進行支撐,包括但不限於哲學、醫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工程等等。同時每一個領域下麵又細分出了許多小的技術方向。這一部分所占的頁碼尤其地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看來姥爺和穀梁叔他們肯定是做了充分的調查。 “這裡先不要看了,太多了,而且對咱們來說沒什麼價值。”穀梁問心提議道。 李渡舟立起計劃書,嘩啦啦地把這一部分翻了過去。 預期功能上,除了已知的人腦知識輸入之外,還有一項動態更新尤其引人注意。在這項計劃裡,如果第一步的知識編寫能夠成功的話,那人類現有的知識庫將會不斷地得到擴充和更新,因此MPS就必須具備遠程動態更新的能力,通過發送特定信號的方式刺激大腦更改神經元的數量和連接方式,從而達到更新人腦知識庫的目的。 “考慮的真全麵啊。”穀梁問夢輕聲喟嘆:“這完全是把人腦當成電腦在用。MPS就是服務器,所有人都是它的客戶端。我記得咱們大學還有一門課叫工程倫理,MPS顯然和這門課開設的初衷背道而馳。” “不過這項功能目前看來沒有實現啊。不用想都知道它涉及的技術得有多復雜,完不成也是情理之中。”李渡舟說著,又往後翻閱了一下。 再剩下的部分就沒什麼營養價值了。所以他隻是簡單看了看參與人員這章,裡麵都是一個一個的小表格,每個表格分別列有一位專家的照片、基本信息和專業能力評估簡報。粗略數了一下,這些表格有近百個。 “渡舟,這些東西你一定找個安全的地方存放起來。它們可能以後是一把利劍,但現在絕對是不穩定的炸藥。”穀梁問夢憂慮地提醒道。 “這我知道。但現在的問題是,放到哪兒才能保證絕對安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