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學有所成(1 / 1)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莫問苦兮兮的屈膝盤坐,雙手托腮,明明隻是一個九歲孩童,怎的這麼多唉聲嘆氣。   原來,太極神功的全文背誦早就會了,但他就是不能明悟其中精髓,死攥著幾句話不可鬆手。   若是沖虛真人在此,必會給莫問一腦瓜崩。   小小孩童,竟想一步登天。   莫問冥思苦想,腦瓜子嗡嗡的,最後什麼也沒搞懂。   最後想不明白,莫問索性學起太極神功附帶的九個小人姿勢。   但想要練習小人姿勢,就必須感受到炁的存在,讓它們按照小人上麵的經脈穴位流動。   太極神功心訣裡麵,有關於炁的描述,和醫書上的解釋有異曲同工之妙。   “炁從有胎中息。神為炁子,炁為神母,神炁相逐,如形於影。胎母既結,即神子自息,即元炁不散。炁人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   所謂炁,是人之生機,先天所得。   莫問對於炁不甚了了,但他知道宗氣,脈象診斷的主要原理,同時也與先天之炁有很深的關聯。   “醫書有雲,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而宗氣在胸中聚集處,即稱氣海,又名檀中。”   “宗氣,一是來源於脾胃運化的水穀之精所化生的水穀之氣,二是肺從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氣,二者相結合生成宗氣。”   習武之人,練內功心法者,需吐納運行心法,吞吐天地之清氣,吸納萬物之水穀之氣,運先天之炁,經經脈穴位,周天之功,合而為內力。   內力養六腑,育五臟,存丹田,由內補外,淬體自成。   行外功者,需食補藥補,攝萬物之精華所生水穀之氣,化為己用,填補虧空,滋陰補陽,以壯自身,使水漫則溢,而後由外至內,誕生內力。   外功之法,會消耗身體潛能以充功行,需及時滋補,否則會留下暗傷,斷武道之途。   故外功內功,殊途同歸矣。   小小少年莫問,稚子心性,哪裡懂得什麼外功內功之分,能夠學得一門武學就拜謝老天了。   “宗氣乃後天之氣,可以資助先天之炁。借三焦為通道,炁自下而上運行,散布於胸中,以助後天之宗氣;宗氣自上而下分布,蓄積於臍下丹田,以資先天之炁。”莫問回想起醫書上的知識,默默思考。   氣與炁,相輔相成矣。   “所以,我隻需感受到宗氣,就可以逆推,去體悟炁。”   這對於已經可以切診摸脈的莫問來說,根本不是難事。   很快,莫問就在檀中穴感受到了宗氣,巨大的氣海在斡旋,隨著一呼一吸間,推動血脈氣血湧動,脈象因此而來。   而後,莫問再根據宗氣與先天之炁相輔相成之理,以及相反方向的運行之道,在嘗試了許久後,莫問捕捉到了一絲炁感。   “炁,我看到炁了。”莫問興奮不已,拍拍手掌,一鼓作氣道:“接下來就是按照小人經脈穴位運行炁了。”   “第一個小人的動作是這樣……”   莫問按照小人的樣子,跟著做了起來,左手撐地,右腳彎曲上抬,仰麵朝天……   “手太陽小腸經,少澤、聽宮,太陰脈,隱白、大包,手厥陰心包經,天池、中沖……”   回想起小人上的經脈穴位,莫問想當然的默念太極神功心訣,努力觀想經脈穴位,嘗試調動胸中的炁,讓它們在這些經脈穴位中運行流動。   第一個奇怪姿勢,莫問堅持到將太極神功心訣默念完方才停下來。   “沒什麼感覺啊。”莫問揉了揉手腕,和打太極拳時的效果差多了,好歹還能吸收大棒槌的藥力呢,“是不是我做的動作不標準?”   可當他仔細回想小人的姿勢,自己做得明明就是一模一樣,連經脈穴位都沒有落下。   “試試第二個。”   說做就做,莫問從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醫書上那麼多晦澀難懂的理論他都能鉆研明白,區區動作,不足掛齒。   第二個做完,依舊沒感覺,那就下一個。   第三個。   第四個。   ……   第八個。   “最後一個,再沒效果,就不是我的問題了。”莫問賭氣道,一連做了八次,手腳並用,或撐地、或蜷曲、或伸張,奇奇怪怪,費時又費力,還沒效果。   按照第九個姿勢,莫問照貓畫虎的比劃,盡量做到最標準,同時默念一遍太極神功心訣,牢記第九個小人對應的經脈穴位,運氣行功。   “有感覺了!”   念到一半時,莫問神奇的發現有一股暖流在經脈上流過,匯入五臟六腑,聚集在下丹田任脈關元穴,途徑中丹田胸中膻中穴,最後停留在上丹田督脈印堂之處,俗稱泥丸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也隻停留片刻,就轟然散開,融入到全身每一處。   散開的那一剎那,莫問感覺整個人都精神抖擻,渾身充滿了力量,讓人癡迷。   “這就是傳說中的內力,果然神奇。”莫問感受著體內的變化,內力在他體內旋轉、變化,他甚至可以清晰感受到每一個穴位、經脈,丹田在跳躍,五臟六腑在歡慶。   “我懂了!”   莫問似有所悟,立馬翻開書冊至最後三頁,看著九個小人身體上的經脈穴位,他明白了。   “原來如此,九個小人身上的經脈穴位雖然各有差異,甚至多有重復,但都是十二正經,穴位都取自首穴和末穴。”   “難怪單獨練習沒有效果,九個小人的經脈穴位按照順序來看,組成了一個大循環,中間重復的經脈穴位編織成復雜的網絡。”   莫問興奮的站起身,眼中似有光芒,“這就是話本小說中所說的周天!”   “就是不知道是大周天還是小周天。”   莫問仔細一想,覺得應該是小周天,“如此規律,那麼大周天就是要配合內功心法運行奇經八脈了。”   奇經八脈不同於十二正經,十二正經每個人生來就已經貫通,並且連通五臟六腑,是人體運行氣血、溝通臟腑的經絡主體。   奇經八脈,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其中又以任督二脈為尊。   幾乎所有的人奇經八脈都沒有打通,屬於隱脈。   故江湖話本多有某某天才打通任督二脈,一飛沖天的故事。   ……