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衛星的身世,遭遇禿鷲(1 / 1)

衛星航行第30天。   “我都幫他們收屍了,收點費用也是正常的吧?”   李幽注視著工程機械船手中的銀行卡,那是從一具被拖動的屍體中掉出來的。   自己不是之前一直為衛星的維修啟動資金而犯愁嗎?這衛星上數以千計的屍體,要是每具屍體都能提供一張數萬甚至更多餘額的銀行卡,自己不就能輕鬆變成千萬富翁了嗎?   嘶——沒想到全球人民每人給我一塊錢的夢想,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了。   衛星上的屍體種族多樣,八成是混合了船員和進攻方兩邊的屍體;   進攻方,給衛星造成了這麼多的破壞,交錢作為賠償是理所當然的吧?   船員,看到自己的船這麼破爛,捐出一些錢作為維修資金,也是很合理的吧?   “好,開始搜刮屍體上的銀行卡、現金、珠寶。”   實現邏輯自洽的李幽對工程機械船下達了指令。   對此,屍體們也沒有表達反對。   “這麼多的屍體留著也不是個事,遲早是要丟掉的。   “但是其中還有船員的屍體,我借著人家的船重生,又把原主人直接丟出去,好像有些不太合適。   “還是要給人家一個體麵的安葬之處啊。”   就在李幽思考如何分辨船員和進攻方時,係統傳來的提醒:   【衛星航行日誌一號備份艙已接通電源,正在讀取數據。】   緊接著,一行行文字在屏幕上滾動,向李幽訴說著衛星的前世今生。   “哦,船員的故事登場了。”   這顆直徑15千米,重達1500億噸的武裝衛星,屬於一個名為森林之子的種族;   他們是一種長相類似地球文化中的西方尖耳精靈,但身軀卻是由藤蔓組成的類樹人生物。   20年前,武裝衛星所率領的艦隊遭遇了一場戰爭;   敵軍實力強橫,作為旗艦的武裝衛星被迫單獨進行蟲洞躍遷逃跑,可惜還是被對方追上。   最後,就是在逐日星團,武裝衛星引擎被擊毀,喪失了機動能力,被敵人跳幫;   跳幫戰鬥的結果就是衛星上所有森林之子船員全部陣亡,武裝衛星就此淪陷敵手。   小狼在278層經過的那個滿是屍體的通道,就是一處士兵們為保衛指揮中心,與入侵的敵軍進行殊死搏鬥的戰場。   這是最後一段航行日誌,再往前就是一些訓練、戰鬥內容,和衛星最後執行的任務無關。   日誌告知了李幽衛星的身世,但也給他帶來更多疑惑:   第一,作為艦隊旗艦的武裝衛星為何會丟下大軍,獨自逃跑?這妥妥的逃兵啊。   第二,敵軍為什麼不直接擊毀衛星,而選擇進行死亡率頗高的跳幫作戰?難道他們是想獲取衛星內的某種東西嗎?   20年前的那場戰爭充滿了謎團,短時間李幽也搞不清楚。   他現在隻關心其中一個問題:   那群擊敗武裝衛星的敵人現在還在嗎?   如果在,當他們得知武裝衛星重新現世,會不會再動手?   “看樣子到紅頂山空間站後我需要低調一些,能不透露身份就不透露身份。”   李幽下定決心。   好在紅頂山空間站本就是一個和黑市有著極深聯係的地方,管理並不嚴格,不強製要求入港星艦出示識別碼(類似星艦的身份證)。   衛星航行第60天。   森林之子的外貌很好辨認,他們的屍體被工程機械船們單獨保管在另一處艙房;   今天是他們被統一火化的日子——衛星數據庫內有火化爐的圖紙,李幽命令工程機械船打造了數座。   “我會將你們的灰燼妥善保管,將來交還給你們的族人。”   李幽對眾森林之子的灰燼鄭重承諾。   森林之子講究落葉歸根,認為將屍體最好的歸宿是化為植物的養分;   將這些船員的灰燼撒回家鄉的土地,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慰藉。   火化室外,李幽和小狼並肩而立。   後者依舊穿著艙外活動服,而前者,卻是一個三維投影;   投影裝置就放在一艘由工程機械船改裝的懸浮六邊形飛盤上,如此,李幽就能駕駛著到處“人前顯聖”了。   此外,李幽還在飛盤上加裝小型引力抓取裝置,用於和物理世界交互。   艦長還是長著挺英俊的嗎,和壓縮土豆罐頭一點也不一樣...小狼將手背在後麵,悄悄數著艦長臉上的眼睛、耳朵數目;   這還是她第一次親眼見到艦長李幽。   “小狼,這是我給你準備的船員手冊,你要盡快看明白。”   李幽突然出聲,打斷了小狼的小動作。   既然招募的小狼作為船員,李幽也希望她能成為一個獨當一麵的好幫手;   考慮到小狼的科學素養還不足以支持她真的在艦上乾什麼活,李幽決定先讓她學習。   這本名為《從零開始學會在太空生活》的書可算宇宙間的一本奇書,專門教那些從未進入過太空的種族如何在星艦、空間站上生活工作。   從走路到開門,從吃飯到睡覺,無所不包;   可以類比為寫給劉姥姥看的《大觀園生活指南》。   為了降低閱讀難度,李幽還貼心地將書翻譯成了小狼族群的文字——文字庫是從海盜交通艇內獲得的,畢竟海盜也是要和俘虜們交流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科技水平存在著代差,書中許多的名詞在小狼的母語中沒有對應翻譯,李幽隻得自創了許多名詞。   “我很快就可以看完的。”   小狼接過平板,將其抱在胸前。   書她還是見過的,這麼薄薄一本想來內容也不多。   “對了艦長,這艘船叫什麼名字啊?”   小狼成為船員2個多月了,前幾天才想起來自己好像還不知道船的名字。   “南天門。”   這是李幽自己給武裝衛星起的名字。   “南天門...是什麼東西?”   “你可以理解成神話故事中的空中堡壘。”   “哇,那它一定很厲害吧?類似那種永不淪陷的城堡。”   小狼覺得這個新窩還不錯,因此用最大的善意去揣摩它。   “...算是吧。”   衛星航行的第90天。   在工程機械船的努力下,所有還能拯救的偏轉發動機都被緊急修復;   如今這塊名為“南天門”的蜂窩煤上已經有高高低低835束小火苗了!   像第345號偏轉發動機,哪怕周圍外殼已經全部消失,它一臺發動機也依然孤零零地在龍骨上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現如今“南天門”的加速度達到了驚人的0.02m/s2!   經過60天的加速,“南天門”也有了52km/s的高航速,已經超過了逃離太陽係所需的第三宇宙速度。   根據數據庫中的資料,“南天門”設計時的最高巡航速度是1天文單位/天,合約623萬km/h、1731km/s,接近光速的千分之六。   “現階段衛星所能達到的最高航速隻有原來的1/10,也就是0.1個天文單位/天;   “紅頂山空間站距離我20個天文單位,也就是說我至少要200天才能到達空間站;   “再算上加速減速什麼的,差不多要將近1年的時間。”   星際航行就是如此,在無垠的宇宙中,所有的距離、時間都被放大。   在能夠在高維空間進行超光速航行的躍遷引擎被研製出來之前,宇宙間各勢力的交流近乎為0。   畢竟那時候哪怕是光,從一個恒星係到另一個恒星係的時間也是以年為單位的,時間跨度從4年到400萬年都有可能。   更別說那些速度不到光速百分之一的“高速星艦”了。   絕大部分智慧生命的生命周期,在躍遷引擎出現之前,顯然不足以支撐他們完成真正的星際旅行。   “罷了,我現在已經是電子生命了,壽命應該是無限的,時間長點就長點吧。   “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培養一下小狼。”   李幽進入數據庫,找到一句話投射在“虛擬指揮中心”的墻壁上:   【短命的種族是無法探索宇宙的——楊。】   邁克爾·楊,一位英雄艦長;   他與船員一起熬過了長達10年零4個月的單次長途航行,終於替自己的種族發現了一顆宜居行星。   衛星航行的第100天。   【偵測與通訊係統】探測到一大片隕石帶橫在前方航線上;   計算機經過計算,找到一條安全率達99.8%的安全通道;李幽據此命令【動力與能源係統】更改偏轉引擎的動力分配,微調航線。   衛星航行的第110天。   李幽在隕石帶通道口遭遇了3艘星艦,準確的說,是在雷達上看到3個新點。   此刻,雙方距離約9000萬千米,正好是星際間標準通訊距離。   9000萬千米是電磁波傳遞5分鐘的路程,在這個距離下做即時通訊顯然是不可能了,類似電報、郵件的短訊才是主流通訊手段:   當兩艦相距9000萬千米時,星艦甲會發一則短訊給星艦乙;   5分鐘後星艦乙收到短訊,再發一則短訊回去;   又過了5分鐘星艦甲才會受到回音;   也就是說10分鐘內兩艘星艦才隻能進行一次交流。   這樣的交流頻率不適合嘮嗑,隻適用於簡短地打招呼,防止兩艘星艦間出現什麼誤會。   就像在大海上兩艘船靠得比較近的話,會互相聯係防止碰撞。   不出意外,李幽也收到了對麵一艘星艦發來的短訊:   【這裡是“血腥禿鷲”號。】   這名字一聽就不是善茬,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很有可能也是星際海盜船。   但李幽不能不回復,在麵對野獸時,背對野獸逃跑是最危險的,正確的做法正麵應對。   【這裡是“南天門”號。】   短訊發出去10分鐘後,對麵還未回信。   李幽猜測對麵可能是被自己的名字嚇到了。   南天門和血腥禿鷲,這逼格差距很明顯了。   又過來了2分鐘,李幽才收到對麵發來的回訊:   【嗬嗬,“南天門”號,你是否需要幫助?】   “血腥禿鷲”的鼻子很靈,聞到“南天門”上的漏洞;   你這身軀怎麼破破爛爛的,需要熱心腸的禿鷲幫你修一下嗎?   在李幽收到這條短訊時,他發現“血腥禿鷲”的航向也發生了改變——它的航線更靠近衛星了。   雷達也是電磁波,這意味著雷達上顯示的是5分鐘前的結果;   說明早在5分鐘前,“血腥禿鷲”就已經轉向了。   對於兩艘陌生的星艦來說,這已經是十足的危險信號了。   “血腥禿鷲”和幾天前被李幽擊毀的那艘海盜船母艦差不多大小,長度剛剛超過1千米;   而“南天門”的直徑卻有足足有15千米,哪怕現在缺了一大塊依然在體型上占據絕對優勢。   即使是這樣,“血腥禿鷲”依然主動做出危險動作,向著“南天門”逼近。   隻能說不愧是禿鷲,看見重傷生物就走不動道了。   【我不喜歡禿鷲。】   發送完這條短訊後,李幽命令武裝衛星進入戰備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